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_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术前TNM分期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辰 任刚 +9 位作者 蔡嵘 戚庭月 赵建溪 陈健 李华莉 贺文广 李文华 汪登斌 吴湘如 张文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T_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T_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93例T_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浅肌层癌(T_2a)和深肌层癌(T_2b)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T_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T_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93例T_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浅肌层癌(T_2a)和深肌层癌(T_2b)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T_2期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91.40%(85/93);N分期准确率为66.67%(62/93),其中对pN0、pN1、pN2和pN3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5.00%(26/40)、60.00%(3/5)和75.00%(3/4);TNM分期的准确率为67.74%(63/93),其中Ⅰ、Ⅱ、Ⅲ和Ⅳ期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4.10%(25/39)、60.00%(3/5)和100%(5/5)。结论 T_2a和T_2b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没有显著差异。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T_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胃肿瘤 肿瘤分期 T2期胃癌 多层螺旋CT 术前TNM分期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健 任刚 +8 位作者 蔡嵘 郭辰 李华莉 贺文广 汪登斌 李文华 吴湘如 张文杰 赵建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898-490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早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104例早期胃癌(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两...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早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104例早期胃癌(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两组患者在pN分期上差异显著(P=0. 001 4),而在诸如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胃切除类型、切除淋巴结数量、大体分型、肿瘤分化、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神经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上,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 05)。MSCT对早期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84. 62%(88/104); N分期准确率为77. 89%(81/104),其中对pN 0、pN 1、pN 2和pN 3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 46%(70/87)、63. 64%(7/11)、75%(3/4)和50%(1/2); TNM分期的准确率为83. 65%(87/104),其中Ⅰ、Ⅱ、Ⅲ和Ⅳ期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5. 15%(86/101)、100%(1/1)、100%(0/0)和0%(0/2)。结论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患者在pN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多层螺旋CT 术前TNM分期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早期胃癌原发病灶的CT特征及临床病理对照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刚 赵建溪 +8 位作者 蔡嵘 戚庭月 郭辰 陈健 李华莉 汪登斌 李文华 吴湘如 张文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原发病灶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患者的胃壁黏膜厚度及其增强各期△CT值的变化,并行单因素分析黏膜内癌(T1a)和黏膜下癌(T1b)患者的...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原发病灶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患者的胃壁黏膜厚度及其增强各期△CT值的变化,并行单因素分析黏膜内癌(T1a)和黏膜下癌(T1b)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黏膜内癌(T1a)和黏膜下癌(T1b)两组患者在p N分期和p TNM分期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080;P=0.0175),而在诸如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胃切除类型、切除淋巴结数量、大体分型、肿瘤分化、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神经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上,两组患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04例早期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胃癌病变处黏膜厚度(4.37m m±0.91 m m)较正常组黏膜厚度(2.62 m m±0.44 mm)明显增厚(t=14.65,P<0.0001).增强后动脉期原发病灶处胃壁黏膜线样强化,△CT平均值为26 Hu,静脉期病灶呈持续性强化,强化CT值比动脉期高27 Hu,平衡期所有病例病变强化程度略有下降.早期胃癌与正常对照组间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008;t=11.55,P<0.0001;t=7.67,P<0.0001).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早期胃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黏膜内癌(T1a)和黏膜下癌(T1b)患者在p N分期和p TNM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胃和小肠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华莉 蔡嵘 +3 位作者 任刚 陈健 赵建溪 贺文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8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胃和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性。方法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164例,其中男75例,女89例,年龄50—70岁。比较胃及小肠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肿瘤最常发生于胃(127例),其次为小肠(27例);肿瘤已出现肝或腹... 目的探讨胃和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性。方法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164例,其中男75例,女89例,年龄50—70岁。比较胃及小肠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肿瘤最常发生于胃(127例),其次为小肠(27例);肿瘤已出现肝或腹腔转移6例,淋巴结转移1例,伴发胃肠道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8例。复发风险极低度47例,低度50例,中度24例,高度37例。胃和小肠各组的肿瘤大小、肿瘤出血、坏死、CD34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及小肠GIST的首发症状、肿瘤大小、CD34阳性率以及坏死出血概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小肠 危险度分级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影像学新技术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建溪 任刚 汪登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395,共4页
