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治疗肠梗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作者 赵铁华 刘强光 +1 位作者 李亮 谢文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5期143-148,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2月1日关于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2月1日关于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通过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791例肠梗阻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与对照组相比在疗效[RR=1.29,95%CI(1.17,1.42),I^(2)=37.6%]、首次排气时间[SMD=-1.86,95%CI(-2.45,-1.28),I^(2)=91.8%]、腹痛恢复时间[SMD=-2.21,95%CI(-3.02,-1.40),I^(2)=87.1%]、腹胀恢复时间[SMD=-2.18,95%CI(-2.77,-1.58),I^(2)=70.4%]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SMD=-2.54,95%CI(-3.31,-1.76),I^(2)=85.9%]上有优势。同时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少。结论:现代医学对于肠梗阻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使用肠梗阻导管和传统中药在肠梗阻的治疗及预防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治疗肠梗阻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首次排气时间、缩短腹痛腹胀恢复时间、缩短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说明此种联合应用的方法在肠梗阻的治疗有效性上优势明显,而且具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中医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一种幅相联合调制雷达波形设计与处理方法
2
作者 赵铁华 吴其华 +3 位作者 赵锋 刘晓斌 徐志明 肖顺平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4期394-404,共11页
随着脉内特征识别、信号分选等电子侦察技术的发展,雷达波形设计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幅度调制作为一种新型脉冲调制方式,能够增加信号时域的复杂性,提升波形的反识别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幅相联合编码雷达波形,通过幅度相位联合调制提升雷... 随着脉内特征识别、信号分选等电子侦察技术的发展,雷达波形设计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幅度调制作为一种新型脉冲调制方式,能够增加信号时域的复杂性,提升波形的反识别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幅相联合编码雷达波形,通过幅度相位联合调制提升雷达波形的复杂度,具有良好的反侦察潜力;利用幅度上的稀疏采样特点,提出匹配滤波与压缩感知相结合的回波信号处理方法处理此信号,有效提升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检测概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幅相联合调制雷达波形设计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波形设计 幅相联合调制 压缩感知 正交匹配追踪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与肠梗阻发病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铁华 刘强光 +1 位作者 李亮 唐晓勇 《甘肃科技纵横》 202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菌群的重要调节器,与结直肠癌、肠梗阻等肠道疾患乃至骨质疏松症等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影响肠道正常生理活动、免疫调节及内分泌平衡。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很多病因可导致肠梗阻,其中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菌群的重要调节器,与结直肠癌、肠梗阻等肠道疾患乃至骨质疏松症等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影响肠道正常生理活动、免疫调节及内分泌平衡。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很多病因可导致肠梗阻,其中肠道微生态失衡状态亦会诱发肠梗阻发生。通过文献查阅、结合本人临床经验及最新指南,将肠道微生态与肠梗阻关系进行阐述,以期从肠道微生态角度为该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肠道微生态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铁华 邓淑华 +1 位作者 杨鹤松 崔晓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等功效,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本文报道了我们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制备的半枝莲总黄酮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药效实验结果。
关键词 半枝莲 黄酮类 抗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H1N1 FM-1 毒株 小鼠
下载PDF
黄芩茎叶活性部位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赵铁华 陈四平 +2 位作者 杨鹤松 邓淑华 高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苓茎叶活性部位(SLSBGAF)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培养观察1:2~1:256不同稀释度SLSBGAF对柯萨奇B族病毒(CoxB3、CoxB4、Cox B5)、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Adv3、Adv7)、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疱疹病... 