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与土壤中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民娟 郭虹娜 +6 位作者 邵华 金芬 金茂俊 佘永新 王珊珊 郑鹭飞 王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6-1321,共6页
为评价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了同时检测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CCIM)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键合相(PSA)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C18)... 为评价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了同时检测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CCIM)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键合相(PSA)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C18)净化后,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烯酰吗啉、氰霜唑和CCIM在0. 01~0. 5 m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 994 0,在0. 05、0. 1、0. 5 mg/kg加标浓度下,3种待测物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 3%~14. 8%,定量下限为0. 05 mg/kg。对35%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分析,发现烯酰吗啉、氰霜唑及CCIM之和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 2~2. 1、3. 0~9. 6 d;氰霜唑及CCIM之和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0. 9~2. 3、1. 8~6. 2 d。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及准确度高,能够满足黄瓜和土壤中烯酰吗啉、氰霜唑及CCIM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酰吗啉 氰霜唑 代谢物 黄瓜 土壤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民娟 王猛强 +2 位作者 邵华 金芬 王静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为确保氯虫苯甲酰胺的安全使用,制定在菜薹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以及评价其在菜薹上的消解趋势、残留水平、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本文建立了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用该方法研究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 为确保氯虫苯甲酰胺的安全使用,制定在菜薹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以及评价其在菜薹上的消解趋势、残留水平、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本文建立了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用该方法研究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菜薹上的残留变化及消解动态,完成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中限量标准补点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 PSA和GCB净化,质谱多反应监测扫描,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在0.02~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7 4, 0.05~0.2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8.6%~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7.0%,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在1年3地(北京、山东、浙江)的消解动态试验中,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的消解半衰期t 1/2分别为3.55、 2.74和4.13 d,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的消解速度较快;在1年6地(北京、山东、四川、广西、湖北、浙江)最终残留试验中,采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分别按照推荐剂量(41.25 g a.i/hm^2)和推荐剂量的1.5倍(61.875 g a.i/hm^2)施药2~3次,施药间隔7 d,距末次施药5 d、 7 d、 10 d时,收获菜薹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最大值1.130 mg/kg)低于我国规定其他芸薹类蔬菜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菜薹 最大残留限量 消解动态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展青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果汁样品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民娟 邵华 +8 位作者 佘永新 王淼 曹振 何亚荟 王珊珊 郑鹭飞 金茂俊 金芬 王静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0年第1期21-25,31,共6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2-吲哚酮和6-羟基烟酸为虚拟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甲醇为致孔剂,合成对展青霉素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扫描电镜、平衡吸附实验等对制备的印迹聚合物进行表...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2-吲哚酮和6-羟基烟酸为虚拟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甲醇为致孔剂,合成对展青霉素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扫描电镜、平衡吸附实验等对制备的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展青霉素具有特异性吸附作用,其最大表观结合量为12785.67μg/g。以此聚合物做为吸附材料,制备成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展青霉素。该方法在0.5~100μg/L范围内,展青霉素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定量限为1.0μg/L,样品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展青霉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0.5%~97.0%,相对标准偏差RSD≤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青霉素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果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真菌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与其快检技术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乐 李壮 +5 位作者 赵民娟 李辉 邵华 佘永新 金芬 王静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1年第3期45-51,共7页
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链格孢霉素、桔霉素、展青霉素等新型真菌毒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技术以及分子印迹技术、纳米技术、新型联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检... 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链格孢霉素、桔霉素、展青霉素等新型真菌毒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技术以及分子印迹技术、纳米技术、新型联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检测真菌毒素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为分子印迹技术在新型真菌毒素检测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真菌毒素 制备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农产品中展青霉素限量标准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民娟 邵华 +10 位作者 檀思佳 张超 王淼 何亚荟 郑鹭飞 王珊珊 曹振 金茂俊 王静 金芬 佘永新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4-1008,共5页
展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之一,因其毒性大,许多国家对农产品中展青霉素制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展青霉素的检测技术对于控制农产品中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大众消费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农产品... 展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之一,因其毒性大,许多国家对农产品中展青霉素制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展青霉素的检测技术对于控制农产品中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大众消费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农产品中展青霉素残留限量标准、快速检测技术及分子印迹技术应用等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展青霉素 限量标准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