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蜂花粉灭菌对短头熊蜂工蜂群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赵必安 展江 +1 位作者 秦加敏 梁铖 《中国蜂业》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了探究饲料蜂花粉不同灭菌处理对熊蜂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同一来源的蜂花粉,设置对照组(Ⅰ:未灭菌)和4个灭菌处理组(Ⅱ:钴^(60)Co辐照、Ⅲ:臭氧O_(3)填充、Ⅳ:常压蒸汽加热、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分别饲喂短头熊蜂无王工蜂群... 为了探究饲料蜂花粉不同灭菌处理对熊蜂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同一来源的蜂花粉,设置对照组(Ⅰ:未灭菌)和4个灭菌处理组(Ⅱ:钴^(60)Co辐照、Ⅲ:臭氧O_(3)填充、Ⅳ:常压蒸汽加热、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分别饲喂短头熊蜂无王工蜂群,记录蜂群发育动态和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试验蜂群均能正常产卵,蜂群对灭菌组Ⅳ常压蒸汽加热的蜂花粉取食量(6.58±1.08 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Ⅴ组(P<0.05),幼虫拖出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未发育成雄性成蜂;Ⅱ钴^(60)Co辐照、Ⅲ臭氧O_(3)填充和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3组蜂花粉取食量、雄性蜂的发育期、子代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始见雄蜂历时仅Ⅲ臭氧O_(3)填充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饲喂灭菌组蜂花粉的蜂群未见感染真菌的幼虫,对照组感染率为16.67%;Ⅱ钴^(60)Co辐照组和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组的雄性蜂初生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钴^(60)Co辐照、O_(3)填充和低温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灭菌能保证蜂花粉的安全和营养,用于饲养熊蜂可以降低蜂群染病风险,提高繁育效率,对本土短头熊蜂工厂化繁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头熊蜂 饲料 辐照 加热 臭氧 蜂群发育
下载PDF
大蜡螟性肽受体基因GmelSPR克隆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朱雅楠 赵必安 +4 位作者 张洋逸 李雨时 梁铖 宗德琴 杨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0-918,共9页
交配是昆虫繁衍的重要方式,雌性交配后会显现出一系列保护后代而产生的行为,SPR则是重要的交配行为调控受体基因。本研究根据前期转录组SPR基因数据信息,利用RT-PCR扩增出大蜡螟SPR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命名为GmelSPR(GenBank登录号:OR347... 交配是昆虫繁衍的重要方式,雌性交配后会显现出一系列保护后代而产生的行为,SPR则是重要的交配行为调控受体基因。本研究根据前期转录组SPR基因数据信息,利用RT-PCR扩增出大蜡螟SPR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命名为GmelSPR(GenBank登录号:OR347698)。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263 bp,编码42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48.70718 kDa,理论等电点8.70,有7个跨膜螺旋区,具有典型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特征。系统进化树比对结果显示大蜡螟GmelSPR与螟蛾科昆虫脐橙螟Amyelois transitella、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置信度较高。大蜡螟不同状态、不同组织中表达分析表明,未交尾雌蛾、雄蛾和已交尾雌蛾、雄蛾GmelSPR均在头部较高表达,且在未交尾雌蛾、雄蛾中表达量均高于已交尾雌蛾、雄蛾。本研究克隆了大蜡螟SPR基因,克隆结果表明GmelSPR与螟蛾科昆虫亲缘较近;表达谱分析则显示GmelSPR可能参与大蜡螟交配行为,为进一步研究大蜡螟中SPR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蜡螟 性肽受体基因 GmelSPR 基因克隆 表达谱
下载PDF
云南贡山县中蜂常见几种病虫害调查与防治
3
作者 朱雅楠 赵必安 +4 位作者 王红坤 李雨时 宗德琴 梁铖 赵洪木 《蜜蜂杂志》 2024年第7期7-11,共5页
中蜂病虫害的防治在中蜂大规模饲养、蜂产品生产过程中极为关键。我们对贡山县不同乡镇中蜂蜂场进行实地勘察,结合问卷调查、采样核酸检测等方式对中蜂上几种常见细菌病、真菌病、寄生昆虫等病虫害进行危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海拔20... 中蜂病虫害的防治在中蜂大规模饲养、蜂产品生产过程中极为关键。我们对贡山县不同乡镇中蜂蜂场进行实地勘察,结合问卷调查、采样核酸检测等方式对中蜂上几种常见细菌病、真菌病、寄生昆虫等病虫害进行危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海拔2000m以下的中蜂蜂群更易遭受蜡的危害;同时,周围存在野樱花、杜鹃等蜜粉源植物的部分蜂场,蜂群在早春常会出现下痫、爬蜂等症状。病原检测结果显示,10个蜂场的中蜂样本几乎都检测出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蜂房球菌,但均未检测出美洲幼虫腐臭病、白垩病、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病原体。本文将结合贡山县病虫害危害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为贡山县中蜂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助力当地中蜂健康高效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山县 中华蜜蜂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囊状幼虫病病毒侵染对中华蜜蜂营养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彬悦 赵必安 +3 位作者 金鑫 段辛乐 黄少康 李江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4-1064,共11页
