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呼市大召东仓评书摊儿
- 1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1年第23期16-17,共2页
-
文摘
当年的大召东仓,是大召市场内最红火热闹的地方。有饭馆、茶摊儿、小吃喝,有剃头、杂货、西洋镜,有杂耍、快板、小人书屋,有旋匠、鸟市、评书摊儿……今天要说的就是评书摊儿.
-
关键词
《呼市大召东仓评书摊儿》
故事
文学
赵继性
-
分类号
I247.8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旧城蒙药铺
- 2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4年第13期34-35,共2页
-
文摘
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归化城(呼和浩特旧城)有三家经营蒙药的中药铺,坐落在小召半道街(早年有火烧了半道街之说)靠北头路西的永和堂和旧城北门外的广源恒、春林中药铺。这几家中药铺,既经营中药也经营蒙药,蒙药占百分之二十左右。永和堂中药铺的门口,有石头座的通天招牌。上书“永和堂”,横匾的黑底金字是“永和药店”。相传,在清代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崇福寺(小召)建成不久,永和堂便在它的附近破土动工,地基的高度和小召相同,比后来的马路低了一米五,故有“圪洞子药铺”之称。距今已有310多个年头了,药铺是三间门脸儿,有暗楼,后面是里外三个院子,作药库、制药作坊、居住伙房等用。在药铺的南面儿是一条不长的死胡同,因有永和堂的后门,而取名永和堂巷。在小巷的路南有归化城八小召之一的广福寺(喇嘛庙)。
-
关键词
蒙药
民国时期
呼和浩特
归化城
中药
经营
崇福寺
招牌
-
分类号
F7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王一贴膏药
- 3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4年第14期29-30,共2页
-
文摘
在公元1956年前的呼和浩特市旧城(早年叫作归化城),有一个大召市场,在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庙大召的南端,直至十字路口(北面是大召前街,南是史家巷,东是文庙街,西是南柴火市街);大召东面的大召东仓(最红火热闹之处),大召东夹道(含西兴旺巷,在清代称作西鞋袜巷);大召西面的大召西仓,大召西夹道。在大召的北端是腻旦儿街(后更名新生街),有座玉皇阁,多为居民院落。早年,人们用“北有牛桥,南有大召”来形容归化城最红火之处。
-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十字路口
归化城
玉皇阁
早年
市场
文庙
居民
-
分类号
F7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玉泉井
- 4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1年第9期26-28,共3页
-
文摘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的山门檐下,曾悬挂着一块横匾,上书“九边第一泉”,笔势飞动有力,顶端还有“古无量寺”字样。此匾额用柏木制成,高二尺七寸,宽九尺五寸,厚二寸。现在,挂在原东仓门上方的是复制品。这是清代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六月,四百三十二家商铺集资修葺玉泉井时,由归化城三大商号之一的大盛魁账房先生王用祯(亦说是王用恒,山西榆次入),
-
关键词
玉泉区
呼和浩特市
复制品
大盛魁
归化城
光绪
集资
商铺
-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晋剧演员八岁红——常艳春
- 5
-
-
作者
赵继性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8年第12期10-12,共3页
-
文摘
1978年的春天,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路北的人民剧场座无虚席,人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正在观看呼市晋剧团演出的传统晋剧《打金枝》。《打金枝》是该剧团的看家戏。这出红黑生旦行当齐全,演员阵容强大的拿手戏,青城观众已有10多年没有看到过。
-
关键词
演员阵容
晋剧
《打金枝》
呼和浩特市
剧团
演出
生旦
-
分类号
J82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从和平剧社 和平剧团到和平电影院
- 6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5年第5期17-19,共3页
-
文摘
从1937年到1948年,在旧城西夹道靠南头的路西,紧挨国栋车马大店的是河北定兴人李华兄弟二人开设的龙泉澡堂。工人们不停地用手压水井将水送入下边有火的铁锅内,然后再用柳条水斗子把热水倒入大水池中。工人们可以省些力气的是,水池中的水凉了或是脏了,由下水道将水放掉。
-
关键词
和平
电影院
剧团
1948年
1937年
下水道
工人
-
分类号
