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比较文学的边界、跨界与界域融合 |
赵渭绒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 |
赵渭绒
李嘉璐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3
|
畸形母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孔雀东南飞》与《儿子与情人》之比较 |
赵渭绒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4
|
跨界与融通:数字人文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学科困境及应对策略 |
赵渭绒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5
|
|
5
|
中西文论的深度对话与拓展:中西文学理论及其周边 |
赵渭绒
梁昭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6
|
国内互文性研究三十年 |
赵渭绒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7
|
文化霸权与独尊儒术 |
赵渭绒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8 |
1
|
|
8
|
天使与恶魔——世界神话中的女性解读 |
赵渭绒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3
|
|
9
|
中西“互文”辨析 |
赵渭绒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2 |
3
|
|
10
|
此情可问天: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与婚姻观 |
赵渭绒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7 |
1
|
|
11
|
中外文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国际学术会议纪要 |
赵渭绒
梁昭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2
|
试析世界文学中的乌托邦现象 |
赵渭绒
|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2
|
|
13
|
庶民理论与权力视阈下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再解读 |
赵渭绒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4
|
翰林之奇葩 文笔之鸣凤——读《从东方到西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 |
赵渭绒
|
《唐都学刊》
|
2008 |
0 |
|
15
|
“和谐”探源 |
赵渭绒
|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6
|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动态与学科理论新进展(2014—2018) |
赵渭绒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18 |
0 |
|
17
|
虽在父兄 可移子弟——论孔融心性气质的家学渊源 |
赵渭绒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8
|
从变异学看《此恨绵绵》对《呼啸山庄》的改编 |
赵渭绒
周红麦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20 |
0 |
|
19
|
海外华人获得语创作新探 |
李静
赵渭绒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8 |
4
|
|
20
|
《文心雕龙》在朝鲜半岛流传的滥觞 |
赵渭绒
|
《文学研究》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