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冰雹云发展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及其防雹作业效果物理检验
1
作者 姚展予 赵洁云 +4 位作者 屠琦 张泽群 刘臻 王伟健 姚振东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利用云南昭通CC雷达和威宁探空等资料,对贵州省威宁县2017年7月23日的一次冰雹云发展过程的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插值得到剖面变化特征,研究雹云垂直结构演变,并根据雷达回波顶高、强回波中心(45 d... 利用云南昭通CC雷达和威宁探空等资料,对贵州省威宁县2017年7月23日的一次冰雹云发展过程的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插值得到剖面变化特征,研究雹云垂直结构演变,并根据雷达回波顶高、强回波中心(45 dBZ)高度、组合反射率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这4个雷达探测特征物理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到防雹作业效果。结果表明:(1)降雹前对流单体的合并使回波强度和VIL分别跃增至60 dBZ和50 kg·m^(-2)以上,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出现旁瓣回波和“V”形缺口。(2)中低层气流的径向辐合及高层强辐散带来的强烈抽吸作用所产生的上升气流,使雹云能够稳定维持和发展。(3)防雹作业后,雹云开始由上至下分裂直至完全分裂成两个孤立弱单体,回波顶高明显降低,组合反射率较峰值下降近30 dBZ。(4)在作业单元和对比单元的生命史时间内,作业单元的4个雷达探测特征物理量下降速率均大于对比单元的,表明防雹作业有效抑制了雹云的发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防雹作业24 min后,4个雷达探测特征物理量的双比值均小于1,进一步证明防雹作业取得了明显的正效果,加速了对流单体的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雹云特征 防雹效果 物理检验
下载PDF
生物基共混阻燃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晓钰 赵洁云 +3 位作者 叶子茵 张永利 谭伟 任元林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8-87,共10页
聚乙烯醇(PVA)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可降解等特性而在纺织、医疗卫生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但其极易燃烧的缺陷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开发阻燃PVA意义重大。具有无毒、绿色环保等优点的生物基阻燃剂近年来备受青睐,有着良好的发展前... 聚乙烯醇(PVA)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可降解等特性而在纺织、医疗卫生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但其极易燃烧的缺陷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开发阻燃PVA意义重大。具有无毒、绿色环保等优点的生物基阻燃剂近年来备受青睐,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多糖类、多酚类、植酸等生物基材料共混在PVA阻燃改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通过对比阻燃指标参数,分析了不同生物基材料阻燃效率的差异,最后对生物基材料应用于PVA阻燃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生物基阻燃剂向低成本、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生物质 多糖 多酚 植酸 阻燃
下载PDF
冰雹形成过程及人工防雹研究综述 被引量:7
3
作者 姚展予 屠琦 +5 位作者 安琳 汪会 李集明 贾烁 赵洁云 姚振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5-863,共29页
冰雹作为一种短时强灾害天气,常给农业、建筑、电力、交通甚至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影响,人工防雹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冰雹形成机理和雹云物理研究情况,然后围绕人工防雹机理、技术、科学试验及效果评估这4个方面的... 冰雹作为一种短时强灾害天气,常给农业、建筑、电力、交通甚至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影响,人工防雹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冰雹形成机理和雹云物理研究情况,然后围绕人工防雹机理、技术、科学试验及效果评估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人工防雹工作的进展,增进对人工防雹科学问题的认知,从而为促进中国人工防雹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累积带理论”和“循环增长理论”是冰雹形成的最常见理论,限于早期的雷达观测技术和缺乏完整的冰雹数值模式,早期认知的冰雹形成机理存在一定的局限。(2)雹胚一般分为冻滴胚和霰胚,冻滴胚由过冷雨滴冻结而成,霰胚则是冰晶、雪花撞冻生长而成。冰雹云中哪种雹胚占优势,主要看云底温度的高低。雹云的发展依赖于水汽条件、动力不稳定条件、风垂直切变等关键因子。(3)人工防雹主要遵循“播撒防雹”和“爆炸防雹”2条技术路线,“利益竞争”和“早期降雨”是常见的6种防雹原理假说中最广泛被用来作为防雹作业设计依据的2种播撒防雹理论。(4)人工防雹技术上多采用通过飞机、地面火箭、地面燃烧炉等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或通过地面高炮向云中发射含人工冰核的炮弹等方式,影响冰雹的生长过程从而达到抑制或削弱冰雹生长的目的。(5)大量外场试验证明人工防雹效果有较大的地域差异,需根据各地冰雹云特征及其降雹特点制定和发展本地适用的人工防雹技术体系。(6)人工防雹效果检验仍然是制约人工防雹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常用的统计检验、物理检验和数值模拟检验技术方法均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由于雹云变化迅速、降雹过程短促,人工防雹技术实施的时效性以及防雹效果评估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今后应更多地借助多种探测设备进行冰雹云的精细化探测,开展有科学设计的人工防雹外场综合试验,运用统计检验、物理检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检验技术方法评估防雹效果,推动人工防雹事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形成过程 人工防雹机理 人工防雹技术 人工防雹科学试验 人工防雹效果评估