【目的】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 SBV)是严重危害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蜂群健康和种群数量的病原微生物,但其对蜜蜂的致死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究SBV对不同发育阶段中华蜜蜂营养代谢和免疫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中华蜜... 【目的】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 SBV)是严重危害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蜂群健康和种群数量的病原微生物,但其对蜜蜂的致死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究SBV对不同发育阶段中华蜜蜂营养代谢和免疫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中华蜜蜂2日龄幼虫和新羽化成虫饲喂SBV,逐日统计死亡蜜蜂数量,检测病毒对蜜蜂存活的影响;利用qPCR检测中华蜜蜂4日龄幼虫、预蛹以及10和20日龄成虫体内SBV RNA、营养代谢基因(ilp1,ilp2,hex110,hex70b,hex70c和vg)、先天性病毒免疫基因(rel,toll,apidaecin,abaecin,defensin,hymenoptaecin,jra,key和state92e)、细胞凋亡基因(atg7和LOC100577876)和抗RNA病毒基因(dis3和dicer)的表达水平。【结果】SBV感染显著降低了中华蜜蜂幼虫的存活率,但对成虫的生存影响不明显。SBV RNA在中华蜜蜂4日龄幼虫和预蛹体内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在10和20日龄成虫体内的表达量。SBV显著降低了中华蜜蜂幼虫营养代谢基因ilp1,ilp2,hex110,hex70b和hex70c以及成虫营养代谢基因vg和hex110的表达量,但显著提高了4日龄幼虫rel,toll,apidaecin,abaecin,defensin,hymenoptaecin和jra以及成虫key和state92e等先天性病毒免疫基因的表达量,还引起预蛹体内的细胞凋亡基因atg7和LOC100577876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SBV在中华蜜蜂幼虫和预蛹体内的感染水平远高于在成虫体内的,其对幼虫的危害也大于对成虫。SBV显著影响了中华蜜蜂正常的营养代谢,染毒中华蜜蜂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水平来应对;预蛹期中华蜜蜂幼虫细胞凋亡水平的显著增加可能与化蛹异常及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囊状幼虫病病毒 营养 免疫 寿命
下载PDF
苜蓿花期三种杀菌剂对意大利蜜蜂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段辛乐 熊曼琼 +3 位作者 刘文斌 赵必安 黄少康 李江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4-82,共9页
为探究苜蓿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杀菌剂对其传粉昆虫意大利蜜蜂(意蜂)的安全性,利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的菌核净、咪鲜胺和异菌脲处理意大利蜜蜂,分别测定蜜蜂体内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3种解毒... 为探究苜蓿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杀菌剂对其传粉昆虫意大利蜜蜂(意蜂)的安全性,利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的菌核净、咪鲜胺和异菌脲处理意大利蜜蜂,分别测定蜜蜂体内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3种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0(P450)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3种杀菌剂均可诱导意蜂SOD和POD活性,其中咪鲜胺1500倍液(0.17 mg·L-1)处理的蜜蜂体内SOD和POD活性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82和5.40倍。3种杀菌剂对CAT、CarE和GSTs活性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对P450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咪鲜胺)或者诱导作用(菌核净和异菌脲)。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杀菌剂1000倍液(0.40、0.25和0.50 mg·L-1)对意蜂体内3种保护酶的活性总体表现为诱导作用;而对3种解毒酶的影响各异,菌核净对3种解毒酶活性均为先激活后抑制;异菌脲对CarE和GSTs活性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对P450为诱导作用;咪鲜胺对CarE和GSTs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对P450表现为随时间逐渐降低的抑制作用。该结果表明意蜂可以通过调节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降低杀菌剂的负面影响,但对蜜蜂正常生理和代谢产生了影响。因此在生产中应当谨慎施用杀菌剂,保护蜜蜂安全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杀菌剂 意大利蜜蜂 解毒酶 保护酶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嗅觉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其脑部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候梦赏 邱园妹 +4 位作者 赵必安 蔚添添 梁立强 苏松坤 李志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7-827,共11页