目的:研究黄苓茎叶活性部位(SLSBGAF)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培养观察1:2~1:256不同稀释度SLSBGAF对柯萨奇B族病毒(CoxB3、CoxB4、Cox B5)、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Adv3、Adv7)、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疱疹病毒(HSV-1、HSV-2)等10种病毒致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分别观察SLSBGAF对小鼠肺指数、间接荧光染色观察肺内病毒增殖的影响,并以小鼠存活时间和死亡率为指标观察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SISBGAF对CoxB3等10种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效浓度为0.20~1.56mg/mL,IC50值为0.08~0.34mg/m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4和8;sLSBGAF(54.3,108.5,217mg/kg)灌胃给药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有治疗作用,肺指数和病毒的肺内增殖低于对照组,并呈一定的量效相关性;此外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死亡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217mg/kg剂量组作用明显,死亡保护率为40%,生命延长率为39.08%。结论:SLSBGAF可用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苓 黄酮类 抗病毒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小鼠肉瘤S_(180)瘤株体内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铁华 花宝金 +3 位作者 石艳华 邓淑华 高巍 杨鹤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34-35,共2页
目的:初步分析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肿瘤药效。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腹腔注射给药对移植瘤重量的影响。结果:2次重复实验,3个剂量的黄芩茎叶总黄酮皆可抑制移植肉瘤S180瘤株的体内增殖,量效关系较显著,其中,100~... 目的:初步分析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肿瘤药效。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腹腔注射给药对移植瘤重量的影响。结果:2次重复实验,3个剂量的黄芩茎叶总黄酮皆可抑制移植肉瘤S180瘤株的体内增殖,量效关系较显著,其中,100~200mg/kg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抑瘤率>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和显著性(P<0.01,P<0.05),但其活性低于50mg/kg环磷酰胺(平均抑瘤率达90.50%)。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有可能开发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苓茎 黄苓叶 黄酮类 抗癌药 S180瘤株 中药
下载PDF
RGD和YIGSR衍生物的抗肿瘤侵袭、转移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铁华 杨鹤松 +3 位作者 高巍 邓淑华 石艳华 施波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 研究抗肿瘤转移肽Arg Gly Asp(RGD)和Tyr Ile Gly Srg Arg(YIGSR)的均叉、杂叉聚合肽的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药物对PG和LA795细胞粘附Matrigel能力的影响 ;Transwell细胞培养小室测定药物对PG细胞侵袭重组基底... 目的 研究抗肿瘤转移肽Arg Gly Asp(RGD)和Tyr Ile Gly Srg Arg(YIGSR)的均叉、杂叉聚合肽的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药物对PG和LA795细胞粘附Matrigel能力的影响 ;Transwell细胞培养小室测定药物对PG细胞侵袭重组基底膜能力的影响 ;观察药物对LA795小鼠肺腺癌细胞自发肺转移模型抗肿瘤转移的影响。结果 在 5 0~ 10 0 μg/ml浓度范围 ,RGD和YIGSR的杂叉肽WF12和YIGSR的均叉肽WF2 7的抗粘附作用强于RGD和YIGSR肽 ;以上二肽在 10 0 μg/ml浓度的抗肿瘤侵袭作用优于RGD和YIGSR肽 ;以上二肽 10 0 μg/只 ,静脉给药仅 5次可显著抑制移植LA795细胞肺转移小鼠的肺脏重量和肺转移结节数。结论 RGD与YIGSR的杂叉肽WF12和YIGSR的均叉肽WE2 7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侵袭、转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转移肽 ARG-GLY-ASP YIGSR 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侵袭 抗肿瘤转移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赵铁华 杨鹤松 +4 位作者 邓淑华 高巍 石艳华 苑敏 冯祥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黄芩茎叶总黄酮 解热作用 实验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脑啡肽的镇痛药效和体内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铁华 文曙 +2 位作者 邓淑华 杨鹤松 曹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EG)修饰改善甲硫氨酸脑啡肽(MEK)体内半衰期短和对中枢神经系统(CNS)释放的作用。方法热板致痛小鼠侧脑室注射3.1μmol.kg-1MEK及其mPEG2000和mPEG5000修饰物,醋酸致痛小鼠尾静脉注射31μmol.kg-1同上受试物,比较镇...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EG)修饰改善甲硫氨酸脑啡肽(MEK)体内半衰期短和对中枢神经系统(CNS)释放的作用。方法热板致痛小鼠侧脑室注射3.1μmol.kg-1MEK及其mPEG2000和mPEG5000修饰物,醋酸致痛小鼠尾静脉注射31μmol.kg-1同上受试物,比较镇痛活性;小鼠尾静脉注射0.2 ml.(10 g)-1容积5.55~7.40 GBq.L-1浓度的125I标记MEK及其mPEG2000修饰物,比较体内分布。结果 MEK及mPEG修饰物3组间F检验P<0.05或0.01(热板模型15 min除外);mPEG5000修饰物作用强于mPEG2000修饰物及未修饰MEK,镇痛活性可持续至120 min(P<0.01)。mPEG2000修饰物10 min时肝脏分布低于MEK、240 min时血液分布高于MEK(P<0.01),血液半衰期(T12)是原型肽的3倍、清除率(CL)降低2.2倍。结论适当分子量PEG修饰可降低MEK肝脏清除、增强镇痛活性、延长半衰期和镇痛时间,对改善脑啡肽成药性有积极意义;未直接证实mPEG修饰改善MEK的CNS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脑啡肽 聚乙二醇 化学修饰 镇痛 体内分布 小鼠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赵铁华 高巍 +4 位作者 杨鹤松 邓淑华 石艳华 苑敏 冯祥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1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黄芩茎叶总黄酮 中药 抗炎作用 药理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铁华 邓淑华 +4 位作者 高巍 杨鹤松 石艳华 苑敏 冯祥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1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黄芩茎叶总黄酮 免疫功能 实验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铁华 杨鹤松 +4 位作者 邓淑华 高巍 石艳华 苑敏 冯祥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1年第3期175-177,共3页
