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宫牛黄丸治疗颈髓损伤后非感染性高热11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燕邦 王明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94-94,共1页
颈髓损伤后部分患者出现高热,多为并发各种感染所致。但在疾病早期,有些患者因神经系统调节失常而出现高热。这种病例处置棘手。笔者于1999年3月-2006年5月,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颈髓损伤后出现稽留性高热患者1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 颈髓损伤后部分患者出现高热,多为并发各种感染所致。但在疾病早期,有些患者因神经系统调节失常而出现高热。这种病例处置棘手。笔者于1999年3月-2006年5月,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颈髓损伤后出现稽留性高热患者1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非感染性高热 安宫牛黄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自拟中药熏洗剂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燕邦 王慧声 姜颖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24-125,共2页
运用自拟中药熏洗剂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满意。中药熏洗剂的药物由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红花、海桐皮、伸筋草、透骨草、牛膝、续断、川乌、草乌、木瓜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作用。
关键词 膝关节 韧带损伤 关节功能 中药熏洗
下载PDF
手术治疗Hoffa骨折6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赵燕邦 朱永 +1 位作者 陈俊英 宋长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13-114,共2页
对于Hoffa骨折,临床少见,诊断困难,常会漏诊。Hoffa骨折采用保守疗法,易产生移位,因此,临床上常采用手术疗法,对其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叙述。
关键词 HOFFA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燕邦 王明月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21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科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方法治疗12例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 目的:分析研究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科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方法治疗12例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均于6~10个月内愈合.术后12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2例.无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的肱骨中下段后入路不同,改良后外侧入路不再劈开肱三头肌腱,使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加快,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外侧入路 复杂 肱骨中下段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钢 宋长福 +4 位作者 薛启祥 赵燕邦 陈俊英 朱永 王慧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复位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3例,优6例,良5例,可2例。未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臼周围...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复位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3例,优6例,良5例,可2例。未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臼周围异位骨化病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最好在24 h内复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应在7~10 d进行,术中解剖复位,应用髋臼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和固定体会 被引量:8
6
作者 徐钢 朱永 +1 位作者 赵燕邦 宋长福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和固定的体会。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1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男12例,女3例;年龄20~60岁,平均35.62岁。左侧6例,右侧9例。采用切开复位,牵引... 目的探讨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和固定的体会。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1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男12例,女3例;年龄20~60岁,平均35.62岁。左侧6例,右侧9例。采用切开复位,牵引,克氏针临时固定,载距突螺钉固定,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结果 15例患者Bhler角和Gissane角平均分别由术前的(7.30±14.40)°、(130.90±15.30)°,恢复至术后的(29.80±11.20)°、(120.50±11.20)°,术后1年平均分别为(28.20±10.30)°、(122.60±11.10)°。结论通过跟骨牵引恢复跟骨力线,解脱内侧柱的嵌插,而内侧柱的复位和固定为下一步跟骨关节面的复位提供了基础和解剖标志。通过外侧壁解剖钢板对跟骨坚强骨质的固定,维持对跟骨良好复位,载距突螺钉进一步加强了固定的稳定性,从而为术后功能恢复奠定了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复位 固定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钢 朱永 赵燕邦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共计52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短波透热治疗结合肩关...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共计52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短波透热治疗结合肩关节功能训练。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较治疗前VAS分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2周后患者疼痛缓解迅速,明显减轻,VAS分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此后的时间点,第3、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可以使患者的疼痛迅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肩周炎 效果
下载PDF
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钢 宋长福 +2 位作者 赵燕邦 邴佩旭 薛启祥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21-222,229,共3页
目的评价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18例,AO分型为C2、C3型,回顾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骨折经4—2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 目的评价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18例,AO分型为C2、C3型,回顾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骨折经4—2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2例,中3例,优良率83.3%。结论解剖型髁支持钢板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对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尤其是C2、C3型骨折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髁支持钢板 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3种治疗方法在锁骨中段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王明月 安贵峰 +2 位作者 杨长山 赵燕邦 索骥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比较3种治疗方法在锁骨中段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3种治疗方法即“8”字绷带外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时间、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学... 【目的】比较3种治疗方法在锁骨中段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3种治疗方法即“8”字绷带外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时间、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重建钢板内固定合并症较少,效果较好。【结论】重建钢板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是比较理想的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8”字绷带 克氏针 重建钢板
下载PDF
刃针与手法结合治疗臀上皮神经痛85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福彦 李义 +1 位作者 李箭 赵燕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痛 结合治疗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损伤 臀部软组织损伤 臀上皮神经炎 单纯手法治疗 2004年 2001年 手术治疗 上腰痛 患者
下载PDF
DTI预测CSM脊髓损伤程度及恢复程度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书博 刘莛予 +3 位作者 徐贯彭 吴骏 赵燕邦 刘军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S01期221-223,共3页
MRI是评估脊髓异常的首选方式,在T2加权MRI图像上显示特定的高信号。然而,单纯T2加权成像检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细微结构损伤的灵敏度较低,尤其是慢性症状发作的患者,MRI结果与临床表现还存在着脱节的情况,且MRI无法突出与脊髓型颈... MRI是评估脊髓异常的首选方式,在T2加权MRI图像上显示特定的高信号。然而,单纯T2加权成像检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细微结构损伤的灵敏度较低,尤其是慢性症状发作的患者,MRI结果与临床表现还存在着脱节的情况,且MRI无法突出与脊髓型颈椎病相关的脊髓微结构改变。因此,很难用MRI评估受压脊髓的状况。弥散张量成像(DTI)已被广泛用于通过追踪大脑中的水分子扩散来评估神经微观结构。虽然DTI不是常规临床使用,但已被证明是一种非侵入性工具,用于检测脊髓的细微损伤,本文通过对DTI在CSM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查阅相关研究,以此来描述CSM在DTI使用下的微结构变化,并对DTI在判断CSM脊髓损伤程度及恢复程度进行描述,以期为其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扩散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综述
下载PDF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徐钢 朱永 赵燕邦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5~75岁,平均67.9岁.对其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视觉模...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5~75岁,平均67.9岁.对其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价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15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4个月.其中3个月内死亡1例,半年内死亡5例,1年内死亡6例,2年内死亡3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无卧床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部分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骨转移瘤 病理性骨折
原文传递
Fasc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赵燕邦 逯强 +2 位作者 王保仓 李勇 王明月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551-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5例手术切除骨肉瘤标本fascin蛋白的表达,将所得fascin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数据与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进...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5例手术切除骨肉瘤标本fascin蛋白的表达,将所得fascin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数据与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边缘的非瘤骨组织中无fascin蛋白表达,45例骨肉瘤标本中有24例fascin蛋白为中高表达,这种阳性表达与外科分期、化疗反应性呈正相关(P<0.05)。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蛋白fascin的高表达的骨肉瘤患者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fascin基因可能是骨肉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N 骨肉瘤 化疗反应性 总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