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轶维 赵文婥 +6 位作者 王顺民 杜欣为 吉炜 朱荻绮 陈丽君 张志芳 李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18例VSD封堵术后CLBB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接受VSD封堵术并经心电图检测确诊CLBBB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 目的探讨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18例VSD封堵术后CLBB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接受VSD封堵术并经心电图检测确诊CLBBB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9±2.33岁(3岁2个月~10岁5个月),男性11例、女性7例,随访时间中位数5年(3个月~10年)。14例无心力衰竭患儿中4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CLBBB即恢复,随访3~6个月各项指标均无异常;8例随访5~10年,无不适,心电图无变化,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房利钠肽均无异常,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增大;2例接受封堵器取出及VSD修补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余无异常,另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随访1年QRS波时限较术前缩短,心功能无异常,LVDD增大。4例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3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术,1例行左室起搏,术后QRS波均<150 ms;1例行CRT术后3天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另3例随访1~2年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于VSD封堵术后早期出现CLBBB患儿,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若无效,可选择手术取出封堵器,但有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若合并心力衰竭,CRT或左室起搏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介入术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功能不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并发症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文婥 李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6-1210,共5页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VSD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心律失常、主动脉瓣反流和房室瓣反流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研究这些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临床防范意义。随着封堵器类型及材料改进,手...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VSD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心律失常、主动脉瓣反流和房室瓣反流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研究这些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临床防范意义。随着封堵器类型及材料改进,手术方式不断进步,术后相关并发症问题将会得到解决。该文就VSD介入封堵术后相关并发症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儿童 间隔封堵器
下载PDF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文婥 傅立军 +3 位作者 沈捷 吉炜 陈轶维 李奋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aortic valve prolapse,AVP)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8例经皮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aortic valve prolapse,AVP)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8例经皮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术中造影、封堵器型号及社会人口(年龄、体重、性别)等资料。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设计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成组设计R×C表格采用MonteCarlo近似确切概率法。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合并AVP患儿术后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regulation,AR)出现或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55例术前合并AVP患儿中8例(14.5%)发生术后AR出现或加重。1053例术前不合并AVP的患儿中10例(0.9%)发生术后AR出现或加重,但AR加重情况多发生在术后远期(>1年),且无一例中度以上的AR出现。合并AVP患儿介入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及AR加重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选择合适封堵器类型及大小、操作规范并具有相当相关操作经验的儿童心血管中心,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合并AVP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可成为外科手术的有效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脱垂 间隔封堵器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经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邓云霞 赵文婥 +5 位作者 傅立军 沈捷 陈轶维 吉炜 朱荻绮 李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预后及反流发生或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8例经皮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目的探讨儿童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预后及反流发生或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8例经皮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及反流加重的预后和危险因素。结果24例术后新发三尖瓣轻度以上反流,发生率为2.1%;5例术前合并轻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患儿中4例反流较术前减轻;随访过程中患儿均未发生重度需要手术干预的三尖瓣反流。单因素分析发现介入手术时间、残余分流是介入术后新发轻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封堵器大小(OR=1.48,95%CI:1.13~1.9)、残余分流(OR=6.53,95%CI:1.69~25.30)是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后有一定的三尖瓣反流发生率,但一般不会出现需干预的后果。手术时间越长、封堵器型号越大、残余分流的存在是导致术中或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三尖瓣反流 间隔封堵器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