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机制探析--基于4000余例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赵敬仪 边雪营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是充实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内容的客观要求,是创新高校家国情怀教育方式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家国情怀培...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是充实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内容的客观要求,是创新高校家国情怀教育方式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内容、方式、体系等方面仍面临众多挑战。对此,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创新融入教学内容设计机制;加强环境育人作用,创新融入载体机制;强化协同育人作用,创新融入协同机制,推动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提质增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家国情怀 培育机制
下载PDF
中国儒学人性论的统合与创新发展
2
作者 张昭炜 赵敬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30,共9页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是中国儒学两种主要的人性论,且传统中以性善论为主流,除此之外还有扬雄的善恶混、董仲舒的性三品等诸说莫衷一是。随着阳明学之弊的出现,以及阳明后学在惩忿窒欲中遇到欲恶难以根除的困难,加上传入的西方宗教性...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是中国儒学两种主要的人性论,且传统中以性善论为主流,除此之外还有扬雄的善恶混、董仲舒的性三品等诸说莫衷一是。随着阳明学之弊的出现,以及阳明后学在惩忿窒欲中遇到欲恶难以根除的困难,加上传入的西方宗教性恶论的刺激,儒者对性恶论的重视随之渐显,儒学性善论亦面临挑战。在此影响下,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方以智正视恶,以“正”“余”论为基础,开创性地将《周易》的飞伏引入人性论,突出性善论与性恶论彼此包含的柔性,建构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相对的、动态的人性论,并由此统合中国儒学的主流人性论。此外,方以智还以“无善恶”与“有善恶”的交轮,来有效救治重视超越之“无善恶”的龙溪学流弊。通过善的统摄与反统,恶既受到善的统摄,龙溪学的“无善恶”亦受到善的反统,从而在正视恶时,更有利于防范性恶论的风险。总之,方以智的人性论既能有效应对儒学内部出现的恶欲难除与无善之弊,在重视恶的现实性时,亦能形成整体导向性善的合力,维护儒学主流的性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性善论 性恶论 正余 飞伏 交轮
下载PDF
李杞的易学思想及其家国情怀
3
作者 赵敬仪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李杞是南宋以史证《易》的重要代表人物,但《四库》馆臣囿于门户之见,并未将其纳入史事宗,加上仕履未详,导致学界对其学术思想关注不足。实际上,李杞易学具有南宋易学的典型特征,且又有其独特风格。概言之:以象数为据,穷究其理;以史证... 李杞是南宋以史证《易》的重要代表人物,但《四库》馆臣囿于门户之见,并未将其纳入史事宗,加上仕履未详,导致学界对其学术思想关注不足。实际上,李杞易学具有南宋易学的典型特征,且又有其独特风格。概言之:以象数为据,穷究其理;以史证《易》,经辩其理;引老庄之言,未离儒道。他曾提出“《易》为万世有用之学”,也由此借《易》之言,诠释了其政治主张,阐发了其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杞 用易详解 经辩其理 家国情怀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论述探赜
4
作者 赵敬仪 张玉龙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7-41,共5页
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作出的理论论断和工作要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主要体现在坚定政治方向,保有信仰情怀;心系祖国和人民,保有家国情怀;坚持道德操守,保有仁爱情... 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作出的理论论断和工作要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主要体现在坚定政治方向,保有信仰情怀;心系祖国和人民,保有家国情怀;坚持道德操守,保有仁爱情怀;坚持知行合一,保有传道情怀。“情怀要深”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为的结果,它需要引导、规范和涵养。概言之,它是从“思维”到“认知”,到“意志”,再到“行为”的过程。其中,初心是方向,是引领力;仁心是意志,是原生力;学习是载体,是驱动力;责任是使命,是支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 情怀 引导 涵养
下载PDF
李光的易学思想及其家国情怀
5
作者 赵敬仪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2年第1期87-98,共12页
李光是宋代“史事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学有师法,参证史实,重经世致用,透过《周易》所揭示的法则和规律,彰往察来,并将自身对于现实的关怀和价值理想贯穿其中,试图总结治乱兴衰的经验和教训。李光的易学贡献主要包括“引史事论君臣之... 李光是宋代“史事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学有师法,参证史实,重经世致用,透过《周易》所揭示的法则和规律,彰往察来,并将自身对于现实的关怀和价值理想贯穿其中,试图总结治乱兴衰的经验和教训。李光的易学贡献主要包括“引史事论君臣之理”、“论‘时’之君子俭德避难”、“借《易》之理针砭时政”等方面,其目的是以实救虚,补前人说《易》之失。这种治易方法进一步促进了使《易》回归人事,不离日用常行,重视人文精神的阐扬。同时,这既是对虚空义理的导正,也是对义理思想的进一步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 经世致用 家国情怀
下载PDF
“横渠四句”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6
作者 赵敬仪 《精神文明导刊》 2024年第5期58-60,共3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张载的《横渠语录》,冯友兰先生称之为“横渠四句”。一千多年来,“横渠四句”震烁寰宇,传诵不绝,成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张载的《横渠语录》,冯友兰先生称之为“横渠四句”。一千多年来,“横渠四句”震烁寰宇,传诵不绝,成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引用此话,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渠四句 冯友兰先生 为天地立心 通古今之变 张载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绝学 理想追求
原文传递
杨万里易学的义理建构与现实关切
7
作者 赵敬仪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68,共5页
“引史证易”是杨万里易学的显著特色。相较汉唐的“以史注易”“以史解易”,其“引史证易”更注重义理学构建。他认为《易》乃通变之书,试图由《易》之理洞照天人之理,再以“史证其理”完成易道即天理的哲学构建。在心性论上,杨万里受... “引史证易”是杨万里易学的显著特色。相较汉唐的“以史注易”“以史解易”,其“引史证易”更注重义理学构建。他认为《易》乃通变之书,试图由《易》之理洞照天人之理,再以“史证其理”完成易道即天理的哲学构建。在心性论上,杨万里受到了湖湘学派的影响,主张“性体心用”;在工夫论上,他推崇二程的诚敬工夫,强调工夫修养必须落实在日用常行、经世致用之中。究其根本,“引史证易”只是其治《易》的方法、工具,其目的在于从浩瀚的史实中梳理出盛衰治乱之理,进而把注解《周易》与拯救国运的现实关切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史事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