【目的】分析吡虫啉处理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嗅觉学习行为及脑部基因转录的影响,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负面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室条件下一次性饲喂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含有4 ng吡虫啉的50%蔗糖溶液,以饲喂... 【目的】分析吡虫啉处理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嗅觉学习行为及脑部基因转录的影响,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负面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室条件下一次性饲喂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含有4 ng吡虫啉的50%蔗糖溶液,以饲喂不含吡虫啉的50%蔗糖溶液为对照,通过伸吻反应(proboscis extension response,PER)行为实验测定其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嗅觉学习行为的影响;收集上述测试的意大利蜜蜂工蜂脑部提取RNA,进行RNA-Seq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挑选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检测其在脑部的表达量以验证RNA-Seq测序结果。【结果】一次性饲喂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含4 ng吡虫啉的50%蔗糖溶液后,意大利蜜蜂的嗅觉学习能力与对照组(饲喂50%蔗糖溶液)相比显著降低。RNA-Seq测序结果显示饲喂意大利蜜蜂含4 ng吡虫啉蔗糖溶液后,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共有123个DEGs[校正后的P值(padj)<0.05],包括82个下调DEGs和41个上调DEGs。GO聚类分析发现下调DEGs主要富集在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性甲基转移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等,上调DEGs主要富集在跨膜受体活性、分子传感器活性、神经学系统过程等功能条目。KEGG富集分析显示下调DEGs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碳代谢和色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及Toll和Imd信号通路,上调DEGs未富集在KEGG代谢通路。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测试的6个DEGs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与RNA-Seq测序结果FPKM(fragments per kilobase million)值变化趋势一致,证明RNA-Seq测序结果可靠。【结论】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显著降低意大利蜜蜂的嗅觉学习能力,影响意大利蜜蜂脑部免疫解毒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及氧化还原等生物代谢过程;亚致死剂量吡虫啉短时胁迫会刺激意大利蜜蜂的嗅觉感觉过程及神经信号传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吡虫啉 学习行为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吡虫啉胁迫对意大利蜜蜂哺育蜂免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及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候梦赏 程雪芬 +4 位作者 邱园妹 朱雅楠 赵必安 李志国 苏松坤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5-1423,共9页
蜜蜂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授粉性昆虫,在采集过程中易接触到杀虫剂,前人研究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daclorprid)影响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存活和舞蹈、采集等行为。本研究旨在探究亚致死剂... 蜜蜂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授粉性昆虫,在采集过程中易接触到杀虫剂,前人研究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daclorprid)影响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存活和舞蹈、采集等行为。