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初新式知识分子重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
1
作者 赵炎才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民初一些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并努力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赋予此一流行话语以时代新义,其中“天下”与“国家”由异趋同聚合为近代共和国,而“匹夫”则由传统臣民一跃而为近代国民。“天下”与“匹夫”的关系遂转变... 民初一些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并努力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赋予此一流行话语以时代新义,其中“天下”与“国家”由异趋同聚合为近代共和国,而“匹夫”则由传统臣民一跃而为近代国民。“天下”与“匹夫”的关系遂转变为国家与国民的新关系。而近代语境下的“匹夫有责”的“责”则凸显为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道义精神,视其为天赋人权精神中应有之义,具体外现为职责、责任、良心与诚信等道德素养,蕴含着浓郁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等价值诉求。这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渐成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新式知识分子 报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下载PDF
清季民初孙中山与传统尚俭思想文化刍议
2
作者 赵炎才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清季民初,孙中山十分青睐传统尚俭思想文化,自觉秉持其精神追求改良、革命和构建及再造共和。这大致分清季政治变革、民初构建共和与再造共和三阶段,波及范围不断拓展。其主要内涵涉及藉俭以资政来推进政治近代变革,用俭以益效推进经济... 清季民初,孙中山十分青睐传统尚俭思想文化,自觉秉持其精神追求改良、革命和构建及再造共和。这大致分清季政治变革、民初构建共和与再造共和三阶段,波及范围不断拓展。其主要内涵涉及藉俭以资政来推进政治近代变革,用俭以益效推进经济近代化,用俭以良俗来改良社会风尚。他既大力提倡尚俭精神又身体力行,终成中国近代理性人格的楷模。其前后持续不断且丰富多彩的革命言行及其所彰显的注重效益至上、积极融合中西文化和追求合理中道的理论特色客观上推动着传统尚俭思想文化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季民初 孙中山 传统 尚俭 思想文化 近代化
下载PDF
清季革命志士疾呼道德救国思想述论
3
作者 赵炎才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9-182,共14页
针对“中国不国”和“中国无人”之窘状,清季许多革命志士发出了道德救国的真诚呐喊。他们认为道德对于民族国家的作用甚巨,努力追求道德理想社会,充分肯定革命的道德价值,要求革命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提倡积极塑造国民群体革命人格... 针对“中国不国”和“中国无人”之窘状,清季许多革命志士发出了道德救国的真诚呐喊。他们认为道德对于民族国家的作用甚巨,努力追求道德理想社会,充分肯定革命的道德价值,要求革命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提倡积极塑造国民群体革命人格以提振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以更好地推进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他们疾呼道德救国客观上奏响了革命派道德文化近代构建的历史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季 革命志士 疾呼 道德救国 革命人格 知行合一 道德文化精神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宗藩制度基本特征述论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炎才 魏开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5,共5页
狭义的传统宗藩制度主要是围绕皇帝处理皇权与宗室、功臣等地方实力集团关系而设立的重要行政机构。其基本特征主要有四:制度设置上迷恋家族与偏爱国家并举,制度内涵表现为内在传承与外在发展互动,制度工具体现为一定理想与浓厚致用... 狭义的传统宗藩制度主要是围绕皇帝处理皇权与宗室、功臣等地方实力集团关系而设立的重要行政机构。其基本特征主要有四:制度设置上迷恋家族与偏爱国家并举,制度内涵表现为内在传承与外在发展互动,制度工具体现为一定理想与浓厚致用结合,制度运作归于目标合理与具体合理统一。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在演化规律,比较符合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宗藩制度 基本特征 启示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选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炎才 魏开方 《长白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77-81,共5页
中国传统选官制度 ,除学术界认同的如自上而下选拔、任人唯亲等负面特征外 ,还具有一些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基本特点。在当前的研究中 ,应轻于那种溢于言表的愤激和鞭笞 ,而更重于深入细致的理论清理 ,以便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 ... 中国传统选官制度 ,除学术界认同的如自上而下选拔、任人唯亲等负面特征外 ,还具有一些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基本特点。在当前的研究中 ,应轻于那种溢于言表的愤激和鞭笞 ,而更重于深入细致的理论清理 ,以便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 ,剔除糟粕 ,汲取营养。惟有采取这种理性的态度 ,才有利于创建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公务员选拔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选官体制 特征 选官结构 选官内涵 选官模式 选官实质
下载PDF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特征透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炎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0,共7页
"孝"乃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其内涵颇为丰富。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而论,其历史特征,概言之,主要有四:外在形式点面扩展与面点收缩共存、实际发展宗法家族与民族国家互动、基本内涵现实规范与理想追求激荡、内在实质具体合... "孝"乃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其内涵颇为丰富。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而论,其历史特征,概言之,主要有四:外在形式点面扩展与面点收缩共存、实际发展宗法家族与民族国家互动、基本内涵现实规范与理想追求激荡、内在实质具体合理与目标合理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孝文化 历史特征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炎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4,共6页
