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静茜 晋万强 王有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试验前测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CIMT和粥样...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试验前测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CIMT和粥样硬化斑块。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贝尼地平4mg,每天1次;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1次,贝尼地平4mg,每天1次,控制血压及强化降脂。血压不达标者,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每天1次。治疗6个月后检测CIMT和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 2组均可降低CIMT和消退颈动脉斑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组较A组CIMT降低和颈动脉斑块消退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后可显著降低CIMT,并可以明显消退颈动脉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
下载PDF
奥美沙坦酯与左旋氨氯地平合用对高血压蛋白尿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晋万强 赵静茜 李晓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奥美沙坦酯20mg/d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d,B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d和氢氯噻嗪12...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奥美沙坦酯20mg/d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d,B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d和氢氯噻嗪12.5mg/d,控制血压及消退蛋白尿,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h尿白蛋白总量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A、B两组血压明显下降(P〈0.01),A组下降[(28.1±1.9)/(32.6±3.9)mmHg]与B组下降[(27.8±3.1)/(31.8±1.7)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尿蛋白均下降,但A组下降[(0.79±0.09)g/24h]较B组[(0.41±0.13)g/24h]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美沙坦酯与左旋氨氯地平合用能较平稳降低血压,显著减少尿蛋白,有效保护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沙坦酯 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蛋白尿
下载PDF
坎地沙坦酯与拉西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赵静茜 晋万强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与拉西地平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4mg/d+拉西地平4mg/d(A组)或拉西地平4mg/d+氢氯噻嗪12.5mg/d(B组),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h尿白蛋白总量、...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与拉西地平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4mg/d+拉西地平4mg/d(A组)或拉西地平4mg/d+氢氯噻嗪12.5mg/d(B组),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h尿白蛋白总量、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6月后,A、B两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尿蛋白均可下降,但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1),A组降低尿素氮、肌酐更显著(P<0.01)。结论坎地沙坦酯与拉西地平联合应用能平稳降压,显著降低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酯 拉西地平 高血压 蛋白尿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与拉西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静茜 晋万强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降脂、拉西地平达标降压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降脂、拉西地平达标降压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给予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0.1 g,1次/d,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托妥)10 mg,每晚1次,拉西地平(乐息平)4 mg,1次/d口服;B组给予普伐他汀(美百乐镇)20 mg,每晚1次,拉西地平4 mg,1次/d口服。血压不达标者拉西地平加至8 mg,1次/d,再加用氢氯噻嗪12.5~25.0 mg,1次/d。12个月后观察C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A、B两组均可降低CIMT和消退颈动脉斑块,但A组较B组CIMT降低更明显(P<0.01),颈动脉斑块消退更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与拉西地平联合应用,可以发挥降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拉西地平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秋兰 晋万强 赵静茜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观察常规剂量、不同的他汀药物对轻中度EH合并冠状动脉硬化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将68例(男40例,女28例)经双源螺旋CT血管造影(DSCTA)检查诊断并经过冠状动脉造...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观察常规剂量、不同的他汀药物对轻中度EH合并冠状动脉硬化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将68例(男40例,女28例)经双源螺旋CT血管造影(DSCTA)检查诊断并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d,n=34)组和普伐他汀(20 mg/d,n=34)组,1月复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达标者剂量加倍,12月后复查DSCTA观察斑块变化。结果治疗12月后两组LDL-C、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瑞舒伐他汀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后斑块引起的冠脉狭窄下降幅度为软斑块>纤维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且瑞舒伐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胆固醇,能明显逆转冠脉粥样斑块,降低冠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瑞舒伐他汀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室性心律失常 碎裂QRS波 心肌梗死
6
作者 王英丽 冯亚新 +6 位作者 高航 梁拓 孙颖 王春松 赵静茜 吕金兰 杨文波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2-1033,1035,共3页
1病历资料患者男,71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6个月,加重7 h”于2014-01-02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持续约2 h不缓解,无胸痛及咳痰,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出院(具体诊断及治疗叙述不清)... 1病历资料患者男,71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6个月,加重7 h”于2014-01-02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持续约2 h不缓解,无胸痛及咳痰,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出院(具体诊断及治疗叙述不清),出院后规律服用“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上述不适未再发作。入院前6d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伴轻度咳嗽、咳痰,无明显胸痛,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碎裂QRS波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