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与抗菌肽LL-37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巧素 陈春晓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87-289,295,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尚不明确。抗菌肽具有生物内源性及杀菌机制,它借助P2X7受体等增强肠道上皮的屏障功能。LL-37诱导不同的结肠癌细胞产生相应细胞因子,影响细胞的生长、炎性反应等。肠道内的化学物质中,丁酸盐的促cathelicidin分...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尚不明确。抗菌肽具有生物内源性及杀菌机制,它借助P2X7受体等增强肠道上皮的屏障功能。LL-37诱导不同的结肠癌细胞产生相应细胞因子,影响细胞的生长、炎性反应等。肠道内的化学物质中,丁酸盐的促cathelicidin分泌作用较明确,体内维生素D缺乏通过影响cathelicidin基因而易导致IBD发生。肠道内菌群改变也能通过各种信号转导途径来影响LL-37的活性及分泌。LL-37与IBD发病原因的密切联系,使其在IBD治疗领域拥有广泛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抗菌肽 LL-37 CATHELICIDIN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Period2调节肝癌细胞warburg效应及转移侵袭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巧素 叶桦 孙勤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34-1141,共8页
目的:研究钟基因Period2在肝癌细胞warburg效应及转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的Period2表达水平。上调肝癌细胞MHCC97L中Period2的水平,沉默HepG2中Period2的表达。检测葡萄糖摄取水平、... 目的:研究钟基因Period2在肝癌细胞warburg效应及转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的Period2表达水平。上调肝癌细胞MHCC97L中Period2的水平,沉默HepG2中Period2的表达。检测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水平、细胞氧耗水平、细胞活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代谢关键酶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Period2基因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4株肿瘤细胞中MHCC97L中Period2表达水平较低,而HepG2水平较高。Period2沉默后,HepG2细胞葡萄糖相对摄取水平相比control下调、乳酸相对产生水平相比control下调,细胞耗氧量相比control增高,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糖代谢关键酶表达水平下调。而Period2过表达后,MHCC97L细胞葡萄糖摄取水平相比control增高、乳酸产生水平相比control上调,细胞耗氧量相比control降低,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上调。糖代谢关键酶表达水平上调。结论:钟基因Period2在肝癌中高表达,其作用与促进肝癌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转移侵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基因 肝细胞 warburg效应 转移 侵袭
下载PDF
克罗恩病与潘氏细胞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巧素 陈春晓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03-205,共3页
克罗恩病(CD)是病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IBD)。其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及邻近结肠,潘氏细胞(PC)是小肠的特征性细胞,此文通过阐述已经发现的PC相关的研究进展,如防御素、NOD2、TCF-4、ATG16L1等,探讨这一方面可能致CD的机制,为CD的病因... 克罗恩病(CD)是病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IBD)。其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及邻近结肠,潘氏细胞(PC)是小肠的特征性细胞,此文通过阐述已经发现的PC相关的研究进展,如防御素、NOD2、TCF-4、ATG16L1等,探讨这一方面可能致CD的机制,为CD的病因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潘氏细胞 病因 基因变异
下载PDF
维生素D调控Kupffer细胞极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雯静 董显文 +3 位作者 赵巧素 郭雯莹 柳惠未 叶桦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916-921,I0004,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防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补充组[高脂饮食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每组10只。喂饲相...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防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补充组[高脂饮食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每组10只。喂饲相应食物16周后每组取5只小鼠处死后取肝组织,另5只小鼠行胶原酶原位灌注获取Kupffer细胞。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Kupffer细胞M1/M2极化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维生素D补充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减轻,肝组织脂质合成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N)和脂质分解基因脂酰辅酶A氧化酶l(ACOX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质合成蛋白SREBP1C、FASN和脂质分解蛋白ACOX1、CPT1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Kupffer细胞M1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iNOS2)、TNF-α和IL-6及M2极化基因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upffer细胞M1型极化进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KUPFFER细胞 极化
下载PDF
Period基因与肝癌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肖霖 赵巧素 许丰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890-895,共6页
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昼夜节律基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eriod基因是核心昼夜节律基因之一,研究表明Period基因在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出现异常表达,与癌症的进展、预后相... 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昼夜节律基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eriod基因是核心昼夜节律基因之一,研究表明Period基因在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出现异常表达,与癌症的进展、预后相关,但其作用方式和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昼夜节律基因Period基因与肝癌的关系以及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 Period基因 肝癌
下载PDF
