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文度 于洋 +2 位作者 马骏 张杰 吴凡 《中国医药》 2023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3—9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无...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3—9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时,观察组缓慢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注射液0.25 mg/kg,随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0~2.5 mg/kg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纯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0~2.5 mg/kg进行麻醉。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入室后即刻(T_(0))、进镜前即刻(T_(1))、内镜至回肠末端(T_(2))及患者苏醒时(T_(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T_(1)、T_(2)、T_(3)时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并比较2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注射痛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有125例老年患者符合纳入标准,5例患者中途退出,最终有120例患者完成试验,每组60例。T_(1)、T_(2)时点对照组心率、MAP及观察组MAP均低于T_(0)时点,但观察组心率、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丙泊酚追加总量、追加丙泊酚比例、苏醒时间均短于/少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3%(11/60)比40.0%(2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7,P=0.009)。观察组呼吸暂停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3%(11/60)比40.0%(24/60)、23.3%(14/60)比43.3%(2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17,P=0.009;χ^(2)=5.400,P=0.020)。结论老年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以维持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减少相关并发症,提供有效的镇静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无痛胃肠镜检查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脑电双频指数与脑血流速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文度 欧阳川 +4 位作者 霍岩松 杨宝慧 张亮 裴馨 何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脑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择期CEA患者35例,年龄54-80岁。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和记录入室时(T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游离颈动脉10min(T3)、阻断颈动脉5mi...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脑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择期CEA患者35例,年龄54-80岁。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和记录入室时(T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游离颈动脉10min(T3)、阻断颈动脉5min(T4)、放置颈动脉转流管5min(T5)、开放颈动脉5min(T6)及60min(T7)时大脑左、右两侧脑血流峰值速度(Vp)、平均速度(Vm),以及相应时点的BIS值,分析相关性。结果35例患者均采集BIS值,其中17例患者采集Vp、Vm。T2、B、T4、T7时BIS与Vp、Vm呈显著正相关(P〈0.01);两侧Vp、Vm在T7时均呈显著正相关(r=0.542和r=0.649,P〈0.05)。T2时CEA侧BIS值与Vm呈显著正相关(r=0.498,P〈0.05);T1时非CEA侧BIS值与Vp呈显著正相关(r=0.556,P〈0.05)。T3、T4时CEA侧BIS值的变化与Vp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584,P〈0.05),而非CEA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CEA中,CEA侧与非CEA侧之间,其BIS值的变化因受到麻醉和脑血流量变化的双重影响而不完全一致。BIS值可反映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在人手术室(非CEA侧)和麻醉诱导(CEA侧)时它们的变化方向一致,而在阻断颈动脉早期(CEA侧)的变化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脑电双频指数 脑血流速度 超声多普勒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主动脉弓部手术深低温停循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文度 卿恩明 +2 位作者 卢家凯 程卫平 邱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主动脉弓部手术行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对主动脉Bentall术、全主动脉弓替换和象鼻支架置入术患者60例,年龄37~65岁,平均(56.3±7.6)岁,美...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主动脉弓部手术行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对主动脉Bentall术、全主动脉弓替换和象鼻支架置入术患者60例,年龄37~65岁,平均(56.3±7.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心功能分级(NYHA)Ⅱ~Ⅲ级。随机分为试验组(Y组,30例)与对照组(C组,30例),全组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分别于术前(T1)、深低温停循环恢复循环后5 min(T2)、1 h(T3)、2 h(T4)、6 h(T5)和24 h(T6)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比较2组各个时间点各检测值的变化趋势和差异。结果:全组MDA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OD在深低温停循环开放后持续下降,但对照组在各时间点下降的更为显著(P<0.05)。2组TAOC较术前显著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NSE较术前显著升高,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大血管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活性,减少MDA的产生,使TAOC增强,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脑损伤程度,对术中及术后的脑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主动脉弓部手术 脑保护 氧自由基 心脏疾病
下载PDF
喷他佐辛用于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
