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熊延连 熊艳蕾 +4 位作者 李遥金 唐福州 王若峰 赵押金 王翔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大鼠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3组(n=10):对照组(Control)、适度运动组(MRE)和力竭运动组(ERE)。力竭运动组大鼠运动的前20 min保持5%的坡度和20 m/min的速度,2... 目的:探讨一次性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大鼠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3组(n=10):对照组(Control)、适度运动组(MRE)和力竭运动组(ERE)。力竭运动组大鼠运动的前20 min保持5%的坡度和20 m/min的速度,20 min后调整为15%的坡度和25 m/min的速度,直至运动力竭。适度运动组大鼠在5%的坡度和20 m/min的速度下跑40 min。检测各组大鼠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对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的红细胞膜蛋白巯基水平、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膜蛋白SDS-Page电泳条带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激光衍射法对不同运动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力竭运动条件下大鼠红细胞受到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红细胞内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膜蛋白巯基交联为主的蛋白聚簇化,形成高分子聚合物(HMW)。力竭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性(0.314±0.013 at 3 Pa and 0.534±0.009 at 30 Pa)显著低于对照组(0.41±0.01 at 3 Pa and 0.571±0.008 at 30 Pa;P<0.05 and P<0.01,respectively)和适度运动组。结论: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损伤导致了红细胞变形能力(EI)的显著下降,使红细胞在微循环的转运受到限制,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休克、死亡等运动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红细胞 氧化应激 变形性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红细胞缺氧适应与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押金 王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5-165,共1页
目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参与调节RBC生理功能,但其对缺氧过程中RBC变形性与携氧释氧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不甚清楚。方法分析不同缺氧时间下RBC变形性和携氧释氧功能情况及NO水平变化的关系,然后通过补充和抑制NO水平来探索NO在其中... 目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参与调节RBC生理功能,但其对缺氧过程中RBC变形性与携氧释氧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不甚清楚。方法分析不同缺氧时间下RBC变形性和携氧释氧功能情况及NO水平变化的关系,然后通过补充和抑制NO水平来探索NO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在缺氧初期,RBC变形性无明显下降,P50和T50均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时间 作用及机制 一氧化氮 变形性 红细胞 缺氧适应 RBC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红细胞变形的能量学特征研究
3
作者 陈东 王若峰 +1 位作者 赵押金 王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27-427,共1页
目的探索红细胞变形过程中的被动变形与主动变形的关系,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生理状态下AT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37℃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在含有(不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进行能量耗竭处理,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段的红细胞进行AFM测量、红细胞内... 目的探索红细胞变形过程中的被动变形与主动变形的关系,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生理状态下AT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37℃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在含有(不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进行能量耗竭处理,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段的红细胞进行AFM测量、红细胞内ATP水平测量以及基于激光衍射法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宏观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被动变形 激光衍射法 能量学 主动变形 生理状态
下载PDF
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对大鼠红细胞Band 3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熊延连 熊艳蕾 +3 位作者 李遥金 唐福州 赵押金 王翔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7-623,共7页
为了探讨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大鼠红细胞Band 3蛋白的影响,该文以大鼠跑步运动为模型,对三种不同运动条件下(静坐组、适度运动组和力竭运动组)大鼠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和氧化损伤程度进行了检测,并对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的红细胞膜Ba... 为了探讨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大鼠红细胞Band 3蛋白的影响,该文以大鼠跑步运动为模型,对三种不同运动条件下(静坐组、适度运动组和力竭运动组)大鼠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和氧化损伤程度进行了检测,并对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的红细胞膜Band 3蛋白表达和分布情况及其调控的阴离子通道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力竭运动条件下大鼠红细胞受到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红细胞内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膜Band 3蛋白巯基交联为主的蛋白聚簇化反应及其阴离子转运能力的下降。Band 3蛋白的损伤将进一步诱导红细胞携氧和变形能力的下降,成为运动相关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红细胞 氧化应激 BAND 3
原文传递
血液保存过程红细胞力学性质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熊延连 于振海 +4 位作者 赵押金 熊艳蕾 陈东 冬梅 王翔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1-38,共8页
该文探讨了血液保存过程中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红细胞的细胞力学性质改变及其分子基础。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不同保存时间的库存血红细胞力学性质进行检测,获得相应的力–距离曲线。对不同保存时间的红细胞硬度、变形性进行评估。对... 该文探讨了血液保存过程中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红细胞的细胞力学性质改变及其分子基础。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不同保存时间的库存血红细胞力学性质进行检测,获得相应的力–距离曲线。对不同保存时间的红细胞硬度、变形性进行评估。对不同存储时间的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和膜蛋白巯基含量进行检测。对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其膜骨架蛋白分布、含量和相互作用的变化,探讨力学性质变化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血液保存过程中,保存3周后红细胞杨氏模量显著增加,细胞硬度增大,力学性质下降(1 d:0.54±0.27 k Pa;21 d:0.71±0.57 k Pa;42 d:1.33±0.70 k Pa)。此时,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膜蛋白巯基含量下降,膜蛋白巯基交联聚簇化,形成高分子聚合物(high molecular weight,HMW)。研究证明,库存血存储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力学性质下降,成为影响输血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存 红细胞 力学性质 AFM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声波加载对SD大鼠行为学和海马5-羟色胺、多巴胺及D2受体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邓志丹 任扬 +3 位作者 赵押金 陈东 侯鳗 王翔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569-1577,共9页
该文旨在探讨不同频率声波加载对SD大鼠抑郁症行为学、海马体分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多巴胺(dopamine, DA)和对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在音乐解析的基础上,对音乐的节奏要素进行了研究,运用作曲、编曲软件Finale2... 该文旨在探讨不同频率声波加载对SD大鼠抑郁症行为学、海马体分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多巴胺(dopamine, DA)和对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在音乐解析的基础上,对音乐的节奏要素进行了研究,运用作曲、编曲软件Finale2011创作系列模拟声波。以大鼠常有的正常、麻醉、应激三种状态下的心率频率作为标准,分别模拟出频率为350 beats/min、300 beats/min、400 beats/min三种单音声波的音频文件加载于SD大鼠后,用试剂盒检测海马体左右两侧的5-HT和DA的浓度。免疫荧光强度分析D2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300 beats/min组的大鼠行为学变化更为积极,体重、糖水偏好率均明显增加,同时5-HT和DA浓度增加,分别增多0.098 8 ng/mL(P<0.01)、808.5 ng/mL(P<0.01);350 beats/min组和400 beats/min组行为学变化偏向抑郁,体重和糖水偏好率明显下降, 350 beats/min组5-HT和DA分别下降0.005 3 ng/mL(P<0.01)、308.5 ng/mL(P<0.01);400 beats/min组分别下降0.031 5 ng/mL(P<0.01)、1 067.5 ng/mL(P<0.01);此外,频率为300 beats/min的声波加载使D2受体表达明显加强(P<0.01),其他两组频率声波加载表达减弱。该研究结果得出,不同频率的声波加载对SD大鼠行为学变化、体重、糖水偏好率和5-HT、DA的分泌有不同的影响,对大鼠加载频率接近于大鼠麻醉状态心率时的声波,更有利于海马体行为学的变化和体重、糖水偏好的增加以及5-HT和DA的分泌和D2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5-羟色胺 多巴胺 声波 海马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