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赵通儒书信选(五)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年第4期196-204,共9页
致周副主席信(1949年9月18日)编者按:这是赵通儒在1949年9月18日写给周恩来副主席的一封信。当时,他正随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西北代表团来到北京,切身感受到了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喜人形势。作为一名投身革命二十余年的老党员,...
致周副主席信(1949年9月18日)编者按:这是赵通儒在1949年9月18日写给周恩来副主席的一封信。当时,他正随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西北代表团来到北京,切身感受到了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喜人形势。作为一名投身革命二十余年的老党员,赵通儒的激动心情不难想见。在陕北最早加入党团组织的十人中,白明善、乔国祯为革命牺牲,罗伯福、马瑞昌已然去世,邓重庆、杜嗣尧离开了革命队伍,杜衡、杨璞、李蓉鉴则成为革命的叛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儒
白明善
政协会议
革命队伍
党团组织
一封信
乌审
副主席
布礼
北方局
原文传递
赵通儒书信选(三)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致彭德怀副总司令信(1950年3月18日) 副总司令彭钧鉴:军政党要务劳苦你,已够忙累了,不能分劳解累减苦,又以私人材料搅扰,罪戾实难求恕免。谨呈手稿,敬希公余裁施。肃此敬叩钧安!!
关键词
书信
通儒
1950年
彭德怀
司令
原文传递
赵通儒书信选(七)
3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年第6期175-189,共15页
这封信是赵通儒给山西省运城地区夏县县委外调材料的回复。信中对红军解放瓦窑堡、党中央进驻瓦窑堡和我党经营瓦窑堡等历史情况作了简明扼要的说明,脉络清楚,真实可靠,堪称一篇“中国共产党瓦窑堡简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通儒
总司令部
陕西日报
邓国忠
政训
陕西省委
胡宗南
书记长
副厅长
中共北方局
原文传递
赵通儒书信选(四)
4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年第3期205-216,共12页
致高克林同志信 过去由于国民党统治,战争,所以,无法谈一下彼此心胸。 现在把下列问题向您谈一下: 一、您们三人来到陕北及陕北特委对您们的安置。 1、1928年春陕北特委在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后成立。1928年冬,渭华暴动失败,陕西省委...
致高克林同志信 过去由于国民党统治,战争,所以,无法谈一下彼此心胸。 现在把下列问题向您谈一下: 一、您们三人来到陕北及陕北特委对您们的安置。 1、1928年春陕北特委在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后成立。1928年冬,渭华暴动失败,陕西省委给特委指示,有些参加渭华失败的关中党员,要安置到陕北,图再举。白明善、谢子长、刘志丹、杜衡(叛)……接踵回陕北,皆经我。首批名单是您们三人(编者注——即高克林、向孝慈、李锦峰三名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儒
陕西省委
白明善
谢子长
国民党统治
井岳秀
延安文学
志丹
北方局
邓宝珊
原文传递
赵通儒书信选
5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3年第6期5-15,共11页
赵通儒致毛主席信毛主席:节届新年,为我国人所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时,谨为钧座增寿增岁月祝!全国解放战争行将结束,亦全国人民春满全国和平到处之喜日也。谨为钧座贺!税驾苏京,双龙会,倡中苏和平,为世界持久...
赵通儒致毛主席信毛主席:节届新年,为我国人所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时,谨为钧座增寿增岁月祝!全国解放战争行将结束,亦全国人民春满全国和平到处之喜日也。谨为钧座贺!税驾苏京,双龙会,倡中苏和平,为世界持久和平开新纪元,为今代及新生代人类贺!43年蒙面谕天下是非"无产非无产",未敢或忘!46年延安飞机场相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儒
双龙会
全国解放战争
春满
苏京
苏联人
毛泽东时代
二字
马恩列斯
私怀
原文传递
赵通儒文稿选录(连载一)
6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7年第4期176-186,共11页
目前共收集到赵通儒的六个笔记本,其中三本为读书笔记,里面有两本是1952年夏秋住西北高干疗养院时,学习党的整风文献《六大以前》时所做,一本是读其中的毛泽东《中国社会分析》一文(即《毛泽东选集》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目前共收集到赵通儒的六个笔记本,其中三本为读书笔记,里面有两本是1952年夏秋住西北高干疗养院时,学习党的整风文献《六大以前》时所做,一本是读其中的毛泽东《中国社会分析》一文(即《毛泽东选集》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后的读书笔记。另外三本为工作生活笔记,其中《回延笔记》写于1949年3月5日至6月8日,记录了从榆林被释回到延安期间的工作学习情况。1949年6月9日进入西安后的笔记命名为《西安杂记》。《回延笔记》和《西安杂记》写在同一个笔记本中。其它两本没有命名,据所记内容判断,时间当在1949年至1950年间。这组文稿,就是从后面三个笔记本中辑录的,编者仅做了大致归类。标题是编者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文稿
通儒
《毛泽东选集》
1949年
连载
选录
读书笔记
原文传递
赵通儒书信选(二) 与习仲勋副总理、乌兰夫副总理之间的一组通信
7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1961年11月,赵通儒结束了两年的劳教生活,回到西安,无法安置,由省民政厅负责处理。两年的劳教生活,赵通儒备受折磨,病情加重,全身瘦到仅仅85斤体重,人们都看他马上就活不下去了。此时,赵通儒的族侄赵清安参加西藏平叛后复员回子长老家,...
