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1年青藏高原牦牛源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查
1
作者 班马泽郎 李天娇 +9 位作者 周赛赛 吴丹 卢姊豪 宋仁德 罗晓林 赵索南 马进寿 参木友 石红梅 索朗斯珠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6,共5页
为了明确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感染沙门菌(SE)情况,该研究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2012—2021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1725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S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25份牦牛血清中检测出SE抗体总阳性率为23.54%(406/1725),西藏... 为了明确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感染沙门菌(SE)情况,该研究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2012—2021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1725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S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25份牦牛血清中检测出SE抗体总阳性率为23.54%(406/1725),西藏地区牦牛SE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高;2012—2021年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血清SE抗体年阳性率分别为7.35%、46.02%、15.31%、17.68%、8.79%、19.84%、6.04%、23.64%、14.81%、74.64%;牦牛在不同海拔感染SE的阳性率分别为13.67%(2900~3400 m)、14.61%(3400~3900 m)、28.62%(3900~4400 m)、34.72%(4400 m以上);不同性别牦牛感染SE平均阳性率分别为公(25.61%)、母(21.99%);4省牦牛感染SE阳性率分别为西藏(27.67%)、青海(13.50%)、甘肃(13.33%)、四川(1.89%)。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青藏高原牦牛SE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牦牛 沙门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枯草期玉树牦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瘤胃菌群构成分析
2
作者 丁自强 张犇 +7 位作者 郭韶珂 胡丽妍 裴杰 熊琳 索昂求培 杨涛 赵索南 郭宪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枯草期玉树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构成变化,为制定冷季精准补饲方案提供参考。在冷季随机选取16头健康、体重相近的放牧玉树牦牛(公母各半),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同时采集枯草期牧草,测... 本研究旨在探究枯草期玉树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构成变化,为制定冷季精准补饲方案提供参考。在冷季随机选取16头健康、体重相近的放牧玉树牦牛(公母各半),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同时采集枯草期牧草,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枯草期牧草中的粗蛋白含量为5.71%,粗脂肪含量为0.60 g/kg,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65.47%和38.60%。血清生化指标分析显示,公牦牛血清中的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肌酐含量均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和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瘤胃微生物16S rRNA测序发现,母牦牛瘤胃液中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ota)和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而蓝菌门(Cyanobacteria)和Limimorpha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公牦牛(P<0.05)。LEfSe和随机森林分析显示,琥珀酸单胞菌属(Succinimonas)是公母牦牛之间重要的差异标志物种。综上说明,枯草期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应进一步补饲营养价值较高的饲草料,以满足玉树牦牛在冷季的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牦牛 血液生化指标 瘤胃微生物
下载PDF
2012—2021年青藏高原牦牛源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班马泽郎 李天娇 +9 位作者 周赛赛 吴丹 卢姊豪 宋仁德 罗晓林 赵索南 马进寿 参木友 石红梅 索朗斯珠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6-211,共6页
为了明确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沙门氏菌(SE)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对2012~2021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1907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SE抗原检测。结果显示:1907份牦牛血清中检测出SE抗原总阳性率为22.55%(430/1907),西... 为了明确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沙门氏菌(SE)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对2012~2021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1907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SE抗原检测。