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逸琳 胡非凡 李建森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6-92,共7页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受到学界普遍关注,在高校呈现出快速普及之势,同时,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持续推进下,全国各地高校不断加快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面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受到学界普遍关注,在高校呈现出快速普及之势,同时,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持续推进下,全国各地高校不断加快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面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具有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等特点,具有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独特优势,是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和优势平台。因此,应充分发挥其在文化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加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优化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2
作者 李建森 赵逸琳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7,共8页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在逻辑上别开生面,其历史影响深刻而持久。它立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过渡性社会伦理实际,拱绕“无产阶级化”价值旨归,建构了一种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更具劳动主体层次丰富...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在逻辑上别开生面,其历史影响深刻而持久。它立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过渡性社会伦理实际,拱绕“无产阶级化”价值旨归,建构了一种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更具劳动主体层次丰富性的道德本体论,以一种纵横捭阖的理论气魄在现代中国伦理生活领域掀起一股劳动伦理思想新风。其理论创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伦理教育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操持正确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的实践镜鉴意义。无产阶级所推崇的劳动修养绝不是寄托玄思情结或宣泄失意心绪而隐遁的自我放逐,绝不是“与民并耕而食”的乌托邦恣肆,而是摒弃道德修养碎片化的革命现实主义伦理超越,以期在道德人格上升华为“最干净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劳动伦理教育思想 无产阶级化 价值取向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从周恩来革命实践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3
作者 赵逸琳 李建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4期60-63,共4页
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亲历了党组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通过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伟大贡献,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鲜活论... 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亲历了党组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通过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伟大贡献,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鲜活论证.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顾周恩来的革命实践,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更有助于把握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建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伟大建党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