胃癌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方式,也是MSCT检查的难点,从目前已发表的文献上看,其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足以满足临床上对胃癌术前分期准确性的要求。缺乏统一标准和大规模临床对照研究的数据,以及CT软组织分辨率的限制是其中... 胃癌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方式,也是MSCT检查的难点,从目前已发表的文献上看,其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足以满足临床上对胃癌术前分期准确性的要求。缺乏统一标准和大规模临床对照研究的数据,以及CT软组织分辨率的限制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常规技术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背景下,近年来一些影像新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有望提高人们在胃癌转移淋巴结检测研究领域中的期望,这些令人振奋的技术包括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超声双重造影、双能量CT、CT技术整合、MRI之DWI序列和PET-CT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T2期胃癌原发病灶的CT特征及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辰 蔡嵘 +4 位作者 任刚 赵建溪 陈健 李华莉 汪登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T2期胃癌原发病灶的CT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胃癌患者的胃壁黏膜厚度及其增强各期ΔCT值的变化,并行单因素分析浅肌层癌(T2a)和深肌层癌(T2b)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浅肌层癌(T2a)和深肌层... 目的探讨T2期胃癌原发病灶的CT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胃癌患者的胃壁黏膜厚度及其增强各期ΔCT值的变化,并行单因素分析浅肌层癌(T2a)和深肌层癌(T2b)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浅肌层癌(T2a)和深肌层癌(T2b)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93例T2期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胃癌病变处粘膜厚度(5.44±1.58)mm较正常组粘膜厚度(2.27±0.50)mm明显增厚(t=10.812,P<0.0001)。T2期胃癌与正常对照组间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Δ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6,P=0.021;t=4.661,P<0.0001;t=3.480,P=0.0001)。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T2期胃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浅肌层癌(T2a)和深肌层癌(T2b)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期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黏液腺癌与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建溪 任刚 +3 位作者 蔡嵘 陈健 郭辰 李华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胃黏液腺癌(mucinous gastric carcinoma,MGC)和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SR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14年我院及瑞金医院收治的59例MGC和75例SR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MGC和SRC两组... 目的:分析比较胃黏液腺癌(mucinous gastric carcinoma,MGC)和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SR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14年我院及瑞金医院收治的59例MGC和75例SR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MGC和SRC两组在发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体分型、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比例、肿瘤切除部位、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分期、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神经浸润、远处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MGC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7.8%,SRC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4.7%(P>0.05)。MGC较SRC更易出现远处转移,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GC与SRC相比,发病年龄更大、肿瘤体积更大、胃上部多见、隆起型多见、进展期多见、远处转移多见。两者淋巴结转移率都很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故临床发现MGC或SRC时,要更加注意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尤其是M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黏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临床病理 转移
下载PDF
胃癌转移淋巴结的CT特征、检测及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建溪 任刚 蔡嵘 《医学综述》 2016年第3期511-514,共4页
胃癌转移淋巴结在CT上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或蚕蚀状,密度均匀,接近或略低于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多数轻至中度强化,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可升至65 110 Hu。胃癌淋巴结转移CT检出率可高达83%。多平面重建技术有助于提高胃癌淋巴结的检... 胃癌转移淋巴结在CT上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或蚕蚀状,密度均匀,接近或略低于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多数轻至中度强化,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可升至65 110 Hu。胃癌淋巴结转移CT检出率可高达83%。多平面重建技术有助于提高胃癌淋巴结的检出率。CT对N2期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率高于N1期。近年出现的CT新技术,诸如动态增强扫描、CT的后处理技术、双源CT扫描、工作站技术等在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CT
