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成熟值理论的炒制烹后蒜薹及猪肉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庭霞 邓力 +4 位作者 李静鹏 曾雪峰 程芬 李丽丹 李杨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1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以中餐油炒烹调中最常见的蒜薹和猪里脊肉为原材料,采用油炒模拟装置,结合相同成熟值取样方法,先确定达到终点成熟值(蒜薹MT=17min,猪里脊肉M_(T)=0.5min)时所需的加热时间,再根据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原材料进行热处理后常温贮存,... 本文以中餐油炒烹调中最常见的蒜薹和猪里脊肉为原材料,采用油炒模拟装置,结合相同成熟值取样方法,先确定达到终点成熟值(蒜薹MT=17min,猪里脊肉M_(T)=0.5min)时所需的加热时间,再根据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原材料进行热处理后常温贮存,探究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烹后常温贮存过程中,蒜薹Vc和猪里脊肉V_(B1)含量降低,失重率增加,水分含量降低,颜色劣变,且常温贮存过程中食品品质的损失高于烹饪过程中的损失。由此说明,烹后菜肴贮存损失不可忽略,可为合理评估居民日常饮食中营养素的实际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食堂、快餐店等地方炒制、配送食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猪里脊肉 烹后贮存 品质变化
下载PDF
鱼丸煮制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赵庭霞 邓力 +4 位作者 李静鹏 曾雪峰 李丽丹 魏瑶 石宇 《农业工程》 2021年第5期86-92,共7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食品加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采用动力学方法对鱼丸煮制过程中成熟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过热品质因子(水分含量)变化进行反应动力学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煮制过程中鱼丸亮度值、白度值和水分含量的变化均遵循一级反应... 为了更好地预测食品加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采用动力学方法对鱼丸煮制过程中成熟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过热品质因子(水分含量)变化进行反应动力学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煮制过程中鱼丸亮度值、白度值和水分含量的变化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而剪切力的变化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鱼丸亮度值和白度值的z值分别为19.37和33.43℃,Ea值分别为119.99和69.52 kJ/mol;过热品质因子水分含量的Ea值为39.39 kJ/mol,z值为59.11℃,大于成熟品质因子(亮度值、白度值)的z值,满足烹饪操作优化的前提条件,证明鱼丸在煮制过程中存在优化空间,为推进鱼丸产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丸 煮制 品质变化 动力学
下载PDF
酱卤猪肉煮制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魏瑶 邓力 +3 位作者 李静鹏 曾雪峰 李丽丹 赵庭霞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1年第2期77-83,102,共8页
通过采用动力学的方法对酱卤猪肉在煮制过程中的过热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酱卤猪肉在煮制过程中,其颜色、剪切力和水分含量的变化都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颜色L^(*)值的z值为47.85℃,Ea值为5... 通过采用动力学的方法对酱卤猪肉在煮制过程中的过热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酱卤猪肉在煮制过程中,其颜色、剪切力和水分含量的变化都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颜色L^(*)值的z值为47.85℃,Ea值为51.31 kJ/mol,颜色a^(*)值的z值为45.05℃,Ea值为54.47 kJ/mol;剪切力的z值为37.04℃,Ea值为66.14 kJ/mol;水分含量的z值为52.63℃,Ea值为46.57 kJ/mol,均大于酱卤猪肉感官成熟品质因子的z值,满足成熟值理论提出的烹饪优化前提。本研究证明了酱卤猪肉在烹饪过程中存在优化空间,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为酱卤猪肉煮制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猪肉 煮制 品质变化 动力学
下载PDF
猪肝油炒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丽丹 邓力 +3 位作者 赵庭霞 魏瑶 李静鹏 曾雪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159,187,共8页
油炒是中式烹饪的典型方式,采用油炒模拟装置,选择从生到熟煮猪肝的关键温度段,结合动力学方法对猪肝熟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过热品质因子(蒸煮损失)进行反应动力学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油炒成熟过程中猪肝的颜色、剪切力、蒸煮损... 油炒是中式烹饪的典型方式,采用油炒模拟装置,选择从生到熟煮猪肝的关键温度段,结合动力学方法对猪肝熟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过热品质因子(蒸煮损失)进行反应动力学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油炒成熟过程中猪肝的颜色、剪切力、蒸煮损失变化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亮度L*、红度a*、白度W变化的z值分别为19.53℃、20.61℃、20.20℃,Ea值分别为116.67k J/mol、110.40 kJ/mol、112.75 kJ/mol;剪切力变化的z值为14.16℃,Ea值为160.77 kJ/mol;过热品质因子蒸煮损失变化的z值为30.12℃,Ea值为75.63 k J/mol,大于成熟品质因子z值,满足烹饪成熟值理论提出的优化前提,证明猪肝在烹饪过程中存在优化空间,为猪肝油炒和品质优化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 品质变化 动力学模型 参数测定 油炒
下载PDF
壳聚糖-肉桂醛-β-CD包合物在抗菌纸中的迁移及对小香鸡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魏瑶 邓力 +4 位作者 李静鹏 曾雪峰 李双艳 李丽丹 赵庭霞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9-127,共9页
研究壳聚糖-肉桂醛-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合物在抗菌纸中的迁移行为及对小香鸡的保鲜效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模拟液中肉桂醛迁移量,分析食品模拟液对肉桂醛迁移量的影响。采用Fick定律建立肉桂醛迁移模型,为此... 研究壳聚糖-肉桂醛-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合物在抗菌纸中的迁移行为及对小香鸡的保鲜效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模拟液中肉桂醛迁移量,分析食品模拟液对肉桂醛迁移量的影响。采用Fick定律建立肉桂醛迁移模型,为此方面研究提供相对规范的量化参考。以菌落总数、pH值、TBA值、TVB-N值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对比对照组、包装组处理的小香鸡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肉桂醛的迁移量大小为:50%乙醇>10%乙醇>60%甘油>正己烷,说明壳聚糖-肉桂醛-β-CD包合物抗菌纸对中高水分活度的食品有长效抗菌作用。应用于小香鸡保鲜时,以TVB-N≥20 mg/100 g为标准,对照组18 d时TVB-N值为19.48 mg/100 g,包装组25 d时TVB-N值为20 mg/100 g。与对照组相比,包装组能延长小香鸡7 d贮藏期。由上述结果可知,肉桂醛迁移速率受β-CD对其的控制释放和食品模拟液性质的双重影响,且该抗菌纸可有效延长小香鸡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肉桂醛-β-CD 抗菌纸 迁移 小香鸡 保鲜
下载PDF
帮助孩子打开智慧之窗
6
作者 赵庭霞 《家庭教育》 2004年第11A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智力开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