结果显示:1907份牦牛血清中检测出SE抗原总阳性率为22.55%(430/1907),西藏地区牦牛SE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高;2012~2021年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血清SE抗原年阳性率分别为7.35%、46.02%、15.31%、17.68%、8.79%、19.84%、6.04%、23.64%、14.81%、39.69%;牦牛在不同海拔感染SE的阳性率分别为13.67%(2900~3400 m)、14.61%(3400~3900 m)、28.62%(3900~4400 m)、34.72%(4400 m以上);犊牛感染SE阳性率(33.33%)低于成年牦牛(40.91%);不同性别牦牛感染SE平均阳性率分别为公(23.67%)、母(21.68%);4省牦牛感染SE阳性率分别为西藏(25.88%)、青海(13.50%)、甘肃(13.33%)、四川(1.89%)。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沙门氏菌病的流行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牦牛 沙门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冷季补饲对藏羊小肠形态发育及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景小平 彭全辉 +7 位作者 胡瑞 李倩 周婷 裴朝曦 赵索南 杨涛 马朝银 王之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0-27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冷季补饲精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对藏羊小肠组织形态发育及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择1.5岁、体重((29.4±1.79)kg)相近的健康藏系绵羊母羊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尿素-糖蜜型舔砖补饲组(BS组)和... 本试验旨在研究冷季补饲精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对藏羊小肠组织形态发育及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择1.5岁、体重((29.4±1.79)kg)相近的健康藏系绵羊母羊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尿素-糖蜜型舔砖补饲组(BS组)和精料补饲组(CS组)。CON组自由采食燕麦干草,BS组在CON组基础上自由舔食尿素-糖蜜型舔砖,CS组在CON组基础上补饲精料200g·只-1·d-1。进行60d的饲养试验后,对全部试验藏羊进行屠宰,采集小肠各段组织,通过制作组织切片及荧光定量PCR,测定小肠组织形态发育和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补饲精料或舔砖均显著提高了藏羊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摄入量(P<0.05),且CS组显著高于BS组(P<0.05);(2)补饲精料或舔砖均显著提高了藏羊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绒毛宽度(P<0.05),且CS组均显著大于BS组(P<0.05),补饲精料还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P<0.05);(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5)mRNA表达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中CS和BS组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CS组显著高于BS组(P<0.05),在回肠黏膜中CS组显著高于BS和CON组(P<0.05);(4)十二指肠黏膜中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type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LAT1)、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载体1(Cation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s 1,CAT1)、小肽转运载体1(Peptides transporter 1,pepT1)、钠依赖型葡萄糖转运载体1(Na+-dependent glucose co-transporter 1,SGLT1)及促葡萄糖转运载体2(Facilitative 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mRNA表达量CS组显著高于BS和CON组(P<0.05),空肠黏膜中CAT1、pepT1mRNA表达量和回肠黏膜中CAT1、LAT1、SGLT1及GLUT2mRNA表达量,BS组显著高于CS和CON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冷季补饲精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增加了藏羊对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促进了小肠组织形态发育,补饲精料提高了十二指肠黏膜中氨基酸、小肽及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mRNA的表达量,而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提高了其在空肠和回肠黏膜中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冷季补饲 小肠形态发育 营养物质转运载体
下载PDF
冷季补饲对藏羊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景小平 王之盛 +9 位作者 彭全辉 邹华围 胡瑞 李倩 周婷 蒲启建 张灿 赵索南 孔祥颖 周玉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04-2413,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冷季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或精料2种营养补充方式对藏羊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5岁藏系绵羊母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其中对照(CON)组自由采食燕麦干草,尿素-糖蜜型舔砖补饲(BS)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冷季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或精料2种营养补充方式对藏羊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5岁藏系绵羊母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其中对照(CON)组自由采食燕麦干草,尿素-糖蜜型舔砖补饲(BS)组在CON组基础上自由舔食尿素-糖蜜型舔砖,精料补饲(CS)组在CON组基础上补饲精料200 g/(只·d)。