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石新卫 路强强 +3 位作者 李晓君 周亚福 万一 李为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7-212,共6页
以华中五味子藤茎为材料,采用硅胶柱层析、MCI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ABTS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全面了解华中五味子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藤茎中药效成分及活性作用。结果表明:1)从... 以华中五味子藤茎为材料,采用硅胶柱层析、MCI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ABTS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全面了解华中五味子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藤茎中药效成分及活性作用。结果表明:1)从藤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pinobatol(2)、Matairesinol 4′-O-glucoside(3)、(-)-secoisolariciresinol-O-a-L-rhamnopyranoside(4)、(-)-secoisolariciresinol 9-O-α-L-arabinopyranoside(5)、(-)-儿茶素(6)和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7);2)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化合物2~7清除ABTS自由基IC 50值分别为14.43、13.45、7.39、3.84、1.88、14.11μg·mL-1;化合物4~6抗氧化活性与阳性对照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ABTS自由基
下载PDF
不同产地裂叶荆芥全草和花穗中3种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路强强 陈智坤 +3 位作者 柏国清 张宇军 马延康 陈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及引种地裂叶荆芥全草和花穗中3种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差异,为裂叶荆芥的质量控制和种质引种提供评价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陕西永寿和河北安国2个产地及从河北安国引种至陕西永寿的裂叶荆芥全草和花穗中胡薄荷酮...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及引种地裂叶荆芥全草和花穗中3种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差异,为裂叶荆芥的质量控制和种质引种提供评价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陕西永寿和河北安国2个产地及从河北安国引种至陕西永寿的裂叶荆芥全草和花穗中胡薄荷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ODS2-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8mL·min^-1;其中胡薄荷酮测定用流动相:甲醇-水(80∶20),紫外检测波长:252nm;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测定用流动相:甲醇-1mL·L^-1磷酸水溶液(85∶15),紫外检测波长:210nm。结果陕西永寿产地的裂叶荆芥全草中3种挥发油成分含量均最高,其中胡薄荷酮含量为10.900mg·g^-1;花穗中3种成分含量均最高的是河北安国产地,分别为47.391,1.431和4.611mg·g^-1;河北安国引种至陕西永寿的裂叶荆芥全草中3种成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19.0%和22.1%。结论以裂叶荆芥全草入药,陕西永寿为最佳种质资源产地和引种地;以裂叶荆芥花穗入药,河北安国产地的裂叶荆芥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叶荆芥 挥发油 胡薄荷酮 HPLC法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西安露地栽培杜鹃花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仁娜 王亚玲 +5 位作者 闫会玲 李阳 刘立成 毛祝新 柏国清 路强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67-70,共4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西安地区栽培的30个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选定指标的评价结果,将30个品种分为4个等级:一级(≥4.75分),共4个品种;二级(4.00~4.50分),共10个品种;三级(3.50~3.75分),共11...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西安地区栽培的30个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选定指标的评价结果,将30个品种分为4个等级:一级(≥4.75分),共4个品种;二级(4.00~4.50分),共10个品种;三级(3.50~3.75分),共11个品种;四级(<3.50分),共5个品种。综合评价结果与杜鹃花实际种植性能相一致,为西安杜鹃花品种选育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品种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城市园林废弃物中纤维素高效降解微生物菌系的构建 被引量:10
4
作者 路强强 赵叶子 +3 位作者 陈智坤 孙晓宇 任英英 黄标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272-277,共6页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解透明圈法、滤纸条崩解法、酶活力比较法、枯茎降解失重法,研究13种常用的纤维素降解菌菌株和5个组合菌系对纤维素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模式菌种白腐菌(F-6)对CMC-Na具有非常好的降解作用,且产酶活性显著...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解透明圈法、滤纸条崩解法、酶活力比较法、枯茎降解失重法,研究13种常用的纤维素降解菌菌株和5个组合菌系对纤维素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模式菌种白腐菌(F-6)对CMC-Na具有非常好的降解作用,且产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12种单一菌株(P<0.05);与未接种菌系(株)相比,组合菌系的滤纸条崩解速率有明显提高;由“链霉菌属A-1+潮湿纤维单胞菌B-3+热带假丝酵母F-5+白腐菌F-6”构建的菌系JX-1产葡聚糖内切酶、外切酶、苷酶活性分别为25.12、14.41、18.54U/mL,显著高于其他4个菌系,恒温培养5、10、15d时的枯茎降解失重率分别较白腐菌显著提高151.94%、73.21%、67.49%,菌系JX-1为园林废弃物堆腐发酵实现纤维素高效降解的最佳微生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纤维素 降解 酶活 白腐菌 微生物菌系
下载PDF
中华七叶树种子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路强强 石新卫 +2 位作者 胡浩 周军辉 崔新爱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对中华七叶树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结合数据库检索及文献查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中华七叶树种子主要含有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10个,具有抗炎消渗... 目的对中华七叶树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结合数据库检索及文献查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中华七叶树种子主要含有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10个,具有抗炎消渗、抗肿瘤、抗病毒、抗血管生成和减肥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结论七叶皂苷Ⅰa和七叶皂苷Ⅰb,异七叶皂苷Ⅰa和异七叶皂苷Ⅰb是中华七叶树种子中含量最高的4种功效成分,其药理作用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七叶树 生物活性 五环三萜皂苷类 黄酮苷类
下载PDF
不同甲酯化方法对开口箭地上部位脂肪酸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柏国清 路强强 +3 位作者 陈智坤 赵宁 张忠飞 石新卫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206,共5页