J946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呼和浩特市地毯业
- 7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8年第11期54-55,共2页
-
文摘
呼和浩特的地毯早年来自新疆,俗称“西营毯”。相传是从辛集镇(今河北省束鹿县西北)来了两位师傅(一位姓姜,另一位已无从考证),从宁夏来了两位师傅(一位姓邢,一位姓唐),带来了编织地毯的技艺,从此,呼和浩特有了自己的地毯编织者。
-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地毯业
河北省
师傅
编织
集镇
-
分类号
F426.8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归绥的蒙古靴业
- 8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5年第2期48-49,共2页
-
文摘
民国十五年前后,归绥有蒙靴铺七大号
归绥(呼和浩特旧称)生产蒙古靴,相传始于清代康熙年间。
据蒙古靴老师傅郭良业(祖籍山西大同、义和社最后一任会首)、吴永祥透露,民国十五年(1926年)前后,归绥有蒙靴铺七大号。
-
关键词
归绥
蒙古
呼和浩特
康熙年间
民国
清代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歌剧演员韩世五
- 9
-
-
作者
赵继性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9年第4期11-12,共2页
-
文摘
韩世五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生于山西省繁峙县大营镇一户贫寒人家。7岁时,父亲领他来到集宁。韩世五从小爱看戏,接触最多的是二人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路二人台名老艺人赵小柱吸收韩世五为徒弟。不多几年,他在老艺人的指导下,演唱了许多二人台传统戏。
-
关键词
二人台
呼和浩特市
《柯山红日》
民间歌剧
传统戏
-
分类号
J822
[艺术—戏剧戏曲]
K825.7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旧城小人书摊忆往
- 10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3年第7期16-17,共2页
-
文摘
您如果是上了岁数的呼和浩特市旧城(今玉泉区)人,一定会记得儿时在小人书摊租看小人书的情景。在屋内或摊儿前的长条凳上,年龄各异的读者,个个聚精会神,但从面部表情仔细观看,又各不相同,他们被书中的动人情节所感染,有大哭的、微笑的、愤怒的、愁容满面的……
-
关键词
小人书
书摊
呼和浩特市
面部表情
玉泉区
-
分类号
F723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
-
题名晋剧皇后王爱爱
- 11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8年第10期10-12,共3页
-
文摘
提起“晋剧皇后”王爱爱,人们并不陌生,在戏剧爱好者中更是人尽皆知。王爱爱曾在呼和浩特乌兰恰特、人民剧场献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关键词
皇后
晋剧
戏剧爱好者
呼和浩特
-
分类号
J825.25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席力图召
- 12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3年第23期32-33,共2页
-
文摘
席力图召坐落于呼市玉泉区石头巷的北端,它与大召隔街相望。在召前有一座碧瓦朱楹、巍然与天王殿对峙的跨街牌楼,是木质结构、白石包裹柱底、四柱三间七楼式的庑殿顶牌楼。今天的席力图召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关键词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
玉泉区
牌楼
-
分类号
G26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呼和浩特最早的喇嘛庙——大召
- 13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2年第23期30-31,共2页
-
文摘
呼和浩特曾有个“召城”的称呼,其原因就是这里的召庙多,素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
-
关键词
呼和浩特
喇嘛庙
大召
银佛寺
-
分类号
B946.6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大召漫忆
- 14
-
-
作者
赵继性
-
出处
《老年世界》
2012年第9期26-27,共2页
-
文摘
呼和浩特市早年的大召(无量寺)山门经常不开,有位腿有残疾姓丁的本地人和他的女儿在山门口居住,看门兼修鞋。
-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大召漫忆》
-
分类号
I26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