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生产理论的再认识──毛泽东晚年失误之理论探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平之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2期4-12,共9页
关键词 小生产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 小商品生产 毛泽东晚年 小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化大生产 两种小生产 自然经济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青年毛泽东思维方式的形成和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平之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2,共9页
思维方式主要是历史的产物 ,其本质特征基本决定于生产方式。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是一种带有深重非理性色彩的实用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近代 ,随着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近代变革。在这种时代... 思维方式主要是历史的产物 ,其本质特征基本决定于生产方式。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是一种带有深重非理性色彩的实用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近代 ,随着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近代变革。在这种时代和社会背景下 ,青年毛泽东逐渐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桎梏 ,基本确立了近代思维方式。这为他日后接受近代最科学的思维方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和确立了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思维方式 近代 科学 历史 本质特征 社会背景 基础 中国 商品经济 生产方式
下载PDF
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全国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平之 《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41-42,共2页
对东西方文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是二十世纪,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国外学者热衷的课题。我国一些学者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曾展开过一些研究,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冷落了这一课题,使它成为我国学术领域的一块空地。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在... 对东西方文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是二十世纪,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国外学者热衷的课题。我国一些学者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曾展开过一些研究,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冷落了这一课题,使它成为我国学术领域的一块空地。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在于光远、周扬、黎澍等同志关心支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东西方文化 讨论会 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 学术领域 于光远 国外学者 上海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解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平之 李成林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15-19,共5页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这一学说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脱离社会的公共权力的回归社会,也就是使监督国家机构(官员)不脱离群众和向社会机构的转化;同时还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社...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这一学说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脱离社会的公共权力的回归社会,也就是使监督国家机构(官员)不脱离群众和向社会机构的转化;同时还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实行正确的执政—领导方式,这种方式是,鉴于无产阶级国家是国家与社会(自治)结合并向社会(自治)过渡的政治组织形式,因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国家(民主)的管理方式、社会(自治)的管理方式和推进国家向社会过渡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执政方式 社会主义民主
下载PDF
论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平之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6期10-16,共7页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完全能解决的,它主要决定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制度,以及社会力量的制衡等。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难以保障社会公平的。科学的提法应是“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即在保证社会成员...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完全能解决的,它主要决定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制度,以及社会力量的制衡等。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难以保障社会公平的。科学的提法应是“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即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的公平权利的基础上,坚持效率优先。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品分配方式:“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品 分配方式 生产效率 中国 社会公平 底线公平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平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年第1期99-107,共9页
本文从生产方式的制约性和思维方式本身的发展规律,考察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认为中国传统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综合非理性与理性的双重成分,并具体通过直观和逻辑、整体和分析相结合,辩证中包含相对主义,经验内容... 本文从生产方式的制约性和思维方式本身的发展规律,考察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认为中国传统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综合非理性与理性的双重成分,并具体通过直观和逻辑、整体和分析相结合,辩证中包含相对主义,经验内容中包含教条形式,理论中包含实用等基本特征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基本特征 非理性思维 生产方式 相对主义 直觉思维 本质特征 相结合 逻辑思维 人类思维
下载PDF
论经济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根据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平之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3-47,63,共6页
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及其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矛盾运动的一条根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作为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的,先进的生产关系表现形式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先进的生... 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及其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矛盾运动的一条根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作为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的,先进的生产关系表现形式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然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却出现了一批经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面对这种理论和实践上的尖锐矛盾,站在不同立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素养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两重性 经济落后国家 跨越“卡夫丁峡谷” 生产力 所有制形式 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根据 生产活动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个人主义的阶级属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平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20,共8页
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绝对利己主义)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与阶级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对个人主义阶级定性的错误以及与此相类的对种种思... 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绝对利己主义)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与阶级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对个人主义阶级定性的错误以及与此相类的对种种思想、理论不作科学分析而冠以资产阶级恶名是导致我们以往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小生产者
下载PDF
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平之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10-15,共6页
晏智杰先生以今日中国经济学指导思想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由,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的。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和谐、关于市场经济、关于社会公平、关于消费品分配原... 晏智杰先生以今日中国经济学指导思想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由,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的。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和谐、关于市场经济、关于社会公平、关于消费品分配原则等思想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上说,要推进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排斥不了、否定不了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当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马克思主义 经典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下载PDF
