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肝内起始淋巴管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玲辉 李玉兰 +3 位作者 张莉 张雅芳 张云芳 王云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8-220,I006,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肝内起始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的超微结构特点 ,并测量有关数据资料 ,探讨肝淋巴生成途径。 方法 半薄切片光镜观察 ,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计算机图像分析。 结果 肝起始淋巴管内皮细胞中富含溶酶体和质膜小泡 ,小... 目的 观察大鼠肝内起始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的超微结构特点 ,并测量有关数据资料 ,探讨肝淋巴生成途径。 方法 半薄切片光镜观察 ,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计算机图像分析。 结果 肝起始淋巴管内皮细胞中富含溶酶体和质膜小泡 ,小泡的数密度为 39.80个 /μm3,体密度为 0 .0 2 8。小泡的平均直径为 90 .6 nm。内皮细胞连接有 3种类型 ,端端连接占 18.7% ,重叠连接占 46 .0 % ,嵌插连接占 34 .0 % ,处于开放状态的占 1.3%。内皮细胞连接处有特殊连接装置的占 6 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起始淋巴管 超微结构 图像分析 大鼠
下载PDF
胃壁淋巴管的微细分布——酶组织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玲辉 王云祥 +3 位作者 王全新 李玉兰 徐玉东 海力斯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7-100,T017,共5页
本文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观察了家兔、豚鼠和大鼠胃壁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在光镜下见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显示5′-Nase反应强阳性,而毛细血管和血管则显示AlPase反应强阳性。表明3种动物的胃壁各层内... 本文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观察了家兔、豚鼠和大鼠胃壁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在光镜下见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显示5′-Nase反应强阳性,而毛细血管和血管则显示AlPase反应强阳性。表明3种动物的胃壁各层内均有毛细淋巴管分布,而淋巴管只存在于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粘膜层的毛细淋巴管主要分布在固有膜的深层,有时见于粘膜肌内,但在上皮层及上皮层下均未发现毛细淋巴管。粘膜下层中的毛细淋巴管较多位于靠近粘膜层一侧,而淋巴管则多靠近肌层一侧。在肌层内,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不仅存在于不同走行的3层肌间,而且存在于每层内的肌纤维束之间。在浆膜层有较大的淋巴管。本研究同时做了光镜半薄切片和电镜观察,证实了上述的淋巴管分布。3种动物胃壁淋巴管的微细分布未见到种属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核苷酸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兔、鼠肝起始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学测量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玲辉 李玉兰 +2 位作者 张雅芳 海力斯 王云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半薄、超薄切片光、电镜观察和淋巴管间接注射法等多种技术研究了兔和Wistar大鼠肝的起始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以明确肝起始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并测量了有关数据,为研究肝淋巴生成机理提供必... 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半薄、超薄切片光、电镜观察和淋巴管间接注射法等多种技术研究了兔和Wistar大鼠肝的起始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以明确肝起始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并测量了有关数据,为研究肝淋巴生成机理提供必要的依据。结果发现,肝起始淋巴管仅存在于较大的门管区结缔组织内,而肝小叶内无起始淋巴管。起始淋巴管在门管区的出现率约为25%;其最大平均直径兔为22.6μm,鼠为27.6μm;平均横截面积兔为232.4μm2,鼠为268.8μm2。起始淋巴管的数密度兔为2.9个/mm2,鼠为2.2个/mm2;体密度兔为0.00098,鼠为0.0014。出现起始淋巴管的门管区最小面积兔为3.9mm2,鼠为2.8mm2。在兔和鼠肝的被膜内均未发现起始淋巴管和淋巴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淋巴管 大鼠 淋巴管 分布 形态学
下载PDF
胰淋巴管的微细分布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玲辉 王云祥 +2 位作者 徐玉东 李玉兰 海力斯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6-218,I019,共4页
为探讨胰小叶内是否存在淋巴管,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半薄、超薄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兔胰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结果表明,胰的淋巴管仅见于胰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在胰小叶内,包括胰岛内均无淋巴管。
关键词 淋巴管
下载PDF
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染色法在淋巴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玲辉 金莹 +4 位作者 海力斯 李玉兰 除玉东 王全新 王云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05-408,共4页
应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观察了家兔、豚鼠和Wistar大鼠多个器官的淋巴管和血管.在光镜下见到淋巴管壁呈5'-Nase阳性反应,显示褐色;而血管壁呈ALPase阳性反应。
关键词 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 器官内淋巴管
下载PDF
淋巴管前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赵玲辉 王云祥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8年第1期17-22,共6页
许多研究证明,在脑和小肠、肠系膜、肝、胰等器官内存有淋巴管前通路,可与起始淋巴管相通,将器官的组织液和蛋白质引入淋巴管。本文综述了淋巴管前通路的研究方法、结构和功能以及各器官淋巴管前通路的特点。
关键词 淋巴管 前通路 解剖学
下载PDF
大白鼠皮质躯体感觉区在丘脑腹后核组的定位——HRP法研究
7
