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移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文逸 赵郭盛 +1 位作者 汪洋 柯珍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103-2110,共8页
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常用于临床治疗OVCF,尽管如此,仍有急性并发症以及迟发性并发症的报道。骨水泥移位作为迟发性并发症的一种,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并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提出这种并发症的诊断... 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常用于临床治疗OVCF,尽管如此,仍有急性并发症以及迟发性并发症的报道。骨水泥移位作为迟发性并发症的一种,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并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提出这种并发症的诊断、可能原因、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OCVF)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骨水泥移位 椎体内真空裂隙(IVC)征 Kummell病
下载PDF
分化抑制因子1通过调控VEGF-A表达促进骨肉瘤血管生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郭盛 晏铮剑 +4 位作者 高自然 曹亚 郭乔楠 秦晋 陈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3-821,共9页
目的观察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1,ID1)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达对骨肉瘤143B细胞血管生成影响,并验证人骨肉瘤组织中ID1与血管生成和VEGF-A表达相关性。方法收... 目的观察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1,ID1)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达对骨肉瘤143B细胞血管生成影响,并验证人骨肉瘤组织中ID1与血管生成和VEGF-A表达相关性。方法收集33例人骨肉瘤石蜡组织,利用免疫组化分析ID1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相关性,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骨肉瘤中ID1与血管生成相关通路及VEGF-A表达的相关性。利用慢病毒和小干扰RNA建立差异表达ID1的143B细胞株,制备相应细胞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通过Transwell迁移、小管形成实验,比较各组C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CEs)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利用PCR、Western blot、ELISA检测差异表达ID1后143B细胞中VEGF-A的表达。结果生信分析提示ID1参与多条骨肉瘤血管生成相关通路,且VEGF-A与ID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2441,P=0.0057)。33例人体骨肉瘤组织中ID1阳性表达组中MVD较ID1阴性组明显增高(P<0.05),且ID1与VEGF-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43,P=0.0065)。体外实验证实过表达ID1组较对照组的CM能显著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成管能力(P<0.05);与之对应,敲低ID1表达组较无效干扰组的CM能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成管能力(P<0.05)。过表达ID1的143B细胞中VEGF-A表达和分泌显著升高,而敲低ID1表达后143B细胞中VEGF-A表达和分泌降低(P<0.05)。结论ID1可能通过上调骨肉瘤细胞中的VEGF-A表达来促进骨肉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1 骨肉瘤 VEGF-A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脊柱术后颅内积气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郭盛 权正学 +2 位作者 钟伟洋 唐可 罗小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4-1136,共3页
颅内积气是指颅腔内存在气体。气体可积聚在硬膜外、硬膜下、脑实质内、蛛网膜下或脑室内。颅内积气的原因很多,以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最为常见,而作为脊柱手术的并发症则较为罕见。2015年4月我科收治了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胸后路... 颅内积气是指颅腔内存在气体。气体可积聚在硬膜外、硬膜下、脑实质内、蛛网膜下或脑室内。颅内积气的原因很多,以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最为常见,而作为脊柱手术的并发症则较为罕见。2015年4月我科收治了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胸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出现颅内积气,报告如下。患者女,43岁,因"腰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10月余"于2015年4月15日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积气 脊柱手术 后路减压 颅脑手术 硬脊膜损伤 黄韧带骨化 头低脚高位 双下肢麻木 脑室内 颅脑外伤
下载PDF
Prestige LP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郭盛 张圆 +2 位作者 唐可 权正学 蒋电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单节段Prestige LP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中期随访时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且随访2~6年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28~58岁,平... 目的观察单节段Prestige LP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中期随访时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且随访2~6年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28~58岁,平均(45.4±7.6)岁;症状以脊髓压迫为主的20例,以神经根压迫为主的9例。术后定期随访,应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痛和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分析患者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通过颈椎过伸、过屈位片测量术前、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ROM),观察假体移位、下沉及异位骨化(HO)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9例随访时间24~66个月,平均(35.5±10.4)个月,末次随访时JOA(15.62±1.12)分、NDI(14.65±5.68)%、颈痛VAS(1.93±1.10)分、上肢痛VAS(0.76±0.99)分,较术前JOA(12.03±2.23)分、NDI(42.52±16.31)%、颈痛VAS(5.00±2.22)分、上肢痛VAS(4.59±3.18)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节段ROM末次随访时为(7.37±3.11)°,较术前(8.50±3.35)°得到较好的保留。术后1例出现假体向前移位;3例出现节段后凸;1例出现假体下沉;3例发生邻近节段退变;共14例发生HO。结论Prestige LP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术后拥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术后假体相关并发症出现率较高,可能抵消其保护邻近节段的作用;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重视术中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间盘置换术 中期疗效 活动度 并发症
下载PDF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郭盛 权正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腰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粗略估计约80%的人在其生命中会受到腰痛的困扰,而青少年的腰痛发病率也在增高^([1])。腰椎峡部裂为人类独有的疾病,被定义为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峡部的骨质缺损,多为双侧,是峡部反复应力... 腰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粗略估计约80%的人在其生命中会受到腰痛的困扰,而青少年的腰痛发病率也在增高^([1])。腰椎峡部裂为人类独有的疾病,被定义为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峡部的骨质缺损,多为双侧,是峡部反复应力而导致的疲劳骨折^([2]),多见于青少年和运动员,是引起青少年腰痛常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椎峡部裂 青少年 核磁共振成像 峡部修复术
下载PDF
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假体相关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郭盛 张圆 权正学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699-702,共4页