传统伦理道德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从历史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其主要特征体现为道德与伦理的分合传承。详言之,即理论形态总体适应与具体时代并存、基本架构经典纲常与世俗规范互动、发展模式内涵传承性主体创新统一、价... 传统伦理道德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从历史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其主要特征体现为道德与伦理的分合传承。详言之,即理论形态总体适应与具体时代并存、基本架构经典纲常与世俗规范互动、发展模式内涵传承性主体创新统一、价值理念浪漫理想与浓厚致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伦理道德 内在特质 理论形态 基本架构 发展模式 价值理念
下载PDF
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 被引量:7
8
作者 赵炎才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8,23,共7页
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一种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 ,且与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相吻合 ,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 ,内涵比较丰富。其体现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 :外在形式时代性与超越性互动 ,主体意识自发性与自觉性结合 ,内在... 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一种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 ,且与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相吻合 ,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 ,内涵比较丰富。其体现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 :外在形式时代性与超越性互动 ,主体意识自发性与自觉性结合 ,内在实质疑古、复古与创新统一 ,客观效果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经世致用 基本特征 外在形式 主体意识 内在实质 客观效果
下载PDF
刘师培近代“私德”“公德”思想述论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炎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21-725,共5页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 ,刘师培积极致力于伦理道德近代化。他无情鞭挞封建“公德”“私德”之弊端 ,深刻揭露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从学理上界定了近代“公德”“私德”内涵 ,强调在养成良好“私德”基础上 ,重构以近代“公德”为核心...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 ,刘师培积极致力于伦理道德近代化。他无情鞭挞封建“公德”“私德”之弊端 ,深刻揭露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从学理上界定了近代“公德”“私德”内涵 ,强调在养成良好“私德”基础上 ,重构以近代“公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其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特色 ,有利于塑造近代理想人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近代 公德 私德 理想人格
下载PDF
辛亥革命性质研究的历史透视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炎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59,共4页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深入研究。例如,多年来人们一直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结论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论证,似乎这是一个无须论证、不言...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深入研究。例如,多年来人们一直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结论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论证,似乎这是一个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革命的出现及其结果源于几十年以至百年来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对于这场革命的性质,还大有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民主共和革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共和知识分子";彭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君主制与共和制的较量;赵炎才则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观点。我想,由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关注和深入讨论,完全有希望获得一些以前对辛亥革命未曾注意到的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性质 历史透视 辛亥革命 质的研究 学术界 成果
下载PDF
清末时期“奢俭”观的学理透视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炎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清末时论主要从肯定论、否定论、综合论三方面诠释传统“黜奢崇俭”的“奢俭”观。肯定论着眼于严峻的社会现实,力图从中抽绎出积极价值,引导社会舆论潮流,围绕国本、官德、风俗等三方面展开,以消弭尚“奢”给社会国家带来的消极作用。... 清末时论主要从肯定论、否定论、综合论三方面诠释传统“黜奢崇俭”的“奢俭”观。肯定论着眼于严峻的社会现实,力图从中抽绎出积极价值,引导社会舆论潮流,围绕国本、官德、风俗等三方面展开,以消弭尚“奢”给社会国家带来的消极作用。比较而言,否定论则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指斥其具有妨碍思想进步、落后于时代、阻遏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而综合论则认识到中西均有“奢俭”观;“奢”“俭”为一对相对的概念,相比较而存在;强调理性对待“俭”“奢”,倾向于“奢俭”并重,因时而异,以利政治、社会、经济、思想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社会思潮 时论 “奢俭” 理性 近代化
下载PDF
试论清季民初梁启超的道德救国思想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炎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82,共7页
清季民初 ,梁启超深入揭露和批判了社会上道德沦丧、吏无廉耻、士无名节、重私轻公、名实相悖等社会陋习。为阐释其道德救国思想 ,他围绕理论上界定道德概念、近代道德核心为爱国民族精神、近代道德内涵体现为近代私德公德统一、其形成... 清季民初 ,梁启超深入揭露和批判了社会上道德沦丧、吏无廉耻、士无名节、重私轻公、名实相悖等社会陋习。为阐释其道德救国思想 ,他围绕理论上界定道德概念、近代道德核心为爱国民族精神、近代道德内涵体现为近代私德公德统一、其形成源于理性把握中外道德实质、而主旨在于塑造近代人格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系统论证 ,主张通过立志与修身结合、教育与引导并举、改造与育人互动、道德与制度统一达到塑造新国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季民初 梁启超 道德救国 私德 公德 近代人格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底线思维基本特征透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炎才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6期97-104,127,共9页
