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MS/MS法测定青蒿琥酯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迪克 米红 +2 位作者 温淑婷 向长勤 刘凤斌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9期33-38,共6页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分析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0.5 mL含20~30 mg(100 mg/kg)TNB...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分析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0.5 mL含20~30 mg(100 mg/kg)TNBS的30%乙醇溶液灌肠法造模。采用UPLC-MS/MS法进行方法学考察与血药浓度分析,色谱柱为安捷伦Poroshell 120EC-C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甲酸;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5 mL/min;质谱离子源为ESI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用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ART浓度的方法,线性范围为21.47~15,652.00 ng/mL(R2=0.999,5),最低检测限为1.25 ng/mL(S/N>3)。测得经口服给药后,ART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符合二室模型,正常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1,273.24±192.73)μg/L、(829.86±177.52)μg/L,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8 h)分别为(2,435.02±558.01)μg/(h·L)、(1,523.95±482.81)μg/(h·L),半衰期(t1/2)分别为(2.83±1.94)h、(5.04±1.28)h。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Cmax明显降低(P<0.01),AUC0~8 h减少(P<0.05),t1/2明显升高(P<0.05)。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测定大鼠血浆中ART浓度的方法;并应用这种方法测得经口服给药后,青蒿琥酯在正常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提示了病理状态下动物吸收率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青蒿琥酯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药代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选穴规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温淑婷 Pham Ba Tuyen +2 位作者 刘凤斌 赵迪克 温翠婷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5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选穴规律。方法:对近15年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梳理,采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统计35篇文献组方62组...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选穴规律。方法:对近15年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梳理,采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统计35篇文献组方62组,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UC的RCT文献呈逐年增多趋势;治疗方法主要是穴位埋线配合中西药、灌肠;腧穴使用频次依次为足三里、天枢、大肠俞;选取的经脉以足阳明胃经和膀胱经居多;证型以脾胃气虚、脾肾阳虚和血瘀肠结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相关性最好的是足三里-中脘-天枢;聚类分析出4个聚类群,从中总结出穴位埋线治疗UC的常用腧穴组合规律。结论:穴位埋线治疗UC时多以调理肠腑为基本治法,同时辨证配伍及随症选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穴位埋线 选穴规律 关联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从理、法、方、药谈“四有”好教师的必备素养
3
作者 赵迪克 郭凤鹏 +1 位作者 牛君 李丽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4期22-23,共2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教育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强调,教师要做到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这“...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教育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强调,教师要做到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这“四有”是对新时期高素质教师的品行特质进行的高度概括,也是广大教师的奋斗目标。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在治疗疾病时讲求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笔者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发现这四个要素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优秀教师需要具备的“四有”要素存在相通之处,文章试从理、法、方、药的角度,浅谈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必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有”教师 师德师风 教师队伍建设 “理法方药”
原文传递
基于c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6
4
作者 赵迪克 牛君 +5 位作者 杜志欣 周春雨 丁申奥 杜晓丹 杨丽萍 毛梦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5,共9页
目的:该研究基于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探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法制备的大鼠抑郁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 目的:该研究基于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探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法制备的大鼠抑郁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进行49 d的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第29天开始给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柴胡龙骨牡蛎汤颗粒剂2.89、5.78、11.56 g·kg^(-1),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2.06 mg·kg^(-1)。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cAM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KA、CREB、BDNF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KA、BDNF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CREB定位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进入总次数、中央区运动距离均显著降低(P<0.01),海马5-HT、NE、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PKA蛋白表达、BDNF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CREB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药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降低(P<0.0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药组大鼠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运动距离显著、央区进入次数明显增加(P<0.05,P<0.0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药组海马5-HT含量、NE含量、cAMP含量明显增高(P<0.05,P<0.0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药组海马PKA蛋白表达、CERB和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都显著增加(P<0.01)。HE和尼氏染色显示海马神经元结构恢复。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节抑郁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水平,激活c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上调BDNF表达,保护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缓解大鼠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抑郁症 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伟钦 李培武 +4 位作者 米红 赵迪克 向长勤 陈昫 刘凤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2×10^4U·kg^-1)和参附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3,1.5,0.75g·kg^-...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2×10^4U·kg^-1)和参附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3,1.5,0.75g·kg^-1)。实验采用逆行胆胰管灌注5%牛磺胆酸钠溶液复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造模后3h,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乌司他丁、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6h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胰腺及心肌的病理变化,并检测大鼠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胰腺、心肌损伤严重,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心肌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TNF.d,IL-1/3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参附注射液组的胰腺和心脏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参附注射液组大鼠心肌Na+-K+-ATP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TNF-α,IL-lβ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减少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的表达,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重症急性胰腺炎 NA^+-K^+-ATP酶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白细胞介素-6(IL-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