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1
作者 樊华 赵翠薇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2,共13页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方法]以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了2011—2021年西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方法]以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了2011—2021年西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驱动因素。[结果](1)城镇化水平从研究初期的0.168增长到研究末期的0.326,整体呈现持续向好发展,低水平和较低水平城市数量较多。生态韧性水平从2011年的0.158上升至2021年的0.260,以较低水平和中等水平城市为主,具有典型的空间集聚性和非均衡性特征。(2)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改善,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初期以轻度失调为主,至2021年演变为勉强协调为主。(3)驱动因素方面,产业结构(Ind)对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具有较强驱动作用,均值达到0.746,自然地理条件(Geo)的驱动作用则相对较弱,均值仅为0.144。[结论]西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从失调逐渐走向协调发展,并受到产业结构(Ind)、科技创新能力(Tec)、经济发展水平(Eco)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韧性 耦合协调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樊华 赵翠薇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78-85,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洪涝灾害已成为许多城市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究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能够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参考。通过建立洪涝韧性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黔中城市群20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洪涝灾害已成为许多城市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究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能够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参考。通过建立洪涝韧性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黔中城市群2010—2020年的洪涝韧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黔中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整体上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提升速度较快,南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分区域看,洪涝韧性的标准差椭圆均呈现“东北-西南”向分布格局,整体来看,椭圆面积逐渐缩小,重心北移趋势明显;社会基础和经济条件是影响城市洪涝韧性的主导因素,自然本底与其它因子经交互作用后,对城市洪涝韧性的影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应注重多因素对城市洪涝韧性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韧性 时空格局 黔中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POI和AOI数据的贵阳市生活圈便捷性测度
3
作者 谢庆哲 赵翠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的宜居性产生重要影响。15分钟生活圈构建是“以人为本”城市规划理念的具体实践。基于贵阳市公共服务设施互联网开放数据,运用机会累积法,对贵阳市住宅小区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生活圈便捷性进行测度,研... 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的宜居性产生重要影响。15分钟生活圈构建是“以人为本”城市规划理念的具体实践。基于贵阳市公共服务设施互联网开放数据,运用机会累积法,对贵阳市住宅小区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生活圈便捷性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可达性视角,优质住宅小区占比低,5分钟生活圈的可达性优于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可达设施多样性,5分钟生活圈的达标率最低;贵阳市生活圈达标住宅占比仅为5.49%,部分种类日常设施点分布具有区域特性。贵阳市提高宜居性,应加强生活圈便捷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 便捷性 POI AOI
下载PDF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西江州区为例 被引量:30
4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2 位作者 孟爱云 黄贤金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179,共8页
土地利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广西江州区属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农业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竞争为主,耕地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内容;建设用... 土地利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广西江州区属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农业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竞争为主,耕地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内容;建设用地低效、缓慢增长,农村居民点增长面积占较大比重;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逐渐增加。以1978—200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相结合,对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增长,收入和消费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引起农地快速非农化,江州区在土地利用中,必须注意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实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经济发展阶段 驱动力 欠发达地区
下载PDF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耕地变化的对比研究——以广西江州和江苏吴江为例 被引量:36
5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孟爱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6,共7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部分.其数量和质量变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江州区和吴江市经济发展具有时序差异性,是进行区域对比研究较为理想的对象。利... 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部分.其数量和质量变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江州区和吴江市经济发展具有时序差异性,是进行区域对比研究较为理想的对象。利用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江州区经济发展伴随着耕地面积不断上升,从1990年的3.8×10^4hm^2增长到2003年的5.6×10^4hm^2;吴江市则相反,耕地与经济发展呈负相关,1990年以来耕地面积持续下降,13年中共减少了1.6×10^4hm^2。以耕地标准系数表征的耕地质量表明,吴江市耕地质量提升较快,但近年有降低趋势;江州区耕地质量整体水平较低,年际变化不大,1996年~2000年间略有下降。根据江州区产业演进趋势,借鉴吴江市发展历程,可以预计,随着江州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增加,耕地压力将会加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集约用地,保护耕地,通过投入增加和技术提高,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耕地数量变化 耕地质量变化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3
6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人地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随之产生。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城市化提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78年的13.7%上升到2002年的44.7%,产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人地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随之产生。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城市化提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78年的13.7%上升到2002年的44.7%,产生的城市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对江苏省1978年以来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城市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展,2000年是1991年的1.5倍,人均建成区面积也不断上升,小城市上升幅度最大,为40 m2,特大城市最小,为17 m2,人均建成区面积从小城市到特大城市呈倒三角形分布,经济发展和用地配置机制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开发区、城市新区建设是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城市用地中存在用地效率不高、土地供求矛盾尖锐等问题,应当加强土地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扩展 城市用地 江苏省
