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定性研究合成报告透明度(ENTREQ)的指南解读 被引量:8
1
作者 钟珍梅 刘少堃 +2 位作者 赵舒煊 曾宪涛 拜争刚 《循证医学》 CSCD 2015年第5期309-313,共5页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对定性资料证据予以重视,发表的有关定性研究合成的文章数量也越来越多,有必要规范报告的标准,提高报告的质量。ENTREQ指南是国外最新研发的用于提高定性研究合成报告质量的工具,就ENTREQ的研发过程和相关评价条目等问...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对定性资料证据予以重视,发表的有关定性研究合成的文章数量也越来越多,有必要规范报告的标准,提高报告的质量。ENTREQ指南是国外最新研发的用于提高定性研究合成报告质量的工具,就ENTREQ的研发过程和相关评价条目等问题逐一介绍给国内研究者和使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标准 定性研究 报告
下载PDF
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产后缺乳52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爱香 马雪玲 赵舒煊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7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初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52例)、中药组(52例)、穴位按摩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中药组口服催乳汤,1剂/d;穴位按摩组采用乳房和穴位按摩,2次/d...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初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52例)、中药组(52例)、穴位按摩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中药组口服催乳汤,1剂/d;穴位按摩组采用乳房和穴位按摩,2次/d;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将中药组、按摩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对照组每日用鲫鱼250 g煮汤随餐食用。治疗5天后,观察4组泌乳量、补授乳量的变化。结果:泌乳量、补授乳量4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与其他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可明显提高泌乳量、减少补授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乳 催乳汤 穴位 按摩
下载PDF
56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爱香 靳文娟 赵舒煊 《甘肃医药》 2012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阴道分娩1822例,产后出血56例,产后出血发生率3%。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阴道分娩1822例,产后出血56例,产后出血发生率3%。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64.29%),胎盘因素(25.00%)及软产道裂伤(10.71%),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分娩后2h(占73.21%)。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是防治产后出血、改善预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14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趋势探讨
4
作者 王爱香 马雪铃 赵舒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7期131-132,共2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11228例住院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阴道助产率...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11228例住院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阴道助产率呈逐年波动下降趋势。结论:应通过改善医疗环境,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提高自然分娩率,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剖宫产率 指征 自然分娩
下载PDF
神经肽Y受体系统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舒煊 张东亮 +4 位作者 沈伟 冯晓飞 刘正 袁文华 周海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4-1287,共4页
神经肽Y受体系统是由神经肽Y (NPY)及其哺乳动物体内特异性受体组成的受体-配体系统,广泛参与哺乳动物内痛觉调制,以Y1受体(Y1R)和Y2受体(Y2R)两类亚型为代表。此类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神经元膜信号转导,在中枢神经系统痛觉相关区... 神经肽Y受体系统是由神经肽Y (NPY)及其哺乳动物体内特异性受体组成的受体-配体系统,广泛参与哺乳动物内痛觉调制,以Y1受体(Y1R)和Y2受体(Y2R)两类亚型为代表。此类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神经元膜信号转导,在中枢神经系统痛觉相关区域广泛分布,不同受体在颅内和脊髓水平分布具有特异性。NPY通过与Y1R和Y2R结合,维持痛觉传递过程的稳态。其中,脊髓水平结合Y1R可发挥镇痛效用,结合Y2R通常可发挥促痛作用。颅内调制功能则与特定区域核团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受体 痛觉调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芯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东亮 赵舒煊 +4 位作者 向高 刘开鑫 巩朝阳 王拴科 张海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分析工具筛选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文献挖掘。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获取AS患者的芯片数据,通过GEO2R进行DEGs的筛选,运用DAVID...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分析工具筛选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文献挖掘。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获取AS患者的芯片数据,通过GEO2R进行DEGs的筛选,运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获得的DEGs行基因富集和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采用Cytoscape软件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90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75个,下调的基因115个。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白细胞迁移、胞外区、细胞外结构域、细胞外区域、细胞外基质、脂蛋白颗粒结合和碳水化合物结合等功能簇;KEGG分析提示其在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中富集;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Cytoscape筛选出CXCR4、SELL、CD79A、MMP3、CD68、ADIPOQ、CCL19、IL-7R、IL-1β、MYH14、APOE和FCGR3A等12个连接度最高基因,并运用iRegulon插件挖掘得到ETS1、GATA3和IRF8等41个作用于上述12个核心基因的转录因子。