1961年11月,赵通儒结束了两年的劳教生活,回到西安,无法安置,由省民政厅负责处理。两年的劳教生活,赵通儒备受折磨,病情加重,全身瘦到仅仅85斤体重,人们都看他马上就活不下去了。此时,赵通儒的族侄赵清安参加西藏平叛后复员回子长老家,民政厅动员赵清安领叔叔回家养老。经请示省委书记处李启明书记和省委,决定每月按17级发给生活费,回家养老。1962年元月28日,民政厅派专人专车将其送回子长县,由该县按月照规定发给生活费,并请在日常生活上给以适当照顾。赵通儒回家后,经过自己的精心调养,和亲邻的悉心照顾,以及子长县上下的周到照顾,病体逐渐得到恢复,但生活仍然极为困难。无奈之下,1962年5月28日和6月1日,他分别向当年的老战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乌兰夫和习仲勋两人写信,反映自己的困苦,请求帮助恢复原来的工资级别。6月16日,乌兰夫将赵通儒的来信,转给习仲勋。6月26日,习仲勋将两封信转给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杨伯伦,并指示:商请省委可否将其现有生活费101.5元,适当提高。民政厅遂报李启明书记和省委组织部,决定将现在执行的17级改为14级,工资标准即每月发给141.5元生活费,并请子长县在吃粮和某些物质上酌情予以照顾。此举让赵通儒度过了63年、64年,过了两年较为正常的生活,结婚,生女。1964年10月,四清风暴刮起后,厄运再次降临到赵通儒身上。这组通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习仲勋同志待人宽厚、关爱同志、从不整人的优良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副总理
习仲勋
乌兰夫
通儒
通信
书信
生活费
民政厅
原文传递
赵通儒文稿选录(连载二)
8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7年第5期189-200,共12页
幼时的一些私念头母亲给我将一件夹衣补了一下,补的胸前有一块正方形补钉。夹衣是紫色的,补钉是另一色的。我一穿之后,私念,我将穿补服乎?考补服为封建时代大官员所着制服。幼时只是从看旧戏上知之。往绥德投考四师,路遇保壮王砭,为一...
幼时的一些私念头母亲给我将一件夹衣补了一下,补的胸前有一块正方形补钉。夹衣是紫色的,补钉是另一色的。我一穿之后,私念,我将穿补服乎?考补服为封建时代大官员所着制服。幼时只是从看旧戏上知之。往绥德投考四师,路遇保壮王砭,为一高石崖,崖上刻二人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载
选录
文稿
通儒
封建时代
正方形
原文传递
赵通儒书信选(六)
9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年第5期194-204,共11页
1949年夏致夏振扬、马鸿逵、高桂滋信 致夏振扬信(1949年6月16日) 同文女士:劳将致振扬信设法转或将他的通信处见告为盼。
关键词
1949年
书信
通儒
原文传递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二)
被引量:
2
10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1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陕北各县代表大会1929年初绥德张家渠会议接受六大决议争论造反问题一、地址:绥德,周家硷,张家渠,李银家沟,果园。二、时间:1929年1月,农历民国17年腊月下旬。
关键词
陕北
蒋介石
革命力量
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
延安文学
反问题
秘密工作
经验教训
国民党
原文传递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二)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5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四师校长教员的特殊供献(1959年3月27日)一、高竺轩、高宪斌的意外后果。中国,国弱民贫。陕北,落后偏僻,贫弱可为全国之最。除榆、神、府、米、绥、横、佳县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供给子弟读书升学外,其它十七县,连地主、富农也多不供子...
