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禽常见肠道疾病诱因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廷明 《吉林畜牧兽医》 2019年第10期114-114,116,共2页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家禽患病而引发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多,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家禽肠道疾病,已经严重危害了家禽的生长质量,不利于养殖行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家禽中常见的一些肠道疾病诱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家禽 肠道疾病 诱因 治疗
下载PDF
通江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2
作者 赵廷明 邓晓林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7-629,共3页
[目的]了解通江县1991 ̄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预防控制(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乙脑疫情资料。[结果]通江县1991 ̄2006年乙脑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76/10万、0.12/10万、3.... [目的]了解通江县1991 ̄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预防控制(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乙脑疫情资料。[结果]通江县1991 ̄2006年乙脑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76/10万、0.12/10万、3.11%,各年度均呈散发状态,后8年平均发病率(4.76/10万)明显高于前8年(2.71/10万)。从乙脑发病趋势看,在16年中共出现3次流行波峰,以2001年波峰最高,1991 ̄2001年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2 ̄2004年呈明显下降趋势,2005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从乙脑流行特征看,铁佛、麻石、至诚、洪口、瓦室、广纳、沙溪片区为历年的高发地区,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4.59%),发病年龄以2 ̄7岁居多(占72.49%),职业以散居儿童居多(占52.87%)。[结论]应当进一步加强乙脑防控工作,重点采取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加强疫情监测和乙脑患者救治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发病趋势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对策
下载PDF
1999~2001年通江县城区部分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3
作者 赵廷明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年第1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1999-2001年 通江县 小学生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 超重 肥胖
下载PDF
一起EIEC污染水引起小学腹泻暴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尚林 郭仕平 赵廷明 《疾病监测》 CAS 2003年第6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EIEC 水污染 小学后 腹泻 调查 流行病学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中草药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赵廷明 《中国航班》 2019年第14期177-177,共1页
分析牛病毒性腹泻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选取 2015年 6 月到 2017 年 3 月发生病毒性腹泻的90 头病牛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牛分成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病牛 45 头,接受常规的西药治疗;试验组病牛 45... 分析牛病毒性腹泻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选取 2015年 6 月到 2017 年 3 月发生病毒性腹泻的90 头病牛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牛分成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病牛 45 头,接受常规的西药治疗;试验组病牛 45 头,接受中草药治疗,再分析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采用中草药治疗的牛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的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病毒性腹泻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牛病毒性腹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探讨
6
作者 赵廷明 《兽医导刊》 2015年第20期33-33,共1页
动物检疫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各个部门也开始从畜牧业发展的角度对现阶段农村的整体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并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一个重点管控对象来实施,但是动物检疫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针对... 动物检疫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各个部门也开始从畜牧业发展的角度对现阶段农村的整体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并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一个重点管控对象来实施,但是动物检疫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检疫工作 矛盾 对策
下载PDF
论天然用材林采伐方式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牛义平 江志河 +1 位作者 赵廷明 巩广元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2,共3页
以鹤北林业局森林采伐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选择采伐方式的条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达到国林因地科学选择采伐方式的目的。
关键词 林分 采伐方式 选择 天然用材林
下载PDF
对贮木场挖潜增效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志河 牛义平 +1 位作者 巩广元 赵廷明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2,27,共2页
本文针对鹤北林业局贮木场生产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贮木场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是合理量材和造材.转变经营机制.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贮木场 经济效益 生产成本
下载PDF
“六三”套餐宣教策略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友德 赵廷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3年第B03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HIV/AIDS 流动人口 健康教育 性病 艾滋病 预防 艾滋病 干预效果
下载PDF