关键词 黄芩茎叶总黄酮 镇痛作用 实验 药理 中药
下载PDF
合成棕点湍蛙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铁华 程玉洁 李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对合成棕点湍蛙抗菌肽的抗菌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合成产物与天然产物的一致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体外抗菌试验测定合成抗菌肽及与庆大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应用对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合成抗菌... 目的对合成棕点湍蛙抗菌肽的抗菌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合成产物与天然产物的一致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体外抗菌试验测定合成抗菌肽及与庆大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应用对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合成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MBC值分别为200 mg.L-1和100 mg.L-1,但活性低于生物化学方法提取的天然产物。合成抗菌肽与青霉素、链霉素联合使用后抗菌作用有增强趋势,其中与青霉素联合使用的效果较明显,MBC值达到青霉素/合成肽为0.625 mg.L-1/25 mg.L-1。结论抗菌肽的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病原性细菌对传统抗生素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棕点湍蛙 合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附4例报告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铁华 严美珅 刘复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本文报告4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对桥本病表现、甲状腺癌类型及两者的过渡情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4例桥本病均可见滤泡上皮有增生,4例均合并有多灶性乳头状癌,癌组织与增生的异形上皮之间有移行现象。其中1例还合并有... 本文报告4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对桥本病表现、甲状腺癌类型及两者的过渡情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4例桥本病均可见滤泡上皮有增生,4例均合并有多灶性乳头状癌,癌组织与增生的异形上皮之间有移行现象。其中1例还合并有滤泡癌。本文结合文献资料从发病率、合并发生机理及临床病理特点对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进行了分析,认为乳头状癌与桥本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乳头状癌 滤泡癌 甲状腺癌
下载PDF
生脉散加黄芪对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正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赵铁华 粟锦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471-472,共2页
本文用~3H释放方法检测了生脉散加黄芪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43例LAK细胞分别对8例不同型别患者的新鲜急性白血病细胞表现了明显的杀伤活性。以最适浓度(100μg/ml)生脉散加黄芪制剂协同IL-2诱生LAK细胞,其活性明显增强。最适浓度(10μg... 本文用~3H释放方法检测了生脉散加黄芪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43例LAK细胞分别对8例不同型别患者的新鲜急性白血病细胞表现了明显的杀伤活性。以最适浓度(100μg/ml)生脉散加黄芪制剂协同IL-2诱生LAK细胞,其活性明显增强。最适浓度(10μg/ml)的人参总皂甙制剂作用稍强于生脉散加黄芪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散 黄芪 细胞毒 杀伤细胞
下载PDF
胆胰宁对慢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SOD及血清HA、TGF-β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铁华 唐晓勇 +1 位作者 盛丽 刘国安 《中医研究》 2010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胆胰宁对慢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透明质酸(H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的影响,探讨该方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L-精氨酸的方法建立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 目的:通过观察胆胰宁对慢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透明质酸(H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的影响,探讨该方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L-精氨酸的方法建立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柴胡汤丸组及胆胰宁低、高剂量组,观察胆胰宁治疗4周后大鼠一般情况、胰腺组织SOD活性及血清HA、TGF-β含量。结果:胆胰宁低、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组织SOD活性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且高于小柴胡汤丸组(P<0.05);胆胰宁低、高剂量组血清HA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且胆胰宁高剂量组血清HA含量低于小柴胡汤丸组和胆胰宁低剂量组(P<0.05);胆胰宁两剂量组血清TGF-β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胆胰宁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SOD活性,降低其血清HA、TGF-β含量,从而对慢性胰腺炎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药物作用 胆胰宁/药效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透明质酸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P53、nm23、CD44及FN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铁华 严美申 何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92-94,共3页
