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伐作业对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衍征 李耀翔 +2 位作者 李春旭 王子纯 刘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5,110,共14页
【目的】以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辖区内的新林林场设置了0%(CK)、16.7%(LT)、35.5%(MT)和59.9%(HT)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各3块,并于抚育间伐作业7、... 【目的】以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辖区内的新林林场设置了0%(CK)、16.7%(LT)、35.5%(MT)和59.9%(HT)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各3块,并于抚育间伐作业7、9和11 a后对样地进行外业调查。通过分析不同间伐强度下各样地的水平结构、空间结构、林内竞争关系、林层结构、林分开阔度等指标,构建林分结构评价模型,探求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最佳间伐强度。【结果】MT单株平均蓄积量、树高年平均增长量、胸径年平均增长量高于LT 57.89%、18.65%、14.36%,高于HT 20.00%、9.48%、3.76%。威布尔函数形状参数c的估计值在1.4568~2.5863之间,抚育间伐强度的改变没有使得样地径阶发生显著改变。两种计算方式下的混交度(M)和大小比(U)有很高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均是有效指数。M在MT时取得最大值(0.341&0.358);U在MT下取得最小值(0.189&0.184);MT角尺度(W)为0.498,此时更趋于随机分布。随着间伐强度的提升,样地内林木竞争逐渐降低;各样地林层分层概率均低于50%,垂直方向上对空间利用程度较低;各间伐强度下开阔度数值在0.42~0.75之间,林木生长空间充足。各间伐强度样地整体评价等级为2、3、4级,MT中样地S7、S9为4级,样地S7与S9经过35.5%抚育间伐后M提高,水平分布格局趋向于随机分布,林分内部竞争压力小,形成多层次异龄林结构。【结论】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特征产生不同的影响,LT对林分结构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过高的间伐强度(HT)不利于林分结构稳定和林分生产力的提高,35.5%左右的间伐强度为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最优间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落叶松 抚育间伐 天然次生林 林分结构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两种主要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燕 李春旭 +2 位作者 王子纯 赵衍征 李耀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34,共7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主的阔叶混交林、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密集度4个空间结构参数为指标,量化分析两种林型的林分结构状况;用不同树种的四元分布图,对... 以大兴安岭地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主的阔叶混交林、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密集度4个空间结构参数为指标,量化分析两种林型的林分结构状况;用不同树种的四元分布图,对不同天然次生林的树种组成及林分空间结构信息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描述;分析大兴安岭两种主要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不同树种的空间结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林型林分基本结构特征有显著差异,蒙古栎和桦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的平均胸径、树高比落叶松天然次生林小,但郁闭度及树种多样性较高,二者林木分布格局差异不显著。一元分布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50%以上林木呈随机分布,树冠较为密集,林分整体中庸,但不同林型混交方面有差异。四元分布表明,蒙古栎和桦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中,最常见林木空间结构单元为周围很密集地随机分布有其他4种树种的优势木;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林分中,最常见林木空间结构单元是随机分布且零度混交下很密集分布的亚优势木;白桦、落叶松作为两个研究对象都具有的树种,在不同的林型中二者的空间结构单元差别大。因此,促进林区可持续经营,应针对不同林分类型制定相应的补植改造、抚育间伐调整措施,科学管理,使得林分结构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阔叶混交林 落叶松林 林分空间结构 大兴安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