四师校长教员的特殊供献(1959年3月27日)一、高竺轩、高宪斌的意外后果。中国,国弱民贫。陕北,落后偏僻,贫弱可为全国之最。除榆、神、府、米、绥、横、佳县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供给子弟读书升学外,其它十七县,连地主、富农也多不供子弟上学。贫苦工农子弟,根本对小学和私塾也只能望而兴叹,望而生畏。饭都吃不上,还敢奢望念书?!榆林中学,完全自费,个别县的豪绅地主子弟或其亲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而兴叹
杨先
弱民
团总
二次大战
抗日救国
三一
马尔萨斯人口论
上海大学
全国改革
原文传递
解放瓦窑堡的前前后后(连载三)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3年第3期139-156,共18页
七、围城中的双方斗争驻在瓦窑堡城内的国民党军官,为了苟延残喘,强迫老百姓修寨子、战壕、碉堡、炮楼、梅花窖、城墙。城内和郊区人民,非常痛苦和痛恨。安定县和永坪反动军队逃入了瓦窑堡,给敌人增加了兵力,但粮食困难。敌军人多力大,...
七、围城中的双方斗争驻在瓦窑堡城内的国民党军官,为了苟延残喘,强迫老百姓修寨子、战壕、碉堡、炮楼、梅花窖、城墙。城内和郊区人民,非常痛苦和痛恨。安定县和永坪反动军队逃入了瓦窑堡,给敌人增加了兵力,但粮食困难。敌军人多力大,气焰高盛,压迫人民更凶更残。人民和敌军对立的极尖锐。两处敌军逃入城,人民知道敌军有精良武器,以营为单位,还不敢驻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局
游击战争
苏维埃政府
老君殿
主力部队
反“围剿”
政训
福建人民政府
革命战争时期
集中兵力
原文传递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八)
被引量:
1
13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2年第2期160-178,共19页
封建统治下生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榆林县委1958年4月26日——5月5日元未,天下大乱,为了推翻元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万里长城,北地边陲,又成全国军事、政治斗争的主要战场,发展的结果,是明朝重修万里长城和建筑沿边军政重镇。从省志、县志、...
封建统治下生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榆林县委1958年4月26日——5月5日元未,天下大乱,为了推翻元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万里长城,北地边陲,又成全国军事、政治斗争的主要战场,发展的结果,是明朝重修万里长城和建筑沿边军政重镇。从省志、县志、传说、遗迹、战痕、史乘,都说明现存的万里长城,从宁夏至雁门关,中经盐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城
陕北
延安文学
二十年
封建统治
蒋介石
土皇帝
国民党
反革命
绥德
原文传递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一)
被引量:
1
14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1年第1期138-155,共18页
赵通儒(1909——1969),又名赵仰普,陕西子长人。1924年秋入绥德四师,不久入团,1925年转党。大革命时期曾任绥德团地委书记、党地委委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恢复陕北十余县党组织,是成立陕北特委的主要组织者,历任特委委员、绥德县委书记...
赵通儒(1909——1969),又名赵仰普,陕西子长人。1924年秋入绥德四师,不久入团,1925年转党。大革命时期曾任绥德团地委书记、党地委委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恢复陕北十余县党组织,是成立陕北特委的主要组织者,历任特委委员、绥德县委书记,清涧中心县委书记兼陕北特委南路特派员等职。1930年春以陕北特委驻北平代表身份赴北平,接通了陕北特委与北方局的关系。在北平求学五年,身份为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学院、法商学院学生,在参加地下工作的同时,师从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达教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1935年春回陕北入苏区,参加了根据地的创建工作,领导军民围困解放了瓦窑堡,迎接党中央进驻了瓦窑堡。抗战时期两任伊克昭盟工委书记,是我党民族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建国后曾任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秘书长。1969年去世。赵通儒是陕北最早加入党与团的十人之一,也是十人中始终留在党内并迎来新中国成立的惟一一人。他参加了西北党团的创建工作,是土地革命早期陕北特委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他既是革命的亲历者,又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与理论根底,在西北党内是公认的文化理论水平最高的"红秀才",建国后长期养病赋闲,留下了大量文字资料,其中学术价值最大、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完整著作是21万字的《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资料》共收集了27篇文章,包括两篇序文和两篇总论,七篇早期陕北特委七次重要会议的回忆录,以及中共在安定、绥德、榆林、清涧等16个县产生、发展和早期活动的情况。