近年来,为避免颈椎融合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所带来的假关节形成及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等问题,颈椎间盘置换术作为一种非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疗效确切,已逐渐成为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术方式。但随着该技术应用的深入,随访年... 近年来,为避免颈椎融合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所带来的假关节形成及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等问题,颈椎间盘置换术作为一种非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疗效确切,已逐渐成为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术方式。但随着该技术应用的深入,随访年限的增加,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与假体相关的一系列特殊并发症逐渐被学者报道。本文就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假体相关并发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置换术 假体 异位骨化 并发症
下载PDF
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申 曹珑耀 +7 位作者 赵郭盛 程思 杜宇 冯志松 向明玉 先林燕 邓忠良 晏铮剑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30例采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30例采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颈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上肢VAS评分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200(84.5±36.5)min,术中出血量5~50(20.5±11.8)mL。术中及术后均未观察到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随访时间为9~23(14.3±4.0)个月。NDI评分由术前(61.3±13.2)分降低至术后(26.6±7.4)分(P<0.01),末次随访时进一步降低至(9.8±3.5)分(P<0.01)。术前颈部及上肢VAS评分分别为(5.2±0.7)分和(6.5±1.1)分,术后分别降低至(3.1±0.7)分和(2.8±0.7)分(P<0.01),末次随访时进一步降低至(0.6±0.8)分和(0.5±0.6)分(P<0.01)。结论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可在保留关节突关节的同时完成神经根直接减压,缓解患者的神经根压迫症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微创手术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ACDF和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单双 张圆 +2 位作者 桂菲 赵郭盛 权正学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246-248,共3页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2种治疗方法均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且ACDF能够更好地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骨移植 骨整合 颈/外科学 椎间盘切除术 综述
下载PDF
印记基因TSSC3对骨肉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自然 赵郭盛 +2 位作者 彭动斌 吕杨帆 郭乔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5-861,共7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印记基因TSSC3对骨肉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建立稳定过表达TSSC3的骨肉瘤MTH细胞株,收集骨肉瘤细胞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小管形成实验观察CM对...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印记基因TSSC3对骨肉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建立稳定过表达TSSC3的骨肉瘤MTH细胞株,收集骨肉瘤细胞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小管形成实验观察C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骨肉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蛋白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TSSC3(over TSSC3)组CM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结果显示,overTSSC3组细胞较对照组VEGF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鼠移植瘤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overTSSC3组肿瘤中VEGFA蛋白表达量及MV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印记基因TSSC3可能通过下调VEGFA的表达进而抑制骨肉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SC3 骨肉瘤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下载PDF
一期后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伟 赵郭盛 +4 位作者 林路 刘扬 汪洋 周文逸 柯珍勇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08-511,516,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 目的探讨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进行结核菌血症和活动性控制的评估,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奥斯韦斯特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功能改善评估,使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随访脊柱后凸矫正度的维持。结果11例患者均得以完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270.91±45.9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22.72±194.11)mL。随访期间,11例患者均未发生病灶区结核复发,均达到植骨融合,融合时间为术后6~9个月,平均(7.36±1.12)个月。2例术前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均有恢复。随访期间11例患者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患者平均CRP、ESR、ODI、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并在术后12个月时进一步降低;患者因胸腰椎结核所致脊柱后凸均得以矫正,并在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角度丢失(P>0.05)。结论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单间隙 一期后入路 保留椎板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和MRI定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责任椎体的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康荘 唐可 +3 位作者 肖艳 赵郭盛 权正学 张圆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9-793,共5页
目的比较核素骨显像和MRI两种方法定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中责任椎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OVCF患者25例,其中男4例,女21例;年龄63~87岁,平均(7... 目的比较核素骨显像和MRI两种方法定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中责任椎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OVCF患者25例,其中男4例,女21例;年龄63~87岁,平均(73.3±6.2)岁。椎体分布:T4 2个、T5 3个、T6 2个、T7 2个、T8 5个、T9 3个、T10 3个、T11 7个、T12 9个、L1 11个、L2 10个、L3 2个、L4 5个、L5 1个。入院后常规行x片、骨密度、MRI和核素骨显像检查,术前和术后1d评价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本组25例患者(64个椎体)被纳入研究,其中MRI提示36个椎体存在OVCF,核素骨显像提示40个椎体存在OVCF,将两者行Kappa检验,两者有较高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特异度为96.6%,准确度为98.4%,均高于核素骨显像(分别为82.8%,92.2%)。结论在定位OVCF方面,核素骨显像和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MRI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特异度,在不宜使用MRI的情况下可以用核素骨显像替代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核素骨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