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利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锁良 《新校园(上旬刊)》 2011年第5期37-37,共1页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由于情感伴随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情感的创造性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由于情感伴随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情感的创造性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情感因素,以情取胜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因素 语文教学 利用 著名教育家 教学活动 教师情感 创造性运用 夏丐尊
下载PDF
氯胺酮+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锁良 林红艳 李国宏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7S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骶管阻滞麻醉辅助氯胺酮+异丙酚的安全性及效果,并与单纯辅助氯安酮或异丙酚作比较。方法选择下腹部、会阴部、下肢手术患儿105例,ASAⅠ~Ⅱ级,年龄1~7岁,在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阻滞,随机分为三组辅助用药(用微泵持续... 目的观察小儿骶管阻滞麻醉辅助氯胺酮+异丙酚的安全性及效果,并与单纯辅助氯安酮或异丙酚作比较。方法选择下腹部、会阴部、下肢手术患儿105例,ASAⅠ~Ⅱ级,年龄1~7岁,在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阻滞,随机分为三组辅助用药(用微泵持续输注):Ⅰ组,氯胺酮25μg.kg^-1.min^-1;Ⅱ组,异丙酚120μg.kg^-1.min^-1;Ⅲ组,氯胺酮10μg.kg^-1.min^-1异丙酚45μg.kg^-1.min^-1。结果三组综合麻醉效果满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镇静评分Ⅰ组4.23±0.6,Ⅱ组3.95±0.5,Ⅲ组4.12±0.6,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注药后2minHR、MAP、SpO2变化有明显差异;术后苏醒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Ⅲ组(P〈0.05);苏醒期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Ⅲ组明显少于Ⅰ、Ⅱ组(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于单纯应用氯胺酮或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麻醉 氯胺酮 异丙酚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吗啡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锁良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输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和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的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RFM(罗哌卡因、芬太尼、吗啡)和RM(罗哌卡因、吗啡)两组...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输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和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的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RFM(罗哌卡因、芬太尼、吗啡)和RM(罗哌卡因、吗啡)两组,每组60例;RFM组用0.15%罗哌卡因+芬太尼0.2mg+吗啡0.5mg配制镇痛液100ml;RM组用0.15%罗哌卡因+吗啡3mg配制镇痛液100ml;两组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RFM组有效率96.7%,优良率81.7%,不良反应发生率1.67%;RM组有效率81.7%,优良率60.0%,不良反应发生率18.33%;RFM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M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吗啡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自控镇痛 罗哌卡因 芬太尼 吗啡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插管管端位置与压力-容量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国宏 赵锁良 江铮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7期480-481,共2页
目的探析双腔支气管插管管端位置与压力-容量环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即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过浅位置(T3... 目的探析双腔支气管插管管端位置与压力-容量环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即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过浅位置(T3)即管端位于左支气管开口处。观察并记录压力容量环(P-V环)、吸气峰压(P-peak)、SpO2、MAP等指标。结果 T2和T1在P-peak值、SpO2值、MAP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管端位置正确时(T1)P-V为参照,T2时P-V环环体变形延长显著,曲线斜率明显右移;T3时P-V环的特征变化无明显变化。结论肺顺应性环对过深位置较过浅位置更为敏感,应用气流通气监测技术能指导麻醉医师判断导管位置并及时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管端位置 压力-容量环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两种不同用药方法在颅骨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林红艳 赵锁良 邹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170-171,共2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比较舒芬太尼两种不同用药方法在颅骨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48例颅骨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两...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比较舒芬太尼两种不同用药方法在颅骨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48例颅骨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切头皮前的血压及心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与诱导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钻头骨时的心率水平均明显减缓,且与诱导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即刻的血压及心率水平与诱导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三项指标组间比较,间断给药组患者的实践均早于持续给药组患者的时间,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颅骨修补术的麻醉过程中,采用舒芬太尼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采用间断给药方法对患者麻醉恢复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间断给药组 持续给药组 颅骨修补术 麻醉效果 麻醉恢复
下载PDF
32例HIV患者实施手术麻醉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分析
6
作者 林红艳 赵锁良 李国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5期720-721,共2页
近年来,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和蔓延,HIV阳性患者手术麻醉成为麻醉医生关注的焦点。作者对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2例HIV阳性患者的麻醉注意要点及麻醉前后免疫细胞群的变化并与非HIV阳性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探讨麻醉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的... 近年来,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和蔓延,HIV阳性患者手术麻醉成为麻醉医生关注的焦点。作者对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2例HIV阳性患者的麻醉注意要点及麻醉前后免疫细胞群的变化并与非HIV阳性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探讨麻醉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免疫功能 麻醉医生 HIV患者 手术治疗 HIV阳性患者 HIV感染者 免疫细胞群 麻醉前后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脑电图的影响
7
作者 唐卫东 李培芬 +2 位作者 赵锁良 龚亚娟 马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9-31,共3页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8月我院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开始前、疗程结束后1-4小时内、1天后、1周后进行常规脑电监测检查。结果:疗程...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8月我院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开始前、疗程结束后1-4小时内、1天后、1周后进行常规脑电监测检查。结果:疗程结束后1-4小时内脑电图异常率64%(32例),1天后异常率38%(19例),1周后异常率16%(8例);脑电图异常与病种、性别无关,与疗程次数相关。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导致不同程度脑电图改变,脑功能损害程度不一,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脑电图 脑功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观察
8
作者 赵锁良 李国宏 +1 位作者 马建军 林红艳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最佳药物配伍组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妊娠6~9周、无全麻禁忌证、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68例,随机分为R1、R2、R3组,每组56例。各组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最佳药物配伍组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妊娠6~9周、无全麻禁忌证、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68例,随机分为R1、R2、R3组,每组56例。各组均先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R1组0.5μg/kg、R2组1.0μg/kg、R3组1.5μg/kg)45 s,再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剂量:R1组2.0 mg/kg、R2组1.5 mg/kg、R3组1.0 mg/kg)至患者入睡并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术中可酌情追加异丙酚0.5~1.0 mg/kg。观察记录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吸宫时、手术结束时的MAP、HR、SpO2、RR变化及麻醉效果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各组麻醉后睫毛反射消失时MAP、HR、SpO2、R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以R3组最明显(与R1、R2组比P〈0.05),其中R3组有3例一过性呼吸暂停,SpO2降至90%,经面罩加压吸氧后很快回升至95%以上;麻醉效果:R2、R3组明显优于R1组(P〈0.05);异丙酚用量:R1组明显大于R2、R3组(P〈0.05);术后宫缩痛:R2、R3组明显少于R1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1.0μg/kg复合异丙酚1.5mg/kg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优点,是较为合理的药物配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静脉全麻 人工流产 无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