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开口箭地上部位脂溶性成分,采用BF_3-CH_3OH和HCl-CH_3OH分别进行甲酯化处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比较2种不同甲酯化方法对开口箭地上部位脂肪酸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B... 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开口箭地上部位脂溶性成分,采用BF_3-CH_3OH和HCl-CH_3OH分别进行甲酯化处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比较2种不同甲酯化方法对开口箭地上部位脂肪酸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BF_3-CH_3OH甲酯化和HCl-CH_3OH甲酯化预处理后,经GC-MS测定和NIST2011谱库检索,分别从开口箭地上部位得到化学成分31种和25种,包括脂肪酸成分21种,共有成分13种,其中正十二烷酸、癸二酸、正十四烷酸、正十六烷酸、(Z,Z)-9,12-十八碳二烯酸、(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和正十九烷酸的含量差异明显。正十三烷酸、肉豆蔻油酸、三甲基硅烷基肉豆蔻酸、(Z,Z)-7,10-十六碳二烯酸,(Z)-9-十六碳烯酸,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L-抗坏血酸-2,6-二十六烷酸,(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和16-甲基十七碳酸均为首次从开口箭中分离鉴定得到。BF_3-CH_3OH甲酯化方法处理更适于开口箭地上部位脂肪酸的分析测定,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箭 脂肪酸 甲酯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西安地区50种大丽花的园林观赏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仁娜 李艳 +4 位作者 王宏 赵宁 李阳 路强强 杨群力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68-72,共5页
评价西安植物园主要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品种资源的观赏性,为西安观赏大丽花的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运用灰色系统对50种大丽花的花直径、花梗长、株高、单朵花期等主要性状进行赋值,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大丽花在... 评价西安植物园主要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品种资源的观赏性,为西安观赏大丽花的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运用灰色系统对50种大丽花的花直径、花梗长、株高、单朵花期等主要性状进行赋值,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大丽花在西安地区的观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序,结果表明,云锁莲峰、雪中情与理想种的关联度达0.80,指标因子的综合表现最好,其观赏性最高。根据大丽花品种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 灰色关联度分析 观赏性评价 西安地区
下载PDF
银线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路强强 石新卫 +2 位作者 上官建国 周军辉 崔新爱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61-664,共4页
目的对银线草的化学成分及海虾致死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柱层析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96孔板稀释法进行海虾致死活性测试。结果从银线草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 目的对银线草的化学成分及海虾致死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柱层析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96孔板稀释法进行海虾致死活性测试。结果从银线草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银线草醇B(shizukaol B,1);银线草内酯G(shizukanolide G,2);银线草内酯H(shizukanolide H,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卡瓦胡椒素A(flavokawain A,5)。结论化合物2,3和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海虾致死活性(LC50﹤5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线草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蘑菇渣腐熟微生物组方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智坤 路强强 +3 位作者 任英英 张昭 赵宁 黄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4-501,共8页
为实现蘑菇渣的资源化利用,采用7种常见腐熟微生物菌株,研究了不同微生物复配对蘑菇渣腐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T14(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黑曲霉)与其他处理组相比具有... 为实现蘑菇渣的资源化利用,采用7种常见腐熟微生物菌株,研究了不同微生物复配对蘑菇渣腐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T14(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黑曲霉)与其他处理组相比具有更好的腐熟效果,发酵堆体温度最高达到63 ℃,≥55 ℃持续时间长达12 d,有效活菌数达0.26亿cfu·g^-1,均优于其他处理,pH值和色泽也达要求;腐熟后氮、磷、钾总养分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全氮含量提高了36%,达到21.1 g·kg^-1;全磷(P2O5)含量提高了66%,达到10.1 g·kg^-1;全钾(K2O)含量提高了38%,达到25.9 g·kg^-1;有机质降解后含量降至585.4 g·kg^-1。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试验表明,高羊茅和黑麦草的种子发芽指数(GI)均大于0.85,分别为1.21、1.14,高羊茅的茎长和地上鲜质量分别增加了24.4%和29.3%,黑麦草的茎长和地上鲜质量分别增加了33.3%和36.8%。蘑菇渣堆肥产品养分含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能显著促进植物生长,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兴有机肥产品,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渣 微生物组方 腐熟效果
下载PDF
白腐菌在木质纤维素酶解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桐 贾锐鱼 +4 位作者 路强强 赵叶子 陈智坤 任英英 邢国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5,共8页
木质纤维素是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物,生物酶解是实现其物质利用的有效途径。白腐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作为腐殖质寄生型真菌,是酶解园林生物质的模式菌种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降解领域。为更全面认识白腐菌对... 木质纤维素是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物,生物酶解是实现其物质利用的有效途径。白腐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作为腐殖质寄生型真菌,是酶解园林生物质的模式菌种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降解领域。为更全面认识白腐菌对木质纤维素的酶解能力和研究现状,从酶活水平对白腐菌的酶解机制和适用条件进行综述,介绍该菌种在饲料生产、生物堆肥、生物预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构建以白腐菌为核心的酶解菌系是实现园林生物质快速降解、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木质纤维素 生物酶解 应用现状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区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短期氮、水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井光花 陈智坤 +5 位作者 路强强 张昭 赵宁 贺丽燕 毛祝新 李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192-8201,共10页