4
作者 赵文度 张亮 +1 位作者 卢家凯 程卫平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喷他佐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64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男性患者,将其完全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喷他佐辛1组、喷他佐辛2组和喷他佐辛3组,每组16例,分别用喷他佐辛0.50、0.75、1.00ug...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喷他佐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64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男性患者,将其完全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喷他佐辛1组、喷他佐辛2组和喷他佐辛3组,每组16例,分别用喷他佐辛0.50、0.75、1.00ug/kg加0.9%氯化钠溶液至200ml。芬太尼组用芬太尼2mg加0.9%氯化钠溶液至200m1,每组均以2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记录患者连接止痛泵后4、8、12、24、36、48、72、96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和要求追加止痛剂的情况。结果喷他佐辛1组8h和12hVAS评分[(2.4±1.2)、(3.2±1.8)分]高于芬太尼组和喷他佐辛2、3组[(1.7±1.0)、(1.7±1.1)分;(1.9±1.1)、(1.9±1.2)分;(1.8±1.2)、(1.7±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喷他佐辛1组镇痛优良率为68.7%(11例),喷他佐辛3组的镇痛优良率[100.0%(16例)]高于芬太尼组[87.5%(14例)](P〈0.05)。结论0.75ug/kg喷他佐辛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更适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喷他佐辛 镇痛
下载PDF
麻醉与体温降低 被引量:21
5
作者 卿恩明 赵文度 王学勇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体温降低 体温调节机制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下载PDF
保留妊娠孕妇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6
作者 董秀华 程卫平 +6 位作者 卢家凯 赵丽云 段向军 赵文度 王学勇 林多茂 尹雁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育龄妇女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约为1%~3%,其中极少数孕妇需要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保留妊娠的心脏手术。在此类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应考虑孕龄、心脏病病理生理、麻醉药物、麻醉方法、手...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育龄妇女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约为1%~3%,其中极少数孕妇需要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保留妊娠的心脏手术。在此类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应考虑孕龄、心脏病病理生理、麻醉药物、麻醉方法、手术刺激以及体外循环对胎儿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极少。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6年4月,共完成9例体外循环下保留妊娠的孕妇心脏手术,现将麻醉处理及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下载PDF
在麻醉实习带教中做好风险控制的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宪宏 刘亚光 +1 位作者 赵文度 王成斌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6期1261-1263,共3页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麻醉实习带教中无疑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危险来自麻醉工作的高风险性、实习学生的个人因素以及目前医患关系的大环境。作为一名麻醉学实习生的带教教师,要做好放手训练与安全带教的对策。从病例的选择、...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麻醉实习带教中无疑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危险来自麻醉工作的高风险性、实习学生的个人因素以及目前医患关系的大环境。作为一名麻醉学实习生的带教教师,要做好放手训练与安全带教的对策。从病例的选择、操作前的准备、操作过程中风险点的掌控以及加强对实习生纪律约束,提倡综合训练等,为实习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以利于他们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临床实习 带教 风险 对策
下载PDF
低浓度布比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8
作者 黄俊梅 孙晓东 +3 位作者 张亮 张国荣 赵文度 孙家骧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11-212,共2页
目的 观察产妇分娩时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2 0 0例产妇随机分为自然分娩组 (对照组 )和布比卡因组 (试验组 )。试验组于宫口开 2 cm时行硬膜外镇痛。镇痛药为 1.2 5 g/ L布比卡因与 2 mg/L... 目的 观察产妇分娩时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2 0 0例产妇随机分为自然分娩组 (对照组 )和布比卡因组 (试验组 )。试验组于宫口开 2 cm时行硬膜外镇痛。镇痛药为 1.2 5 g/ L布比卡因与 2 mg/L芬太尼的混合液 ,负荷量为 2 g/ L布比卡因 5~ 10 ml,持续量为 10 ml/ h泵入混合液 ,待宫口近开全时停药。监测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 ,疼痛程度 ,下肢运动能力 ,宫缩感觉变化情况 ,产程及分娩结果等。 结果 镇痛效果 :试验组获得满意镇痛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运动能力 :试验组产妇 48例下肢运动能力轻微下降 ,行走至产床时感觉腿软无力 ,对照组无上述现象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感觉能力 :试验组 8例产妇在第二产程时失去排便感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产程时间及分娩结果 :两组产程时间均在正常范围 ,组间无明显差异。 Apgar评分 5 min时均达到 10分。 结论 低浓度布比卡因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无痛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布比卡因 镇痛 产科 镇痛 硬膜外
下载PDF
