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被引量:146
1
作者 赵燕玲 潘子昂 +3 位作者 王石麟 王虔 刘京萍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27,共5页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一亿两千万,到2050年将达四亿五千万。由于中国人不同部位峰值骨量比白种人低5%~15%,标准差也比西方国家的测量值高,所以Kanis诊断标准不适合中国人。根据骨的...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一亿两千万,到2050年将达四亿五千万。由于中国人不同部位峰值骨量比白种人低5%~15%,标准差也比西方国家的测量值高,所以Kanis诊断标准不适合中国人。根据骨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规律及大样本骨矿测量结果,我们制定了适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和诊断程序。预测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包括骨量减少)八千四百万,占总人口的6.6%。到2050年将成倍增加达两亿一千二百万,占总人口的13.2%。回顾性的研究认为中国城市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脊椎骨折发生率为15%;南部城市5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11.26/10,0000;北方地区5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总发病率为74.6/10,0000,(女性为67.2/10,0000,男性为80.8/10,0000),男女发生率比为1.2。其原因在于女性以非重创性股骨颈骨折为多,而男性在非重创性骨折与女性相仿的同时,重创性骨折远远多于女性。髋部骨折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7.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国 流行病学 标准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燕玲 丁桂芝 +2 位作者 刘忠厚 朱传荣 吉淑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73-77,共5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增龄而出现的严重影响老年人,多见于女性健康的疾病。1948年AlbrightF.首次提出绝经导致的雌激素缺乏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1960年B.C.E.Nordin根据大量的动物实验和...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增龄而出现的严重影响老年人,多见于女性健康的疾病。1948年AlbrightF.首次提出绝经导致的雌激素缺乏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1960年B.C.E.Nordin根据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又提出钙缺乏是原发性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缺乏 发病机理 老年人 钙缺乏 病因 首次 严重 增龄 女性健康
下载PDF
EphA4在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中的表达及天麻素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赵燕玲 张博爱 +3 位作者 贾延劼 籍炀飞 孙桂芳 文全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17-1921,共5页
目的:探讨EphA4在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天麻素对EphA4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海人酸模型组、海人酸+天麻素干预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 目的:探讨EphA4在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天麻素对EphA4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海人酸模型组、海人酸+天麻素干预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AO/EB荧光染色、LDH活性测定检测神经元凋亡和坏死情况,CY3荧光染色检测EphA4表达变化。结果:海人酸模型组较对照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EphA4表达显著增高(P<0.01);海人酸+天麻素干预组较海人酸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下降,EphA4表达上调显著受抑。结论: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EphA4表达增高,天麻素在这一过程中抑制EphA4表达,对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4 海人酸 神经元 细胞凋亡 天麻素
下载PDF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燕玲 王宗仁 +1 位作者 李锋 马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495-1496,共2页
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方法等方面,根据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认同感差、教学课时少等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医学 教学方法 西医院校
下载PDF
大黄的泻下作用与肠道5-HT及其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29
5
作者 赵燕玲 张仲海 +1 位作者 王宗仁 夏天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为探讨大黄泻下作用与肠道 5 -HT及其受体的关系 ,将成年SD大鼠 2 0只随机分为灌服大黄组 (A组10只 )和对照组 (B组 10只 )。采用免疫组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十二指肠 5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平均灰度、细胞... 为探讨大黄泻下作用与肠道 5 -HT及其受体的关系 ,将成年SD大鼠 2 0只随机分为灌服大黄组 (A组10只 )和对照组 (B组 10只 )。采用免疫组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十二指肠 5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平均灰度、细胞内 5 -HT含量及 5 -HT受体的含量。结果发现A组大鼠十二指肠 5 -HT细胞的数目 (10 8 80± 5 2 6 )、面积 (30 18± 2 18) μm2 、5 -HT含量 (0 340 9± 0 0 30 8)AU、5 -HT受体含量 (0 3188± 0 0 312 )AU均高于B组 (P <0 0 1) ,平均灰度 (12 3 38± 3 94 )较B组降低 (P <0 0 1)。结果表明大黄的泻下作用可能与肠道 5 -HT及其受体含量的增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大黄 泻下作用 十二指肠 5-羟色胺 受体 5-HT
下载PDF
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赵燕玲 曲友直 王宗仁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 cl 2、F as 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 l.k-g 1.-d 1灌胃)、模型组(生理盐... 目的: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 cl 2、F as 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 l.k-g 1.-d 1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 l.kg-1.d-1灌胃)和黄芪干预组(黄芪煎剂6 g.k-g 1.-d 1灌胃),每组12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检测B cl 2、F as 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B cl 2、F as 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干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 as L阳性细胞表达减少,B cl 2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结论:黄芪可增强B cl 2蛋白表达,下调F as L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BCL-2 FAS-L
下载PDF
SBA-15介孔分子筛在烯烃/烷烃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燕玲 唐涛 +3 位作者 徐耀 吴东 魏伟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0-1114,共5页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SBA-15介孔分子筛,并利用气相色谱技术考察了它作为色谱固定相对气态烯烃/烷烃混合物和液态烯烃/烷烃混合物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BA-15介孔分子筛作为色谱固定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含有甲烷、乙烷、乙烯、丙...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SBA-15介孔分子筛,并利用气相色谱技术考察了它作为色谱固定相对气态烯烃/烷烃混合物和液态烯烃/烷烃混合物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BA-15介孔分子筛作为色谱固定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含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和丙烯的气态烃类混合物的分离,也能分离正己烷/1-己烯、正庚烷/1-庚烯、正辛烷/1-辛烯3种液态烃类混合物。采用XRD、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SBA-15介孔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SBA-15介孔分子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孔分布较窄,结构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微孔。由于其主介孔壁上存在微孔,构成吸附位,对烯烃分子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且其织构性能优良,因此与常规色谱填料硅胶相比,SBA-15介孔分子筛更适合作为烯烃/烷烃分离的色谱固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介孔分子筛 色谱固定相 烯烃 烷烃 分离
