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与生物表活剂复配体系在清防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贲 邓志英 高作禧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8期94-95,107,共3页
原油结蜡是引起油井减产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利用解烃菌降解石蜡等长链烷烃的作用,或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清洗井筒原油,从而达到清蜡的目的。采用将解烃的红球菌Lj1-3与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芽孢杆菌LHX3按照7∶3的比例复... 原油结蜡是引起油井减产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利用解烃菌降解石蜡等长链烷烃的作用,或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清洗井筒原油,从而达到清蜡的目的。采用将解烃的红球菌Lj1-3与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芽孢杆菌LHX3按照7∶3的比例复配,一起注入地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达到控制油井结蜡速度、提高油井产量、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这项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清防蜡技术,综合经济效益好。经过现场试验,在欧31块开展的20口油井的微生物控制油井结蜡的现场应用中,成功率100%,可将原热洗周期延长至少三倍以上,并且取得了2344t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烃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复配 微生物清防蜡 现场试验
下载PDF
治理石油污染的几种生物修复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贲 《实验室科学》 2009年第4期79-80,共2页
该文简述了在石油污染的综合治理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技术,其中主要论述了治理土壤污染采用的几项生物修复技术。
关键词 石油 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
下载PDF
嗜蜡菌种的筛选、性能评价及在低渗透油藏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柳文国 赵贲 +2 位作者 张浩 徐凤廷 郑溪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5-88,92,共5页
针对微生物清防蜡技术进行了微生物学及采油工程学研究 ,通过实验室筛选、性能评价 ,优选出对石蜡降解率达 19%的混合菌种L1,经过工业化生产可将嗜蜡菌发酵成每毫升不低于 2× 10 8个细菌的菌液。通过实验室研究及现场应用可以看出 ... 针对微生物清防蜡技术进行了微生物学及采油工程学研究 ,通过实验室筛选、性能评价 ,优选出对石蜡降解率达 19%的混合菌种L1,经过工业化生产可将嗜蜡菌发酵成每毫升不低于 2× 10 8个细菌的菌液。通过实验室研究及现场应用可以看出 :所应用的嗜蜡菌基本可将固体石蜡利用在 10 %以上 ,好的可达到 2 0 %左右。嗜蜡菌可将长链烃降解成短链烃。嗜蜡菌可通过多种综合作用降低原油凝固点。对包 3 3 2 4井进行吞吐清防蜡施工 ,关井 3d ,细菌可在地层中增殖并保持一定的活性。通过微生物防蜡吞吐措施可使油井产量增加 ,含水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菌种筛选 嗜蜡菌种 性能评价 清蜡 防蜡 低渗透油藏 现场应用 室内实验
下载PDF
特重原油油藏微生物采油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英 梁凤来 +7 位作者 刁虎欣 刘如林 李牧 张浩 赵贲 李吉阳 郎宝山 陈巨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辽河油田冷 43块油藏所产原油含胶质沥青质 37%~ 42 % ,含蜡 5 % ,粘度 9.6~ 43Pa·s(5 0℃ ) ,密度 0 .96 0~ 0 .975 g/cm3 ,已超出了国外某些标准规定的微生物采油适用范围。用优选的适应温度范围为 40~ 6 0℃的两种菌假单胞... 辽河油田冷 43块油藏所产原油含胶质沥青质 37%~ 42 % ,含蜡 5 % ,粘度 9.6~ 43Pa·s(5 0℃ ) ,密度 0 .96 0~ 0 .975 g/cm3 ,已超出了国外某些标准规定的微生物采油适用范围。用优选的适应温度范围为 40~ 6 0℃的两种菌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LH 18和短杆菌 (Brevibacteriumsp .)LH 2 1的等量混合物、培养基 ,分别与该区块5口油井所产原油在 48℃摇床发酵 48小时 ,使原油粘度降低 2 6 %~ 6 5 % ,发酵液表面张力下降 10 %~ 19% ,pH值由中性变为弱酸性 ,表明在原油发酵过程中有表面活性物质和酸生成。在该区块蒸汽吞吐效果很差的同层位 5口井的近井地带注入营养液和混合菌液 ,共 7井次 ,单井一次注入菌液 0 .5~ 1.2t,注入后采用机械抽油。 5口井中有 3口井既增产油又减产水 ,1口井 (间开井 )连续生产。这 4口特重油井单井微生物吞吐试验获得成功。另 1口井产液量和产水量均大幅度上升 ,增产油量极微。同一层位的 5口井微生物采油效果相差很大 ,特别是微生物疏通出水层或通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试验 采油微生物 特重稠油油藏 混合菌种 辽河冷37块
下载PDF
