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有限度”的法律发展观——以中国转型期非现实性社会冲突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树坤 付子堂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71,共7页
非现实性冲突是基于价值观、信仰等对立形成的,两方或多方执著于"紧张释放"的冲突行动。法律作为控制社会冲突的手段,对非现实性冲突显示出"控制不能"的困境。科学的法律发展观不应该是刺激法律万能奢望的滋长,而... 非现实性冲突是基于价值观、信仰等对立形成的,两方或多方执著于"紧张释放"的冲突行动。法律作为控制社会冲突的手段,对非现实性冲突显示出"控制不能"的困境。科学的法律发展观不应该是刺激法律万能奢望的滋长,而应是对法律限度保有理性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现实性冲突 法律控制不能 法律限度 法律发展
下载PDF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建构论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树坤 徐振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对被害人的救济、保障被害人的生活。文章阐述了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法典化的必要性,并就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补偿资金的来源、补偿的机构和程序等进...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对被害人的救济、保障被害人的生活。文章阐述了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法典化的必要性,并就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补偿资金的来源、补偿的机构和程序等进行了具体的立法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补偿 被害人救济 国家补偿法
下载PDF
和谐社会之冲突的法律控制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树坤 付子堂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74,共6页
从法学角度分析,和谐社会有其特定的法理意蕴。在现代和谐社会中,法治既是其首要内容,也是其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动态发展均... 从法学角度分析,和谐社会有其特定的法理意蕴。在现代和谐社会中,法治既是其首要内容,也是其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动态发展均需要法治作为保障。为此,本刊以"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为题,特组织国内几位法学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笔谈,以期能为和谐社会构建这一热点话题提供一个新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法律控制 冲突 文明程度 理想目标 中国文化 “和”
下载PDF
从516 份司法裁判文书看残疾人权益保障及其完善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树坤 徐艳霞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20-27,共8页
通过梳理涉残疾人案件的司法裁判文书,可以发现残疾人通过司法诉讼寻求权益保护的整体概貌。面对残疾人包括健康权、生存权、公民权、政治权等权益诉求,涉及自然人、法人等多元侵权主体以及司法过程中支持性服务供给、经济成本耗费、裁... 通过梳理涉残疾人案件的司法裁判文书,可以发现残疾人通过司法诉讼寻求权益保护的整体概貌。面对残疾人包括健康权、生存权、公民权、政治权等权益诉求,涉及自然人、法人等多元侵权主体以及司法过程中支持性服务供给、经济成本耗费、裁判结果与预期等诸多问题,必须增强残疾人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多角度、多渠道保护重点权利和规制侵权主体,构建立体的权利救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司法 权益 多元救济
下载PDF
从两项《中国人权行动计划》看人权实践在中国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树坤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2,共4页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第4修正案》,我国首次将"人权"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随后,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第2款明文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第4修正案》,我国首次将"人权"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随后,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第2款明文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实践 中国人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原则 人格尊严 修正案 国家
下载PDF
残障者法律保护问题及研究走向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树坤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100,共6页
我国的残障者立法从规范视角审视,存在立法语言明确性欠缺、逻辑矛盾、准确性不足问题,规范的逻辑构成上有假设条件和法律后果设计模糊等弊病;从主体视角审视,残障法律保护遭遇执法主体、责任主体、残障当事者不同情形的行动困境。故而... 我国的残障者立法从规范视角审视,存在立法语言明确性欠缺、逻辑矛盾、准确性不足问题,规范的逻辑构成上有假设条件和法律后果设计模糊等弊病;从主体视角审视,残障法律保护遭遇执法主体、责任主体、残障当事者不同情形的行动困境。故而,残障法律保护议题研究需要跨越单一的规范视角或行动视角,关注规范体系与既有生活世界如何有效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立法 语言 规范 行动困境 互动
下载PDF
中国“反家庭暴力”话语实践变迁及其逻辑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树坤 胡艾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4,共11页