论市场机制与生产力要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平之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33-42,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有科学的概括,以往仅归结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不完整的,这种概括仅适合自身“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合(协作)和分工对生产力的形成和推动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有科学的概括,以往仅归结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不完整的,这种概括仅适合自身“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合(协作)和分工对生产力的形成和推动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分工和结合(协作)具备相同功能,实质上是此两劳动过程统一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机制也应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机制对生产力的组成和推动作用,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阶段特别明显和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分工和结合(协作)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机制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及其近代变革和毛泽东方法论的产生
11
作者 赵平之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5-52,共8页
毛泽东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马列主义理论的照耀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实践中,在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变革思想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它的产生标... 毛泽东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马列主义理论的照耀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实践中,在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变革思想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近代变革的基本结束和被超越,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进入了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考察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变革传统思维方式的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对认识、把握毛泽东力法论及其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近代变革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经学方法 朱熹理学 方法论 严复 非理性倾向 王夫之 思想方法
下载PDF
论空想论和机械论共同的理论失足
12
作者 赵平之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10,共5页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空想 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 中国人民
下载PDF
如何看待毛泽东的“民粹思想暗礁”——答蒋玉珉等的诘难
13
作者 赵平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98,共12页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之间关于合作制的思想,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不是简单的“一脉相承”、“全盘继承”的关系,在核心思想上,它们大致各自应对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合作制并非天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其真实性质决定于一定的生...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之间关于合作制的思想,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不是简单的“一脉相承”、“全盘继承”的关系,在核心思想上,它们大致各自应对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合作制并非天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其真实性质决定于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性质;马列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发展规律的思想和苏俄、中国等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落后国家革命成功、掌握政权后,其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市场化与集体化的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市场化可先于集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制 社会主义 市场化 集体化
下载PDF
论空想论和机械论共同的理论失足
14
作者 赵平之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0-44,共5页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木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木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书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论 空想 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 中国人民 认识根源 右倾错误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对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认识和批判
15
作者 赵平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7,共3页
个人主义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与阶级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因此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思想、观念必须作科学的分析。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不能绝对排斥。
关键词 个人主义 资产阶级意识 批判
下载PDF
论观念更新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16
作者 赵平之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5-10,共6页
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然而,什么是新观念,什么是旧观念,人们又应当怎样去实现观念更新呢?对于这些问题,一些人并不很清楚,这样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观念更新带有盲目性乃至走入歧途。因此,我认为对这个问题... 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然而,什么是新观念,什么是旧观念,人们又应当怎样去实现观念更新呢?对于这些问题,一些人并不很清楚,这样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观念更新带有盲目性乃至走入歧途。因此,我认为对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作一些讨论。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因为大家知道,在我们国家,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都曾搞过观念更新。其中有的是成功的或基本成功的,但也有不少是不成功的。就后一方面的情况而言,“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在“大跃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更新 社会发展规律 商品经济原则 自然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我国社会 产品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 小生产观念 宗法思想
下载PDF
关于我国现时期剥削问题的思考
17
作者 赵平之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49-58,共10页
由于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决定我国现时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产生一部分人凭借对生产资料[资本(主要是货币、实物和知识等),异化... 由于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决定我国现时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产生一部分人凭借对生产资料[资本(主要是货币、实物和知识等),异化的权力]的实际占有侵占另一部分人剩余劳动即剥削的客观基础和可能性。但是只要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作用,正确调整生产关系的分配和相互关系方面的内容,就能抑制以至阻止这些剥削的普遍滋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必须破除对现行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盲目迷信;必须警惕主要是国际上出现的否定所有制的根本意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反对共产党的政治思想领导的言行和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崇拜” “市场经济崇拜”
下载PDF
现实生活中超经济强制残余探讨
18
作者 赵平之 《社会科学》 1980年第5期7-10,共4页
我国现实生活中残存着浓厚的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对此人们日益取得一致的认识。但是人们往往简单地认为是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而没有清醒地注意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
关键词 现实生活 社会主义制度 超经济强制 生产方式 生产资料 人身依附关系 小生产意识 劳动者 封建思想 上层建筑
下载PDF
小资产阶级思想批判
19
作者 赵平之 《社会科学》 1980年第1期19-29,共11页
(一)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一切社会和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指明只有揭示社会现象和思想的阶级实质,才能明了它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作用,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确定对待它们的态度提供理论依据。 长期来,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 (一)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一切社会和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指明只有揭示社会现象和思想的阶级实质,才能明了它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作用,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确定对待它们的态度提供理论依据。 长期来,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现状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资产阶级 思想批判 阶级分析法 无产阶级政党 社会主义 阶级实质 基本方法 理论依据 历史与现实 是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关于国家本质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平之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1-74,70,共5页
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列宁选集》第四卷42页),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问题——从经济问题到文化问题—更是都以国家为枢纽而联系在一起。因此,要总结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必然要涉及到国家问... 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列宁选集》第四卷42页),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问题——从经济问题到文化问题—更是都以国家为枢纽而联系在一起。因此,要总结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必然要涉及到国家问题。近来一些同志就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定义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我国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原因,是因为长期来我们仅把国家看成是阶级统治、镇压的工具。因此他们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本质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管理职能 国家问题 政治统治 特有属性 本质论 公共权力 国家权力 社会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