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WOX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钧慧 周垂贤 +1 位作者 刘刚 刘国靖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WWOX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1例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和3例正常脑组织WWOX mRNA的表达情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PCR产物,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基因的相对量。...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WWOX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1例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和3例正常脑组织WWOX mRNA的表达情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PCR产物,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基因的相对量。最后实验数据采用SAS软件行χ2检验,分析WWOX mRNA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31例胶质瘤组织中共有17例(54.8%)发生WWOX基因表达缺失,3例正常脑组织均无基因表达缺失。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WWOX mRNA失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别(P<0.05)。各病理分级组间WWOX mRNA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WWOX mRNA在胶质瘤中表达缺失率较高,且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WWOX mRNA失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别(P<0.05)。但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组织与恶性程度低的胶质瘤组织WWOX mRNA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这表明WWOX基因缺失或低表达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可能对胶质瘤的进一步发展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WWOX基因 基因缺失 抑癌基因
下载PDF
肛肠手术中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2
作者 赵钧慧 王承海 孙丽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肛肠手术中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行择期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骶管阻滞,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阻滞。结果C组患者镇痛及肌松效果好于Ⅰ组(P<0.05),两组术后镇痛维持时间相当(P>0.05)。... 目的观察肛肠手术中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行择期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骶管阻滞,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阻滞。结果C组患者镇痛及肌松效果好于Ⅰ组(P<0.05),两组术后镇痛维持时间相当(P>0.05)。C组患者骶管阻滞后MAP下降,HR增快,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骶管阻滞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骶管阻滞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老龄大鼠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3
作者 赵钧慧 孔雯雯 +2 位作者 孙美艳 赵晓勇 周垂贤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7期88-91,121,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老龄大鼠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PF级、健康、老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只。POC...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老龄大鼠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PF级、健康、老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只。POCD组和实验组大鼠通过探查腹腔脏器的方法建立POCD模型,实验组大鼠于手术结束前30min及术后第1、2天分别予2ml/kg丹红注射液(Danhong injection,DHI),POCD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不进行手术,但在相同时间点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DHI能够缩短POCD大鼠的逃逸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提高POC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不同实验组S-100β蛋白水平[术后6h(1.05±0.03)、术后24h(0.98±0.15)、术后48h(0.79±0.05)]较POCD组[(术后6h(1.39±0.22)、术后24h(1.24±0.13)、术后48h(1.19±0.15)]降低,实验组NSE水平[术后6h(15.71±5.12)、术后24h(13.35±4.64)、术后48h(12.59±4.22)]低于POCD组[术后6h(25.49±4.82)、术后24h(20.71±5.12)、术后48h(18.43±3.72)];POCD组中TNF-α(112.6±16.7)、IL-6(39.6±6.5)、IL-1β(39.5±6.7)水平均较实验组TNF-α(71.2±15.3)、IL-6(30.4±5.6)、IL-1β(23.0±5.6)高。结论DHI能够提高POC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POCD大鼠的神经系统损伤及POCD导致的炎性反应,改善老龄大鼠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丹红注射液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可视喉镜用于麻醉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对比
4
作者 赵钧慧 王增福 +2 位作者 张爱霞 刘京涛 王桂芝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0期117-11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可视喉镜用于麻醉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应的教学效果。方法以该院接收的2018级60名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普通喉镜教学,观察组可视喉镜麻醉教学,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结果在气... 目的对比分析可视喉镜用于麻醉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应的教学效果。方法以该院接收的2018级60名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普通喉镜教学,观察组可视喉镜麻醉教学,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结果在气管插管成功率、所需时间、组织损伤发生以及麻醉教学综合成绩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用于麻醉教学,能够保证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喉镜 麻醉教学 传统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杂合性缺失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赵钧慧 周垂贤 +1 位作者 胡京蛟 王慧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1p36上可能存在的与胶质母细胞瘤(GBM)发生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基础的杂合性缺失分析(LOH)法对12例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上12个微卫星多... 目的探讨1p36上可能存在的与胶质母细胞瘤(GBM)发生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基础的杂合性缺失分析(LOH)法对12例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上12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序列作了较详细研究。结果12例胶质母细胞瘤至少有一个位点出现杂合性缺失者11例,总缺失率为91.7%(11/12),其中以D1S214-D1S2666位点间区域LOH的频率最高。结论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发生高频率杂合性缺失,提示位点D1S214-D1S2666缺失区域间可能存在着与GBM发生有关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1p36 杂合性缺失 抑癌基因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6
