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宋艳波
谢光茂
赵文丫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3-353,共11页
娅怀洞遗址是广西近年又一项重要考古发现,是一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文化遗存分为4期,第一至第三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第四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本文以该遗址出土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鉴定其种属、部位、死亡年龄和性别等信息,观察遗存...
娅怀洞遗址是广西近年又一项重要考古发现,是一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文化遗存分为4期,第一至第三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第四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本文以该遗址出土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鉴定其种属、部位、死亡年龄和性别等信息,观察遗存保存状态和表面痕迹,对其进行尺寸和重量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可鉴定标本数、最小个体数和骨骼发现率的统计,并依据统计结果进行自然环境的复原、人类行为和生业经济的初步分析.遗址出土动物包括软体动物(瓣鳃纲和腹足纲)和脊椎动物(鱼纲、爬行动物纲、鸟纲和哺乳动物纲),计27科19种(属).分析结果显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主要动物,都包括有扁蜷螺科、方形环棱螺、斜口环棱螺、梨形环棱螺、高大环口螺、塔锥短沟蜷、佛耳丽蚌、刻纹丽蚌、三型矛蚌、圆顶珠蚌、河蚬、鲤鱼、青鱼、鳖科、龟科、钝吻鳄科、鸭科、雉科、猕猴、猪獾、野猪、牛亚科、羊亚科和不同体型的鹿科动物等,这表明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附近的自然条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一直都存在有茂密的森林和相对广阔的水域,各种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动物构成始终以哺乳动物纲中的鹿科和猪科数量最多,说明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一直以狩猎鹿科和猪科为代表的野生哺乳动物来获取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也采集野生植物、捕捞水生的螺类、鱼类和爬行类作为食物资源的补充;从保存数量最多的鹿科和猪科骨骼发现率来看,存在有部分长骨骨骼缺失的现象,说明遗址并非先民宰杀肢解动物的主要场所,遗址中的动物多为先民宰杀肢解后带来的;鹿科动物掌/跖骨及与之相连的腕跗部骨骼发现率普遍较高,且要明显高于同时期的猪科动物,可能与先民有意识选择鹿科动物该部位的骨骼来制作骨器的行为有关;大量出土螺类存在壳顶缺失的现象,这应该与先民对螺肉的取食有关,与娅怀洞遗址的年代相当的柳州白莲洞遗址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纵向演变来看,先民对哺乳动物的利用程度是在逐渐增加的,对鱼的利用程度是大幅度减少的,对腹足动物的利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遗址动物群构成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生活方式和生业经济选择(定居和农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娅怀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动物考古
原文传递
牟平蛤堆顶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报告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艳波
王泽冰
+1 位作者
赵文丫
王杰
《东方考古》
2017年第1期245-268,368-370,共25页
蛤堆顶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可分为两个阶段:大汶口文化早期早段(公元前3975~前3805年)和大汶口文化早期晚段(公元前3640~前3370年)。两个阶段出土动物都包括有软体动物、鱼、两栖动物、鸟、鹿、狗、猪、貉、兔和啮齿动物等。从动物遗存的...
蛤堆顶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可分为两个阶段:大汶口文化早期早段(公元前3975~前3805年)和大汶口文化早期晚段(公元前3640~前3370年)。两个阶段出土动物都包括有软体动物、鱼、两栖动物、鸟、鹿、狗、猪、貉、兔和啮齿动物等。从动物遗存的数量来看,晚段相比早段,先民对水生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的利用大大增加,尤其是海产软体动物的数量和比例大幅度提升。遗址中出土的猪主要为先民饲养的家猪,同时也包含一定数量的野猪。从哺乳动物构成来看,早、晚两个阶段的猪都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说明先民以饲养家猪来获取稳定的肉食来源;同时也狩猎鹿类动物为代表的野生哺乳动物、捕捞水生动物作为肉食资源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早期
动物遗存
生业经济
原文传递
东营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东南遗址动物遗存分析报告
被引量:
1
3
作者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 位作者
赵文丫
王子孟
王杰
《海岱考古》
2017年第1期242-247,共6页
一、遗址简介东营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东南遗址详细情况见前附发掘简报。该遗址地貌类型为相对平坦的滨海冲积平原,细分属于莱州湾南岸地带,海岸低平,岸线平直,潮滩宽阔均匀,是典型的盐业遗址。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主要侧重于哺乳动物...
