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编修辞:从小说《红高粱家族》到电影《红高粱》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树莹 《写作》 2018年第3期75-85,共11页
莫言的小说以自由的想象、狂放的语言和奇异的氛围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其影响力和普及率在当代作家中位居前列,这与其被多次搬上荧屏不无关系。莫言小说自身的影像化特征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实现从小说到电影的... 莫言的小说以自由的想象、狂放的语言和奇异的氛围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其影响力和普及率在当代作家中位居前列,这与其被多次搬上荧屏不无关系。莫言小说自身的影像化特征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实现从小说到电影的文本转换,张艺谋基于影视改编的艺术规律改变原有的叙事策略,将文字构筑的世界转化为有声有色的视听世界。在《红高粱》的改编过程中,张艺谋采取以简驭繁的策略,在众多主题意蕴中着重抽取爱情和生命两大主题,以爱情的绚烂多姿表达生命的热烈血性,并围绕新主题来调整情节、选取意象,塑造典型人物与特殊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 改编修辞 莫言 张艺谋
下载PDF
留学阵营的分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的形成——以徐志摩与郭沫若的同名诗作《留别日本》为例
2
作者 赵树莹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郭沫若和徐志摩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日的郭沫若和留欧美的徐志摩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学流派和创作倾向:留欧美派倡导自由与独立,留日派坚持激进和功利。留... 郭沫若和徐志摩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日的郭沫若和留欧美的徐志摩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学流派和创作倾向:留欧美派倡导自由与独立,留日派坚持激进和功利。留学阵营的分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的划分,迥异的越境体验和文化观念使得他们具备不同的基本风貌和独特的创作气质。留欧美学生的自由与独立和留日学生的激进与功利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体两面,代表着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传统、两副样貌,成为了中国新文学多元发展的支流和动力,他们分别以自己不同的创作观念和情感态度书写和创造着多元而有活力的现代文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 留欧美 现代文学 文学流派
下载PDF
从卡夫卡小说看其精神世界的嬗变
3
作者 赵树莹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5期52-55,共4页
卡夫卡一生充满着悖论和矛盾,他将写作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投影,即他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形象化。从《美国》《变形记》到《审判》《城堡》《饥饿艺术家》再到《地洞》,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里... 卡夫卡一生充满着悖论和矛盾,他将写作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投影,即他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形象化。从《美国》《变形记》到《审判》《城堡》《饥饿艺术家》再到《地洞》,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里面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半开放或封闭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他们拒绝与外在世界的交流,他们孤独地生存、绝望地存活。从而这些空间场景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象征网络:即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从这些空间场景的一系列变化:开放—半开放—封闭—消失,可以勾勒出卡夫卡精神世界和心灵图景的嬗变:《美国》为我们展现卡夫卡广阔的心灵图景,《变形记》隐约透露出卡夫卡对人性不灭的希望和积极的向往;《审判》《城堡》《饥饿艺术家》等作品中展现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无奈追求,他的精神世界在逐渐放逐与坍塌;《地洞》则表现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毁灭与关闭,至此,卡夫卡永远合上了他的精神世界的大门——他用写作燃尽了最后一缕希望,他的生命旅程也至此走到了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精神世界 心灵图景 嬗变
下载PDF
先锋与传统——论余华对传统文类的创化
4
作者 赵树莹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第3期81-85,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的热潮在中国文坛悄然兴起。在这股众声喧哗的先锋热潮中,余华以其独特的先锋姿态在先锋作家阵营中脱颖而出,在大胆颠覆传统的同时强有力地冲击着读者的阅读体验,他“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
关键词 传统 余华 20世纪80年代 创化 文类 中国文坛 先锋小说 众声喧哗
下载PDF
“戏”在“话”中——以话剧《天窗》看戏剧对白的动作张力
5
作者 赵树莹 《作家天地》 2019年第14期99-101,共3页
戏剧语言往往以互动交流的对话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即'对白'。'对白'是最主要的戏剧语言。戏剧对白中碰撞交流互动、揭示内心隐秘的过程,即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动作性'作为戏剧语言的最本质特征,是... 戏剧语言往往以互动交流的对话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即'对白'。'对白'是最主要的戏剧语言。戏剧对白中碰撞交流互动、揭示内心隐秘的过程,即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动作性'作为戏剧语言的最本质特征,是一部戏是否具有'戏剧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对白 动作张力 《天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