作者 赵钧慧 王承海 +1 位作者 孙丽娜 孙连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n=30)。手术结束后分别于膝关节腔内注射0.5%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n=30)。手术结束后分别于膝关节腔内注射0.5%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20ml。观察并记录注药后2、4、8、12、24和48h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三组镇痛满意率分别为80%,96.7%和93.3%(P〈0.05);三组的VAS逐渐增加,8~24hB组和L组VAS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镇痛效果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镇痛 关节腔内
下载PDF
静注氯胺酮预防舒芬太尼诱导所致咳嗽反应效果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秀莹 张成明 +2 位作者 孙万里 赵钧慧 周星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氯胺酮 咳嗽 反应 预防 静注 阿片类镇痛药 临床麻醉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FcγRⅠ mRNA表达量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立凤 张岩 +3 位作者 赵钧慧 梁映霞 郭雯雯 孙丽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发生后不同时期FcγRⅠ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组,n=8),假手术组(S组,n=32),CCI模型组(NP组,n...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发生后不同时期FcγRⅠ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组,n=8),假手术组(S组,n=32),CCI模型组(NP组,n=32)。C组不进行任何处理,S组只分离暴露坐骨神经后不结扎,NP组建立CCI模型。观察并记录术前和术后3、7、14和21d三组大鼠术侧后爪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右后爪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RT-PCR检测术后3、7、14、21d时S组和NP组RTPCR脊髓、背根神经节的FcγRⅠmRNA表达。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7、14和21dNP组MWT明显减少、TWL明显缩短(P<0.05)。与NP组比较,术后3、7、14和21dC组、S组MWT明显增加、TWL明显延长(P<0.05),术后3d的C组、术后3、7、14和21dS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的FcγRⅠ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海马和背根神经节FcγRⅠmRNA表达上调,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γRI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PDX-1促进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克良 钟延美 +2 位作者 赵钧慧 申志新 孙吉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介质Superfect介导重组载体转染MSCs,G418筛... 目的:研究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介质Superfect介导重组载体转染MSCs,G418筛选阳性细胞后对转染组(PDX-1+MSCs)和未转染组(PDX-1-MSCs)均体外进行诱导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胰岛素阳性细胞的比例,胰岛素ELISA试剂盒测定转染组诱导后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限制性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Superfect高效介导重组载体转染MSCs;流式细胞仪发现PDX-1+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数量较PDX-1-MSCs明显增多(阳性率分别为28.23%±2.56%和7.08%±2.69%),25mmol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115.29±2.56μU/mL)较5mmol低浓度葡萄糖刺激的分泌量明显增高(56.61±4.82μU/mL)。结论:PDX-1能增强大鼠MSCs体外分化为功能性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能力,对开展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 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 1型
下载PDF
吗啡对罗比卡因抑菌作用影响的观察
10
作者 张成明 王秀莹 +2 位作者 于金玲 高尔 赵钧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罗比卡因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抑菌作用 吗啡 镇痛效果 分离现象 价格低廉 主要药物 麻醉医师 常见菌群
下载PDF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诱导引起咳嗽反应的研究
11
作者 卢克良 钟延美 +2 位作者 赵钧慧 何翠 黄科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3期8156-8157,共2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治疗应用 芬太尼/副作用 麻醉 全身 咳嗽/化学诱导
下载PDF
吗啡对布比卡因抑菌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成明 张岩 +2 位作者 于金玲 李志煜 赵钧慧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8A期2007-2009,共3页
目的:探讨1.5mg/ml布比卡因和40μg/ml吗啡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菌株在琼脂培养基中稀释至7.5×105cfu/ml,细菌悬液在37℃麻醉药中培养48h。结果:布比卡因抑制大肠杆菌生长(59&... 目的:探讨1.5mg/ml布比卡因和40μg/ml吗啡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菌株在琼脂培养基中稀释至7.5×105cfu/ml,细菌悬液在37℃麻醉药中培养48h。结果:布比卡因抑制大肠杆菌生长(59±0.8)%,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22±3.6)%,P<0.05;对粪肠球菌生长无抑制作用。40μg/ml吗啡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3.8±3.1)%;P<0.05,吗啡能增加布比卡因对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P<0.05)和大肠杆菌7%(P<0.05)的抑制效果。结论:布比卡因和吗啡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作用,粪肠球菌对吗啡和布比卡因混合液敏感。吗啡对布比卡因抑菌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布比卡因 抑菌作用 实验研究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改良小续命汤联合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出血的预后因素回顾性分析
13
作者 周垂贤 王文波 +1 位作者 商建军 赵钧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1-055,共5页
探讨影响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及改良小续命汤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潍坊市中医院改良小续命汤联合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的60例ICH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运用... 探讨影响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及改良小续命汤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潍坊市中医院改良小续命汤联合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的60例ICH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影响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ICH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及改良小续命汤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结果 60例ICH患者中, 共进行了75次手术,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显示,预后理想55%(33/60)、预后不良45%(27/60)、3例(5%)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多灶性脑出血(Multipl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MICH)、血肿形态及脑室积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对预后不良影响显著(P<0.05);温热药物组方-改良小续命汤加减与其他辩证论治中药应用无显著差异(p>0.05)。对以上因素进一步行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年龄(≥75)(OR=5.280,95% CI:1.189-23.454, P=0.029)、MCH(OR=17.176,95% CI:2.476-119.147,P=0.004)、IVH(OR=7.191,95% CI:1.877-27.550,P=0.004)。结论 高龄(≥75岁)、MCH及IVH是影响IC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主要临床因素,改良小续命汤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应用起到扶正祛邪作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立体定向 血肿碎吸术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改良小续命汤
