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弯曲后掠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有喜 张悦 +2 位作者 谢旅荣 张兵 陈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为研究内转式进气道前体压缩激波与机体边界层之间的弯曲后掠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现象,对矩形捕获型线、直母线圆锥基准流场生成的内转式进气道压缩型面进行简化,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简化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对比了非耦合和耦... 为研究内转式进气道前体压缩激波与机体边界层之间的弯曲后掠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现象,对矩形捕获型线、直母线圆锥基准流场生成的内转式进气道压缩型面进行简化,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简化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对比了非耦合和耦合情况下弯曲后掠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特性。结果表明:非耦合模型所形成的分离区呈弯刀形,分离区的最大值位于靠近侧壁面处(y=-0.19H),(H为矩形捕获型线的高度),且此种变后掠角干扰不再符合锥形相似特性;耦合情况下所形成的分离区呈对称月牙状,分离区最大值位置为对称面位置(y=0),低能流在进气道中心位置堆积;与非耦合相比,耦合会使得分离区最大值增大51%,进气道出口边界层厚度增大;同时也发现该耦合效应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在压缩拐角前缘靠近侧壁面(|y|>0.6H)的流动区间内,基本不受耦合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激波 湍流边界层 干扰 分离区 耦合效应 变后掠
下载PDF
一种超声速进气道侧壁面流场控制研究
2
作者 赵有喜 谢旅荣 +2 位作者 汪昆 段旭 张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73-2682,共10页
为改善二元超声速进气道前体激波与侧壁面边界层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侧壁开泄流气缝的流场控制方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然后研究了侧壁面开缝的宽度、位置、角度等典型几何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设计马赫数下侧壁... 为改善二元超声速进气道前体激波与侧壁面边界层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侧壁开泄流气缝的流场控制方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然后研究了侧壁面开缝的宽度、位置、角度等典型几何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设计马赫数下侧壁开缝使进气道唇口角区处的溢流明显减小,进气道内通道进口流场得到改善,进气道流量系数提高2.27%,喉道截面总压恢复系数提高3.37%;在非设计状态下,进气道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典型几何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侧壁开缝位置位于前体斜激波位置(L=-1.4^-0.21)、开缝宽度为0.85~1.10倍当地边界层厚度时,对进气道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而开缝的角度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流动控制 进气道性能 激波 边界层干扰
下载PDF
初探建筑弱电工程安防系统的应用与施工
3
作者 赵有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8期91-91,共1页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弱电智能化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弱电智能化系统理论为基础,优化配置和整合建筑工程施工的人、财、物,进而合理科学管理建筑工程中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用,并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系...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弱电智能化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弱电智能化系统理论为基础,优化配置和整合建筑工程施工的人、财、物,进而合理科学管理建筑工程中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用,并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弱电工程 安防系统 应用 施工
下载PDF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效途径
4
作者 赵有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8期111-111,共1页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提高施工质量;而实现有效的现场管理的途径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去思考、去衡量。本文就实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做出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土建施工 现场管理
下载PDF
进气道出口截面形式对补燃室掺混性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胡蓉 谢旅荣 +2 位作者 王润洲 赵有喜 林华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3-173,共11页
为研究进气道出口截面形式对补燃室掺混气动特性和燃烧性能的影响,对双下侧布局形式的固冲发动机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补燃室相同压比下,进气道矩形出口截面和圆形出口截面在不考虑燃气的混合和反应时掺混段的气动特性和考虑... 为研究进气道出口截面形式对补燃室掺混气动特性和燃烧性能的影响,对双下侧布局形式的固冲发动机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补燃室相同压比下,进气道矩形出口截面和圆形出口截面在不考虑燃气的混合和反应时掺混段的气动特性和考虑燃气反应时补燃室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两股空气掺混过程中,研究的两种进气道出口截面方案的整体总压损失大致相同,但进气道圆形出口截面的掺混段内流线表现为不稳定的螺旋点形态,相比于方形出口截面的掺混段,其使气流掺混更剧烈,短距离内掺混已经很均匀,且旋流强度小;在考虑燃烧时,进气道圆形出口截面对应的补燃室出口总压恢复系数比方形截面的高约2%,方形进气道出口截面的补燃室出口截面总燃烧效率为95.58%,而圆形截面的达到9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补燃室 进气道 掺混 气动特性 燃烧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