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在临床环境下检测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心房颤动)及心率的准确性。方法招募受试者321例(875条心电记录),其中男146例(531条心电记录),女175例(344条心电记录)。采用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采...目的评价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在临床环境下检测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心房颤动)及心率的准确性。方法招募受试者321例(875条心电记录),其中男146例(531条心电记录),女175例(344条心电记录)。采用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采集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与心率,并与基于12导联心电图机的医生临床诊断结果(作为诊断心律失常与检测心率的金标准)进行对比。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一致性评价,包括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F1得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图。结果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识别心律失常的AUC为0.98,准确率为0.98,敏感性为0.96,特异性为0.99,F1得分为0.96;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检测的心率和心电图机检测的心率相关性强,总的相关系数为0.84(P<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均值差值为-0.97次/min,均标准差为8.02次/min,95%置信区间为-16.69~14.75,属于可接受水平。结论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能够较准确地检测心律失常和心率。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下简称1970s)和21世纪10年代(以下简称2010s)近40年,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1970s组数据来源于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于1972-01至1973-12间登记的1 ...目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下简称1970s)和21世纪10年代(以下简称2010s)近40年,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1970s组数据来源于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于1972-01至1973-12间登记的1 314例AMI患者,2010s组数据来源于中国AMI注册登记(CAMI)研究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北京地区入选的2 200例AMI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和农民比例)、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方面差异。结果: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AMI患者中>70岁患者比例(15.8 %vs 25.6%,P<0.001)、男性比例(68.3% vs75.6%,P<0.001)和农民比例(6.5%vs 14.5%,P<0.001)均增加。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AMI患者中既往卒中史(6.2% vs 10.5%,P<0.001)、既往心肌梗死史(9.5% vs 11.9%,P<0.05)及合并糖尿病比例(6.2% vs 27.6%,P<0.001)明显升高。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由于精神应激的AMI患者比例降低(51.1% vs 15.2%,P<0.001)、体力应激诱发的AMI患者比例增高(40.0% vs 61.1%,P=0.007)。结论:近40年,北京地区AMI患者的年龄、性别、农民比例,卒中史、心肌梗死史及糖尿病患者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老龄化、男性化、农村化的趋势,体力应激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当代AMI的主要诱发因素。对此变化趋势应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心脏病预防和教育项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在临床环境下检测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心房颤动)及心率的准确性。方法招募受试者321例(875条心电记录),其中男146例(531条心电记录),女175例(344条心电记录)。采用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采集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与心率,并与基于12导联心电图机的医生临床诊断结果(作为诊断心律失常与检测心率的金标准)进行对比。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一致性评价,包括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F1得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图。结果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识别心律失常的AUC为0.98,准确率为0.98,敏感性为0.96,特异性为0.99,F1得分为0.96;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检测的心率和心电图机检测的心率相关性强,总的相关系数为0.84(P<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均值差值为-0.97次/min,均标准差为8.02次/min,95%置信区间为-16.69~14.75,属于可接受水平。结论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能够较准确地检测心律失常和心率。
文摘目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下简称1970s)和21世纪10年代(以下简称2010s)近40年,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1970s组数据来源于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于1972-01至1973-12间登记的1 314例AMI患者,2010s组数据来源于中国AMI注册登记(CAMI)研究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北京地区入选的2 200例AMI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和农民比例)、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方面差异。结果: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AMI患者中>70岁患者比例(15.8 %vs 25.6%,P<0.001)、男性比例(68.3% vs75.6%,P<0.001)和农民比例(6.5%vs 14.5%,P<0.001)均增加。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AMI患者中既往卒中史(6.2% vs 10.5%,P<0.001)、既往心肌梗死史(9.5% vs 11.9%,P<0.05)及合并糖尿病比例(6.2% vs 27.6%,P<0.001)明显升高。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由于精神应激的AMI患者比例降低(51.1% vs 15.2%,P<0.001)、体力应激诱发的AMI患者比例增高(40.0% vs 61.1%,P=0.007)。结论:近40年,北京地区AMI患者的年龄、性别、农民比例,卒中史、心肌梗死史及糖尿病患者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老龄化、男性化、农村化的趋势,体力应激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当代AMI的主要诱发因素。对此变化趋势应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心脏病预防和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