下载PDF
基础医学课“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14
作者 孙其娟 刘婕 +2 位作者 封硕 赵钧慧 张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214-217,共4页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类院校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其打开医学大门的钥匙,在培养其职业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教学目标,渗入思想政治内容,在提升教学质量、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类院校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其打开医学大门的钥匙,在培养其职业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教学目标,渗入思想政治内容,在提升教学质量、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本文针对课程思政与基础医学课程有机结合的内涵、实施路径的作综述研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基础医学课程 实施路径
下载PDF
5G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的探索与展望
15
作者 董建欣 孙美艳 +1 位作者 赵晓勇 赵钧慧 《科技与健康》 2022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时代的到来,给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目前,国内5G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的成果尚少,因此深入研究5G为智慧医疗领域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分析...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时代的到来,给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目前,国内5G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的成果尚少,因此深入研究5G为智慧医疗领域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当下的时代和科研背景,对5G“智慧+医疗”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讨论智慧医院的构建、5G智能体征手环的推广和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以及远程医疗业务的落地实施等技术变革。通过分析目前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实施及在网络覆盖、法律和网络安全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关于完善智慧医疗体系在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创新性观点,旨在助力5G“智慧+医疗”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全息影像 远程医疗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机体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延武 赵鑫 +5 位作者 冯颢 孙银贵 赵钧慧 江淼 周成军 王志刚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机体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50~320g,随机分为5组(n=18):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机体低氧预处理组(WBHP组)和异丙酚联...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机体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50~320g,随机分为5组(n=18):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机体低氧预处理组(WBHP组)和异丙酚联合机体低氧预处理组(PW组)。IR组采用阻断左肺门45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夹闭左肺门前30min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30mg·kg^-1·h^-1;WBHP组夹闭左肺门前先行机体低氧预处理;PW组夹闭左肺门前30min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30mg·kg^-1·h^-1和机体低氧预处理。分别于再灌注0.5、1、4h时测定肺组织TNF-α、IL-1、IL-6和MDA的含量,SOD活性,计算肺湿干重比(W/D)。结果与s组比较,IR组、P组、WBHP组和PW组L1-3时肺组织TNF-α、IL-1、IL-6和MDA的含量及W/D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P组、WBHP组和PW组,T1-2,时TNF—α、IL-1、IL-6和MDA的含量及W/D降低,SOD活升高(P〈0.05);与P组和WBHP组比较,PW组T2.3时TNF-a和IL-6的含量及W/D降低,SOD活性升高,L时101和MDA的含量降低(P〈0.05)。P组与WBHP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机体低氧预处理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较单独应用时强,可能与联合应用时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增强和抗氧化能力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缺氧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最小有效剂量探讨
17
作者 卢克良 钟延美 +1 位作者 魏红云 赵钧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第1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最小有效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0例,ASA分级Ⅰ~Ⅱ级,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2~3cm,经L2-3间隙用25G蛛网膜下腔麻醉针缓慢注入2ml重密度左布比卡因。第1例产妇...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最小有效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0例,ASA分级Ⅰ~Ⅱ级,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2~3cm,经L2-3间隙用25G蛛网膜下腔麻醉针缓慢注入2ml重密度左布比卡因。第1例产妇接受的剂量为最低阶梯0.96mg,其后每例产妇接受的左布比卡因剂量按照序贯方法确定。在注药后3min,用乙醇涂擦法测试温度觉消失平面,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宫缩疼痛强度。运用Dixon—Massey法计算半数有效量(ED。)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根据Dixon—Massey法计算左布比卡因的ED50为1.63mg,95%可信区间为1.48~1.80mg。结论左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其最小有效剂量为1.63mg,95%可信区间为1.48~1.8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 分娩 镇痛 序贯试验法
原文传递
安宫牛黄丸联合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4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周垂贤 石雅楠 +1 位作者 赵晓勇 赵钧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57-60,共4页
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并行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后加服安宫牛黄丸+常规治疗。应用GCS评分、NIHSS... 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并行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后加服安宫牛黄丸+常规治疗。应用GCS评分、NIHSS评分进行病情及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分析脑梗死组织及脑血流情况,金磁微粒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浆S100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4例患者脑功能状态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颅脑CT显示所有病例术后较术前脑梗死范围明显缩小,颅脑血流灌注成像检查显示患者术后梗死区脑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血流;所有病例术后4周后血浆S100β蛋白平均表达水平较术后前3天明显下降(p﹤0.01);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颅内感染、重型肺部感染、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安宫牛黄丸联合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去骨瓣减压 颞肌贴敷 大面积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