下载PDF
王正敏改良面瘫主观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燕玲 王正敏 +3 位作者 周梁 李华伟 张彤 沈云珍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王正敏 面瘫 主观评价体系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及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燕玲 曲友直 王宗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芪丹通脉片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并研究方剂配伍的意义。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总方组与黄芪组、活血组。末端脱氧核糖核酸... 目的探讨芪丹通脉片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并研究方剂配伍的意义。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总方组与黄芪组、活血组。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神经细胞及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丹通脉片总方组与黄芪组、活血组凋亡神经细胞表达降低,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且与拆方组比较,总方组的作用最强(P<0.01)。结论芪丹通脉片及其拆方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芪丹通脉片总方组的作用明显优于黄芪组、活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中药配伍
下载PDF
天麻素对海人酸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燕玲 张博爱 +3 位作者 贾延劼 籍炀飞 孙桂芳 文全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海人酸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海人酸模型组、不同浓度天麻素干预组(12.5、25、50mg/L);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海人酸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海人酸模型组、不同浓度天麻素干预组(12.5、25、50mg/L);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AO/EB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LDH活性测定检测胞膜稳定性,CY3荧光染色检测EphA4表达变化。结果与海人酸模型组相比,各天麻素干预组神经元凋亡率、LDH活性显著下降(P<0.01),EphA4表达上调显著受抑(P<0.01),以25mg/L天麻素效果最明显。结论天麻素对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中浓度效果最佳,可能与抗凋亡、稳定细胞膜、抑制细胞活化蛋白EphA4的表达上调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海人酸 神经元 凋亡 EphA4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燕玲 曲友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各组大鼠处死后行TTC和HE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并观察病...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各组大鼠处死后行TTC和HE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并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补阳还五汤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梗死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使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缩小,病理学改变减轻,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脑梗死体积
下载PDF
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燕玲 王宗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补气益血中药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1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实验室进行。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模型组:以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1... 目的:探讨补气益血中药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1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实验室进行。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模型组:以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1次/d,7d后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模型,6只在再灌注6h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医学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剩余6只在再灌注24h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②黄芪组:以黄芪煎剂6g/(kg·d)灌胃7d,其余处理同模型组。③假手术组:不阻塞大脑中动脉,其余处理同模型组。结果:3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目: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49.9±9.8),(1.6±0.6)个/视野,t=12.05,P<0.01],黄芪组低于模型组[(30.2±2.1)个/视野,t=4.81,P<0.01]。②Bcl-2阳性细胞数目: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2.5±1.2),(1.7±0.6)个/视野,t=19.71,P<0.01],黄芪组显著高于模型组([16.4±2.2)个/视野,t=3.17,P<0.01]。③Bcl-2蛋白平均灰度:模型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82.8±13.6,205.9±11.5,t=3.18,P<0.01),黄芪组显著低于模型组(160.8±10.2,t=3.82,P<0.01)。结论:黄芪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可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良 脑缺血 细胞凋亡 原癌基因蛋白质c-hcl-2
下载PDF
鼠脾虚证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5-HT及其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燕玲 夏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S087-S089,共3页
目的 探讨脾虚证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的 5 - HT及其受体的关系 .方法 成年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 3组 .A组 :脾虚组 ( n=10 ) ;B组 :对照组 ( n=10 ) ;C组 :四君子汤治疗组 ( n=10 ) .采用免疫组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 目的 探讨脾虚证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的 5 - HT及其受体的关系 .方法 成年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 3组 .A组 :脾虚组 ( n=10 ) ;B组 :对照组 ( n=10 ) ;C组 :四君子汤治疗组 ( n=10 ) .采用免疫组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胃窦及十二指肠 5 -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平均灰度、细胞内 5 - HT含量及 5 - HT受体阳性细胞内 5 - HT受体的含量 .结果  1A组大鼠胃窦 5 - HT细胞的数目 ( 10 6±8) .HP- 1 ,面积 ( 35 .1± 4.0 )μm2 ,5 - HT含量 ( 0 .337± 0 .0 5 0 )AU,5 - HT受体含量 ( 0 .345± 0 .0 75 ) AU均高于 B组 ( P<0 .0 5或 P<0 .0 1) ,平均灰度 ( 12 0± 8)较 B组降低 ( P<0 .0 5或P <0 .0 1) ;A组大鼠十二指肠 5 - HT细胞的数目 ( 10 9± 5 ) .HP- 1 ,面积 ( 30 .2± 2 .2 )μm2 ,5 - HT含量 ( 0 .341± 0 .0 31)AU ,5 - HT受体含量 ( 0 .319± 0 .0 31) AU均高于 B组 ( P<0 .0 1) ,平均灰度 ( 12 3± 4)较 B组降低 ( P<0 .0 1) . 2 C组的上述指标测定结果与 B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 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 5 - HT及其受体含量的增高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羟色胺 受体 幽门窦 十二指肠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燕玲 王宗仁 曲友直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8期762-763,共2页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阳性对照尼莫地平组,...