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P血管介入术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王菁 齐燕 +2 位作者 刘云娥 朱倩 赵震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2期79-80,共2页
目的比较CT脑灌注成像(CTP)血管介入术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AS)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提供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6例IAS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CTP血管介入术治疗... 目的比较CT脑灌注成像(CTP)血管介入术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AS)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提供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6例IAS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CTP血管介入术治疗并给予抗凝药物,药物治疗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的脑血流量指标,及1年内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治疗后除rCBV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0.05);药物治疗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2组预后卒中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P血管介入术治疗IAS的安全性较高,疗效明显,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术 CT 脑灌注成像 氯吡格雷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效果差异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菁 齐燕 +2 位作者 刘云娥 朱倩 赵震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5期96-96,共1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术后1年内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介入术 药物治疗 脑卒中
下载PDF
树脂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环十二碳三烯环氧化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聪 鲁新环 +3 位作者 何杰 危长城 赵震双 夏清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538-543,共6页
以过氧化氢(H_2O_2)为氧化剂,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负载的过氧磷钨酸为催化剂,催化环十二碳三烯选择环氧化生成单环氧化物.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阴离子树脂载体负载的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在催化环十... 以过氧化氢(H_2O_2)为氧化剂,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负载的过氧磷钨酸为催化剂,催化环十二碳三烯选择环氧化生成单环氧化物.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阴离子树脂载体负载的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在催化环十二碳三烯选择环氧化反应中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阴离子树脂D261负载过氧磷钨酸为催化剂时,60℃反应4 h,环十二碳三烯的转化率为72.6%,单环氧化物的选择性为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树脂 过氧磷钨酸 环十二碳三烯 环氧化 H2O2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术前应用CT灌注成像评估的意义
4
作者 王箐 齐燕 +2 位作者 刘云娥 朱倩 赵震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9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术前应用CT灌注成像评估的意义,为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该院行血管内支架术的6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在术前根据CT灌注成像(CTP),狭窄≥70%为判定标准,分为轻度...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术前应用CT灌注成像评估的意义,为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该院行血管内支架术的6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在术前根据CT灌注成像(CTP),狭窄≥70%为判定标准,分为轻度灌注组和常规灌注组各31例,跟踪随访1年,对2组患者术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MTT)、局部达峰时间(rTTP)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轻度灌注组患者rCBF比治疗前明显增加,rMTT、rTTP比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灌注组患者rCBF、rMTT、rTTP、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度灌注组mRS≤2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常规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灌注组mRS≤2的人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术前应用CT灌注成像评估具有较高的治疗引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术 CT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