对73例原发性大肠癌(淋巴结转移37例,非转移36例)进行P53、nm23、CD44及纤维粘连蛋白(FN)免疫组化检测,研究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nm23阴性表达与CD44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 对73例原发性大肠癌(淋巴结转移37例,非转移36例)进行P53、nm23、CD44及纤维粘连蛋白(FN)免疫组化检测,研究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nm23阴性表达与CD44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项指标串联筛检,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97.22%,敏感性为56.76%。nm23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则呈正相关,2项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1项比较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淋巴结转移瘤 P53 NM23 CD44 FN
下载PDF
^(125)Ⅰ标记聚乙二醇化EILDVP肽的小鼠体内血药浓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铁华 史子惠 张另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修饰改善EILDVP肽体内过程的效果。方法 KM小鼠以NaI饱和甲状腺后,按5 mL·kg^(-1)容积,分别尾静脉注射3.441GBq·L^(-1)浓度的^(125)Ⅰ标记的EILDVP-Tyr-NH_2、EILDVP-Cys(mP EG2000-MAL)-Tyr-NH_2和EILDVP-Cy...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修饰改善EILDVP肽体内过程的效果。方法 KM小鼠以NaI饱和甲状腺后,按5 mL·kg^(-1)容积,分别尾静脉注射3.441GBq·L^(-1)浓度的^(125)Ⅰ标记的EILDVP-Tyr-NH_2、EILDVP-Cys(mP EG2000-MAL)-Tyr-NH_2和EILDVP-Cys(mPEG_(20000)-MAL)-Tyr-NH_2肽。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浆,经三氯乙酸处理后测定沉淀部分放射性;测定数据分别代入已制备的相应标准曲线方程,取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3P97药动学统计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3.75~480μg·L~(^(-1))浓度范围内,3种^(125)Ⅰ标记肽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8.92%~106.66%之间,日内变异系数(RSD)<10%;^(125)Ⅰ标记的mPEG2000和mPEG_(20000)修饰EILDVP-Tyr-NH_2肽的血浆半衰期(T1/2)分别为0.43 h和1.94 h、较原型肽(0.28 h)延长1.54倍和6.93倍,清除率(Cl)分别降低1.23倍和24.71倍;3种受试化合物表观分布容积(V)值均较小,主要分布在血浆中。结论适宜分子质量mPEG修饰有利于延长EILDVP肽的体内维持时间,对提高药效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验范围内,分子质量较大的mPEG_(20000)对EILDVP肽修饰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A-4拮抗药 EILDVP肽 聚乙二醇修饰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小鼠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_1协同诱生LAK细胞的抗瘤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铁华 邓淑华 宋鸿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8-49,共2页
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AK细胞)过继输入疗法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措施,但此疗法的临床应用却受到LSK细胞抗瘤活性尚低问题的困扰.我们曾经证明人参总皂甙能够增强LAK细胞杀伤新鲜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活性,本文进一步检... 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AK细胞)过继输入疗法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措施,但此疗法的临床应用却受到LSK细胞抗瘤活性尚低问题的困扰.我们曾经证明人参总皂甙能够增强LAK细胞杀伤新鲜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活性,本文进一步检测了人参总皂甙的单体之一人参皂甙Rg_1(Ginsenoside Rg_1)对LAK细胞抗瘤活性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皂甙 RG1 杀伤细胞 抗癌药
下载PDF
人参制剂对LAK/IL—2抗瘤活性的正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铁华 侯彦霞 +2 位作者 全红 花宝金 尹中兴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4年第2期29-31,12,共4页
对人参制剂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人参复方、人参总皂甙、人参皂甙Rgl人参皂甙Rb_1皆可增强体外诱生LAK细胞杀伤急性白血病细胞活性;人参复方及人参总皂甙可增强615小鼠脾细胞体外诱生的IL—2活性;适量注射人参复方及人参总皂甙能... 对人参制剂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人参复方、人参总皂甙、人参皂甙Rgl人参皂甙Rb_1皆可增强体外诱生LAK细胞杀伤急性白血病细胞活性;人参复方及人参总皂甙可增强615小鼠脾细胞体外诱生的IL—2活性;适量注射人参复方及人参总皂甙能够对抗肌注氢可所致的小鼠脾细胞IL—2产生水平的下降;人参复方灌胃可加强LAK/IL—2治疗L_(615)白血病疗效。人参制剂是较理想的辅助LAK/IL—2治疗恶性肿瘤的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药理学 人参皂甙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