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胡锴 赵掌权 李晓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23-1426,1488,共5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放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放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脂肪酸合成酶(FAS)及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SE、CYFRA21-1、CA125、CEA、FAS、TuM2-PK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SE、CYFRA21-1、CA125、CEA、FAS、TuM2-P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患者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82±2.03)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7.36±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PFS,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晚期肺腺癌 安罗替尼 放疗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伟伟 雄飞 +2 位作者 赵掌权 田永青 霍金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研究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患者的疗效显著,对于保护患者脑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依达拉奉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康玲 王伟伟 赵掌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107-107,共1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依达拉奉 疗效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的降纤、抗凝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掌权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降纤酶合用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发病6h后,在72h内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病情加重后即应用降纤酶3d,低分子肝素钙5d。分别于入院时、入院1w... 目的观察降纤酶合用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发病6h后,在72h内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病情加重后即应用降纤酶3d,低分子肝素钙5d。分别于入院时、入院1w、3w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在入院1w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与入院时相比,均加重,但对照组加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入院1w、3w时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疗效在3w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降纤酶合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低分子肝素钙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糖尿病并脑梗塞的再发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掌权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14,共2页
脑梗死再发在脑卒中病残率,病死率较高.糖尿病是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我院1990~2003年收治了138例糖尿病并脑梗塞,其中56例为脑梗死再发(再发组),82例为脑梗死初发(初发组),现就其临床特点,神经功能缺损、临床体症、血糖水平与疾... 脑梗死再发在脑卒中病残率,病死率较高.糖尿病是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我院1990~2003年收治了138例糖尿病并脑梗塞,其中56例为脑梗死再发(再发组),82例为脑梗死初发(初发组),现就其临床特点,神经功能缺损、临床体症、血糖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塞 临床分析 并发症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掌权 王洪 +2 位作者 田智斌 姚春红 来海欧 《海峡药学》 2001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 观察蕲蛇酶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 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塞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2 0ml,静脉滴注,连用14d;蕲蛇酶组40例,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蕲蛇酶0.75u,静脉 ... 目的 观察蕲蛇酶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 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塞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2 0ml,静脉滴注,连用14d;蕲蛇酶组40例,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蕲蛇酶0.75u,静脉 滴注,连用14d。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并于治疗前后查血流变、血脂。结果 蕲蛇酶组总有效率达92.5%,显效率72.5%,明显优于对照组(67.5%、37.5%),并可显著降低血流变及血脂数值。结论 蕲蛇酶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并可降低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酶 急性脑梗塞 疗效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掌权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521-522,共2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依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施以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药物...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依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施以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施以替加环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病死率、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WBC与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WBC与CRP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替加环素 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掌权 郭爱红 王丙聚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7期1158-1159,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脑卒中与传统常规治疗相比的优越性。方法:将50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卒中单元组(试验组)与传统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治疗,通过量表评分的方法...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脑卒中与传统常规治疗相比的优越性。方法:将50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卒中单元组(试验组)与传统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治疗,通过量表评分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14、30d试验组NIHSS降低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14dBI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0dBI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90d试验组mRS良好预后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良好预后比例,减低了严重残疾的预后,提高了非生活依赖和回归社会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单元 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巧绒 徐家萍 +2 位作者 李欢 赵掌权 唐文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97,共3页
目的调查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预防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5 26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15~45岁缺血性卒中患者131例,调查其发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同型半胱氨酸等相关因... 目的调查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预防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5 26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15~45岁缺血性卒中患者131例,调查其发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同型半胱氨酸等相关因素。结果 131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40.76岁,男∶女为2.05∶1,男性占67.18%,女性占32.82%,其中有明确病因者83.20%(109/131),病因不明者9.20%(12/131),其中动脉粥样硬化16.80%(22/131),偏头痛2.30%(3/131)、产后1例0.80%(1/131)、外伤0.80%(1/131)例,风湿性心脏病0.80%(1/131)。结论吸烟、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为青年脑卒中的最常见的病因,应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hs-CRP、LDL与IR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巧绒 赵掌权 +2 位作者 康玲 唐文艳 李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胰岛素抵抗(IR)在早期脑梗死患者发病中的价值及四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早期脑梗死患者共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测定Hcy、hs-CRP...