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形态要素及构成表现形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楠艳 陈欢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年第11期22-25,共4页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于从事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相关专业人士来说,恰当地运用视觉元素,以文字、色彩、符号、造型等来营造美感,有利于提高视觉传达的精准与效率,使受众能够迅速理解信息,并能体会到点、线、面的抽象表达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于从事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相关专业人士来说,恰当地运用视觉元素,以文字、色彩、符号、造型等来营造美感,有利于提高视觉传达的精准与效率,使受众能够迅速理解信息,并能体会到点、线、面的抽象表达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重复、渐变、发射等构成手法带来的信息的节奏与韵律之美,从而有效地避免数据再现产生的重复与单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可视化 构成表现形式 形态设计 节奏与韵律
下载PDF
建筑空间形态中“线”的研究——以PAL?ON古生物研究与体验中心建筑环境设计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楠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1-198,共8页
德国PAL?ON古生物研究与体验中心以考古发现为主题,建立了一个集考古研究与体验、科普游憩、历史保护于一体的公共空间。本文重点论述线性元素在该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具体从外部环境、建筑设计、室内及展示设计等方面对该建筑空间形... 德国PAL?ON古生物研究与体验中心以考古发现为主题,建立了一个集考古研究与体验、科普游憩、历史保护于一体的公共空间。本文重点论述线性元素在该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具体从外部环境、建筑设计、室内及展示设计等方面对该建筑空间形态进行解读。并通过图解方式进行空间感知分析,论证了"线"在建筑空间形态中的整合运用以及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贯彻的整体设计观。同时,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相关图解的阅读,也形成一种视知觉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间形态 线性元素 图解 知觉体验 整体设计观
下载PDF
为设计而“动”——以“动态图形设计”案例研究展开对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楠艳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5期118-120,共3页
数字媒体依靠计算机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信息元素进行动态整合,形成视听互动,并借助网络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成为当下视听传播的主要方式。数字媒体的传播优势,使社会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增长,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也... 数字媒体依靠计算机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信息元素进行动态整合,形成视听互动,并借助网络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成为当下视听传播的主要方式。数字媒体的传播优势,使社会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增长,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也在逐步完善。"动态图形设计"在当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是从设计基础到专业设计的一门衔接课程,在整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大纲中,起到创意连接、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同于传统平面的图形设计或庞大复杂的CG作品创作流程,而是以其独有的短平快节奏及较为抽象的图形化元素视觉特色占据了当下快节奏读屏时代的主流趋势,在表现形式上介于动画和平面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形设计 数字媒体专业 抽象 秩序 转场 教学
下载PDF
谈场所精神的再营造——以天台寺及天和塔规划与改造设计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楠艳 《华中建筑》 2016年第4期50-56,共7页
设计师在原本杂乱和无序的场地中以"一轴、二点、三区"的生态理念架构出整体规划和改造的格局,运用有效的建筑布局建立和强化了外部空间的积极秩序,并在景观元素的柔化作用下进一步优化了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最后恢复... 设计师在原本杂乱和无序的场地中以"一轴、二点、三区"的生态理念架构出整体规划和改造的格局,运用有效的建筑布局建立和强化了外部空间的积极秩序,并在景观元素的柔化作用下进一步优化了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最后恢复和建构出佛教建筑群本应具有的场所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轴 二点 三区 规划和改造 外部空间 积极秩序 柔化作用 场所精神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脉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建筑——以南京永银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设计为例
5
作者 赵楠艳 丁治宇 《华中建筑》 2016年第3期31-36,共6页
该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地域文脉和企业文化的深层感知,发掘出可物化的设计策略;并且运用基于设计层面的有效路径操作,来整合场地所属的各项环境要素,最后建构出一个在现代语境下具有独特识别性和内在协调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关键词 地域文脉 企业文化 设计策略 路径操作 独特识别性 内在协调性
下载PDF
南京鬼脸城公园设计调查及思考
6
作者 赵楠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9-160,共2页