运用底线思维审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可谓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思维方法。总体而言,其基本特征甚多,其中最主要者有四:外在形态由局部具体到整体抽象交替发展,思维理路勇对过去、直面现实与憧憬未来递进,具体内涵继承、善用与创新密切结... 运用底线思维审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可谓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思维方法。总体而言,其基本特征甚多,其中最主要者有四:外在形态由局部具体到整体抽象交替发展,思维理路勇对过去、直面现实与憧憬未来递进,具体内涵继承、善用与创新密切结合,内在实质具体合理与目标合理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底线思维 基本特征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炎才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71,共6页
批判与继承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离不开理性认识和忠于史实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除众所周知的集权专制与推行愚民政策的反动特征外,它至少还具有四个基本特点:政治形态总体适应性与具体时代性统一、政治结构内在发展性与外部开放性... 批判与继承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离不开理性认识和忠于史实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除众所周知的集权专制与推行愚民政策的反动特征外,它至少还具有四个基本特点:政治形态总体适应性与具体时代性统一、政治结构内在发展性与外部开放性共存、政治机制内涵传承性与主体创新性互动、政治理念一定理想性与浓厚致用性结合。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实事求是地解读这一制度,充分挖掘其政治资源,更好地继承其中的优秀遗产,为现实社会政治改革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政治制度 基本特点
下载PDF
民初舆论对妇女职业的几种认知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炎才 任华华 《长江论坛》 2011年第4期71-77,共7页
民国初期,社会时论中有关妇女职业的论述颇多,主要表现在积极肯定、消极反对、名实相悖与理性重构四个方面。积极肯定说肯定了其历史发展必然性,明显的经济价值与浓厚的人文价值;消极反对说则围绕男子中心论,女子治内说,贤妻良母论,维... 民国初期,社会时论中有关妇女职业的论述颇多,主要表现在积极肯定、消极反对、名实相悖与理性重构四个方面。积极肯定说肯定了其历史发展必然性,明显的经济价值与浓厚的人文价值;消极反对说则围绕男子中心论,女子治内说,贤妻良母论,维护封建道德,男女性别冲突等展开;名实相悖说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新思想与旧道德,工作与婚姻的对立;理性重构说则在充分吸收前述职业思想中积极合理因子的基础上,对近代妇女职业作了进一步理性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妇女 职业认知
下载PDF
略论民初黄兴的财政思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炎才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黄兴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初 财政思想 政局 探析 略论 建设 现实问题 产生
下载PDF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公德”“私德”思想刍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炎才 《贵州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85-89,共5页
20世纪初探索近代化过程中,中国资产阶级比较重视传统伦理道德近代转型。他们从改造社会主体出发,深刻揭露批判了封建“公德”“私德”观;指斥封建专制统治、宗法家族制、儒学等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从理论上界定了近代“公德”“私德”... 20世纪初探索近代化过程中,中国资产阶级比较重视传统伦理道德近代转型。他们从改造社会主体出发,深刻揭露批判了封建“公德”“私德”观;指斥封建专制统治、宗法家族制、儒学等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从理论上界定了近代“公德”“私德”及其关系,强调“私德”是“公德”重构之关键,要求融合中西之精华,从改造家族伦理入手培养良好私德,辅以政党培育近代“公德”。其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有助于塑造近代理想人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初 伦理道德近代化 反封建性 中国 资产阶级 公德 私德 理想人格
下载PDF
清末民初党际伦理基本特征透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炎才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9-203,共5页
在清末民初政党伦理重构中,时人对构建党际伦理作了积极有益的学理探索。具体地说,其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价值理念崇尚道义与坚持真理并存,基本规范平等尊重与竞争合作互动,主体精神道德中正与实事求是结合,内在实质秉持理性与追求发展统一。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党际伦理 价值理念 基本规范
下载PDF
刘师培无政府主义伦理道德思想析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炎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刘师培积极致力于重构中国近代伦理道德。在转向无政府主义后,他明确提出了“扫荡现世之道德”、破“功利之谈”、根除家庭伦理、倡导绝对平等的伦理观,与前此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倡...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刘师培积极致力于重构中国近代伦理道德。在转向无政府主义后,他明确提出了“扫荡现世之道德”、破“功利之谈”、根除家庭伦理、倡导绝对平等的伦理观,与前此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倡导改良家族伦理、崇尚功利主义、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迥然不同,具有明显的超前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伦理重构 超越意识 近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基本特质探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炎才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6期1-11,共11页
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而深刻。其基本特质,主要有四个方面:思想诉求凸显为聚焦发展、崇尚创新与增强内力的价值取向,具体内涵呈现为动力创新、全面创新与合作创新的... 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而深刻。其基本特质,主要有四个方面:思想诉求凸显为聚焦发展、崇尚创新与增强内力的价值取向,具体内涵呈现为动力创新、全面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多维并重,基本途径表现为理性思考、真抓实干与突出重点的深度结合,内在实质体现为破旧立新、提升内功与实现理想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基本特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