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频素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蓉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2期22-24,共3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课堂教学逐渐转向数字化、网络化。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视频素材是一种活泼、具有可视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资源,在心理课中合理开发利用视频素材,能够优化教学设计,使心理辅导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本...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课堂教学逐渐转向数字化、网络化。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视频素材是一种活泼、具有可视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资源,在心理课中合理开发利用视频素材,能够优化教学设计,使心理辅导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本文就视频的优势、使用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操作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导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素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视频选择
下载PDF
“来访者中心疗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蓉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6期65-67,共3页
笔者接触的很多咨询个案中涉及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不乏有很多学生提及自己与班主任“斗智斗勇”的精彩片段,也不乏有很多学生是被班主任介绍到咨询室的。班主任几乎每天与学生相处,是第一个能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人,在这种形势下,... 笔者接触的很多咨询个案中涉及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不乏有很多学生提及自己与班主任“斗智斗勇”的精彩片段,也不乏有很多学生是被班主任介绍到咨询室的。班主任几乎每天与学生相处,是第一个能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人,在这种形势下,班主任完全可以运用心理知识和咨询方面的一些技巧开展学生教育工作,转变思想工作的视角,从学生的行为转向学生的内在,把教育与心理咨询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下面仅以心理咨询中“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例,具体考察其对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访者中心 班主 任工作 思想教育 心理辅导
下载PDF
有话好好说
3
作者 赵蓉花 《江苏教育》 2020年第80期78-80,共3页
故事梗概:高中女生吴敏和妈妈在生活中总是相爱相杀,虽然互相关心,想要好好沟通,但每次都弄得两败俱伤,不欢而散。这次,吴敏因为没能按时回家、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妈妈发生了冲突。在爸爸的调解下,母女俩相互理解,用感恩的心、用彼此的爱... 故事梗概:高中女生吴敏和妈妈在生活中总是相爱相杀,虽然互相关心,想要好好沟通,但每次都弄得两败俱伤,不欢而散。这次,吴敏因为没能按时回家、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妈妈发生了冲突。在爸爸的调解下,母女俩相互理解,用感恩的心、用彼此的爱化解了矛盾。演员:吴敏:高中女生,不愿意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A:吴敏的好朋友。吴敏妈妈:性格直爽,脾气火暴,经常和女儿发生言语上的冲突。吴敏爸爸:性格沉稳,是吴敏和妈妈的调解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女生 两败俱伤 调解员 故事梗概 感恩的心 相互理解 性格 考试成绩
下载PDF
案例三 我不想高考了
4
作者 赵蓉花 《江苏教育》 2019年第40期68-69,共2页
一、“我不想高考了!”小A,高三理科班的学生,曾两次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高考目标是清华大学。但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他的强项数学考得非常糟糕,报考名牌大学一再失利。随后二模考试数学又考得不理想,总分下降,自感清华梦破灭,和当初的... 一、“我不想高考了!”小A,高三理科班的学生,曾两次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高考目标是清华大学。但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他的强项数学考得非常糟糕,报考名牌大学一再失利。随后二模考试数学又考得不理想,总分下降,自感清华梦破灭,和当初的雄心壮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小A的情绪一天比一天低沉,一向自信满满的他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在距离高考近两个月时,他向父母和老师宣布“我不想高考了”,自此,小A既不到学校上课,也不在家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自主招生考试 案例 数学竞赛 清华大学 名牌大学 理科班 一等奖
下载PDF
心理游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5
作者 赵蓉花 《江苏教育》 2018年第80期64-65,共2页
心理游戏借助游戏活动这一载体,把游戏的形式和心理教育的目标有机融合,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模式,通过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教育无痕"的最终目标。选取与心理辅导课的主题相对应的经典心理游戏开发校本... 心理游戏借助游戏活动这一载体,把游戏的形式和心理教育的目标有机融合,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模式,通过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教育无痕"的最终目标。选取与心理辅导课的主题相对应的经典心理游戏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分享参与游戏的体验,让心理游戏真正成为成长性、发展性的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游戏 校本课程 内在体验
下载PDF
例谈高中生“早恋”的辅导策略
6
作者 赵蓉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第14期34-36,共3页
中学生的“早恋”心理往往是不成熟的,他们不能正确把握友谊和爱情的界限。“早恋”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案例中的来访学生由于缺乏同性同学的交流,缺乏自我认同和安全感,觉得自己得不到他人理解,因而通过与异性同学的接触来满足自... 中学生的“早恋”心理往往是不成熟的,他们不能正确把握友谊和爱情的界限。“早恋”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案例中的来访学生由于缺乏同性同学的交流,缺乏自我认同和安全感,觉得自己得不到他人理解,因而通过与异性同学的接触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寻找认同感。学生如果陷入“早恋”的情感漩涡中,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和心理平衡,家长和老师应及时去引导,帮助学生对早恋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引导他们升华自己的感情。同时要正确看待已经发生的早恋现象,指导他们树立奋斗目标,学会驾驭自己的感情之舟。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身心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帮助他们与异性正常交往,尤其鼓励他们与同学广泛接触,共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恋 性心理教育 同伴交往 高二