血清蛋白指纹技术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凯 赵文度 +5 位作者 郑燕华 卿恩明 张建中 张铭 景青萍 邹德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新技术筛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清蛋白标志分子,建立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蛋白分类模型。方法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正常健康人60例,患者出现症状24h内采血,分离血...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新技术筛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清蛋白标志分子,建立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蛋白分类模型。方法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正常健康人60例,患者出现症状24h内采血,分离血清。样本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训练组,包括UA患者和正常健康人各30例,性别年龄相当;第二组为盲法分析组,包括剩余18例UA患者和26例正常健康人。利用(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对血清样本进行蛋白质谱分析。采用蛋白飞行质谱仪(PBSⅡ-C型)对结合在WCX2芯片上的血清蛋白进行读取分析。采用Ciphergen Proteinchip 3.1软件分析分组数据及相关性,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不同组相同质荷比的蛋白含量进行t检验,P<0.01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用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建立分类树模型。结果UA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组比较后发现了25个表达差异蛋白,其中13个蛋白在UA患者血清中高表达,12个低表达。软件分析系统利用上述蛋白建立了一个分类模式,在训练组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6.6%。盲法分析显示其对UA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96.3%。结论SELDI技术能够有效快速地从血清中筛选出UA患者相关的标志蛋白分子,利用蛋白模式分类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冠心病的筛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离子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不稳定性心绞痛 生物标志分子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丙泊酚深度镇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龙德勇 刘兴鹏 +3 位作者 马长生 董建增 赵文度 方冬平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采用丙泊酚深度镇静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操作过程的影响。方法入选160例房颤患者采用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行深度镇静,同期60例未采用丙泊酚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深度镇静先给予负荷量丙泊酚1 m...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采用丙泊酚深度镇静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操作过程的影响。方法入选160例房颤患者采用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行深度镇静,同期60例未采用丙泊酚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深度镇静先给予负荷量丙泊酚1 mg/kg,然后经左锁骨下静脉持续给予维持剂量,起始维持剂量为药典推荐剂量的中位数8 mg·kg-1·h-1术中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每10 min调整剂量一次,直至实现理想深度镇静。理想深度镇静的标准:患者意识及疼痛反应消失,但生命体征稳定,无需呼吸及循环支持。分析丙泊酚剂量的影响因素及深度镇静对操作过程的影响。结果160例患者中,除14例(8.8%)外均实现理想深度镇静,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呼吸抑制、剧烈呛咳。实现理想深度镇静的患者,从开始给药至实现理想深度镇静的平均时间为(30±10)min,平均药物维持剂量为(8±3)mg·kg-1·h-1。单变量分析发现年龄>65岁、体重<50 kg及女性患者为给药剂量的影响因素;多变量分析发现仅年龄及体重影响给药剂量。实现理想深度镇静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0±30)min vs(190±37)min,P=0.04]和平均累计放电时间[(59±16)min vs (66±19)min,P=0.007]显著减少且低于对照组,而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采用丙泊酚深度镇静安全有效,可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芬太尼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成彬 赵文度 卿恩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2-1015,1031,共5页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后镇痛时联合应用芬太尼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术后镇痛泵持续静脉注入镇痛液2mL·h^-1。镇痛泵配制为对...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后镇痛时联合应用芬太尼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术后镇痛泵持续静脉注入镇痛液2mL·h^-1。镇痛泵配制为对照组(A组)芬太尼2mg以生理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0mL,B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镇痛泵中加入芬太尼2mg以生理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0mL;C组镇痛泵中加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芬太尼2mg+0.9%生理氯化钠注射液共200mL;D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镇痛泵中加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芬太尼2mg+0.9%生理氯化钠注射液至200mL;E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镇痛泵中加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200mg+芬太尼1mg+0.9%生理氯化钠注射液至200mL。观察并记录各组术后镇痛评分(VAS评分)、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补充次数、不良反应。结果:术前静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和镇痛泵中添加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者能明显改善手术后24~48h的镇痛效果,而且较大剂量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并未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镇痛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芬太尼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芬太尼 术后镇痛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