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4 d消化试验,最后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消化能和粗蛋白质平均日采食量CS组和BS组分别比CON组多29.68%、40.00%和11.37%、20.00%(P<0.05);2)CS组和BS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是CON组的3.22和1.98倍(P<0.05);3)与CON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浓度(P<0.05);4)与CON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P<0.05),且CS组高于BS组(P<0.05);5)与CON组相比,补饲精料和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中木聚糖酶、蛋白水解酶和氨基肽酶活性(P<0.05),且CS组显著高于BS组(P<0.05),补饲精料还显著提高了小肠各段黏膜中α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P<0.05)。结果提示,在冷季通过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或精料,均可显著增加藏羊对能量、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的采食量,显著增加消化道消化酶活性,从而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藏羊的生长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冷季对能量和蛋白质的补充摄入水平越高,藏羊的日增重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营养补充方式 消化酶活性 表观消化率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青海高原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牛珺 张丽 +5 位作者 孙宝忠 余群力 赵索南 谢鹏 孔祥颖 马纪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8-345,共8页
为研究青海高原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不同部位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及差异,本实验选取青海高原牦牛冈上肌、背最长肌和半腱肌3个部位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3个部位肉宰后成熟0、1、2、3、5、7和14 d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为研究青海高原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不同部位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及差异,本实验选取青海高原牦牛冈上肌、背最长肌和半腱肌3个部位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3个部位肉宰后成熟0、1、2、3、5、7和14 d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发现,3个部位肉中均检测出2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且均随宰后成熟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个部位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的脂肪酸组成相同但含量有差异,n-6/n-3比值均在1.0~3.0之间,脂肪酸组成比例较好。通过对青海高原牦牛3个不同部位肉不同成熟时间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3个部位0、1和2 d具有相似性,主要有n-6系和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C18:2n6c)、花生四烯酸(C20:4n6)、顺-8,11,14-二十烷三烯酸(C20:3n6)、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反油酸;3、5和7 d具有相似性,此期间大多数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14 d则不同于其他时间,主要是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的γ-亚麻酸(C18:3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成熟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饲粮铜含量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薛艳锋 郝力壮 +3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张晓卫 赵索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99-2606,共8页
为了探究牦牛饲粮中微量元素铜的适宜含量,本试验以甘氨酸铜作为添加形式,以牦牛饲粮为底物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底物铜含量分别为5.0、10.0、15.0、20.0、25.0 mg/kg,共发酵48 h。测定发酵后的产气量、瘤胃发酵指标及消化酶活力。结果表... 为了探究牦牛饲粮中微量元素铜的适宜含量,本试验以甘氨酸铜作为添加形式,以牦牛饲粮为底物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底物铜含量分别为5.0、10.0、15.0、20.0、25.0 mg/kg,共发酵48 h。测定发酵后的产气量、瘤胃发酵指标及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当底物铜含量为15.0 mg/kg时,干物质消化率(DM D),微生物蛋白质(M CP)、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脂肪酶(LPS)、胰蛋白酶(TYS)、纤维素酶(CLS)活力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3.858%、4.289 g/L、24.475 mmol/L、0.470 mmol/L、8.977 mmol/L、1.159 mmol/L、1.607 mmol/L、81.583 mmol/L、0.504 U/m L、84.167 U/m L、79.956 U/m L,乙酸/丙酸最低为2.045;当铜含量为10.0 mg/kg时,M CP、乙酸浓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289 g/L、51.075 mmol/L,且其他指标也都处于较高水平。综合得出,在体外条件下,牦牛饲粮推荐铜含量为10.0~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甘氨酸铜 体外产气技术 消化酶活力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放牧牦牛和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培培 张娇娇 +9 位作者 刘书杰 董全民 郑文命 赵索南 周玉青 景小平 胡瑞 邵亚群 裴朝曦 丁路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79-84,共6页