2014-2019年四川省通江县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概率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鑫 张劲 +3 位作者 赵廷明 陶小娥 徐畅 王丽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12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四川省通江县死因监测数据,了解居民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等数据,为地区卫生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2019年通江县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四川省通江县死因监测数据,了解居民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等数据,为地区卫生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2019年通江县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早死概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9年通江县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为89.99%,其中30~69岁死亡的占慢性病死亡总数的32.69%,总人群、男性和女性慢性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5.04%、4.98%和5.12%,男性慢性病粗死亡率高于女性;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2.86%,其中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3.65%,P<0.05),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6.39%、9.90%和33.73%,P<0.05);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在13.32%~20.51%之间波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早死概率分别为7.69%、5.71%、2.28%和0.33%,随着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要慢性病已成为通江县居民慢性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健全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强慢性病筛查与早诊早治及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主要慢性病对居民死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主要慢性病 死亡率 过早死亡 年度变化百分比 通江县
下载PDF
通江县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鑫 冯育光 +4 位作者 赵廷明 张劲 陶小娥 彭鹏 杨慧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了解通江县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 600名通江县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患病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患病现状,应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利用logistic... 目的了解通江县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 600名通江县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患病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患病现状,应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居民总体高血压患病率为27.21%,在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行为、饮酒行为、膳食行为、锻炼行为和高血压家族史均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锻炼行为和高血家族史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江县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从一级预防方面降低高血压患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秦巴山区
下载PDF
四川省通江县2019年居民慢性病死亡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鑫 张劲 +3 位作者 赵廷明 陶小娥 徐畅 王丽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8期67-70,共4页
目的掌握四川省通江县居民慢性病死亡情况,为制定地方卫生健康工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通江县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死亡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通江县户籍居... 目的掌握四川省通江县居民慢性病死亡情况,为制定地方卫生健康工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通江县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死亡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通江县户籍居民慢性病粗死亡率为588.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9.08/10万),占总体死亡的89.54%,男性高于女性(χ^2=19.67,P<0.01)。其中,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为540.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6.96/10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P<0.01),死亡病种前5位依次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COPD疾患、高血压及并发症和肺癌,占主要慢性病死亡的78.35%。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为13.32%,男性是女性的1.69倍,过早死亡前5位病种依次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COPD疾患、肺癌和肝癌,占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的70.52%。结论通江县居民慢性病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健全慢性病防控体系、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和提供个性化干预措施等有效手段,切实保障居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死因 过早死亡 死亡率
下载PDF
四川省通江县2015年和2022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13
作者 李鑫 陶小娥 +3 位作者 赵廷明 赵华林 谢璇 袁丹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了解2015年和2022年四川省通江县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县域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 目的了解2015年和2022年四川省通江县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县域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以自然村为单位整群抽取3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不少于200人作为监测对象。收集监测对象粪便样本(≥30 g),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数,3~9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2015年和2022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1.19%和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38,P<0.001);钩虫感染率2022年低于2015年(χ^(2)=62.967,P<0.001),蛔虫感染率2022年低于2015年(χ^(2)=4.612,P<0.05);2022年未发现鞭虫感染;2年均未发现蛲虫感染。男性(χ^(2)=29.926)和女性(χ^(2)=40.668)2年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年感染人群均以≥60岁人群为主;20岁~组在2个年度均未发现感染者,其余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均为2022年低于2015年,其中4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2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感染人群均以农民为主,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下。结论通江县土源性线虫感染防控力度仍需加强,需切实开展健康教育,推进改水改厕惠民工程,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感染率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18年通江县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廷明 冯育光 +1 位作者 李鑫 张劲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了解通江县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状况,为完善健康教育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5岁及以上通江县常住居民于2018-06/07开展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通江县... 