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振花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99-100,共2页
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一般而言,患者的呃逆频繁发作持续超过48 h而不缓解即被称为顽固性[1]。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胃复安或者口服奋乃静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中药... 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一般而言,患者的呃逆频繁发作持续超过48 h而不缓解即被称为顽固性[1]。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胃复安或者口服奋乃静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中药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正逐渐受到重视。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现介绍经验案例1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脑梗死 顽固性呃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儿手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振花 刘翠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目的:品管圈(QCC)质量改进工具在提高患儿手腕带佩戴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QCC,以"提高患儿手腕带佩戴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检查、标准化处置等。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患儿手腕带... 目的:品管圈(QCC)质量改进工具在提高患儿手腕带佩戴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QCC,以"提高患儿手腕带佩戴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检查、标准化处置等。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患儿手腕带的佩戴率比活动开展前(85%)显著提高至(93.3%),患儿家长对手腕带作用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护士的责任心、综合能力显著改善。结论:QCC活动可以提高患儿手腕带佩戴率,增强护理人员团队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护理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手腕带 佩戴率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振花 韩萍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13期1040-1040,共1页
我科自狲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30例,经禁食、抗感染、制酸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对其护理总结如下。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胰腺炎 护理
下载PDF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在手足口病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振花 《北方药学》 2014年第3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手足口病患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时的应用,以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88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用预充式导管冲洗... 目的:观察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手足口病患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时的应用,以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88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封管,对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使手足口病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缩短了封管操作时间,大大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手足口病病房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手足口病病房 静脉留置针
下载PDF
微博中灾难谣言的传播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振花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78,共3页
微博强大的传播力使得谣言突破了地域的局限,传播范围更广泛,影响力更大,危害更为严重,控制起来更难。本文主要针对谣言中的灾难谣言,从其定义、产生、特点、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辨别微博上的真实信息与虚假谣言,... 微博强大的传播力使得谣言突破了地域的局限,传播范围更广泛,影响力更大,危害更为严重,控制起来更难。本文主要针对谣言中的灾难谣言,从其定义、产生、特点、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辨别微博上的真实信息与虚假谣言,并探究应对灾难谣言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传播范围 灾难谣言 载体
下载PDF
HFRS少尿期血液透析患者周围静脉营养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张传秀 赵振花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HFRS 血液透析 周围静脉营养 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Rantes与氧化损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经伟 王丽媛 +4 位作者 赵振花 王成宝 刘兴 黄丽梅 王凯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趋化因子IP-10、Rantes和氧化损伤的改变,探讨趋化因子和氧化应激在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70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趋化因子IFN-叮诱导蛋白10(IP...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趋化因子IP-10、Rantes和氧化损伤的改变,探讨趋化因子和氧化应激在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70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趋化因子IFN-叮诱导蛋白10(IP-10)、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活化调节因子(Rantes)表达水平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B患者血清IP-10、Rantes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并且IP-10、Rantes水平分别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CHB患者GSH、GSH/GSSG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降低的GSH、GSH/GSSG水平分别与患者ALT水平呈负相关。IP-10、Rantes水平分别与GSH、GSH/GSSG呈负相关。结论趋化因子和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参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谷胱甘肽 干扰素Ⅱ型 趋化因子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