为了探究早期断奶对放牧牦牛及其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岁左右、体况相近、产犊日期相近的健康带犊母牦牛及其犊牛各26头,母牦牛随机分为断奶组和对照组(13头/组),每头母牛相对应的犊牛归为断奶组或对照组。试验期间对犊牛及母... 为了探究早期断奶对放牧牦牛及其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岁左右、体况相近、产犊日期相近的健康带犊母牦牛及其犊牛各26头,母牦牛随机分为断奶组和对照组(13头/组),每头母牛相对应的犊牛归为断奶组或对照组。试验期间对犊牛及母牛进行血常规检验,犊牛采血时间为第-5、2、6、12、19天(断奶当天为第0天);母牛采血时间为第-5、5、14、21、28、42、56、70、84天。结果表明:断奶后的第2、6天断奶组犊牛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第2、12、19天断奶组犊牛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断奶后第5天断奶组母牛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56天对照组母牛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断奶组母牛(P<0.05);第56、70、84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70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早期断奶会让犊牛和母牦牛在短期内都产生一定的血液生理应激反应,但又可以很快适应新的社会关系或者环境,断奶犊牛的生长性能不会受到影响,且有助于母牦牛体况的维持,顺利度过冷季枯草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 放牧牦牛 犊牦牛 血液生理
下载PDF
B超活体测定牦牛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宪 裴杰 +5 位作者 保善科 吴晓云 赵索南 包鹏甲 孔祥颖 阎萍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111,297,298,共5页
为了提高牦牛肉用性能选育效率,试验采用B超测定技术活体测定牦牛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结果表明:成年牦牛(4岁以上)背膘厚为(4.87±1.09)mm、眼肌面积为(25.58±1.75)cm2,青年(1岁)牦牛背膘厚为(1.93±0.28)mm、眼肌面积为(12... 为了提高牦牛肉用性能选育效率,试验采用B超测定技术活体测定牦牛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结果表明:成年牦牛(4岁以上)背膘厚为(4.87±1.09)mm、眼肌面积为(25.58±1.75)cm2,青年(1岁)牦牛背膘厚为(1.93±0.28)mm、眼肌面积为(12.93±2.78)cm2。说明牦牛脂肪沉积晚,这可能与牦牛在高寒牧区生长发育慢、体成熟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技术 背膘厚 眼肌面积 体重 牦牛
下载PDF
犊牛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母牦牛牧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培培 张娇娇 +9 位作者 刘书杰 董全民 郑文命 赵索南 周玉青 景小平 胡瑞 邵亚群 裴朝羲 丁路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4-93,共10页
为研究犊牛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自由放牧条件下牦牛牧食行为的影响。试验于2015年8月22日至11月15日开展,选取26头带犊牦牛作为试验对象,对其中13头牦牛的犊牛实施早期断奶处理作为断奶组,另外13头带犊牦牛作为对照组。断奶组和对照组... 为研究犊牛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自由放牧条件下牦牛牧食行为的影响。试验于2015年8月22日至11月15日开展,选取26头带犊牦牛作为试验对象,对其中13头牦牛的犊牛实施早期断奶处理作为断奶组,另外13头带犊牦牛作为对照组。断奶组和对照组各随机选取3头牦牛佩戴畜用GPS3300装置,每10min记录一次家畜所在位置和环境温度。试验分为断奶早期(断奶后15d)、断奶中期(断奶后第16天到第38天)、断奶后期(断奶后第59天到第82天)。断奶早期又分为阶段Ⅰ(断奶后第1天到第6天)、阶段Ⅱ(断奶后第7天到第15天)。结果表明:1)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组的平均日游走距离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断奶早期阶段Ⅱ、断奶中期和断奶后期两组的平均日游走距离差异不显著。断奶组在不同时期的平均日游走距离表现为,断奶早期阶段Ⅰ显著高于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P<0.05),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显著高于断奶后期(P<0.05)。对照组则表现为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早期阶段Ⅱ和断奶中期显著高于断奶后期(P<0.05)。断奶当天断奶组牦牛的游走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同断奶时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昼夜采食规律有所不同。2)断奶早期阶段Ⅰ、断奶早期阶段Ⅱ及断奶中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但是断奶中期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明显广于断奶早期。断奶后期断奶组和对照组的采食分布格局出现了分化,对照组的采食活动范围明显广于断奶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会短时间内让母牦牛的牧食行为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但其又可以很快适应失犊的情况。在环境比较恶劣、牧草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带犊牦牛和不带犊牦牛种内竞争比较激烈,适合分群放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 畜用GPS 牦牛 采食行为
下载PDF
双低油菜籽不同添加水平对牦牛空肠和盲肠食糜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小红 郝力壮 +8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牛建章 张晓卫 王迅 孙璐 赵索南 张成图 李吉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18,23,共5页