七篇会议回忆录写成于1951年6月,其余则写于1957年5月至1958年6月。《资料》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让读者穿越百年岁月的时空隧道,置身于清末到1935年的陕北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地理、语言、风俗、商业、灾荒……在身临其境中全面了解那段历史,是同类著作中惟一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著作,反映出作者理论功底的精深、学识修养的深厚、社会知识的渊博、生活经验的丰富以及对陕北社会深入骨髓的惊人了解。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全文连载这部著作,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反革命
绥德县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国革命
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
文件
共产主义
原文传递
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在延安
被引量:
1
15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0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延安,是陕北历史上的名城,为各朝代驻重兵之地。清为府治所在。辛亥革命后,废府改县,称肤施。但由于过去所属十县及当地人民皆不愿称肤施而愿仍称延安,故民国三四十年,除县官的上行平行下行公文称肤施外。
关键词
延安
陕北
西安
四十年
哥老会
辛亥革命后
帝国主义
高利贷
绥德
民国
原文传递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一)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沿革简述(1959年3月) 一、1923年高竺轩校长,高宪斌学监(教务处)等,创办绥师。当时陕北文化落后,教育还沉沦在封建主义残余的泥坑。只一榆林陕北联合县立中学,刚办起几年,以造就升考大学学生为主,师资非常缺...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沿革简述(1959年3月) 一、1923年高竺轩校长,高宪斌学监(教务处)等,创办绥师。当时陕北文化落后,教育还沉沦在封建主义残余的泥坑。只一榆林陕北联合县立中学,刚办起几年,以造就升考大学学生为主,师资非常缺乏。各县虽已各有一二或三五所县立高级、初级小学,皆在清未遗老遗少、举人、拔贡、秀才手中,虽不进行八股科举教育,仍以崇儒重道、纲常伦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学校
陕西省
回忆录
连载
封建主义残余
陕北文化
科举教育
1959年
原文传递
国药“煅术”刍议
17
作者
赵通儒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122-122,共1页
煅是一种用高温加热处理药材的方法。将药材直接或间接放入火中煅烧,其温度一般在300~700℃之间,个别药材则要求达到800~900℃,以药材煅至质地疏松、或失去结晶水变成无水药物或炭化为度。本法适用于矿石、动物贝壳和含有粘液质的药...
煅是一种用高温加热处理药材的方法。将药材直接或间接放入火中煅烧,其温度一般在300~700℃之间,个别药材则要求达到800~900℃,以药材煅至质地疏松、或失去结晶水变成无水药物或炭化为度。本法适用于矿石、动物贝壳和含有粘液质的药材。《中国药典》90版一部共收载需煅制的药材19种,占常用药材4%左右。据笔者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医疗单位无炮制室和炮制人员,依赖药材公司加工。而大部分药材公司也个具备煅制条件,或因用量小、品种少被忽视,或因煅制后药物损失过大等原因不予煅制,成为中药炮制的真空地带,一些煅制的药材也存在“不及”或“太过”现象。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国药煅制的体会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炮制
煅制
原文传递
家史材料选录
18
作者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8年第3期194-207,共14页
1962年夏秋,陕西省革命博物馆派三名同志组成陕北调查组,到子长县收集到一大批史料,现收藏在陕西省档案馆。调查组从赵通儒手里抄录了一批史料,其中三篇分别记述了父亲赵树德、母亲井赵氏烈士、二弟赵仰轨烈士的生平。三篇史料中,《先...
1962年夏秋,陕西省革命博物馆派三名同志组成陕北调查组,到子长县收集到一大批史料,现收藏在陕西省档案馆。调查组从赵通儒手里抄录了一批史料,其中三篇分别记述了父亲赵树德、母亲井赵氏烈士、二弟赵仰轨烈士的生平。三篇史料中,《先父义行略述》不是全文,只是与党史有关内容的摘录。赵通儒另外还写过祖父赵玉林、祖母李赵氏的材料。这些史料,从侧面反映了清末明初安定县的社会风貌,具有珍贵的社会学意义,故集中刊发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
通儒
土地主
革命博物馆
子长县
赵树德
祖母
赵玉
明初
社会风貌
原文传递
民国初期的瓦窑堡社会(上)
19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6年第1期167-179,共13页
本文原为赵通儒的一份自传,写作时间大约在1964年前后。这份自传从1910年出生写到1924年冬,1925年后的经历目前没有见到,应该是没有写完。这份自传对民国初期陕北瓦窑堡的社会各个方面记录得非常生动、详实,为我们了解当时陕北的社会状...