麻醉机呼吸回路使用两种消毒方式前后病原菌污染情况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陈乓宇 崔裕山 +1 位作者 赵巧素 马晶晶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5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究针对麻醉机呼吸回路两种消毒方式对病原菌消毒前后效果的比较分析,为合理选择麻醉机日常消毒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针对19台麻醉机分别采用季铵盐消毒卫生湿巾表面擦拭消毒和麻醉呼吸回路消毒机消毒,对麻醉机呼吸回路吸气口端、... 目的:研究针对麻醉机呼吸回路两种消毒方式对病原菌消毒前后效果的比较分析,为合理选择麻醉机日常消毒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针对19台麻醉机分别采用季铵盐消毒卫生湿巾表面擦拭消毒和麻醉呼吸回路消毒机消毒,对麻醉机呼吸回路吸气口端、呼气口端、流量传感器、钠石灰罐进口端4个部位的消毒前和消毒后进行采样,同时对麻醉机工作环境进行空气对照采样,最后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麻醉机消毒前的回路污染率为39.47%,消毒后未检出细菌,说明消毒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部位以呼气口端和钠石灰罐入口端为主,细菌检测共培养出22株病原菌,均为医院日常呼吸道常见病原菌。结论:麻醉机呼吸回路盒的消毒是很有必要的,两种消毒方式都是有效的,各有优缺点,消毒湿巾消毒操作简单,时效性好,即消即用;麻醉呼吸回路消毒机消毒更彻底,可以实现整个内部腔体的充分杀菌,但是消毒时间过长。消毒方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保证临床使用的重要因素,两种消毒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机 呼吸回路 消毒方式 病原菌污染
下载PDF
维生素D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罗雯静 董显文 +3 位作者 赵巧素 郭雯莹 柳惠未 叶桦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D,VD)调控脂肪酸诱导的巨噬细胞M1-M2极化表型转变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直接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饱和脂肪酸孵育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予活性VD-1,25(OH)2D3补充干预,制备相应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肝细...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D,VD)调控脂肪酸诱导的巨噬细胞M1-M2极化表型转变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直接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饱和脂肪酸孵育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予活性VD-1,25(OH)2D3补充干预,制备相应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肝细胞AML12。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M1/M2极化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巨噬细胞VD受体(VDreceptor,VD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表现,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细胞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酶类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外饱和脂肪酸作用下,与VD对照组相较,VD补充组巨噬细胞M1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2,iNOS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M2极化基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巨噬细胞VDR/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体外饱和脂肪酸作用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孵育肝细胞,与VD对照组相较,VD补充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少,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elementbindingprotein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ttyacidsynthase,FAS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脂质分解代谢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补充VD介导VDR/PPARγ通路逆转脂肪酸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直接影响肝细胞脂质代谢水平并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巨噬细胞 极化 肝细胞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胆道真菌感染91例患者的病原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巧素 邬丽娜 +1 位作者 叶桦 宋毓飞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年第10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了解胆道真菌感染及真菌、细菌混合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诊治的91例胆道真菌感染患者资料。91例胆汁真菌培养均阳性,其中胆道真菌感染14例,真菌、细菌... 目的了解胆道真菌感染及真菌、细菌混合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诊治的91例胆道真菌感染患者资料。91例胆汁真菌培养均阳性,其中胆道真菌感染14例,真菌、细菌混合感染77例(84.6%)。进行胆汁真菌病原学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术前广谱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既往有胆道操作史,急性胆道感染病因,手术或操作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胆道真菌感染及真菌、细菌混合感染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91例中,白假丝酵母菌61例、光滑假丝酵母菌19例、热带假丝酵母菌6例;药敏试验显示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尿嘧啶敏感率最高,分别为100.0%(91/91)、97.8%(89/91)。77例合并细菌感染者中,革兰阴性菌最多(34例,44.2%)。91例患者年龄(70.7±12.7)岁,良性疾病66例(72.5%),以胆道结石为主(61例,67.0%)。既往有胆道操作史的患者(60例,65.9%)更容易出现胆道真菌、细菌混合感染(56例;χ^(2)=4.56,P=0.03)。91例中,存活79例,死亡12例。12例死亡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为(28.1±5.2)g/L,明显低于79例存活者的(33.3±5.3)g/L(t=2.77,P=0.01),住院时间[29.5(13.0,42.7)d]长于存活患者[12.0(9.0,18.0)d;Z=-2.37,P=0.02]。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既往胆道操作史(OR=4.46,95%CI:1.06~4.97)和胆道真菌、细菌混合感染(OR=10.20,95%CI:1.48~70.27)是胆道真菌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胆道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等念珠菌为主,且常合并细菌感染,有既往胆道操作史和胆道真菌、细菌混合感染是胆道真菌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胆道念珠菌 侵袭性真菌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下咽部巨大纤维血管性息肉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肖霖 赵巧素 +1 位作者 邓茜 许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489-490,共2页
咽部和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是在临床上很少见的病变,其治疗从外科手术逐步发展为内镜下微创治疗。本文报道了1例长约22 cm的下咽部巨大纤维血管性息肉,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瘤体切除完整,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 息肉 纤维血管性息肉 咽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