下载PDF
基于气温和体感温度的中国南方地区供暖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洁云 龙步菊 +2 位作者 袁维颖 刘思妤 李柯尧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利用1961-2017年中国各省市701个完整时间序列逐日气象资料的台站数据,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的供暖标准为指标,采用滑动5 d平均方法,从气温和体感温度两种角度,分析了中国南方地区省市供暖的必要... 利用1961-2017年中国各省市701个完整时间序列逐日气象资料的台站数据,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的供暖标准为指标,采用滑动5 d平均方法,从气温和体感温度两种角度,分析了中国南方地区省市供暖的必要性。结果表明:从气温计算的采暖期看,江苏省、安徽省北部、四川省西部、贵州省西部有集中供暖的必要性;从体感温度角度计算的采暖期看,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东部和北部、湖南省中部、贵州省中部、四川省西部、浙江省北部有集中供暖的必要性。从气温和体感温度两个角度分析,不仅考虑了原有的标准,还考虑了空气湿度等其他气象要素的影响,能为中国南方地区省市冬季更好地解决取暖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暖标准 体感温度 集中供暖
下载PDF
二次开发教材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洁云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9年第11期50-51,共2页
基于教材,立足学生,对教材进行“重构、整合、拓展”二次开发基础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二次开发基础教材的实施过程中,以“深切关注学生”为中心,把握原则,讲究策略,建构有效课堂。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为... 基于教材,立足学生,对教材进行“重构、整合、拓展”二次开发基础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二次开发基础教材的实施过程中,以“深切关注学生”为中心,把握原则,讲究策略,建构有效课堂。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为例,浅谈二次开发教材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 二次开发 有效性 策略
下载PDF
谈谈怎样的地理课是好课
6
作者 赵洁云 《新一代(理论版)》 2021年第1期137-138,共2页
怎样的一节地理课才是好的地理课?地理好课的特点:有感情、有灵魂、有层次、有趣味、有特色、有亮点和有效果。
关键词 好课 灵魂 层次 特色
下载PDF
电磁屏蔽材料与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雨婷 罗诗淇 +3 位作者 杨起帆 赵洁云 董佳慧 徐阳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2年第3期10-13,36,共5页
介绍电磁屏蔽机理,总结并分类常用电磁屏蔽材料与结构,对电磁屏蔽材料制备与应用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展望电磁屏蔽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屏蔽材料 研究现状
下载PDF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洁云 《新教育(海南)》 2021年第26期36-37,共2页
文章通过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 渗透方法
原文传递
如何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课
9
作者 赵洁云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4年第2期17-18,共2页
  考试或测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地理试卷既反映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又反映了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才能从地理试卷中总结地理教与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呢?考试或测验之后的讲评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试卷的讲评...   考试或测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地理试卷既反映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又反映了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才能从地理试卷中总结地理教与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呢?考试或测验之后的讲评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试卷的讲评课不同于讲授课和复习课,它属于反馈学生双基信息的一种综合课.试卷讲评课起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弥补缺漏、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和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课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卷讲评课 正午太阳高度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