结论新发现的12个核心基因和41个转录因子可能在AS的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防治AS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生物信息学 基因芯片 差异基因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东亮 赵舒煊 +2 位作者 王明 陈铁戈 张海鸿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7期1545-1551,共7页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BoNT/A)是一种嗜神经性的细菌外毒素,具有解痉和镇痛作用,可多次使用,因而在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BoNT/A还参与调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K...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BoNT/A)是一种嗜神经性的细菌外毒素,具有解痉和镇痛作用,可多次使用,因而在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BoNT/A还参与调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K+和P物质的释放,并具有潜在的抗有丝分裂和抗肿瘤活性,这为扩大BoNT/A应用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近年A型肉毒毒素在肌张力障碍、痉挛、神经性病理性疼痛、自主神经失调、原发性头痛和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综述,为A型肉毒毒素的运用和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神经系统 综述
下载PDF
EphA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正 王静 +3 位作者 沈伟 赵舒煊 袁文华 周海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1-177,共7页
背景与目的:EphA7蛋白是对人体正常生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种膜蛋白,常在细胞膜中发挥多种调控作用,但该蛋白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拟观察骨肉瘤组织中EphA7的表达,并了解EphA7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EphA7蛋白是对人体正常生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种膜蛋白,常在细胞膜中发挥多种调控作用,但该蛋白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拟观察骨肉瘤组织中EphA7的表达,并了解EphA7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患者的骨肉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用siRNA转染MG-63细胞,并分成siRNA-EphA7组(EphA7-siRNA转染)、siRNA-Control组(阴性对照siRNA转染)和空白组(未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评估组织和细胞中EphA7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细胞增殖活力,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phA7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在骨肉瘤组织中明显高于瘤旁正常组织(P<0.05);与空白组和siRNA-Control组相比,siRNA-EphA7组中EphA7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CCK-8测定结果显示,siRNA-EphA7组的吸光度(D)值显著低于空白组和siRNA-Control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与空白组和siRNAControl组相比,siRNA-EphA7组在划痕后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与空白组和siRNA-Control组相比,siRNA-EphA7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EphA7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下调MG-63细胞中EphA7的表达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EPHA7 SIRNA 增殖 迁移 凋亡
下载PDF
骨肉瘤基因表达谱芯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晓飞 马遥 +4 位作者 赵舒煊 沈伟 刘正 袁文华 周海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骨肉瘤(osteosarcoma,OS)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OS的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OS基因芯片数据集的原始数据,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骨肉瘤(osteosarcoma,OS)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OS的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OS基因芯片数据集的原始数据,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利用R语言enrichplot软件包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及通路富集(KEGG)分析,通过STRING在线软件、Cytoscape及其插件cytoHubba、Network Analyzer对OS的显著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PPI分析),寻找关键(Hub)基因。结果共筛选出408个DEGs,其中包括274个上调基因和134个下调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PP1、HLA-DPA1、MAFB、PRAME、RPS11、FOSL1、S100A2、PPID、DHRS2等基因及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在O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STRING分析发现,包括GINS2、RFC3、TRIP13等在内的10个基因处于核心节点位置。结论 CDC6、FEN1、OIP5、GINS2和RFC3可能在O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OS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分子机制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大鼠脊髓突触体中生理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正 袁文华 +3 位作者 赵舒煊 沈伟 冯晓飞 周海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分析测定大鼠脊髓突触体中生理活性物质氨基酸神经递质、ATP、Ca^(2+)等。方法不连续性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中提取脊髓突触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中氨基酸神经递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ATP含量、Na... 目的分析测定大鼠脊髓突触体中生理活性物质氨基酸神经递质、ATP、Ca^(2+)等。方法不连续性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中提取脊髓突触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中氨基酸神经递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ATP含量、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活性、总ATP酶活性,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Ca^(2+)浓度。结果氨基酸神经递质主要为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ATP浓度约414.7461μmol/mg,总ATP酶活性> Na^+-K^+-ATP酶活性> Ca^(2+)-Mg^(2+)-ATP酶活性;Ca^(2+)浓度可用吸光度值直接换算。