本文原为赵通儒的一份自传,写作时间大约在1964年前后。这份自传从1910年出生写到1924年冬,1925年后的经历目前没有见到,应该是没有写完。这份自传对民国初期陕北瓦窑堡的社会各个方面记录得非常生动、详实,为我们了解当时陕北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现标题是编者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写作时间
通儒
救世堂
我自己
一家老小
父子关系
七八
冯家屯
一串钱
原文传递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三)
20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5年第3期159-165,共7页
在四师争论过的中国革命问题(1959年3月28日) 从1924年到1927年,在四师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讨论、争论过一些关涉我国革命的路线、战略、策略问题。虽然时逾30年,在国内各地还找不到同样类似的当时的原样意见和结论。择要追记忆及之涓...
在四师争论过的中国革命问题(1959年3月28日) 从1924年到1927年,在四师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讨论、争论过一些关涉我国革命的路线、战略、策略问题。虽然时逾30年,在国内各地还找不到同样类似的当时的原样意见和结论。择要追记忆及之涓滴,供母校保存、展览、参考、研究或作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暴动
策略问题
北方局
国民革命
世界革命
二次大战
国共合作
三年
抗日救国
张作霖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书信选(五)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通儒
出处
《延安文学》
2014年第4期196-204,共9页
文摘
致周副主席信(1949年9月18日)编者按:这是赵通儒在1949年9月18日写给周恩来副主席的一封信。当时,他正随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西北代表团来到北京,切身感受到了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喜人形势。作为一名投身革命二十余年的老党员,赵通儒的激动心情不难想见。在陕北最早加入党团组织的十人中,白明善、乔国祯为革命牺牲,罗伯福、马瑞昌已然去世,邓重庆、杜嗣尧离开了革命队伍,杜衡、杨璞、李蓉鉴则成为革命的叛徒,
关键词
通儒
白明善
政协会议
革命队伍
党团组织
一封信
乌审
副主席
布礼
北方局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书信选(三)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通儒
出处
《延安文学》
2014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文摘
致彭德怀副总司令信(1950年3月18日) 副总司令彭钧鉴:军政党要务劳苦你,已够忙累了,不能分劳解累减苦,又以私人材料搅扰,罪戾实难求恕免。谨呈手稿,敬希公余裁施。肃此敬叩钧安!!
关键词
书信
通儒
1950年
彭德怀
司令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书信选(七)
3
作者
赵通儒
机构
不详
出处
《延安文学》
2014年第6期175-189,共15页
文摘
这封信是赵通儒给山西省运城地区夏县县委外调材料的回复。信中对红军解放瓦窑堡、党中央进驻瓦窑堡和我党经营瓦窑堡等历史情况作了简明扼要的说明,脉络清楚,真实可靠,堪称一篇“中国共产党瓦窑堡简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通儒
总司令部
陕西日报
邓国忠
政训
陕西省委
胡宗南
书记长
副厅长
中共北方局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书信选(四)
4
作者
赵通儒
出处
《延安文学》
2014年第3期205-216,共12页
文摘
致高克林同志信 过去由于国民党统治,战争,所以,无法谈一下彼此心胸。 现在把下列问题向您谈一下: 一、您们三人来到陕北及陕北特委对您们的安置。 1、1928年春陕北特委在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后成立。1928年冬,渭华暴动失败,陕西省委给特委指示,有些参加渭华失败的关中党员,要安置到陕北,图再举。白明善、谢子长、刘志丹、杜衡(叛)……接踵回陕北,皆经我。首批名单是您们三人(编者注——即高克林、向孝慈、李锦峰三名同志)。
关键词
通儒
陕西省委
白明善
谢子长
国民党统治
井岳秀
延安文学
志丹
北方局
邓宝珊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书信选
5
作者
赵通儒
出处
《延安文学》
2013年第6期5-15,共11页
文摘
赵通儒致毛主席信毛主席:节届新年,为我国人所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时,谨为钧座增寿增岁月祝!全国解放战争行将结束,亦全国人民春满全国和平到处之喜日也。谨为钧座贺!税驾苏京,双龙会,倡中苏和平,为世界持久和平开新纪元,为今代及新生代人类贺!43年蒙面谕天下是非"无产非无产",未敢或忘!46年延安飞机场相遇。
关键词
通儒
双龙会
全国解放战争
春满
苏京
苏联人
毛泽东时代
二字
马恩列斯
私怀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文稿选录(连载一)
6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7年第4期176-186,共11页
文摘
目前共收集到赵通儒的六个笔记本,其中三本为读书笔记,里面有两本是1952年夏秋住西北高干疗养院时,学习党的整风文献《六大以前》时所做,一本是读其中的毛泽东《中国社会分析》一文(即《毛泽东选集》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后的读书笔记。另外三本为工作生活笔记,其中《回延笔记》写于1949年3月5日至6月8日,记录了从榆林被释回到延安期间的工作学习情况。1949年6月9日进入西安后的笔记命名为《西安杂记》。《回延笔记》和《西安杂记》写在同一个笔记本中。其它两本没有命名,据所记内容判断,时间当在1949年至1950年间。这组文稿,就是从后面三个笔记本中辑录的,编者仅做了大致归类。标题是编者加的。