下载PDF
贵州省50年来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特征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贵州省耕地资源不足、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利用贵州省近 50年的统计数据 ,分析耕地面积的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因子 ,并对耕地和粮食数量变化的相关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贵州耕地... 贵州省耕地资源不足、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利用贵州省近 50年的统计数据 ,分析耕地面积的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因子 ,并对耕地和粮食数量变化的相关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贵州耕地面积变化经历了快速增加 -缓慢减少 -快速减少 -平稳减少 -缓慢增加 5个过程 ,驱动因子可归结为经济建设、农业发展、交通建设及人口压力 4个方面 ;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率进行的耕地和粮食的相关分析显示 :196 9年以前两者的变化呈同向波动 ,粮食增产主要来源于耕地面积的增加 ;196 9年以后基本呈反向变化 ,在大部分年份 ,耕地减少的同时粮食实现增产 ,单产的提高是增产的主要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变化过程 粮食问题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省域数据的我国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4-649,共6页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通过分析我国经济成熟区、经济成长区和经济欠发达区经济差异特征的基础上,以1999年~2002年耕地面积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对指标(耕...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通过分析我国经济成熟区、经济成长区和经济欠发达区经济差异特征的基础上,以1999年~2002年耕地面积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对指标(耕地减少率、耕地非农化率)和绝对指标(耕地建设占用总量和人均占用量)考察耕地减少状况,然后将各经济区域与耕地减少状况进行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减少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不显著,而耕地非农化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关系,经济成熟区的耕地非农化率最高;耕地建设占用总量和人均占用量也表现出经济成熟区>经济成长区>经济欠发达区的特点。耕地建设占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向变化趋势。建立土地优化配置机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代换是实现耕地非农化库兹涅茨曲线转化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经济发展差异 相关分析 措施
下载PDF
岩溶峰丛洼地的农业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翠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峰丛洼地区是一个缺水少土、旱涝灾害严重、农业生态环境十分严酷的区域。本文在对三个样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峰丛洼地独特的水文地貌结构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以及对自然村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实... 峰丛洼地区是一个缺水少土、旱涝灾害严重、农业生态环境十分严酷的区域。本文在对三个样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峰丛洼地独特的水文地貌结构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以及对自然村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实现良性循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丛洼地 水文地貌结构 农业生态效应 岩溶地貌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协调性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翠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经济发展和环境演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环境和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在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特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效益函数模型,研究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以贵州1990-2003年的统计数据... 经济发展和环境演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环境和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在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特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效益函数模型,研究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以贵州1990-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资源消耗量主要受产业结构的影响;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在1990-1995年缓慢上升,1995年后逐渐下降。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应当加大环保力度,增加技术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环境 灰色关联度 协调度
下载PDF
基于生态补偿的水库征地补偿研究——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翠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9,共7页
耕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征地过程中对生态价值补偿的缺失,低估了耕地价值,是导致耕地快速非农化的原因之一.以机会成本作为度量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考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耕地质量差异,将水库淹没耕地划分... 耕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征地过程中对生态价值补偿的缺失,低估了耕地价值,是导致耕地快速非农化的原因之一.以机会成本作为度量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考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耕地质量差异,将水库淹没耕地划分为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和退耕还林地3种类型,界定建设占用耕地的机会成本为建设用地价格,耕地的为种植粮食的最高收益,退耕还林地的为我国退耕还林的补助额度.利用贵州省1995年至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经济截面数据,通过非农化率预测,分别得到3种地类的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六枝县水库淹没耕地的机会成本为339 579元/hm2,水城县为352 127元/hm2,织金为171 274元/hm2,纳雍为310 676元/hm2,除织金县外,其他县份均略高于现行标准,以机会成本作为水库淹没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征地补偿 生态补偿 耕地非农化率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土地类型及其合理利用研究——以长顺县板床村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翠薇 陈建庚 +1 位作者 朱富寿 龙拥军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8-32,共5页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利用 ,出现了土地退化、水土严重流失等问题。本文以板床村为例 ,在划...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利用 ,出现了土地退化、水土严重流失等问题。本文以板床村为例 ,在划分土地类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地评价 ,分析了板床村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地类型 土地评价 土地利用 合理利用 长顺县 板床村 地貌 土地适宜性 等级评价系统
下载PDF
贵州省毕节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翠薇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分析了毕节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用数学模型对毕节市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指出毕节市土地利用不尽合理 ,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干扰大 ;农用地所占比重过大 ,工矿业不发达 。
关键词 用地结构 贵州 毕节市 土地利用 现状 空间格局
下载PDF
贵州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翠薇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4-18,共5页