为揭示牦牛日粮中双低油菜籽不同添加量对其空肠和盲肠食糜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各酶活性间的关系,试验采用年龄、性别和体况基本一致的生长期健康阉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添加油菜籽为21.75%(H组)、10%(M组)和0%(L组)的精饲料日... 为揭示牦牛日粮中双低油菜籽不同添加量对其空肠和盲肠食糜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各酶活性间的关系,试验采用年龄、性别和体况基本一致的生长期健康阉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添加油菜籽为21.75%(H组)、10%(M组)和0%(L组)的精饲料日粮,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单头饲喂。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油菜籽添加量对空肠食糜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LS)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胰蛋白酶(TRS)活性H组显著高于M组和L组(P<0.05),H组较M组及L组分别高51.30%、45.08%;(2)不同油菜籽添加量盲肠食糜消化酶活性H组的AMS和CLS活性显著高于M组和L组(P<0.05),AMS活性分别较M组和L组高75.26%、72.22%,CLS活性分别较M组和L组高68.73%、52.48%;(3)由相关性可知,空肠食糜消化酶活性中,AMS与CLS活性极显著正相关(P<0.01);盲肠食糜消化酶活性中,AMS、LPS、TRS、CLS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牦牛 食糜酶活 淀粉酶 脂肪酶 纤维素酶
下载PDF
涂抹型牛肝酱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宗林 余群力 +3 位作者 韩玲 林梁 张文华 赵索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5-182,共8页
以新鲜牛肝为原料制作牛肝酱,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牛肝酱质量。对清洗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条件,并对品质改良剂进行筛选,利用响应面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牛肝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清洗2 h、料液比为6∶1、品... 以新鲜牛肝为原料制作牛肝酱,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牛肝酱质量。对清洗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条件,并对品质改良剂进行筛选,利用响应面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牛肝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清洗2 h、料液比为6∶1、品质改良剂为鸡油,大豆蛋白添加量为3. 3%(质量分数)、鸡油添加量2. 9%(质量分数)、卡拉胶添加量0. 2%(质量分数)时,得到的牛肝酱最好,感官评分最高、且黏度适宜,风味独特,香气浓郁,涂层均匀。并对制得的牛肝酱进行常规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进行测定,牛肝酱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检测出44种,脂肪酸共检出17种,是一种营养健康佐餐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 牛肝酱 模糊综合评判法 工艺优化 风味物质及脂肪酸
下载PDF
铜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艳锋 郝力壮 +1 位作者 刘书杰 赵索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8,共5页
微量元素铜对反刍动物的健康状况、消化代谢、生长繁殖、生产性能极其重要。文章详细阐述了反刍动物体内铜与其他矿物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生理功能、体内分布、吸收与排泄、测定指标、需要量等问题,同时展望了铜元素的营养研究发展前景,... 微量元素铜对反刍动物的健康状况、消化代谢、生长繁殖、生产性能极其重要。文章详细阐述了反刍动物体内铜与其他矿物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生理功能、体内分布、吸收与排泄、测定指标、需要量等问题,同时展望了铜元素的营养研究发展前景,为更加科学地评定动物体内微量元素铜的营养状况及建立适合我国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量体系和饲养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反刍动物 生理功能 消化代谢 测定指标 需要量
下载PDF
日粮精料比例对牦牛春季生长性能、血液代谢和养殖收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田伟 马力 +4 位作者 张万明 刘宏金 耿远月 赵索南 徐世晓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揭示日粮中精料添加比例对牦牛的春季休牧期间生长性能、血液代谢和养殖收益的影响,为高寒地区实施春季休牧舍饲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45只体况相近的2岁牦牛(108.17±14.00 kg),按照精料和燕麦干草的不同配比分... 【目的】揭示日粮中精料添加比例对牦牛的春季休牧期间生长性能、血液代谢和养殖收益的影响,为高寒地区实施春季休牧舍饲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45只体况相近的2岁牦牛(108.17±14.00 kg),按照精料和燕麦干草的不同配比分为以下5组:A组(0∶100)、B组(15∶85)、C组(30∶70)、D组(45∶55)和E组(60∶40),每组9头牦牛。试验正试期90 d,每日饲喂2次,自由饮水。【结果】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增重效果和饲草转化效率随日粮精料比例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血液代谢方面,日粮精料比例对牦牛的血清尿素氮、白蛋白、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D和E组牦牛的血清总蛋白显著高于A组(P<0.05),D组牦牛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A和B组(P<0.05)。养殖收益方面,D和E组牦牛的养殖收益和收益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显著高于A、B和C组。【结论】采用D组日粮开展春季牦牛舍饲,可以较好的提高牦牛的生长性能,同时提高养殖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日粮精料比例 生长性能 血液代谢 养殖收益 春季休牧期
下载PDF
