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溶解性有机质对沿岸带土壤铜吸附及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凌源 何海霞 +5 位作者 赵幼琳 何鸿庆 陈双莉 李文斌 邓红艳 任兆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96-1706,共11页
河流沿岸带土壤是阻滞径流污染进入河流水体的最后屏障。为了探索川渝地区常见残渣中非溶解性有机质(NDOM)对流域土壤铜吸附及老化的影响,以嘉陵江(川渝段)内广元、南部、南充和合川沿岸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空心莲子草、柠檬果渣和污... 河流沿岸带土壤是阻滞径流污染进入河流水体的最后屏障。为了探索川渝地区常见残渣中非溶解性有机质(NDOM)对流域土壤铜吸附及老化的影响,以嘉陵江(川渝段)内广元、南部、南充和合川沿岸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空心莲子草、柠檬果渣和污泥NDOM以10%的比例添加到各沿岸土壤中,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NDOM改良土壤对铜的等温吸附,并分析铜在不同NDOM改良土壤中老化特征。结果显示:相比于柠檬果渣和空心莲子草,污泥NDOM改良土壤对Cu^(2+)吸附效果更好。不同NDOM改良土壤对Cu^(2+)的吸附能力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比表面积成正比。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更适宜描述NDOM改良土壤对Cu^(2+)的吸附过程。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Cu^(2+)的吸附,且Cu^(2+)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和熵增的过程。各NDOM改良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0.1 mol·L^(-1)时最大),而随pH值的升高持续增加。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各NDOM改良沿岸土中的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铜含量降低,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铜含量升高。相比原始土壤,各NDOM改良土壤中的Cu^(2+)迁移能力整体降低。残渣中NDOM可以增强河流沿岸土壤对Cu^(2+)吸附能力,土壤温度和pH越高,Cu^(2+)老化时间越长,改良土壤对Cu^(2+)的吸附阻滞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解性有机质 沿岸土壤 吸附量 老化
下载PDF
康定大渡河矿田北缘孔玉金矿区控矿构造特征与成矿动力学环境
2
作者 杨钻云 王元君 +2 位作者 宋钰婷 张译文 赵幼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1-522,共12页
孔玉金矿区地处川滇构造带北缘,是大渡河金矿田的组成部分之一;矿体主要赋存于盖层泥盆系黑色岩系中,已有的年龄数据分别有13.2 Ma、9.55 Ma,代表喜马拉雅期成矿。川滇构造带历经中、新元古代和显生宙2个巨型构造旋回,矿床的形成叠加了... 孔玉金矿区地处川滇构造带北缘,是大渡河金矿田的组成部分之一;矿体主要赋存于盖层泥盆系黑色岩系中,已有的年龄数据分别有13.2 Ma、9.55 Ma,代表喜马拉雅期成矿。川滇构造带历经中、新元古代和显生宙2个巨型构造旋回,矿床的形成叠加了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交替历史条件下岩石圈的伸展、裂陷和收缩、碰撞造山作用,发育大量韧性-脆韧性剪切带构造,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极其复杂。矿床的动力变形样式与构造活动阶段并非同步发育,矿化就位时代滞后于赋矿围岩的剪切变形时代;构造运动控制了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和分配,在含矿岩系中氧化物含量除SiO2、Fe2O3显著偏高外,其他氧化物含量如K2O、CaO、Al2O3、MgO、FeO等均明显偏低,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Si、Fe,贫Na、K;依据元素在不同构造类型和单元中分配的规律性,区内成矿有用组分的分散和富集过程可分为矿源层、变质热液初步富集和成矿作用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动力学环境 成矿控矿 构造变形 演化规律 孔玉金矿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