下载PDF
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和R2^*测量ROI标准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璟璟 俞健力 +3 位作者 程瑞新 赵建溪 张丽雯 吴佳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探讨化学位移编码(CSE)MRI基于ROI的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和R2^*测量的标准化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腹部CSE数据,A组51例行常规腹部MRI受试者,男性25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0.1岁。B组28例怀疑存在肝脏铁负荷患者,男性15例... 目的探讨化学位移编码(CSE)MRI基于ROI的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和R2^*测量的标准化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腹部CSE数据,A组51例行常规腹部MRI受试者,男性25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0.1岁。B组28例怀疑存在肝脏铁负荷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7.2岁。三位评定者使用先前报道的ROI采样策略测量肝脏PDFF和R2^*。使用Bland-Altman分析评估评定者内部和评定者间测量PDFF和R2^*的一致性。结果在每个Couinaud肝段放置最大ROI,两组中PDFF和R2^*测量的一致性界限(LoA)均最窄。A、B组评定者间PDFF测量一致性LoA分别为±0.8%、±1.7%,评定者内部一致性LoA分别为±0.5%、±0.9%。A、B组评定者间R2^*测量一致性LoA分别±3.0/s、±17.9/s,评定者内部一致性LoA分别为±2.6/s、±14.6/s。在每个Couinaud肝段放置最大ROI分析相对耗时,每例需要(125.3±9.7)s。结论为提高肝脏PDFF和R2^*测量的可重复性,应使用多个大的ROI对尽可能多的肝脏区域进行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感兴趣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T1期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10
作者 陈健 任刚 +3 位作者 蔡嵘 赵建溪 郭辰 李华莉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印戒细胞癌(SRC)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早期胃癌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的T1期胃癌患者(其中27例SRC)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T1期胃癌中,SRC的平均年龄为(50.7±2.2)岁... 目的探讨早期胃印戒细胞癌(SRC)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早期胃癌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的T1期胃癌患者(其中27例SRC)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T1期胃癌中,SRC的平均年龄为(50.7±2.2)岁,明显低于管状腺癌(60.6±1.0)岁及低分化腺癌(57.3±1.4)岁(P<0.01)。SRC女性患者的比例为51.8%,明显高于管状腺癌(26.2%)(P<0.01),与低分化腺癌(50.6%)相近。早期SRC好发于胃中部(63.0%),内镜下以凹陷型(77.8%)多见。SRC组T1a患者的比例为77.8%,高于低分化腺癌组(56.3%)及管状腺癌组(61.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期伴有淋巴结转移的SRC患者的比例(18.5%),高于管状腺癌组(12.1%),与低分化腺癌组(17.2%)相仿(P>0.05)。SRC组病灶的最大径与低分化腺癌组及管状腺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C组T1a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15.0%)与T1b期(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SRC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印戒细胞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建溪 任刚 +3 位作者 蔡嵘 郭辰 陈健 李华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早期胃癌不同组织学分型和不同淋巴结分区的转移淋巴结大小的最佳阈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104例,根据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根据胃周淋巴结解剖位置分为胃小弯区和胃大弯...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早期胃癌不同组织学分型和不同淋巴结分区的转移淋巴结大小的最佳阈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104例,根据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根据胃周淋巴结解剖位置分为胃小弯区和胃大弯区。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前多排螺旋CT图像,在横断位图像上测量所有可见淋巴结的长轴径和短轴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多排螺旋CT图像淋巴结长轴径和短轴径在诊断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结果:各组的ROC曲线均显示,所有短轴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大于长轴径的AUC。短轴径最佳阈值分别为,总体为5.95 mm,分化型为6.25 mm,未分化型为5.95 mm,小弯区为5.95 mm,大弯区为6.05 mm。按不同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解剖位置,采用不同阈值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均为82.7%。结论:不同淋巴结区域采用不同的诊断阈值可提高判断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多排螺旋CT 淋巴结转移 准确率
原文传递
多排螺旋CT在诊断T2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辰 蔡嵘 +3 位作者 任刚 赵建溪 陈健 汪登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多排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诊断T2期胃癌转移淋巴结大小的最佳阈值。方法选取93例行胃切除术的经病理证实为T2期并行MDCT的胃癌患者,对MDCT上所有可见淋巴结的短径(SAD)和长径(LAD)进行测量,将胃周淋巴结按解剖位置分为两个区域... 目的探究多排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诊断T2期胃癌转移淋巴结大小的最佳阈值。方法选取93例行胃切除术的经病理证实为T2期并行MDCT的胃癌患者,对MDCT上所有可见淋巴结的短径(SAD)和长径(LAD)进行测量,将胃周淋巴结按解剖位置分为两个区域:小弯区域(第1、3、5、7组),大弯区域(第2、4、6组),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ROC,SAD的AUC均大于LAD。SAD的最佳阈值:总体5.45 mm;分化型5.65 mm;未分化型4.85 mm;小弯区域5.55 mm;大弯区域5.05 mm。单独以淋巴结SAD为5.45 mm作为临界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整体准确度为80.6%,按不同组织学分型和按不同淋巴结解剖部位采取不同临界值所得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均为80.6%。结论最佳阈值的应用可提高胃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多排螺旋CT 最佳阈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