稠油微生物多轮次吞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恩金 李牧 +5 位作者 张浩 赵贲 杨红 齐献宝 张玉增 田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将菌种与无机培养基、稠油混合.在37℃培养3天,根据稠油乳化分散情况,对大量菌种进行筛选、复筛、驯化、复壮、富集.得到了传代性能优良、能适应辽河锦45块、千12块稠油油藏的几株菌并进行了性能评价。这些菌均由数个菌落组成,可... 将菌种与无机培养基、稠油混合.在37℃培养3天,根据稠油乳化分散情况,对大量菌种进行筛选、复筛、驯化、复壮、富集.得到了传代性能优良、能适应辽河锦45块、千12块稠油油藏的几株菌并进行了性能评价。这些菌均由数个菌落组成,可以液蜡、原油为碳源、无机和有机氮为氮源、磷酸根为磷源生长.产表面活性剂和酸(由发酵液表面张力和pH判定),可降解稠油.使其黏度降低20%左右,好氧培养条件的降黏效果优于厌氧培养条件。优选菌种11、Lj1和21在培养液中菌数〉10^4个/mL时对稠油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能力。在两区块13口高含水、低产量、低蒸汽效能、高轮次蒸汽吞吐井上.进行了首轮次微生物吞吐试验,处理半径3m。混合菌发酵液注入量2.0~9.8m^3.关井时间不少于7~9天。与末轮次蒸汽吞吐相比,6口井产油量增加,6口井产油量减少,但产出远大于投入,这12口井为有效井,其中又有6口井产出液中菌数降到10^4个/mL后实施了二轮次微生物吞吐。介绍了2口井微生物吞吐情况和效果,其中1口井已实施二轮次吞吐。以微生物和蒸汽单价比代替注蒸汽量计算油汽比,称之为拟油汽比。图4表7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微生物吞吐 菌种选育 采油菌 产表面活性剂/产酸/解烃菌 注微生物工艺 辽河锦45块/千12块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吞吐技术开采稠油、特稠油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浩 赵贲 +2 位作者 陈巨明 丁宁 郑溪鹃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9-51,共3页
冷家油田冷 4 3块S1+2 油层稠油属特稠油 ,5 0℃脱气原油粘度在 10 0 0 0mPa·s以上。通过优选的假单胞菌L1,LH - 18与短杆菌HY - 2 1对冷 4 3块 8口油井进行吞吐试验 ,共增产原油 94 7t。单井最长有效期超过 6个月 ,最高增产原油 2... 冷家油田冷 4 3块S1+2 油层稠油属特稠油 ,5 0℃脱气原油粘度在 10 0 0 0mPa·s以上。通过优选的假单胞菌L1,LH - 18与短杆菌HY - 2 1对冷 4 3块 8口油井进行吞吐试验 ,共增产原油 94 7t。单井最长有效期超过 6个月 ,最高增产原油 2 80t。该研究拓宽了微生物采油在稠油油藏中应用范围 ,为稠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稠油 冷东 特稠油 转换开发方式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自行车轮毂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贲 袁森 +2 位作者 吴兵 廖飞龙 冯治国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27,54,共6页
增强电动助力自行车人机交互作用和提升骑行舒适程度是电动助力自行车设计与开发的关键问题。首先建立了助力自行车骑行动力学模型,分析平地和坡度路况下自行车骑行驱动力,提出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技术要求。然后,阐述轮毂电机结构和电磁设... 增强电动助力自行车人机交互作用和提升骑行舒适程度是电动助力自行车设计与开发的关键问题。首先建立了助力自行车骑行动力学模型,分析平地和坡度路况下自行车骑行驱动力,提出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技术要求。然后,阐述轮毂电机结构和电磁设计,重点分析了磁路特性;结合基于陀螺仪搭配踏频、车速传感器的控制策略,设计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器,并进行驱动系统测试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较好实现自行车骑行的人机交互,舒适程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计算 轮毂电机 控制器 人机交互
下载PDF
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段君华 裴文楠 +1 位作者 赵贲 尹贤蓉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60-361,共2页
晚期肝癌在临床上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且已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我院自1992年11月~1996年4月对26例原发性晚期肝癌病人施行了39次经皮肝动脉灌注尝试化疗和栓塞治疗或单纯灌注化疗,获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肿瘤 晚期 介入疗法
下载PDF
热致可逆水基凝胶调剖封窜剂及其先导性现场试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4-217,共4页
所报道的热致可逆凝胶调剖防窜剂是一项专利技术。该剂是一种纤维素醚水溶液,温度升高至70℃以上时即转变为凝胶,其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降至70℃以下时又转变为溶液。黏温曲线表明,随盐(NaCl)度增大(0--60g/L),凝胶化... 所报道的热致可逆凝胶调剖防窜剂是一项专利技术。该剂是一种纤维素醚水溶液,温度升高至70℃以上时即转变为凝胶,其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降至70℃以下时又转变为溶液。黏温曲线表明,随盐(NaCl)度增大(0--60g/L),凝胶化温度降低,凝胶黏度增大;加入凝胶化调节剂可在40~120℃范围内改变凝胶化温度及成胶时间。渗透率和注水压力曲线表明,注入填砂管的该水溶液在反复加热时均可形成凝胶并封堵填砂管;在并联双填砂管组中注入该水溶液并加热至凝胶化温度以上,在高渗、低渗管中均可造成封堵并使两管的渗透率趋于一致;封堵后的填砂管注水压力明显高于注油压力,表明该剂的封堵有选择性。该剂已在辽河油田锦607块4口蒸汽吞吐井应用,防汽窜效果良好,增油减水效果显著,如64—741井第4轮注汽时周围有3口井发生汽窜,注入60m^3热致可逆成胶溶液后实施第5轮注汽时未发生汽窜,周期产油量比周期增加321t,产水量比上周期减小171m^3。图5表1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凝胶可逆凝胶 纤维素醚 岩心封堵性能 封堵选择性 调剖堵水 封汽窜 蒸汽吞吐井 辽河油田锦607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