目的了解通江县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状况,为完善健康教育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5岁及以上通江县常住居民于2018-06/07开展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通江县常住居民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单项知晓率达61%以上占91.43%;总体知晓率达77.37%,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差异(P<0.01)。总体知晓率慢性病可能致病因素、防控正确说法分别为86.37%和86.42%,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差异(P<0.01或P<0.05);患病风险增高因素、高血压有关因素、糖尿病常见症状分别为75.39%、81.02%和63.74%,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差异(P<0.01);正常血压值范围、糖尿病确诊病人药物治疗分别为63.86%和66.32%,有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差异(P<0.01或P<0.05);前述各类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江县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总体开展较好,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以知晓率低下的不同特征人群为重点进一步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控 核心知识 知晓率 调查评价
原文传递
2018年通江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廷明 冯育光 +1 位作者 李鑫 张劲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148-1153,共6页
目的掌握通江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效果情况,为改进健康促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通江县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目的掌握通江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效果情况,为改进健康促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通江县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健康成人每日摄盐≤6 g、摄油≤25 g、成人正常BMI范围、男性健康腰围、女性健康腰围分别为44.56%、39.01%、48.67%、9.24%和10.88%;'健康成人生活、出行加运动,每日至少运动6 000步'、'健康成人每周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分别为70.23%和51.54%。健康生活方式持有率,自觉限盐、控油、控体重、从不吸烟分别为44.56%、39.01%、47.43%和65.50%;每周3 d及以上每次至少10 min重体力活动、5 d及以上每次至少10 min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分别为11.29%和8.42%。部分健康生活方式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获取健康知识前3位途径是医生、电视和手机分别占91.99%、65.91%和57.49%。结论通江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多数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应当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广泛落实重点人群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知晓率 健康行为
原文传递
2015年四川省通江县农村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廷明 冯育光 +7 位作者 邓晓林 向静 李平方 李丽琼 王兰平 马清芳 杨敏 张婷婷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掌握四川省通江县农村2015年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现状、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Kato-Katz法查土源性线虫卵并计数(一粪两检),透明胶纸肛拭法加做3~6岁儿童蛲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结果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1.19%... 目的掌握四川省通江县农村2015年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现状、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Kato-Katz法查土源性线虫卵并计数(一粪两检),透明胶纸肛拭法加做3~6岁儿童蛲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结果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1.19%;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1),以浅井水或坑塘水为主要饮用水源的农村感染率最高为13.19%,以改厕率较低的农村感染率最高为13.19%,以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较低的农村感染率最高为13.19%;无明显性别差异(χ~2=2.70,P>0.05);年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9,P<0.01),以70~94岁感染率最高为21.19%;职业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7,P<0.01),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为14.33%;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0,P<0.01),以小学文化感染率最高为14.18%。结论通江县农村土源性线虫感染呈较高水平流行,经济落后、改水改厕覆盖面小、居民缺乏防治知识并有不良卫生行为、未开展集体驱虫是引起感染流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源性线虫病 流行现状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8—2019年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肥胖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廷明 李鑫 +1 位作者 向静 张劲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目的分析巴中市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8-09/2019-03按乡镇、村(居)委会、家庭户抽取35~75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 目的分析巴中市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8-09/2019-03按乡镇、村(居)委会、家庭户抽取35~75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研发的电子问卷收集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不同性别及年龄常住居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 2018—2019年巴中市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5.46%、12.09%和43.62%,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7.60%、12.67%和43.68%。