8个微卫星座位在海北金银滩藏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索南 保善科 郎侠 《中国草食动物》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研究旨在分析金银滩藏羊的微卫星DNA多态性,以期了解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品种的保种选育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益资料。利用8对微卫星引物,以金银滩藏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 研究旨在分析金银滩藏羊的微卫星DNA多态性,以期了解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品种的保种选育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益资料。利用8对微卫星引物,以金银滩藏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评估其品种内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8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83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平均10.38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0.89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9.06;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0.871。结果提示,金银滩藏羊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所选微卫星标记可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金银滩藏羊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以鑫 胡瑞 +10 位作者 王鸿泽 尉小强 景小平 薛白 曹兵海 王之盛 保善科 赵索南 孔祥颖 张文华 牛全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0-1697,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1周岁、平均体重(54.24±9.24)kg(较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低1.5倍标准差)的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屠宰对照组、精料组(补饲精料...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1周岁、平均体重(54.24±9.24)kg(较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低1.5倍标准差)的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屠宰对照组、精料组(补饲精料)、舔砖组(补饲精料+舔砖)、半胱胺组(补饲精料+半胱胺),另选取5头1周岁、平均体重(75.34±2.43)kg的同品种正常牦牛为正常对照组(补饲精料)。预饲14 d后对屠宰对照组牦牛屠宰取样,正式试验84 d后对其余各组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各组牦牛的精料、粗料和干物质的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摄入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屠宰对照组相比,84 d的饲养均促进牦牛体尺增加。舔砖组、半胱胺组体高与正常牦牛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僵牛的体斜长、胸深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半胱胺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营养调控能促进牦牛僵牛各胃室发育。试验组网胃和皱胃重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半胱胺组瘤胃重量最高,占复胃总重比例最高,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营养调控促进了牦牛僵牛肠道各段的发育,其中舔砖组和半胱胺组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补饲精料促进了牦牛僵牛生长及胃肠道发育,此基础上补饲舔砖和半胱胺使牦牛僵牛上述指标接近或超过正常牦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僵牛 营养调控 舔砖 半胱胺 体尺 胃肠道
下载PDF
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生长发育、血常规、血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泳杰 王之盛 +4 位作者 胡瑞 彭全辉 夏科 赵索南 周玉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44-1352,共9页
本试验旨在寻找通过营养调控缓解牦牛僵牛氧化和免疫应激,促进牦牛僵牛生长的方法。按小于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1.5倍标准差的标准选取1周岁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40头和正常牦牛10头,按体重将40头牦牛僵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僵牛放... 本试验旨在寻找通过营养调控缓解牦牛僵牛氧化和免疫应激,促进牦牛僵牛生长的方法。按小于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1.5倍标准差的标准选取1周岁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40头和正常牦牛10头,按体重将40头牦牛僵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僵牛放牧组、精补组、半胱胺组(补饲精料同时添加80 mg/kg BW半胱胺)、酵母组(补饲精料同时添加0.3%活性干酵母),正常牛设为正常牛放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放牧僵牛组相比,精补组、半胱胺组、酵母组可显著提高僵牛体尺指标(P<0.05)。2)精补组血液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血液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僵牛放牧组(P<0.05)。3)在第1天,正常牛放牧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在第60天,半胱胺组和酵母组僵牛血浆中MDA含量显著低于第1天(P<0.05),且显著低于僵牛放牧组(P<0.05),血浆T-SOD活性、T-AOC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酵母组血浆GSH-Px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4)在第1天,正常牛放牧组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P<0.05)。第60天,精补组血浆Ig G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半胱胺组血浆IgA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酵母组的血浆IgA和IgG的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显著高于僵牛放牧组(P<0.05)。结果提示,补饲精料及精料中添加80 mg/kg BW半胱胺或0.3%活性干酵母可提高牦牛僵牛抗氧化和免疫能力,促进僵牛补偿生长,其中补饲精料同时添加0.3%活性干酵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僵牛 体尺 抗氧化 免疫 半胱胺 活性干酵母