一、遗址简介东营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东南遗址详细情况见前附发掘简报。该遗址地貌类型为相对平坦的滨海冲积平原,细分属于莱州湾南岸地带,海岸低平,岸线平直,潮滩宽阔均匀,是典型的盐业遗址。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主要侧重于哺乳动物骨骼。在鉴定过程中主要参照了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动物考古实验室的现生动物标本和遗址中出土的古代动物标本,同时也参考了部分文献[1];测量参考的是安格拉·冯登德里施的标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存
可鉴定标本数
分析报告
原文传递
题名
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宋艳波
谢光茂
赵文丫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3-353,共11页
基金
山东大学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专项项目(批准号:2020QNQT018)资助。
文摘
娅怀洞遗址是广西近年又一项重要考古发现,是一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文化遗存分为4期,第一至第三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第四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本文以该遗址出土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鉴定其种属、部位、死亡年龄和性别等信息,观察遗存保存状态和表面痕迹,对其进行尺寸和重量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可鉴定标本数、最小个体数和骨骼发现率的统计,并依据统计结果进行自然环境的复原、人类行为和生业经济的初步分析.遗址出土动物包括软体动物(瓣鳃纲和腹足纲)和脊椎动物(鱼纲、爬行动物纲、鸟纲和哺乳动物纲),计27科19种(属).分析结果显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主要动物,都包括有扁蜷螺科、方形环棱螺、斜口环棱螺、梨形环棱螺、高大环口螺、塔锥短沟蜷、佛耳丽蚌、刻纹丽蚌、三型矛蚌、圆顶珠蚌、河蚬、鲤鱼、青鱼、鳖科、龟科、钝吻鳄科、鸭科、雉科、猕猴、猪獾、野猪、牛亚科、羊亚科和不同体型的鹿科动物等,这表明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附近的自然条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一直都存在有茂密的森林和相对广阔的水域,各种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动物构成始终以哺乳动物纲中的鹿科和猪科数量最多,说明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一直以狩猎鹿科和猪科为代表的野生哺乳动物来获取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也采集野生植物、捕捞水生的螺类、鱼类和爬行类作为食物资源的补充;从保存数量最多的鹿科和猪科骨骼发现率来看,存在有部分长骨骨骼缺失的现象,说明遗址并非先民宰杀肢解动物的主要场所,遗址中的动物多为先民宰杀肢解后带来的;鹿科动物掌/跖骨及与之相连的腕跗部骨骼发现率普遍较高,且要明显高于同时期的猪科动物,可能与先民有意识选择鹿科动物该部位的骨骼来制作骨器的行为有关;大量出土螺类存在壳顶缺失的现象,这应该与先民对螺肉的取食有关,与娅怀洞遗址的年代相当的柳州白莲洞遗址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纵向演变来看,先民对哺乳动物的利用程度是在逐渐增加的,对鱼的利用程度是大幅度减少的,对腹足动物的利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遗址动物群构成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生活方式和生业经济选择(定居和农业)的变化.
关键词
娅怀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动物考古
Keywords
Yahuaidong site
late Paleolithic Period
late Neolithic Period
zooarchaeology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Q915.2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牟平蛤堆顶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报告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艳波
王泽冰
赵文丫
王杰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东方考古》
2017年第1期245-268,368-370,共2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胶东沿海地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生物考古学研究”(14CKG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胶东沿海地区史前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41303004)共同资助
文摘
蛤堆顶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可分为两个阶段:大汶口文化早期早段(公元前3975~前3805年)和大汶口文化早期晚段(公元前3640~前3370年)。两个阶段出土动物都包括有软体动物、鱼、两栖动物、鸟、鹿、狗、猪、貉、兔和啮齿动物等。从动物遗存的数量来看,晚段相比早段,先民对水生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的利用大大增加,尤其是海产软体动物的数量和比例大幅度提升。遗址中出土的猪主要为先民饲养的家猪,同时也包含一定数量的野猪。从哺乳动物构成来看,早、晚两个阶段的猪都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说明先民以饲养家猪来获取稳定的肉食来源;同时也狩猎鹿类动物为代表的野生哺乳动物、捕捞水生动物作为肉食资源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早期
动物遗存
生业经济
Keywords
the early Dawenkou Culture
faunal remains
subsistence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东营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东南遗址动物遗存分析报告
被引量:
1
3
作者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赵文丫
王子孟
王杰
机构
不详
出处
《海岱考古》
2017年第1期242-247,共6页
文摘
一、遗址简介东营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东南遗址详细情况见前附发掘简报。该遗址地貌类型为相对平坦的滨海冲积平原,细分属于莱州湾南岸地带,海岸低平,岸线平直,潮滩宽阔均匀,是典型的盐业遗址。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主要侧重于哺乳动物骨骼。在鉴定过程中主要参照了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动物考古实验室的现生动物标本和遗址中出土的古代动物标本,同时也参考了部分文献[1];测量参考的是安格拉·冯登德里施的标准[2]。
关键词
动物遗存
可鉴定标本数
分析报告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初步研究
宋艳波
谢光茂
赵文丫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2
牟平蛤堆顶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报告
宋艳波
王泽冰
赵文丫
王杰
《东方考古》
2017
1
原文传递
3
东营广北农场一分场一队东南遗址动物遗存分析报告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赵文丫
王子孟
王杰
《海岱考古》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