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阳性对照尼莫地平组,各组大鼠处死后行TTC和H E染色,测定梗死灶体积及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各用药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梗死灶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且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芪丹通脉片 梗死灶体积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脑缺血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燕玲 曲友直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后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PO活性,TUNEL法...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后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PO活性,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侧脑组织MPO活性及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目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缺血侧脑组织MPO活性降低,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目减少;与拆方组(黄芪组、活血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作用最强。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可降低脑组织MPO活性,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并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补阳还五汤的作用明显优于其拆方,说明方中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髓过氧化物酶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健康成人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燕玲 曲爱丽 +4 位作者 哈若水 李松青 杨随兴 封净 张佐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利用薄层CT扫描技术建立健康成人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研究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奠定基础。方法对健康成人上气道进行薄层CT扫描及图像处理,通过Mimics13.0软件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 目的利用薄层CT扫描技术建立健康成人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研究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奠定基础。方法对健康成人上气道进行薄层CT扫描及图像处理,通过Mimics13.0软件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健康成人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得到63032个单元,12149个节点。结论薄层CT扫描技术与Mimics和ANSYS软件相结合,建立健康成人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精度高、速度快,使用灵活,为后期OSAHS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三维有限元模型 薄层CT MIMICS软件 ANSYS软件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燕玲 曲友直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IL-6含量的变化。结果假...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IL-6含量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未检测出IL-6;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IL-6含量升高明显;补阳还五汤组、黄芪组、活血组缺血侧脑组织IL-6含量较模型组升高,与拆方组比较,总方组的作用最强。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可增加抗炎症细胞因子IL-6的含量,从而减轻缺血后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总方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其拆方组,说明方中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补阳还五汤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脾虚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5-H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燕玲 张仲海 +1 位作者 夏天 王宗仁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脾虚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 5 H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脾虚组、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 3组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 5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和平均灰度。结果 :①脾虚组... 目的 :探讨脾虚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 5 H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脾虚组、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 3组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 5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和平均灰度。结果 :①脾虚组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组织 5 HT细胞的数目、面积数值均高于正常组 ,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组降低。②四君子汤组的上述指标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胃窦、十二指肠组织 5 HT细胞的分泌功能亢进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可能是脾虚证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四君子汤 5-羟色胺细胞 幽门窦 十二指肠
下载PDF
大鼠出生后发育中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凋亡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燕玲 李华伟 王正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3-184,T002,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出生后发育时螺旋神经节 (spiralganglion ,SG)神经元凋亡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 1、3、5、7、10、14和 30天龄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及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大鼠出生后 5和 7天 ,在透射电... 目的 研究大鼠出生后发育时螺旋神经节 (spiralganglion ,SG)神经元凋亡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 1、3、5、7、10、14和 30天龄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及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大鼠出生后 5和 7天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SG神经元凋亡 ,其典型的超微结构改变为染色质凝聚和着边形成的新月样结构、凋亡小体和细胞皱缩 ;随后的发育阶段细胞凋亡现象消失 ;最早可识别的富含神经丝的Ⅱ型神经元 (neuron2 ,N2 )出现在出生后 7天 ,新出现的N2 有明显的细胞皱缩现象 ;在随后发育的各阶段 ,SG中Ⅰ型神经元 (neuron1,N1)和N2 的结构特征更明显 ,逐渐发育成熟。结论 神经元凋亡是大鼠螺旋神经节出生后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发生在N2 分化过程中 ,可能与SG中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分化 发育 螺旋神经节 SG 神经元 耳蜗
下载PDF
夏天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经验简介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燕玲 任秦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1,共2页
1982Marren和Marshall在胃炎患者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从而引发了胃炎概念上的一场革命。目前人们已经证实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原因,且HP相关性慢性胃炎是非贲门部胃腺癌的癌前期病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属HP的高感染区... 1982Marren和Marshall在胃炎患者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从而引发了胃炎概念上的一场革命。目前人们已经证实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原因,且HP相关性慢性胃炎是非贲门部胃腺癌的癌前期病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属HP的高感染区,在普通人群中,HP的感染率为50—80%,国内的医务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夏天教授行医40余载,擅长胃肠病的诊治,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将夏教授经验简介如下,以期有益于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幽门螺杆菌 中医药疗法 夏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