下载PDF
牦牛与黄牛肌肉差异蛋白质组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左惠心 韩玲 +3 位作者 余群力 牛克兰 赵索南 孔祥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320,共8页
为了建立和优化牦牛肌肉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2DE)体系,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牦牛、黄牛差异蛋白质通路分析。以牦牛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裂解液成分、等电聚焦程序、染色方法进行研究,在最优2DE体系参数下,对比分析牦牛、黄牛差... 为了建立和优化牦牛肌肉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2DE)体系,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牦牛、黄牛差异蛋白质通路分析。以牦牛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裂解液成分、等电聚焦程序、染色方法进行研究,在最优2DE体系参数下,对比分析牦牛、黄牛差异倍数大于2倍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的19个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TOF)质谱进行鉴定,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了基因本体(GO)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液II、渐进式快速升压程序、改良的考染法获得的蛋白点匹配率高,牦牛、黄牛2DE图谱蛋白点平均个数分别为479个和553个。通过比较牦牛和黄牛背最长肌中差异蛋白质可知,所得到的差异蛋白质按照功能可分为代谢酶、结构蛋白和应激蛋白3大类。通过KEGG分析可知,牦牛、黄牛差异蛋白质主要集中在细胞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遗传信息通路和能量代谢通路中,研究结果可为解释牦牛和黄牛肌肉生物学特性和肉品质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黄牛 肌肉组织 双向电泳 差异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快速冷却对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酶活力与嫩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文东 韩玲 +3 位作者 宋仁德 赵索南 石红梅 余群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79,共7页
为探究快速冷却对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嫩度与细胞凋亡酶活力的关系,以常规冷却和快速冷却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宰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caspase-9、3活... 为探究快速冷却对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嫩度与细胞凋亡酶活力的关系,以常规冷却和快速冷却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宰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caspase-9、3活力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快速冷却处理使宰后初期肌肉中心温度下降速率加快,pH下降速率降低。在宰后6h内,MFI、caspase-9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pH、剪切力、caspase-9、3活力出现峰值时间延迟。此外,与常规冷却相比,快速冷却组剪切力值普遍较高,MFI较低。宰后168h,快速冷却组与常规冷却组MFI分别升高了56.59%、58.60%,差异显著(p<0.05)。以上研究表明,快速冷却方式下温度下降速率的提高显著减缓了pH的下降,使caspase活力在成熟前期被抑制,导致其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减弱,从而降低牛肉嫩度并延长肌肉成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 常规冷却 细胞凋亡 嫩度
下载PDF
不同保水性牦牛肉品质比较及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牛克兰 左惠心 +3 位作者 余群力 韩玲 赵索南 石红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81-85,共5页
为探讨宰后不同保水性牦牛肉品质及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变化,本实验利用聚类分析选取低汁液损失率组(n=6)(汁液损失率<1.5%)和高汁液损失率组(n=10)(汁液损失率≥1.5%),比较两组品质和蛋白凝胶特性。结果表明:保水性差的牦牛肉宰后... 为探讨宰后不同保水性牦牛肉品质及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变化,本实验利用聚类分析选取低汁液损失率组(n=6)(汁液损失率<1.5%)和高汁液损失率组(n=10)(汁液损失率≥1.5%),比较两组品质和蛋白凝胶特性。结果表明:保水性差的牦牛肉宰后p H较低,CIE L*较高,CIE a*较低,总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更易变性。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硬度及保水性在p H7.0,离子强度0.6 mol/L,温度70℃下最优,且保水性好的肌肉凝胶硬度和保水性更佳。总之,水分可显著的改善牦牛肉品质及肉糜蛋白的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保水性 品质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