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胰岛素抵抗(IR)在早期脑梗死患者发病中的价值及四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早期脑梗死患者共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测定Hcy、hs-CRP、LDL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根据HOMA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观察Hcy、hs-CRP、LDL和IRI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脑梗死组Hcy、CRP、LDL、IR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早期脑梗死的发生与hs-CRP、Hcy、LDL、IRI有关,血清hs-CRP、Hcy、LDL、IRI升高是早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R2=0.527)、hs-CRP(R2=0.379)、LDL(R2=0.288)均与IRI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胰岛素抵抗可能是早期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Hcy、hs-CRP、LDL均与IRI具有相关性,是影响IRI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HS-CRP 同型半胱氨酸 LDL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西比灵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11
作者 赵掌权 田治斌 +1 位作者 姚春红 来海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84-585,共2页
目的 探讨西比灵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疗效。方法 对 6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治疗组加服西比灵 10mg ,每晚 1次 ,连用 2 1d ,余治疗同对照组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目的 探讨西比灵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疗效。方法 对 6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治疗组加服西比灵 10mg ,每晚 1次 ,连用 2 1d ,余治疗同对照组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 (P <0 .0 1) ,治疗总有效率 (90 .4% )明显高于对照组 (67.7% )。结论 西比灵可逆转血管痉挛 ,改善脑血流 ,减轻脑水肿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比灵 脑出血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西比灵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12
作者 赵掌权 杜晓霞 慕廷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127-1127,共1页
关键词 西比灵 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30例观察
13
作者 赵掌权 慕廷民 杜晓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22期2167-2167,共1页
关键词 尼莫地平 治疗 椎动脉供血不足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14
作者 赵掌权 王丙聚 郭爱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085-1086,共2页
本文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并同285例完全缺血性卒中患者做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消栓化粘饮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68例
15
作者 赵掌权 《现代中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消栓化粘饮合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降纤酶3d,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以及其它对症处理治疗20d。治疗组同时口服自拟消栓化粘饮,1日... 目的观察消栓化粘饮合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降纤酶3d,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以及其它对症处理治疗20d。治疗组同时口服自拟消栓化粘饮,1日2次,连用20d,两组于治疗前、后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显效率为7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6%、51.6%)。结论消栓化粘饮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消栓化粘饮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IL-9、IL-15、Titin-Ab、AchR-Ab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智斌 赵掌权 +1 位作者 王战英 姬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380-238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9、IL-15、连接素抗体(Titin-Ab)、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例MG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2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9、IL-15、连接素抗体(Titin-Ab)、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例MG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L-9、IL-15、Titin-Ab、AchR-Ab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9、IL-15、Titin-Ab、Ach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型组患者血清IL-9、IL-15水平虽低于全身型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型组患者血清Titin-Ab、AchR-Ab水平均低于全身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疾病组患者血清IL-9、IL-15水平较非胸腺疾病组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疾病组患者血清Titin-Ab、AchR-Ab水平均高于非胸腺疾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患者血清IL-9、IL-15、Titin-Ab、AchR-Ab水平均较高,可作为诊断MG的灵敏指标,其中血清Titin-Ab、AchR-Ab水平对鉴别患者是否合并胸腺疾病、是否为全身型MG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白细胞介素-9 白细胞介素-15 连接素抗体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化与心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项颖 冯丹 +12 位作者 刘永宏 王宝梅 姬利 蔡萍 来海欧 刘莉蓉 张东亚 赵掌权 田智斌 夏辉 殷成龙 祁占宁 王飒 《西部医学》 2018年第3期374-378,38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化对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寻找适合该类患者的血压范围。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107例,按照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59例和非高血压组48例,进行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再将血压值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化对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寻找适合该类患者的血压范围。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107例,按照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59例和非高血压组48例,进行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再将血压值按血压水平及定义分为5个亚组:A组:~120/~80mmHg,B组:120~140/80~90mmHg,C组:140~160/90~100mmHg,D组:160~180/100~110mmHg,E组:180~/110~mmHg;缺血事件分4类:心脏缺血、脑缺血、心脑缺血及心脑均无缺血。观察各类缺血事件在各血压亚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高血压组中,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C、D组(2=106.158,60.465,P<0.01)和舒张压B、C组(2=79.196,55.099,P<0.01);非高血压组中,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B、C组(2=56.090,123.131,P<0.01)和舒张压B、C组(2=124.196,74.130,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脑均无缺血事件,高血压组的合适血压范围为140~180/80~100mmHg;非高血压组的合适血压范围为120~160/80~10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冠心病 血压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药物性脑保护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长安 巩晓英 +2 位作者 慕廷民 王继恒 赵掌权 《医学综述》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药物性脑保护 EAA受体拮抗剂 Γ-氨基丁酸 脑缺血
下载PDF
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肾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晓霞 赵掌权 慕廷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22期2254-225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肾功能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康玲 唐文艳 +1 位作者 赵掌权 祁占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斑块面积、IMT、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能缩小斑块面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脂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血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