女性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86%、15.10%和55.02%,均高于男性(31.04%、8.17%和28.82%)(P均<0.05);35~44岁及45~59岁超重患病率分别为39.49%和39.23%,均高于60~75岁(31.17%)(P均<0.05);45~59岁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15.37%和48.97%,均高于35~44岁(11.79%和40.47%)及60~75岁(9.04%和39.15%)(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男性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女性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P均<0.05);文化程度是女性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45~59岁肥胖、中心性肥胖、60~75岁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P均<0.05);职业是男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女性超重、35~44岁肥胖、60~75岁超重、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P均<0.05);家庭年收入是男性、45~59岁及60~75岁超重、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中青年、非农民和家庭年收入10 000元及以上男性是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高危人群,中老年、初中及以下文化和非农民女性是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高危人群,35~44岁农民是肥胖的高危人群,45~59岁文盲半文盲和家庭年收入10 000~50 000元者是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高危人群,60~75岁文盲半文盲、非农民和家庭年收入10 000~50 000元者是超重、中心性肥胖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年龄 超重 肥胖 中心性肥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四川省通江县35~75岁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廷明 李鑫 +1 位作者 向静 张劲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通江县35~75岁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高血压综合防治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实施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 目的分析四川省通江县35~75岁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高血压综合防治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实施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6003人,收集基本信息、生活行为方式、相关疾病及服药史,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实验室检测空腹血脂及血糖,将其中完成调查且高血压相关信息完整的3008例高血压患病居民纳入研究对象。结果通江县35~75岁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3.25%,34.94%和5.22%,标化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5.93%,25.56%和5.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中,女性是高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OR=0.487,95%CI:0.344~0.689),年龄35~44岁和45~59岁是高血压知晓(OR=0.323,0.660;95%CI:0.208~0.500,0.563~0.774)和治疗(OR=0.186,0.704;95%CI:0.103~0.335,0.597~0.831)的共同危险因素,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是高血压知晓的危险因素(OR=0.522,95%CI:0.363~0.753),饮酒是高血压知晓(OR=0.646,95%CI:0.537~0.778)、治疗(OR=0.552,95%CI:0.452~0.676)和控制(OR=0.427,95%CI:0.263~0.691)的共同危险因素;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是高血压知晓(OR=1.553,1.296,1.478;95%CI:1.330~1.813,1.110~1.512,1.199~1.822)和治疗(OR=1.630,1.247,1.816;95%CI:1.385~1.917,1.062~1.464,1.472~2.242)的共同促进因素;经常锻炼是高血压控制的促进因素(OR=1.596,95%CI:1.142~2.230)。结论通江县35~75岁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女性、中青年、初中及以下、非超重/肥胖、非血脂异常、非糖尿病、饮酒、不经常锻炼的高血压患者是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的重点人群,应当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0年通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报告质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廷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了解通江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报告质量,给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采用不及时率、不完整率和不准确率分析报告质量。结果通江县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53例,死亡2例,发病率、死... 目的了解通江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报告质量,给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采用不及时率、不完整率和不准确率分析报告质量。结果通江县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53例,死亡2例,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7.39/10万、0.30/10万、0.79%。报告发病率居当年报告法定传染病病种第3位。各月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季为高峰(71.94%),以人口密集度大、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尤其是诺江镇(41.90%)为高发地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63.64%),发病年龄以1~2岁居多(54.54%),职业上以散居儿童发病居多(67.59%)。肠道病毒CoxA16是病例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从手足口病卡报告质量看,不及时率、不完整率、不准确率分别为0.00%、64.08%和64.49%。影响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现住详细地址填写不完整,其次是托幼儿童、学生患者工作单位空缺。结论 2010年通江县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质量总的较差,应当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和报告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报告质量
原文传递
四川省通江县35~75岁居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廷明 李鑫 +1 位作者 向静 张劲 《华南预防医学》 2022年第9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糖尿病(DM)、糖尿病前期(Pre-DM)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并落实DM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收集... 目的了解四川省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糖尿病(DM)、糖尿病前期(Pre-DM)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并落实DM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通江县35~75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史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史及服药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结果2018—2019年通江县35~75岁居民DM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0.57%(633/5990)和8.38%;Pre-DM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86%(1130/5990)和17.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59、60~75岁(OR=1.718、2.556)、非农民(OR=1.369)、家庭年收入1~2.5、>2.5万元(OR=1.334、1.341)、中心性肥胖(OR=1.918)、高血压(OR=1.971)、血脂异常(OR=1.904)是DM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60~75岁(OR=1.400)、家庭年收入1~2.5、>2.5万元(OR=1.389、1.234)、中心性肥胖(OR=1.255)、高血压(OR=1.180)是Pre-DM患病的危险因素;饮酒(OR=0.745)是DM患病的保护因素,吸烟(OR=0.806)是Pre-DM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通江县35~75岁居民DM、Pre-DM患病率相对较低,应当及时针对中老年、非农民、中高收入家庭、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重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加强Pre-DM患病人群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遏制DM患病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