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粒数、粒重、穗重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玲瑛 钱强华 丁厚栋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2-26,共5页
育种工作的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原始材料是提高育种工作成效的关键。我省从五十、六十年代就开始广泛搜集整理农家品种,从七十年代初又从国外和省外大量引进小麦种质资源。如何正确评价这些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且从大量的种质资源中筛... 育种工作的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原始材料是提高育种工作成效的关键。我省从五十、六十年代就开始广泛搜集整理农家品种,从七十年代初又从国外和省外大量引进小麦种质资源。如何正确评价这些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且从大量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适合我省利用的亲本材料,是目前品种资源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选用了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16个,综合5年的试验结果,对与产量有关的粒数、粒重和穗重3个性状作稳定性分析,以阐明我省气候条件下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稳定性,明确适合我省种植的小麦生态类型,为高产、稳产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粒数 粒重 穗重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崇力 赵玲瑛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4,共2页
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杨崇力,赵玲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本研究运用一些学者最新发展的数量遗传学统计模型,深入探讨小麦抗赤霉病与产量性状的各种遗传相关及其地位,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杨崇力,赵玲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本研究运用一些学者最新发展的数量遗传学统计模型,深入探讨小麦抗赤霉病与产量性状的各种遗传相关及其地位,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选用浙麦1号、丽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 农艺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崇力 赵玲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32,共3页
该研究采用我省6个小麦主栽品种与9个优良亲本按6×9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54个组合,分别对杂种F_1和亲本的5个产量性状和3个抗性指标进行多种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株高与抗性指标的遗传、加性、和表型相关系数在-0.585~-0.885... 该研究采用我省6个小麦主栽品种与9个优良亲本按6×9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54个组合,分别对杂种F_1和亲本的5个产量性状和3个抗性指标进行多种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株高与抗性指标的遗传、加性、和表型相关系数在-0.585~-0.885之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准,并在遗传相关中以加性成分为主。2、单株产量性状与抗性指标大多呈负向加性、显性、遗传、和表型相关。但几乎都不显著,即抗性和产量并不矛盾。3、病粒率与病情指数的遗传、表型相关,以及遗传相关中的加性、显性相关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两者与病穗率这一指标的遗传相关未能达到显著水平。小麦抗赤霉病的性状鉴定以前两项较合理,病穗率仅为参考指标,这也符合小麦赤霉病的抗性以抗扩展为主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相关 赤霉病 抗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小麦抗赤霉病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崇力 赵玲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本文报道6×9不完全双列杂交下5个产量性状和3个抗性指标的遗传控制和参试亲本及部分组合的遗传效应预测值:病粒率、病情指数、株高、千粒重、单株穗数和每籁粒数的广义、狭义遗传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与抗病指标的... 本文报道6×9不完全双列杂交下5个产量性状和3个抗性指标的遗传控制和参试亲本及部分组合的遗传效应预测值:病粒率、病情指数、株高、千粒重、单株穗数和每籁粒数的广义、狭义遗传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与抗病指标的协方差多数呈负值,即抗性与高产相统一,但抗性与株高相矛盾,即表现出株高有助于抗性;苏麦3号、湘麦1号和扬86-80等品种的抗病性加性效应值较高,是抗赤霉病有种的重要素材;抗病性比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更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遗传 农艺性状
下载PDF
部分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测定
5
作者 赵玲瑛 沈国光 《丽水农业科技》 1989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蛋白 测定含量
下载PDF
差速双滚筒搅拌均匀性建模及多目标参数优化
6
作者 赵玲瑛 顾海荣 +1 位作者 叶敏 王庆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1,共6页
为探究差速双滚筒的颗粒搅拌均匀性和参数最佳匹配值,选择线速度、滚筒倾斜度和搅拌叶片安装角作为独立变量,利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方案,利用离散元法和响应曲面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方差分析和... 为探究差速双滚筒的颗粒搅拌均匀性和参数最佳匹配值,选择线速度、滚筒倾斜度和搅拌叶片安装角作为独立变量,利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方案,利用离散元法和响应曲面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参数优化,得到了差速双滚筒的参数优化匹配值.结果表明:差速双滚筒在细颗粒搅拌均匀性方面有优势,所建数学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性,参数优化后使混合料的级配稳定性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料搅拌设备 差速双滚筒 搅拌均匀性 参数优化 建模 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