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L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诱导DC成熟和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明永 王凡平 +8 位作者 翟晶晶 李俊鹏 张娜 李昊典 郭康 宋士军 于海川 赵雯瑕 李梦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能粘附塑料的单核细胞(MNC),应用常...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能粘附塑料的单核细胞(MNC),应用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 DC),然后在有或无C.albicans和不同浓度(1-20mg/L)天然人MBL条件下继续培养2 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以FACS分析DC的表型,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FACS分析MBL与C.albicans及im DC的结合,Western blot分析IκBα磷酸化及p65/NF-κB细胞核移位。结果:ELISA检测发现,高浓度MBL(10-20 mg/L)能够下调C.albicans诱导人DC表面分子CD83和CD86表达,并抑制C.albicans诱导的TNF-α和IL-6分泌;FACS检测显示,MBL不仅能够与C.albicans结合而且能够与im DC结合;Western blot分析显示,MBL对C.albicans诱导的IκBα磷酸化及p65/NF-κB细胞核移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MBL能够以配体结合形式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途径抑制C.albicans诱导的DC成熟及细胞因子分泌,提示MBL能够在C.albicans诱导的免疫反应中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白假丝酵母菌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MBL调节白假丝酵母菌相态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翟晶晶 王明永 +8 位作者 凌明智 王凡平 郭康 宋士军 段巨洪 张娜 李梦杰 左萌洁 赵雯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3-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相态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MBL处理C.albicans 2、4、8 h,37℃200 r/min震荡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albican...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相态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MBL处理C.albicans 2、4、8 h,37℃200 r/min震荡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albicans的菌丝形成情况;FACS分析MBL与C.albicans的结合情况;RT-PCR分析C.albicans相态转化调控基因HWP1、DDR48的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MBL在早期(2~4 h)能够抑制C.albicans酵母相(Yeast form,Y)向菌丝相(Hyphal form,H)转化;FACS分析表明MBL能够以Ca2+浓度依赖关系与C.albicans细胞结合;RT-PCR结果表明MBL能够减少C.albicans相态转化调控基因HWP1的表达,而其对DDR48表达的影响尚无规律可循。结论:MBL能够通过调控HWP1的表达抑制C.albicans酵母相向菌丝相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白假丝酵母菌 相态转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某院2015年—2019年间680例不同年龄段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雯瑕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究医院2015年—2019年间不同年龄段患者尿路感染中段尿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尿路感染送检的尿标本和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致病菌的分布以其对抗菌药... 目的:探究医院2015年—2019年间不同年龄段患者尿路感染中段尿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尿路感染送检的尿标本和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致病菌的分布以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6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中,其中儿童组(6月~15岁)90例(13.23%)、成年组(16~59岁)320例(47.06%)和老年组(60岁及以上)270例(39.71%),成年组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和儿童组,而儿童组均低于成年组和老年组;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2.80%,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占15.29%,真菌感染仅13例(占1.91%);感染致病菌以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居多;儿童组患者标本中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及头孢哌酮的耐药率较高,而革兰阳性菌主要对呋喃妥因和注射用氨苄西林-舒巴坦钠耐药;成人组患者标本中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较为耐药;老年组患者标本中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加强对尿路感染患者病原学的检测和耐药结果的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分布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