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苗期选择
1
作者 王宗汉 李新平 +2 位作者 冯京华 任兆光 赵百选 《山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10,共4页
对三处不同环境条件的基因库中115个杨树无性系,以苗木整齐度、高度,保存株数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与生产上所使用杨树品种类型一致。认为,以基因库的形式,在苗期(建库至多3年)即可对无性系的适应性进行选择。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苗期选择
下载PDF
林业生态建设是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之根本——对吉县20年来林业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百选 任林转 《山西林业》 1998年第4期10-11,共2页
地处晋西吕梁山脉南端黄河沿岸的吉县,是我省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属于黄土残垣和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是一个人口小县(10万人)、财政弱县(1997年财政总收入不足800万元)、资源匮乏县(无任何矿产资源),但吉县是一个... 地处晋西吕梁山脉南端黄河沿岸的吉县,是我省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属于黄土残垣和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是一个人口小县(10万人)、财政弱县(1997年财政总收入不足800万元)、资源匮乏县(无任何矿产资源),但吉县是一个面积大县(17.8万hm2)和林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调查与分析 山区县域 林业建设 经济发展 “三北”防护林 沿黄区域 生态环境 丘陵山区 森林覆盖率
下载PDF
林业生态建设与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对吉县20a来林业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百选 任林转 王丽萍 《防护林科技》 1999年第4期80-81,共2页
地处晋西吕梁山脉南端黄河沿岸的吉县,是山西省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属于黄土残塬和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是一个人口小县(10万人)、财政弱县(1997年财政总收入不足800万元)、资源匮乏县(无任何矿产资源),但吉县是一个面积大县(17.... 地处晋西吕梁山脉南端黄河沿岸的吉县,是山西省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属于黄土残塬和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是一个人口小县(10万人)、财政弱县(1997年财政总收入不足800万元)、资源匮乏县(无任何矿产资源),但吉县是一个面积大县(17.8万hm2)和林业大县(全县有林面积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县 林业生态建设 山区县域经济 科学规划 隔坡水平梯田技术 退耕还林
下载PDF
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百选 任林转 《山西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了根治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 ,在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以获取最大生态效益和最佳经济效益为出发点 ,针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了六种治理模式 ,从而为在黄土丘陵区建立完备高效的生态体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黄土残塬 丘陵沟壑区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下载PDF
科学实施防沙治沙工程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5
作者 赵百选 《山西林业》 2007年第2期11-12,共2页
阐述了山西省沙漠化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条件、特点和任务,论述了防沙治沙在沙漠化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搞好沙漠化地区防沙治沙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理论 指导 “三北”防护林 建设
下载PDF
黄河中游丘陵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6
作者 赵百选 任林转 朱跃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根治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 ,从最大生态效益和最佳经济效益观点 ,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 6个治理模式 ,为在黄土丘陵区建立完备高效的生态体系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黄土残塬 丘陵沟壑区 治理模式 黄河中游
下载PDF
加大运行机制改革 促进民营林业发展
7
作者 赵百选 《山西林业》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民营林业 “四荒”地 林业产业体系
下载PDF
对生态林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百选 《中国林业》 2001年第2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生态林 效益 补偿原则 补偿范围
原文传递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风沙源治理
9
作者 赵百选 任林转 《中国林业》 2004年第06A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生态建设 生态安全
原文传递
生态极度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分析与研究
10
作者 赵百选 《中国林业》 2000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生态极度脆弱区 可持续发展 治理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