对贵州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特征及其城市规模结构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运用齐夫(Zipf)模型计算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根据分维值得出贵州城市人口分布不平衡,首位城市垄断性强,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的结论。其二,分析发现... 对贵州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特征及其城市规模结构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运用齐夫(Zipf)模型计算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根据分维值得出贵州城市人口分布不平衡,首位城市垄断性强,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的结论。其二,分析发现城市分布属于集聚型,城市职能结构层次偏低。第三,今后贵州应加快城市经济建议步伐,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形成等级完整、城市职能结构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职能结构 城市空间分布 贵州 城市体系 等级结构 数学模型 城市规模
下载PDF
贵州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50
15
作者 刘敏 赵翠薇 施明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9-246,F0004,共9页
该文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1986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首先研究了0.2km×0.2km、0.4km×0.4km和0.6km×0.6km3个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建立不同尺度的经典... 该文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1986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首先研究了0.2km×0.2km、0.4km×0.4km和0.6km×0.6km3个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建立不同尺度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并对比2种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1986年、1995年和2000年花溪区的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在3个尺度都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相关性与研究尺度有关,随研究尺度变大空间自相关性逐渐下降。通过对比分析3个尺度空间滞后模型和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空间滞后模型的残差较小,解释能力比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强,空间滞后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该文研究可为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尺度 模型 变化 空间自相关 贵州山区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孟爱云 濮励杰 赵翠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崇左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从而评价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结果显示:崇左市及部分县市(区... 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崇左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从而评价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结果显示:崇左市及部分县市(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最大增幅达1.33%;所选取的8种生态功能变化各异,其中气体管理功能增幅最大,达1.03%.表明崇左市各县市(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已取得一定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生态环境质量开始向良性发展,但仍需加强生态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此在规划修编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生态建设的要求,更加关注对生态与环境用地的合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服务功能 广西崇左市
下载PDF
基于GIS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天然白桦林健康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施明辉 赵翠薇 +1 位作者 郭志华 刘世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结合样地调查及白桦林生态系统相关数据,基于GIS技术平台,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对长白山白河林业局两江林场进行健康评价。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研究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强大优势,运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比传统... 结合样地调查及白桦林生态系统相关数据,基于GIS技术平台,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对长白山白河林业局两江林场进行健康评价。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研究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强大优势,运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及其它改进算法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精确度高。评价结果显示:两江整个林场的森林大体处于一般健康状态,占总面积22.43%的白桦林属于非常健康状态,49.93%的白桦林处于一般健康状态,19.06%的白桦林为亚健康状态,而只有8.59%的白桦林是不健康的。其评价结果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多功能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改进BP神经网络 天然白桦林 健康评价 长白山 两江林场
下载PDF
锆英石对骨灰瓷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俭 张梅 +5 位作者 赵翠薇 王金淑 李国桢 郑怀 陈占东 陈焕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共3页
本工作分别测定了添加ZrO2粉和锆英石的骨灰瓷的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对锆对骨灰瓷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得到锆可以增强骨灰瓷的力学性能和提高其热稳定性的结果。
关键词 骨灰瓷 锆英石 性能 显微结构 陶瓷
下载PDF
昆山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凤 濮励杰 赵翠薇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了解昆山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其污染情况,通过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d 0.199mg/kg、Hg 0.199mg/kg、Pb 30.484mg/kg、Cr 87.72... 为了解昆山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其污染情况,通过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d 0.199mg/kg、Hg 0.199mg/kg、Pb 30.484mg/kg、Cr 87.729mg/kg、Cu 314.275mg/kg、Zn0.256 mg/kg、N i 31.083mg/kg、As 8.150 mg/kg。农用地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其平均单项污染指数为13.525。除As外的其他重金属含量都高于土壤背景值,Cd、Hg、Cr、Pb存在着严重的点源污染,整个昆山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 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指数 评价
下载PDF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敏 周国富 赵翠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6,共8页
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开展其环境影响评价对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压力-响应指标"模型结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法对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开展其环境影响评价对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压力-响应指标"模型结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法对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把环境影响划分为极小或无影响、较小影响、中等影响、较大影响和极大影响5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环境产生较小影响,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可以接受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压力-响应指标模型 物元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