本研究旨在探究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意大利蜜蜂哺育蜂(8日龄成年工蜂)免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免疫解毒酶系活力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哺育蜂连续取食3 d和9 d含0.1 ng/μL吡虫啉的蔗糖液后,其存活率与对照组(饲喂含等量丙酮的蔗糖溶液)无显著差异;连续饲喂11 d含0.1 ng/μL吡虫啉的50%蔗糖溶液后,其存活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哺育蜂取食吡虫啉3 d后,蜜蜂体内免疫基因多酚氧化酶基因(PPOA3,GB43738),Abaecin类抗菌肽基因(ABA,GB18323),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LD,GB43007)和解毒基因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506a2,GB49876),细胞色素B561基因(CYB5612-like,GB40148),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GB52179)的表达及蜂体内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YP450)含量均有上调趋势,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均有显著下调趋势;哺育蜂取食吡虫啉9 d后,PPOA3,ABA,GLD,CYP4506a2,CYB5612-like,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的表达及蜂体内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含量均有下调趋势,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力均有显著下调趋势。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亚致死剂量吡虫啉是通过扰乱蜜蜂正常的免疫系统进而影响蜜蜂行为的证据,以期为维护蜜蜂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哺育蜂 吡虫啉 免疫 解毒酶 存活率 酶活力
下载PDF
球囊菌侵染对意大利蜜蜂幼虫肠道免疫与解毒相关基因表达及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候梦赏 赵必安 +4 位作者 邱园妹 万昆林 梁立强 李志国 苏松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4-584,共11页
【目的】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是一种真菌性病原体,可以侵染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幼虫,导致蜂群患白垩病。本研究通过球囊菌侵染意大利蜜蜂幼虫,探究对意大利蜜蜂幼虫肠道免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及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含... 【目的】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是一种真菌性病原体,可以侵染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幼虫,导致蜂群患白垩病。本研究通过球囊菌侵染意大利蜜蜂幼虫,探究对意大利蜜蜂幼虫肠道免疫解毒相关基因表达及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含量的影响,分析球囊菌侵染胁迫下意大利蜜蜂免疫应答反应与营养物质的关系。【方法】实验室饲养意大利蜜蜂幼虫,处理组每头3日龄幼虫接种2×106孢子/mL球囊菌,对照组饲喂正常食物;收集6日龄幼虫肠道样品。通过qRT-PCR测定收集的肠道样品中免疫、解毒、发育相关基因和病原基因的表达,并利用生化方法测定肠道样品中蛋白质、脂质、葡萄糖和糖原含量。【结果】球囊菌侵染意大利蜜蜂后,幼虫肠道免疫相关基因LOC406144,Apid1,Def1,Def2,LOC406142,PGRP-SA,Pgrp-s2,PGRP-S3,PGRP-lc,GNBP-1,GNBP3,PPOact,LOC552247,domeless,KAT2A和bsk显著上调表达,cactus显著下调表达;解毒相关基因Cat,GSTS3,Cyp4g11,LOC725294,Ampka-r1,LOC411223,LOC409791,AmNOS和Sod2显著上调表达,CYP6AS14,CPR14,CYP306A1和LOC100576555显著下调表达;发育相关基因usp显著上调表达,VGMC,HEX70b和Vg显著下调表达;病原基因BQCV capsid protein和Ascosphaera apis 28S rRNA表达量显著上升;蛋白质与脂质含量显著下降,葡萄糖与糖原含量显著上升。【结论】球囊菌侵染意大利蜜蜂幼虫后影响其幼虫肠道中免疫、解毒、发育相关基因和病原基因的表达,影响意大利蜜蜂的免疫应答及能量应激反应,加速蛋白质、脂质的流失及葡萄糖和糖原能量储备,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球囊菌 免疫相关基因 解毒相关基因 免疫应答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蜂胶防治奶牛乳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欧爱群 赵必安 +2 位作者 李江红 王凯 彭文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乳腺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可造成畜牧业的重大经济损失。蜂胶作为一种动植物双源性天然药物,具有包括抗菌消炎在内的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理学作用,能替代传统抗生素应用在奶牛乳腺炎的防治过程中。本文在概括了奶牛乳腺炎的... 乳腺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可造成畜牧业的重大经济损失。蜂胶作为一种动植物双源性天然药物,具有包括抗菌消炎在内的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理学作用,能替代传统抗生素应用在奶牛乳腺炎的防治过程中。本文在概括了奶牛乳腺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发病过程、治疗手段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在利用蜂胶防治奶牛乳腺炎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为临床上利用蜂胶防治奶牛乳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炎 蜂胶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