结论大鼠脊髓突触体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以上方法能准确地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其生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突触体 氨基酸神经递质 三磷酸腺苷 钙离子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炎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和脊髓背角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沈伟 刘正 +5 位作者 冯晓飞 施锦涛 鲁忠燕 袁文华 赵舒煊 周海宇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发的炎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及其脊髓背角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ST36)+阳陵泉(GB34)”治疗慢性炎症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正常痛阈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Saline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发的炎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及其脊髓背角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ST36)+阳陵泉(GB34)”治疗慢性炎症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正常痛阈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Saline组)、模型组(CFA组)、假电针组(CFA+sham EA组)、电针组(CFA+EA组),每组6只,实验大鼠后足底注射CFA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模型,在造模成功后第6天,开始电针“ST36+GB34”频率2 Hz、幅度1 mA、时间20 min、连续波,每天1次,连续治疗5 d,用热板试验、von Frey测试检测实验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脊髓背角NPY表达变化。结果: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疼痛模型大鼠可以逆转CFA引起的热痛觉过敏(P<0.01)和触觉超敏(P<0.05),脊髓背角Ⅰ-Ⅱ层NPY表达增加,参与CFA诱发慢性炎性疼痛的形成(P<0.01),电针进一步诱导模型大鼠脊髓背角Ⅰ-Ⅱ层NPY表达增加(P<0.001)。结论:NPY是一种抗伤害感受的神经肽,电针治疗可以缓解CFA模型大鼠的疼痛和进一步诱发脊髓背角中NPY表达增加发挥抗伤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炎性疼痛 脊髓背角 神经肽Y 足三里 阳陵泉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脊髓突触体的制备及神经递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2
作者 刘正 王静 +4 位作者 沈伟 赵舒煊 袁文华 冯晓飞 周海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0-675,共6页
目的制备大鼠脊髓突触体,并对大鼠脊髓突触体中多种神经递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其生理活性。方法采用不连续性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大鼠脊髓突触体,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结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大鼠脊... 目的制备大鼠脊髓突触体,并对大鼠脊髓突触体中多种神经递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其生理活性。方法采用不连续性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大鼠脊髓突触体,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结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大鼠脊髓突触体中神经递质的性质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本实验获得的大鼠脊髓突触体,呈一形态结构完整且具有膜结构的椭圆形颗粒,其中包含有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检测出大鼠脊髓突触体中含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高香草酸、3,4-二羟基苯乙酸、5-羟基吲哚乙酸、3-甲氧酪胺、色氨酸、γ-氨基丁酸、犬尿氨酸、3-羟基犬尿氨酸、3-羟基-2-氨基苯甲酸等神经递质,并检测出相应含量,得出相应的线性关系和相关系数。结论不连续性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制备出大鼠脊髓突触体,并可检测出其中所含神经递质及其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突触体 神经递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仪 大鼠
下载PDF
低能量损伤导致的Hoffa骨折1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文华 刘正 +3 位作者 赵舒煊 沈伟 冯晓飞 周海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0-1152,共3页
Hoffa骨折是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累及一个或两个髁突,通常累及外侧髁,属关节内骨折,临床罕见,易漏诊,主要由高能量损伤所致[1].由低能量损伤所致并合并胫骨平台骨折、腓骨颈骨折、内侧髁骨皮质撕裂骨折的病例极为罕见,未见文献报道.本院于... Hoffa骨折是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累及一个或两个髁突,通常累及外侧髁,属关节内骨折,临床罕见,易漏诊,主要由高能量损伤所致[1].由低能量损伤所致并合并胫骨平台骨折、腓骨颈骨折、内侧髁骨皮质撕裂骨折的病例极为罕见,未见文献报道.本院于2017年10月收治1例,采用膝后外侧入路和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FFA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腓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
原文传递
Eph/ephrin信号系统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正 王静 +3 位作者 沈伟 赵舒煊 袁文华 周海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576-579,共4页
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因子以及随后在1980年代的研究阐明了调节正常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机制。在许多的研究中都可以发现在癌细胞中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因子相互失调。在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细胞展现出形态、细胞-细胞相互作... 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因子以及随后在1980年代的研究阐明了调节正常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机制。在许多的研究中都可以发现在癌细胞中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因子相互失调。在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细胞展现出形态、细胞-细胞相互作用、膜特性、细胞骨架结构、蛋白质分泌和基因表达的改变。此外,转化细胞还表现出接触抑制的丧失、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以及逃避衰老[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 EPHRIN 肿瘤 血管生成 浸润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