关键词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文稿
通儒
《毛泽东选集》
1949年
连载
选录
读书笔记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书信选(二) 与习仲勋副总理、乌兰夫副总理之间的一组通信
7
作者
赵通儒
出处
《延安文学》
201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文摘
1961年11月,赵通儒结束了两年的劳教生活,回到西安,无法安置,由省民政厅负责处理。两年的劳教生活,赵通儒备受折磨,病情加重,全身瘦到仅仅85斤体重,人们都看他马上就活不下去了。此时,赵通儒的族侄赵清安参加西藏平叛后复员回子长老家,民政厅动员赵清安领叔叔回家养老。经请示省委书记处李启明书记和省委,决定每月按17级发给生活费,回家养老。1962年元月28日,民政厅派专人专车将其送回子长县,由该县按月照规定发给生活费,并请在日常生活上给以适当照顾。赵通儒回家后,经过自己的精心调养,和亲邻的悉心照顾,以及子长县上下的周到照顾,病体逐渐得到恢复,但生活仍然极为困难。无奈之下,1962年5月28日和6月1日,他分别向当年的老战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乌兰夫和习仲勋两人写信,反映自己的困苦,请求帮助恢复原来的工资级别。6月16日,乌兰夫将赵通儒的来信,转给习仲勋。6月26日,习仲勋将两封信转给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杨伯伦,并指示:商请省委可否将其现有生活费101.5元,适当提高。民政厅遂报李启明书记和省委组织部,决定将现在执行的17级改为14级,工资标准即每月发给141.5元生活费,并请子长县在吃粮和某些物质上酌情予以照顾。此举让赵通儒度过了63年、64年,过了两年较为正常的生活,结婚,生女。1964年10月,四清风暴刮起后,厄运再次降临到赵通儒身上。这组通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习仲勋同志待人宽厚、关爱同志、从不整人的优良品质。
关键词
国务院副总理
习仲勋
乌兰夫
通儒
通信
书信
生活费
民政厅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文稿选录(连载二)
8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7年第5期189-200,共12页
文摘
幼时的一些私念头母亲给我将一件夹衣补了一下,补的胸前有一块正方形补钉。夹衣是紫色的,补钉是另一色的。我一穿之后,私念,我将穿补服乎?考补服为封建时代大官员所着制服。幼时只是从看旧戏上知之。往绥德投考四师,路遇保壮王砭,为一高石崖,崖上刻二人形。
关键词
连载
选录
文稿
通儒
封建时代
正方形
分类号
G258.2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通儒书信选(六)
9
作者
赵通儒
出处
《延安文学》
2014年第5期194-204,共11页
文摘
1949年夏致夏振扬、马鸿逵、高桂滋信 致夏振扬信(1949年6月16日) 同文女士:劳将致振扬信设法转或将他的通信处见告为盼。
关键词
1949年
书信
通儒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二)
被引量:
2
10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1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文摘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陕北各县代表大会1929年初绥德张家渠会议接受六大决议争论造反问题一、地址:绥德,周家硷,张家渠,李银家沟,果园。二、时间:1929年1月,农历民国17年腊月下旬。
关键词
陕北
蒋介石
革命力量
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
延安文学
反问题
秘密工作
经验教训
国民党
分类号
D23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二)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5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文摘
四师校长教员的特殊供献(1959年3月27日)一、高竺轩、高宪斌的意外后果。中国,国弱民贫。陕北,落后偏僻,贫弱可为全国之最。除榆、神、府、米、绥、横、佳县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供给子弟读书升学外,其它十七县,连地主、富农也多不供子弟上学。贫苦工农子弟,根本对小学和私塾也只能望而兴叹,望而生畏。饭都吃不上,还敢奢望念书?!榆林中学,完全自费,个别县的豪绅地主子弟或其亲友,
关键词
望而兴叹
杨先
弱民
团总
二次大战
抗日救国
三一
马尔萨斯人口论
上海大学
全国改革
分类号
I25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解放瓦窑堡的前前后后(连载三)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3年第3期139-156,共18页
文摘
七、围城中的双方斗争驻在瓦窑堡城内的国民党军官,为了苟延残喘,强迫老百姓修寨子、战壕、碉堡、炮楼、梅花窖、城墙。城内和郊区人民,非常痛苦和痛恨。安定县和永坪反动军队逃入了瓦窑堡,给敌人增加了兵力,但粮食困难。敌军人多力大,气焰高盛,压迫人民更凶更残。人民和敌军对立的极尖锐。两处敌军逃入城,人民知道敌军有精良武器,以营为单位,还不敢驻守了。
关键词
北方局
游击战争
苏维埃政府
老君殿
主力部队
反“围剿”
政训
福建人民政府
革命战争时期
集中兵力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八)
被引量:
1
13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2年第2期160-178,共19页
文摘