自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家庭暴力”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反家庭暴力”话语实践也随之开启。回顾“反家庭暴力”话语实践的变迁,可以发现女性视角逐渐被隐去,代之为中立的性别立场;制度叙述中“家庭成员”替代了“女性”“;和谐... 自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家庭暴力”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反家庭暴力”话语实践也随之开启。回顾“反家庭暴力”话语实践的变迁,可以发现女性视角逐渐被隐去,代之为中立的性别立场;制度叙述中“家庭成员”替代了“女性”“;和谐美满”淡化了“暴力”特征。而话语实践过程中的这些“自然”转换,反映的正是话语规则背后的性别文化及无意识的性别权力结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家庭暴力法 女性 家庭 和谐 性别权力结构
下载PDF
中国残疾人保障理路的省思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树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9-133,共5页
残疾人保障是中国人权事业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古代的残疾人保障,是建立在家国秩序下的一种慈恩模式。近代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受西方的影响,中国残疾人保障形成法治秩序下的一种权利话语模式。目前,国际人权法视角下的残疾... 残疾人保障是中国人权事业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古代的残疾人保障,是建立在家国秩序下的一种慈恩模式。近代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受西方的影响,中国残疾人保障形成法治秩序下的一种权利话语模式。目前,国际人权法视角下的残疾人保障,重点拓展了"社会维度",对中国今后的残疾人保障思路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慈恩 权利话语 社会维度
下载PDF
从空间意识形态藩篱中突围——法律理想图景的“中西”辨正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树坤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中国法律 理想 意识形态 中国法学 辨正 中西 突围 中国社会
下载PDF
以“知识”为桥梁的师生关系及其法律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树坤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7-50,共4页
师生关系在中国有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师生关系各具特征。作为师生关系的桥梁的"知识"存在于三重视野下,即认识论上的知识、作为权力的知识和作为美德的知识。应当以"知识"为桥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 师生关系在中国有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师生关系各具特征。作为师生关系的桥梁的"知识"存在于三重视野下,即认识论上的知识、作为权力的知识和作为美德的知识。应当以"知识"为桥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法律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中可以有很大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权力 美德 师生关系 法律构建
下载PDF
“紧张”何以消解?--冲突治理的另类视角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树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7,共7页
非现实性冲突不同于现实性冲突,其实质在于"紧张"释放而非争夺稀有的资源或利益。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公共物品缺失,导致人们生活意义和价值的部分失落,并部分反映为诉诸"紧张释放"的非现实性冲突。社会民谣... 非现实性冲突不同于现实性冲突,其实质在于"紧张"释放而非争夺稀有的资源或利益。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公共物品缺失,导致人们生活意义和价值的部分失落,并部分反映为诉诸"紧张释放"的非现实性冲突。社会民谣作为一种社会自生的非正式表达方式,因其反映"大众"言说,具有"讽刺"属性和"剧场"效应,不失为一种消解非现实性冲突之"紧张"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现实性冲突 公共物品缺失 社会民谣 紧张消解
下载PDF
近代中国宪法变迁的实质——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切入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树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8,共6页
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切入,以近代中国宪法文本为对象,检省近代中国宪法变迁的实质,可以得出近代宪法变迁不属于制度创新这一基本立场。“革命”在近代中国宪政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以革命的方式进行制度创新具有很大局限性。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创新 宪法变迁 革命
下载PDF
民族/国家视角下的立法主体质疑
13
作者 赵树坤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56-61,共6页
法律经历了一个由私向公再到私的转化过程;以主权确证国家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主权观念由弱到强再到弱的过程。立法主体在这一转变中经历了一个从个人担当到国家机关立法,再到多元主体立法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立法主体 主权观 多元主体 国家机关 法律 民族 转变 经历 观念 发展过程
下载PDF
让人权说汉语:理论资源及其整合
14
作者 赵树坤 原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125,共10页
