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超早期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综合管理研究
1
作者 梁红斌 陈捷 +1 位作者 赵汝旺 黄小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84-0087,共4页
讨论基层医院超早期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综合管理的意义。方法 回归性分析岑溪市人民医院2021.08-2023.12的600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参照组300例行常规管理,研究组300例行综合管理,对比2组管理效果。结果 对比而言,研究组总有效率... 讨论基层医院超早期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综合管理的意义。方法 回归性分析岑溪市人民医院2021.08-2023.12的600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参照组300例行常规管理,研究组300例行综合管理,对比2组管理效果。结果 对比而言,研究组总有效率、溶栓成功率更高,2组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医护人员综合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入院-完成血标本送检耗时、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到开始溶栓耗时更低(P<0.05)。结论 综合管理用在基层医院超早期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常规管理 综合管理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机械取栓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赵汝旺 梁红斌 +2 位作者 陈捷 李炯泰 徐孟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8-11,共4页
探究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机械取栓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岑溪市人民医院在2020.12.31~2022.12.31收治的题目涉及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60名患者均以机械取栓治疗方式给予救治,针对血管再通情况展开分析同时... 探究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机械取栓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岑溪市人民医院在2020.12.31~2022.12.31收治的题目涉及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60名患者均以机械取栓治疗方式给予救治,针对血管再通情况展开分析同时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情况,分析不良预后发生原因。结果 经机械取栓治疗的60例患者血管再通成功57例,再通率95.00%,临床效果较高;60例患者mRS量表0分至2分数量31例,mRS量表3分至6分者29例。经多因素分析NIHSS评分、血糖水平、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侧支循环状态是影响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机械取栓预后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急性前循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使用机械取栓方式效果较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机械取栓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庞小敏 梁红斌 +5 位作者 陈捷 赵汝旺 李炯泰 徐孟国 李南 欧子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8期1-3,11,共4页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依达拉奉组与丁苯酞组,各38例。依达拉奉组予以依达拉奉注射...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依达拉奉组与丁苯酞组,各38例。依达拉奉组予以依达拉奉注射液,丁苯酞组在依达拉奉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AC/GPR-DH比值、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2周后,丁苯酞组PV、LBV、HBV、HCT、Fib水平低于依达拉奉组(P<0.01)。用药2周后,2组AC/GPR-DH比值、MoCA评分、ADL评分高于用药前,且丁苯酞组高于依达拉奉组(P<0.01)。丁苯酞组与依达拉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vs. 5.26%,P=1.000)。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有效调节患者血流动力学及AC/GPR-DH比值,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依达拉奉 血液流变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汝旺 梁红斌 +6 位作者 陈捷 黄小燕 李炯泰 陈静妮 周钊江 庞小敏 徐孟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894-897,共4页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PCCI)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超时间窗PCCI患者142例,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强化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PCCI)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超时间窗PCCI患者142例,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强化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替罗非班治疗,两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情况,记录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及近期预后状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近期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PCCI患者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稳定凝血功能,改善近期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超时间窗 后循环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汝旺 陈捷 +1 位作者 黄小燕 曾明昕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9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在晚期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在晚期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对照组给予美多巴治疗,采用帕金森评分量表Ⅲ(UPDRSⅢ)测定治疗第4周、第8周以及12周评分结果,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2研究组在治疗第4周的UPDRSⅢ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8周和第12周的UPDRSⅢ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0%(χ2=22.8533,P=0)。结论采用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较单独使用美多巴治疗更为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运动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美多巴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汝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3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氯吡...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评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尿激酶
下载PDF
脑梗死发病年轻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汝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4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年轻化的危险因素,为预防青年脑梗死提供有效措施。方法收集2012-03—2015-03 14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病因(有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生活方式对比,有无家族史等)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性动脉粥样硬... 目的分析脑梗死年轻化的危险因素,为预防青年脑梗死提供有效措施。方法收集2012-03—2015-03 14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病因(有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生活方式对比,有无家族史等)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生活方式不健康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致病因素,此外,家族史、高尿酸血症等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结论降低青年脑梗死发病率的关键在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