研究明城墙周边环境景观设计,需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察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和整体归纳,笔者整理出一份鬼脸城公园调查报告,以"要素——景点——景区"为分析要点的逻辑方法,要素构成景点,景点构成景区,从局部到整体,从微... 研究明城墙周边环境景观设计,需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察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和整体归纳,笔者整理出一份鬼脸城公园调查报告,以"要素——景点——景区"为分析要点的逻辑方法,要素构成景点,景点构成景区,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分析具体城墙景观作品的设计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鬼脸城公园 景观设计手法 要素 景点 景区
下载PDF
艺术思维下的形态创新研究——以南艺实验性公交站设计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治宇 赵楠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0-174,共5页
在南京艺术学院实验性教学目标的统筹下,设计团队通过国内外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以实体建造的方式构筑了七组实验性城市公交站。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集结构、形态和表皮为一体的整合性概念,而且代表着艺术思维下形态创新的新范式,并指明... 在南京艺术学院实验性教学目标的统筹下,设计团队通过国内外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以实体建造的方式构筑了七组实验性城市公交站。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集结构、形态和表皮为一体的整合性概念,而且代表着艺术思维下形态创新的新范式,并指明实验性设计是一个开辟未来形态创新的自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思维 形态创新 实验性 公交站
下载PDF
结构重构和形态创新之线构思维和策略——从对克里斯蒂安·克雷兹两则设计作品解析谈起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治宇 赵楠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6-173,共8页
本文从对克里斯蒂安·克雷兹两则设计作品的解析谈起,通过归纳总结以及扩大范围的类比研究,来演绎和展现结构从刻板到活跃,从原始至升华的可能路径。在结构重构层面入手,以线构思维和策略为主线,来探究当代建筑形式再生与创新的设... 本文从对克里斯蒂安·克雷兹两则设计作品的解析谈起,通过归纳总结以及扩大范围的类比研究,来演绎和展现结构从刻板到活跃,从原始至升华的可能路径。在结构重构层面入手,以线构思维和策略为主线,来探究当代建筑形式再生与创新的设计方法。进而阐明在整合的建筑设计的平台下对结构创新性和结构新内涵的理解,最终开启一条适宜性的建筑设计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重构 形式创新 线构 思维和策略 设计作品解析
下载PDF
整合自然景观与创造景观元素的地景建筑——以山水幻境概念设计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丁治宇 赵楠艳 《华中建筑》 2016年第5期77-82,共6页
该文以山水幻境概念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设计愿景、设计分析、设计操作、形态显现和设计展望六方面详细论述了建筑设计如何从概念雏形发展到最终形态确立的过程,准确诠释了建筑师如何整合场地周边景观资源和创造丰富多维的景观元素,... 该文以山水幻境概念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设计愿景、设计分析、设计操作、形态显现和设计展望六方面详细论述了建筑设计如何从概念雏形发展到最终形态确立的过程,准确诠释了建筑师如何整合场地周边景观资源和创造丰富多维的景观元素,并最终展现了一个既能融合于环境又能彰显自身独特性和标志性的地景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创造 景观元素 地景建筑 山水幻境
下载PDF
文脉的理性自觉和形态的集成表现--透视罗马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治宇 赵楠艳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本文以罗马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为例,揭示了扎哈·哈迪德对场所文脉的理性自觉和积极思考,再现了哈氏把文脉信息转译为设计元素,并在外部形式、室内空间和场地景观三方面将设计进行集成化表现的真实性。进而指出集成形态设计对塑... 本文以罗马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为例,揭示了扎哈·哈迪德对场所文脉的理性自觉和积极思考,再现了哈氏把文脉信息转译为设计元素,并在外部形式、室内空间和场地景观三方面将设计进行集成化表现的真实性。进而指出集成形态设计对塑造个体识别性的重要意义和对国内建筑设计现状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 理性自觉 形态 集成表现 透视 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
下载PDF
柱构引发的透明结构——基于三个经典案例的类比分析与研究
11
作者 丁治宇 赵楠艳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本文以对仙台煤质机构(Sendai Mediatheque)、神奈川凯特工房(the Kait Workshop in Kanagawa)和苏黎世瑞士再保险大楼新楼(Swiss Re Next)三个经典案例的设计分析作为类比研究的依据,从基于透明性的结构表现视角展示了以"柱构&qu... 本文以对仙台煤质机构(Sendai Mediatheque)、神奈川凯特工房(the Kait Workshop in Kanagawa)和苏黎世瑞士再保险大楼新楼(Swiss Re Next)三个经典案例的设计分析作为类比研究的依据,从基于透明性的结构表现视角展示了以"柱构"为代表的结构重构对建筑形式和空间表现的主导作用,以及重构化的结构体系与空间形态的整合性。最后指出,在释放结构本源意义层面上,结构重构成为形式创新的一条必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分析和研究 柱构 结构重构 透明结构
下载PDF
几何诱导下的形态统合——以实验性人行桥设计为例
12
作者 丁治宇 赵楠艳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7期87-92,共6页
文章以三则经典案例的设计分析为基础,通过类比和归纳,总结出几何诱导下的形态统合性设计手法,并将其运用于实验性人行桥的设计,最后建构出三角形几何元素诱导下的集结构支撑、建筑空间和表皮肌理为一体的统合性设计。
关键词 几何诱导 形态统合 实验性 人行桥
下载PDF
室内外形态设计一体化整合─德国舍宁根矛体验和研究中心解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治宇 赵楠艳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05,共2页
本文以德国舍宁根矛体验和研究中心为例,展示了"线性"设计元素在建筑外部形态、室内空间设计与展示和场地景观表达等层面的一体化整合的特征,并由此提出室内外形态一体化整合设计的概念,申明它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室外形态 室内形态 一体化整合 舍宁根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