让人权说汉语的实质关注点是人权发展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贡献,着重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国人权话语建构可资利用的理论资源包括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观、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权因子。三者之间存在着一致与交融,但也存... 让人权说汉语的实质关注点是人权发展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贡献,着重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国人权话语建构可资利用的理论资源包括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观、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权因子。三者之间存在着一致与交融,但也存在着抵牾与冲突,共同影响着我国人权话语的建设。从人权对话、人权话语批判和人权自我型塑三条路径,可以尝试寻求三种理论资源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理论资源 对话 批判 自我型塑
下载PDF
从消费异化看法治秩序的双重性
15
作者 赵树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68,共5页
消费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人的主体性丧失、人的全面发展受阻以及社会道德价值贬损等问题。这种现象是资本文化权力、消费文化权力、性别文化权力宰制的结果。现代法治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消费异化借助的大众传媒、广... 消费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人的主体性丧失、人的全面发展受阻以及社会道德价值贬损等问题。这种现象是资本文化权力、消费文化权力、性别文化权力宰制的结果。现代法治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消费异化借助的大众传媒、广告等,在手段上面临诸多困境,而在化解消费异化的另一途径——法治精神、人的美德、媒介素养培育上,也具有功能局限。如此,法治秩序必须重视"法律"与"意义"这一双重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异化 文化权力 媒介素养 法治体系
下载PDF
社会公平、法律与社会结构——以转型时期土地法律调整为对象
16
作者 赵树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国也经历了更为深刻的、全面的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土地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和调整,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及政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国也经历了更为深刻的、全面的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土地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和调整,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及政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当下中国在土地资源的占有、征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公平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当前的社会分层结构有关。作为社会调整器的法律,应该努力给出一种解决方案,以确保整个社会能够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土地法律调整 公平 社会分层结构
下载PDF
转型时期中国审判监督机制改革新探
17
作者 赵树坤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在我国,以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为指导思想的审判监督制度具有监督主体多元、监督内容宽泛、监督行为不规范等不足。在运行中暴露出诸如指导思想单一,审判监督与审判独立、二审终审等制度交叉矛盾、不尊重当事人诉讼上的处分权等一系列问... 在我国,以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为指导思想的审判监督制度具有监督主体多元、监督内容宽泛、监督行为不规范等不足。在运行中暴露出诸如指导思想单一,审判监督与审判独立、二审终审等制度交叉矛盾、不尊重当事人诉讼上的处分权等一系列问题。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应着手建立一个“以人为本,”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目标,以当事人申请再审为主要方式的,规范、高效的审判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监督 审判监督机制改革 保障人权
下载PDF
论社会和谐与冲突的法律控制
18
作者 赵树坤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年第5期42-46,共5页
冲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事实。冲突是无法消除的,只能谋求恰当的控制。在多种社会冲突控制机制中,法律控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获得了主导地位。法律控制机制的三要素:法官控制、理性法律控制、国家强制控制都面临正当性的重新证成问... 冲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事实。冲突是无法消除的,只能谋求恰当的控制。在多种社会冲突控制机制中,法律控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获得了主导地位。法律控制机制的三要素:法官控制、理性法律控制、国家强制控制都面临正当性的重新证成问题。因此,多元社会冲突控制模式即成了冲突控制机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 社会控制 法律控制 多元控制
下载PDF
论法律实证主义的自我“超越”
19
作者 赵树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对法律实证主义三个人物奥斯丁、哈特、拉兹主要观点对比评析,力图展示法律实证主义理论范式的自我证成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并乐观估量法律实证主义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奥斯丁 哈特 拉兹
下载PDF
论法律实证主义的自我“超越”
20
作者 赵树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16,共5页
通过对法律实证主义三个人物奥斯丁、哈特、拉兹主要观点对比评析,力图展示法律实证主义理论范式的自我证成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并乐观估量法律实证主义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奥斯丁 哈特 拉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