作者 赵玲辉 张鸣弦 蔡德亨 《解剖学报》 CAS 1985年第3期280-284,347,共6页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20只大白鼠躯体感觉皮质区在丘脑腹后核组内的定位。鼠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前部接受丘脑腹后核组腹外侧部的投射;后部接受腹后核组背侧部的投射;腹后核组吻侧段外侧部的纤维投射到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内侧部(上部);腹后核组...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20只大白鼠躯体感觉皮质区在丘脑腹后核组内的定位。鼠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前部接受丘脑腹后核组腹外侧部的投射;后部接受腹后核组背侧部的投射;腹后核组吻侧段外侧部的纤维投射到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内侧部(上部);腹后核组尾侧段内侧部的纤维投射到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外侧部(下部)。丘脑腹后核组内所有标记细胞均出现在注射同侧,提示丘脑皮质投射是不交叉的。丘脑腹后核组投射到Brodmann 3区的神经元多,投射到2区的神经元少。本文还探讨了标记神经元数量与投射纤维多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躯体感觉区 丘脑腹后核组 HRP法 大鼠
下载PDF
解剖学教学中应用CAI课件的评估
8
作者 赵玲辉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F002-F002,共1页
自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出现以来,CAI课件就以其极大的生命力进入各学科的课堂.解剖学是一门形象性很强的学科,更是首先体现出应用CAI课件的优越性.在教学改革的热潮中,是否应用CAI教学似乎成为一个标志.
关键词 解剖学 教学 应用 CAI课件 评估
下载PDF
人胃癌淋巴管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慧冬 赵玲辉 +3 位作者 李玉兰 李晓冬 刘海明 张雅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组织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 ,探讨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理。 方法 取人胃癌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区组织块 ,常规制作 ,树脂包埋 ,半薄切片 ,光镜下定位、检出淋巴管经超薄切片 ,电镜观察。 结果 胃癌中心区未见淋...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组织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 ,探讨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理。 方法 取人胃癌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区组织块 ,常规制作 ,树脂包埋 ,半薄切片 ,光镜下定位、检出淋巴管经超薄切片 ,电镜观察。 结果 胃癌中心区未见淋巴管。胃癌周边区较正常区毛细淋巴管数量多 ,管腔较大 ,形态不规则 ;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破坏 ,细胞器有明显改变。正常区毛细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人胃癌周边区淋巴管的数量、形态及超微结构均有变化 ;胃癌细胞进入淋巴管的主要途径可能是经内皮细胞破坏处和连接开放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淋巴管 超微结构 胃癌
下载PDF
几种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在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显礼 李晓冬 +4 位作者 张卫东 刘宝全 翁姗姗 李天开 赵玲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对已发现的几种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在人类多种肿瘤中的表达进行观察,从而找出适合于肿瘤组织淋巴管研究的标记物。方法:取人结肠癌、肺癌、胃癌和喉癌手术材料,免疫组化法观察LYVE-1、Podoplanin和VEGFR-3在癌组织的表达。结果:LYV... 目的:对已发现的几种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在人类多种肿瘤中的表达进行观察,从而找出适合于肿瘤组织淋巴管研究的标记物。方法:取人结肠癌、肺癌、胃癌和喉癌手术材料,免疫组化法观察LYVE-1、Podoplanin和VEGFR-3在癌组织的表达。结果:LYVE-1只表达于淋巴管内皮,Podoplanin主要表达于淋巴管,此外在少数小静脉上也有表达,VEGFR-3则同时表达于淋巴管与小血管,在癌细胞的胞浆中也可呈阳性表达。结论:LYVE-1、Podoplanin可以作为肿瘤组织内淋巴管的特异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VE-1 PODOPLANIN VEGFR-3 淋巴管 标记物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宝全 张雅芳 +3 位作者 马晶 宿菲 李益民 赵玲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检测结肠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VEGF-D和VEGFR-3在淋巴管生成以及结肠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5例不同时期,不同分化...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检测结肠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VEGF-D和VEGFR-3在淋巴管生成以及结肠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5例不同时期,不同分化程度的人结肠癌组织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VEGF-D和VEGFR-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检测结肠癌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结果在55例结肠癌组织中,VEGF-D的阳性表达率为54.5%,明显高于在癌周正常组织内的表达(P<0.05);结肠癌组织中VEGFR-3表达的阳性率为69.1%,明显高于在癌周正常组织内的表达(P<0.01);并且VEGFR-3的表达与VEGF-D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在结肠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浸润深度超过肌层组,DukeC、D期的VEGF-D的表达水平和LMVD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浸润深度未超过肌层组,Duke A、B期(P<0.01),经计数淋巴管数量,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P<0.01),并且LMVD与VEGF-D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VEGF-D的表达水平随着癌的浸润和转移程度的增强而增高,并且通过上调其受体VEGFR-3的表达而促进癌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从而促进癌的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参皂甙Rh2对小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慧科 