下载PDF
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7
作者 赵蓉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17期52-54,共3页
中学生的情感好似美丽的水晶球,装着许多美好的憧憬与想象,却又那么易碎。本文记述了一位在高考压力下经历一段情感折磨的高三毕业生,怎样从一场情感危机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处理好学习和情感的关系。他经受了一场人生的严峻考验,也... 中学生的情感好似美丽的水晶球,装着许多美好的憧憬与想象,却又那么易碎。本文记述了一位在高考压力下经历一段情感折磨的高三毕业生,怎样从一场情感危机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处理好学习和情感的关系。他经受了一场人生的严峻考验,也由此变得更加成熟,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候把握了自己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情绪疗法 不合理信念 情感困惑 关系定位
下载PDF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
8
作者 赵蓉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第10期14-16,共3页
学生如何很好地认识、接纳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很好、我很聪明",那么他们的自我接纳就是正向的;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不行、我很笨",这种对自身人格的贬低就会导致他们的自我认... 学生如何很好地认识、接纳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很好、我很聪明",那么他们的自我接纳就是正向的;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不行、我很笨",这种对自身人格的贬低就会导致他们的自我认识发生偏差。本文讨论了咨询中的学习(数学)失败导致"我不行、我很笨"学业自我评价的这类学生案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内在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健全自我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非理性认知 重构认知
下载PDF
一场友爱与信任的邂逅——“信任之旅”心理游戏课例分析与反思
9
作者 赵蓉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7期39-41,共3页
在我最近的咨询案例中遇到很多例关于同学交往的困惑,主要涉及到不知道该如何与同学交往、对其他同学有消极看法和期待、不能正确处理冲突,等等。这些问题和高中的年龄特点虽然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是在高中生的内心对他人缺乏基本的... 在我最近的咨询案例中遇到很多例关于同学交往的困惑,主要涉及到不知道该如何与同学交往、对其他同学有消极看法和期待、不能正确处理冲突,等等。这些问题和高中的年龄特点虽然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是在高中生的内心对他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理解。而“信任之旅”这个团辅活动把游戏的形式和心理教育的目标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活动角色体验中反省自我,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与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交往 团体辅导 游戏
下载PDF
演绎校园故事 激活心理课堂
10
作者 赵蓉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5期49-51,共3页
目前,校园心理剧已经成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受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而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也引用了心理剧的元素,增强了互动性、体验性和生动性。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校园心理剧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目前,校园心理剧已经成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受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而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也引用了心理剧的元素,增强了互动性、体验性和生动性。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校园心理剧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本文就校园心理剧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校园心理剧在教学中的实际操作以及校园心理剧在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思考。通过让学生自己演、自己看、自己悟,从中认识心理困惑,领悟其中的道理,能更多地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心理课 团体辅导
下载PDF
案例一 放下 接受 分享
11
作者 王天文 赵蓉花 《江苏教育》 2018年第32期58-59,共2页
一、对父亲又爱又恨小L,女,16岁,高一学生,在校住宿,身体状况良好,之前从未接触过心理咨询。父母在小L初三时离婚,她跟随妈妈在姥姥家生活,父母暂时都没有再婚。据小L反映,爸爸在与妈妈的离婚问题上不顾及妈妈的情感,也没有顾及当时正... 一、对父亲又爱又恨小L,女,16岁,高一学生,在校住宿,身体状况良好,之前从未接触过心理咨询。父母在小L初三时离婚,她跟随妈妈在姥姥家生活,父母暂时都没有再婚。据小L反映,爸爸在与妈妈的离婚问题上不顾及妈妈的情感,也没有顾及当时正上初三的自己的学业,自己和妈妈对爸爸产生了恨意。上了高中后,爸爸每个周末都给她打电话,也经常来看望她,表达一个父亲对女儿无限的关心和爱。二、夹在父母之间的纠结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客体,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儿童足够的爱,儿童就会体验到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他人及世界的信任,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本案例中小L对待父亲的态度充满矛盾与冲突,既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享受爸爸的爱,同时心理上又有种罪恶感,觉得对不起妈妈。于是,她意识上觉得应该恨父亲,情感上却是爱父亲的。同时,妈妈生气时常会说“我不要你了,把你送给你爸爸”,让她害怕妈妈真的不要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 离婚问题 高一学生 身体状况 成长过程 妈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