封建统治下生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榆林县委1958年4月26日——5月5日元未,天下大乱,为了推翻元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万里长城,北地边陲,又成全国军事、政治斗争的主要战场,发展的结果,是明朝重修万里长城和建筑沿边军政重镇。从省志、县志、传说、遗迹、战痕、史乘,都说明现存的万里长城,从宁夏至雁门关,中经盐池。
关键词
榆林城
陕北
延安文学
二十年
封建统治
蒋介石
土皇帝
国民党
反革命
绥德
分类号
D23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一)
被引量:
1
14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1年第1期138-155,共18页
文摘
赵通儒(1909——1969),又名赵仰普,陕西子长人。1924年秋入绥德四师,不久入团,1925年转党。大革命时期曾任绥德团地委书记、党地委委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恢复陕北十余县党组织,是成立陕北特委的主要组织者,历任特委委员、绥德县委书记,清涧中心县委书记兼陕北特委南路特派员等职。1930年春以陕北特委驻北平代表身份赴北平,接通了陕北特委与北方局的关系。在北平求学五年,身份为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学院、法商学院学生,在参加地下工作的同时,师从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达教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1935年春回陕北入苏区,参加了根据地的创建工作,领导军民围困解放了瓦窑堡,迎接党中央进驻了瓦窑堡。抗战时期两任伊克昭盟工委书记,是我党民族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建国后曾任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秘书长。1969年去世。赵通儒是陕北最早加入党与团的十人之一,也是十人中始终留在党内并迎来新中国成立的惟一一人。他参加了西北党团的创建工作,是土地革命早期陕北特委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他既是革命的亲历者,又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与理论根底,在西北党内是公认的文化理论水平最高的"红秀才",建国后长期养病赋闲,留下了大量文字资料,其中学术价值最大、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完整著作是21万字的《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资料》共收集了27篇文章,包括两篇序文和两篇总论,七篇早期陕北特委七次重要会议的回忆录,以及中共在安定、绥德、榆林、清涧等16个县产生、发展和早期活动的情况。七篇会议回忆录写成于1951年6月,其余则写于1957年5月至1958年6月。《资料》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让读者穿越百年岁月的时空隧道,置身于清末到1935年的陕北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地理、语言、风俗、商业、灾荒……在身临其境中全面了解那段历史,是同类著作中惟一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著作,反映出作者理论功底的精深、学识修养的深厚、社会知识的渊博、生活经验的丰富以及对陕北社会深入骨髓的惊人了解。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全文连载这部著作,以飨读者。
关键词
陕北
反革命
绥德县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国革命
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
文件
共产主义
分类号
D23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在延安
被引量:
1
15
作者
赵通儒
出处
《延安文学》
2010年第4期124-127,共4页
文摘
延安,是陕北历史上的名城,为各朝代驻重兵之地。清为府治所在。辛亥革命后,废府改县,称肤施。但由于过去所属十县及当地人民皆不愿称肤施而愿仍称延安,故民国三四十年,除县官的上行平行下行公文称肤施外。
关键词
延安
陕北
西安
四十年
哥老会
辛亥革命后
帝国主义
高利贷
绥德
民国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一)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文摘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沿革简述(1959年3月) 一、1923年高竺轩校长,高宪斌学监(教务处)等,创办绥师。当时陕北文化落后,教育还沉沦在封建主义残余的泥坑。只一榆林陕北联合县立中学,刚办起几年,以造就升考大学学生为主,师资非常缺乏。各县虽已各有一二或三五所县立高级、初级小学,皆在清未遗老遗少、举人、拔贡、秀才手中,虽不进行八股科举教育,仍以崇儒重道、纲常伦理为主。
关键词
师范学校
陕西省
回忆录
连载
封建主义残余
陕北文化
科举教育
1959年
分类号
I25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国药“煅术”刍议
17
作者
赵通儒
机构
山西省运城地区药检所
出处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122-122,共1页
文摘
煅是一种用高温加热处理药材的方法。将药材直接或间接放入火中煅烧,其温度一般在300~700℃之间,个别药材则要求达到800~900℃,以药材煅至质地疏松、或失去结晶水变成无水药物或炭化为度。本法适用于矿石、动物贝壳和含有粘液质的药材。《中国药典》90版一部共收载需煅制的药材19种,占常用药材4%左右。据笔者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医疗单位无炮制室和炮制人员,依赖药材公司加工。而大部分药材公司也个具备煅制条件,或因用量小、品种少被忽视,或因煅制后药物损失过大等原因不予煅制,成为中药炮制的真空地带,一些煅制的药材也存在“不及”或“太过”现象。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国药煅制的体会简述如下:
关键词
中药
炮制
煅制
分类号
R283.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家史材料选录
18
作者
赵通儒
出处
《延安文学》
2018年第3期194-207,共14页
文摘
1962年夏秋,陕西省革命博物馆派三名同志组成陕北调查组,到子长县收集到一大批史料,现收藏在陕西省档案馆。调查组从赵通儒手里抄录了一批史料,其中三篇分别记述了父亲赵树德、母亲井赵氏烈士、二弟赵仰轨烈士的生平。三篇史料中,《先父义行略述》不是全文,只是与党史有关内容的摘录。赵通儒另外还写过祖父赵玉林、祖母李赵氏的材料。这些史料,从侧面反映了清末明初安定县的社会风貌,具有珍贵的社会学意义,故集中刊发于此。
关键词
瓦窑堡
通儒
土地主
革命博物馆
子长县
赵树德
祖母
赵玉
明初
社会风貌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国初期的瓦窑堡社会(上)
19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6年第1期167-179,共13页
文摘
本文原为赵通儒的一份自传,写作时间大约在1964年前后。这份自传从1910年出生写到1924年冬,1925年后的经历目前没有见到,应该是没有写完。这份自传对民国初期陕北瓦窑堡的社会各个方面记录得非常生动、详实,为我们了解当时陕北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现标题是编者加的。
关键词
民国初期
写作时间
通儒
救世堂
我自己
一家老小
父子关系
七八
冯家屯
一串钱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三)
20
作者
赵通儒
魏建国
出处
《延安文学》
2015年第3期159-165,共7页
文摘
在四师争论过的中国革命问题(1959年3月28日) 从1924年到1927年,在四师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讨论、争论过一些关涉我国革命的路线、战略、策略问题。虽然时逾30年,在国内各地还找不到同样类似的当时的原样意见和结论。择要追记忆及之涓滴,供母校保存、展览、参考、研究或作史料。
关键词
武装暴动
策略问题
北方局
国民革命
世界革命
二次大战
国共合作
三年
抗日救国
张作霖
分类号
I25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赵通儒书信选(五)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
1
原文传递
2
赵通儒书信选(三)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
1
原文传递
3
赵通儒书信选(七)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
0
原文传递
4
赵通儒书信选(四)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
0
原文传递
5
赵通儒书信选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3
0
原文传递
6
赵通儒文稿选录(连载一)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7
0
原文传递
7
赵通儒书信选(二) 与习仲勋副总理、乌兰夫副总理之间的一组通信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
0
原文传递
8
赵通儒文稿选录(连载二)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7
0
原文传递
9
赵通儒书信选(六)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4
0
原文传递
10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二)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1
2
原文传递
11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二)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5
1
原文传递
12
解放瓦窑堡的前前后后(连载三)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3
1
原文传递
13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八)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2
1
原文传递
14
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连载一)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1
1
原文传递
15
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在延安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0
1
原文传递
16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一)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5
1
原文传递
17
国药“煅术”刍议
赵通儒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2
0
原文传递
18
家史材料选录
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18
0
原文传递
19
民国初期的瓦窑堡社会(上)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6
0
原文传递
20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回忆录(连载三)
赵通儒
魏建国
《延安文学》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