吕艳华 +4 位作者 刘慧冬 王强 李晓冬 李玉兰 赵玲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h2对小鼠移植瘤生长,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淋巴管密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S180瘤株构建55只小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灌服人参皂甙Rh2,观察用药组与对照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h2对小鼠移植瘤生长,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淋巴管密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S180瘤株构建55只小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灌服人参皂甙Rh2,观察用药组与对照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用药2周、3周后癌细胞VEGF-C的表达及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接种约第3周开始,对照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用药组。用药第2周癌细胞VEGF-C表达及淋巴管密度与对照组无差异;第3周VEGF-C表达较对照组弱,淋巴管密度也较对照组低,有差异(P〈0.05)。结论人参皂甙Rh2能抑制肿瘤生长,降低淋巴管密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C在癌细胞的表达,干扰淋巴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H2 移植瘤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倪秀芹 李星 +3 位作者 赵玲辉 刘式威 马晶 徐嘉惠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68-970,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去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影响,以求证实葛根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2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和葛根素组。2d后取材,以Karnovsky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应...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去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影响,以求证实葛根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2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和葛根素组。2d后取材,以Karnovsky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应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神经生长因子组和葛根素组大鼠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均比模型组明显增高(均P<0.05);葛根素组与神经生长因子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葛根素能够减缓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去胆碱能神经支配,有类似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神经纤维 葛根素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大小鼠癌组织内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冬 赵玲辉 +3 位作者 张雅芳 李玉兰 刘宝全 杨树才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大小鼠癌组织内的毛细淋巴管的形态特征,并探讨肿瘤组织内是否有淋巴管新生,为研究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构建大鼠结肠癌和小鼠移植瘤模型,取材后进行5′-Nase-ALPase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肿瘤内毛细淋巴管... 目的观察大小鼠癌组织内的毛细淋巴管的形态特征,并探讨肿瘤组织内是否有淋巴管新生,为研究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构建大鼠结肠癌和小鼠移植瘤模型,取材后进行5′-Nase-ALPase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肿瘤内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结果肿瘤的周边区的毛细淋巴管多于组织正常区,肿瘤中心无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壁上可见破坏和开放连接,同时观察到淋巴管内皮细胞亚细胞结构的改变,在移植瘤内可见从一些较大的毛细淋巴管上伸出小的管腔。结论肿瘤细胞可通过破坏的淋巴管壁或内皮细胞间的开放连接侵入淋巴管腔,细胞器的改变是内皮细胞损伤的结构基础,在移植瘤内发现的毛细淋巴管可能为新生淋巴管,它们通过质膜小泡引导物质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移植 淋巴管 大鼠 Wistar 小鼠 近交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塞后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嘉惠 薛红杰 +3 位作者 赵玲辉 聂春生 张云芳 刘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方法 :实验用 2 0只大鼠 ,以组织化学Karnovsky 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 ,应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测定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 :大鼠心肌梗塞后 4天 ,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塞区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变化。方法 :实验用 2 0只大鼠 ,以组织化学Karnovsky Roots法显示胆碱能神经纤维 ,应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测定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 :大鼠心肌梗塞后 4天 ,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密度显著下降 ;梗塞后 1 4天 ,梗塞区胆碱能神经纤维完全消失 ;梗塞后 1 2 0天 ,心肌梗塞区的部分区域出现胆碱能神经纤维。结论 :大鼠心肌梗塞后 1 4天 ,梗塞区发生完全的去胆碱能神经支配 ,1 2 0天后部分区域出现胆碱能神经再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胆碱能神经 去神经支配 神经再支配
