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秋立 杨蔚 +13 位作者 刘宇 唐国强 郝佳龙 张建超 胡森 赵旭晁 陈雅丽 储雪蕾 王英 蒋云 张爱铖 徐伟彪 林杨挺 李献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27,共18页
离子探针可在低至微米至纳米级尺度微区原位直接分析元素含量和同位素比值,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数量的增加、分析方法的发展,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广的作用。本文回顾了离子探针发展历史,简述了离子探针的工作原理,主要综述了近... 离子探针可在低至微米至纳米级尺度微区原位直接分析元素含量和同位素比值,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数量的增加、分析方法的发展,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广的作用。本文回顾了离子探针发展历史,简述了离子探针的工作原理,主要综述了近十年来离子探针仪器性能和分析技术上的进展,包括微量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同位素体系定年分析及图像分析,并总结了离子探针分析在太阳系外物质、太阳系星云演化、月球形成与演化、地球早期演化、地球古环境研究等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探针 微区分析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天体化学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花岗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彦龙 赵旭晁 +2 位作者 葛文春 张吉衡 高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507-3520,共14页
塔河杂岩体位于塔源-喜桂图缝合带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是早古生代侵入的花岗杂岩体。该杂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碱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辉长岩以包体存在于花岗岩中。岩石成因类型为典型的Ⅰ型后造山侵... 塔河杂岩体位于塔源-喜桂图缝合带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是早古生代侵入的花岗杂岩体。该杂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碱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辉长岩以包体存在于花岗岩中。岩石成因类型为典型的Ⅰ型后造山侵入体。岩体在野外地质特征、矿物组合、显微结构、化学成分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等方面都表现出岩浆混合成因。在早古生代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拼合后的后造山伸展拉张背景下,地壳和地幔都发生部分熔融,直接起源于亏损地幔的玄武质岩浆侵入到下地壳熔融的花岗质岩浆房,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了塔河杂岩体不同的岩石类型。花岗岩的εHf(t)为-0.8^+5.6之间,Hf模式年龄在0.9~1.5Ga之间,反映塔河花岗岩的源岩应该是在中-新元古代时期由亏损地幔起源的新生地壳物质。结合额尔古纳地块早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资料,我们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曾发生过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花岗杂岩体 岩浆混合作用 锆石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下载PDF
陨石学与天体化学(2001~2010)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林杨挺 缪秉魁 +4 位作者 徐琳 胡森 冯璐 赵旭晁 杨晶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55,共16页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陨石学与天体化学研究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开展了5次科学考察,收集到超过1万块陨石,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品;嫦娥工程的立项和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是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发展的重...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陨石学与天体化学研究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开展了5次科学考察,收集到超过1万块陨石,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品;嫦娥工程的立项和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是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挑战;高精度原位微区分析平台建设的完成,则为地外物质样品的分析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南极陨石的分类工作,培养和锻炼了陨石学研究的青年人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化学群陨石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包括陨石中前太阳颗粒的发现和研究、陨石中的灭绝核素、太阳星云在不同条件下的凝聚过程、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的岩石学成因与同位素定年、陨石的冲击变质与高压矿物、以及中国第一个陨石坑的证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 太阳系外物质 灭绝核素 太阳星云 小行星撞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