下载PDF
胃癌组织淋巴管LYVE-1、钙粘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卫东 赵玲辉 +2 位作者 张雅芳 郎庆玲 翁姗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钙粘蛋白的表达与癌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取胃癌标本14例,正常胃组织标本2例。通过E-cadherin、β-catenin和LYVE-1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肿瘤淋巴管的表达。结果:LYVE-1在正常和癌组织淋巴管阳性表达,正常淋巴管E-ca...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钙粘蛋白的表达与癌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取胃癌标本14例,正常胃组织标本2例。通过E-cadherin、β-catenin和LYVE-1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肿瘤淋巴管的表达。结果:LYVE-1在正常和癌组织淋巴管阳性表达,正常淋巴管E-cadherin、β-catenin表达阴性,β-catenin在胃癌淋巴管表达弱阳性,β-catenin在淋巴管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有无转移有负相关性。结论:LYVE-1在淋巴管特异性表达,E-cadherin/β-catenin复合物在淋巴道转移过程中,对肿瘤细胞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起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CADHERIN β-catenin 淋巴管内皮 LYVE-1
下载PDF
胃、结肠癌的癌组织周边区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慧冬 赵玲辉 +5 位作者 张雅芳 李玉兰 李晓冬 杨树才 李益民 聂春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9-70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关于淋巴转移机制,大多数研究局限于淋巴管的分布。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癌组织周边区的淋巴管形态、分布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取人胃癌、大肠癌手术标本各10例,制作大鼠结肠癌模型20例。在光镜下观察淋巴管形态及... 背景与目的:关于淋巴转移机制,大多数研究局限于淋巴管的分布。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癌组织周边区的淋巴管形态、分布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取人胃癌、大肠癌手术标本各10例,制作大鼠结肠癌模型20例。在光镜下观察淋巴管形态及其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使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癌组织周边区和正常区淋巴管的数密度和体密度,计算淋巴管开放率和破坏率。结果:癌周边区的淋巴管管腔扩张、管壁被破坏;淋巴管内皮细胞被溶解破坏,遗留断裂的碎片,细胞器出现病理变化。癌周边区淋巴管的密度高于正常区。人结肠癌癌周边区和正常区的淋巴管数密度分别为(10.2±1.7)/mm2和(5.1±0.8)/mm2(P<0.05),体密度分别为(1.5±0.2)%和(0.7±0.0)%(P<0.05)。人胃癌癌周边区和正常区的淋巴管数密度分别为(8.0±0.9)/m m 2和(3.4±0.6)/m m 2 (P <0.01),体密度分别为(1.6±0.3)%和(0.8±0.2)%(P <0.05)。鼠结肠癌模型、人胃癌和结肠癌的癌周边区淋巴管开放率(22.2%、35.0%、25.8%)明显高于正常区(7.8%、8.0%、5.0%)(P <0.05)。鼠结肠癌模型和人胃癌的癌周边区淋巴管破坏率(20.1%和35.3%)也明显高于正常区(0和2.0%)(P <0.05)。结论:与正常组织比较,癌组织周边区淋巴管管腔扩张,管壁破坏,内皮细胞被溶解破坏,淋巴管密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组织 淋巴管 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改进解剖学教学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芷余 姜洪志 +1 位作者 孔繁华 赵玲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解剖学 教学 CAI
下载PDF
髋关节囊血供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冬枫 刘慧冬 +4 位作者 刘培伟 李玉兰 杨大威 李益民 赵玲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4-235,共2页
目的 为髋关节骨折的治疗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ABS丙酮溶液、大红油画颜料氯仿溶液 ,分别进行左、右侧髂总动脉灌注 ,实体镜下解剖。结果 髋关节囊的血供主要有股骨颈基底部的动脉环和关节囊血管网。结论 关节囊血管网和动脉环... 目的 为髋关节骨折的治疗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ABS丙酮溶液、大红油画颜料氯仿溶液 ,分别进行左、右侧髂总动脉灌注 ,实体镜下解剖。结果 髋关节囊的血供主要有股骨颈基底部的动脉环和关节囊血管网。结论 关节囊血管网和动脉环是髋关节的主要动脉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关节囊 血供 应用解剖 动脉 关节囊血管网 动脉环
下载PDF
人胃癌组织中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玉兰 徐晶莹 +4 位作者 张雅芳 李益民 吕岩红 杨树才 赵玲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观察VEGF-C和Flt-4在胃癌组织及淋巴管的表达,探讨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机理。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胃癌早期和进展期癌细胞和淋巴管VEGF-C和Flt-4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期胃癌的癌细胞中均见到VEGF-C和Flt-4阳性表达,淋巴管内皮... 目的:观察VEGF-C和Flt-4在胃癌组织及淋巴管的表达,探讨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机理。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胃癌早期和进展期癌细胞和淋巴管VEGF-C和Flt-4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期胃癌的癌细胞中均见到VEGF-C和Flt-4阳性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仅见到Flt-4阳性表达;进展期胃癌两种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都高于早期癌。结论:癌细胞VEGF-C和Flt-4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呈正相关;淋巴管上Flt-4的表达也与胃癌的进展呈正相关。推测VEGF-C可能通过其受体Flt-4诱导胃癌组织淋巴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VEGF-C Fit-4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