氮沉降和降水变异显著影响草地群落结构和功能,但缺乏对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沉降和降水变异响应的研究。为模拟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沉降和降水变异的响应特征,以半干旱黄土区云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为研究... 氮沉降和降水变异显著影响草地群落结构和功能,但缺乏对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沉降和降水变异响应的研究。为模拟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沉降和降水变异的响应特征,以半干旱黄土区云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在封育、刈割和火烧三种管理措施下,氮添加和水添加对群落地上生物量、功能群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和水添加对地上生物量、功能群组成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因管理措施不同有所差异。(1)在封育草地上,氮添加显著降低物种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影响较小;水添加显著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氮添加和水添加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地上生物量、禾本科所占比例和莎草科所占比例;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与地上生物量无显著相关,与不同功能群所占比例显著相关。(2)在刈割草地上,氮添加和水添加显著提高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氮添加和水添加交互作用尤为显著;氮添加和水添加显著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对物种均匀度影响较小;杂草类所占比例和地上生物量对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的贡献率较大。(3)在火烧草地上,氮添加和水添加显著提高群落地上生物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年份不同有所差异,氮添加和水添加交互作用具有累加效应;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莎草科所占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管理措施显著影响群落结构对氮添加和水添加的响应特征,亦改变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模式,为更好地应对全球变化进行草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水添加 管理措施 群落结构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木质素单体含量的园林生物质降解菌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桐 路强强 +3 位作者 赵叶子 陈智坤 刑国强 贾锐鱼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75-1583,共9页
基于降解剩余物中木质素单体含量变化,对园林生物质降解菌的酶解效果进行评价。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对天然林下腐植质层降解菌进行功能筛选和分子鉴定;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酶活力、降解试验分析降解失重率,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基于降解剩余物中木质素单体含量变化,对园林生物质降解菌的酶解效果进行评价。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对天然林下腐植质层降解菌进行功能筛选和分子鉴定;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酶活力、降解试验分析降解失重率,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降解剩余物中木质素单体含量,并综合评价降解效率。结果表明:酶活力较高的株菌QL-1、QL-4分别为曼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ndelii)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其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14.10 U·mL^(-1)和8.15 U·mL^(-1);培养10 d时两株菌的降解失重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48%和13.91%,是未添加降解菌株即空白对照组的2.49倍和3.66倍;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木质素单体含量均有显著减少,10 d时QL-4试验组的净降解率为15.57%,是QL-1的3.15倍。研究表明,筛选所得烟曲霉具更强降解活力,其降解剩余物中木质素单体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生物质 木质素单体 降解菌株 酶活力 降解评价
下载PDF
西北新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研究与对策——以西安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莹 陈智坤 +3 位作者 路强强 闫会玲 赵宁 冯璞阳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54-59,共6页
以新建的西安植物园新园区为例,通过对地形整理后11个专类园,115个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和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4060 cm深度的土壤容重最高,为1.69 g·cm-3;2040 cm深度的土壤孔隙度最小,为36.05%;020 cm深度的土壤pH最高... 以新建的西安植物园新园区为例,通过对地形整理后11个专类园,115个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和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4060 cm深度的土壤容重最高,为1.69 g·cm-3;2040 cm深度的土壤孔隙度最小,为36.05%;020 cm深度的土壤pH最高,为8.56;4060 cm深度的土壤电导率最大,为206.82μs·cm-1;02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9.86 g·kg^(-1);6080 cm深度的土壤的碱解氮含量最高,为39.53mg·kg^(-1);2040 cm深度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为9.26 mg·kg^(-1);4060 cm深度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130.60 mg·kg^(-1);整体呈现土壤容重偏大,孔隙度偏低,pH值偏高,养分严重缺乏,直接影响植物生长。针对以上问题及植物园建设的复杂性特提出精准改良,长期监测的植物园土壤质量提升与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土壤质量 对策 植物园
下载PDF
秦岭中西部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镒如 张茗珊 +3 位作者 张凌楠 路强强 洪艺雪 刘晓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4-1486,共13页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会随区域干湿变化而有所差异。秦岭属于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南北气候特征差异明显,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及干旱事件的响应,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的...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会随区域干湿变化而有所差异。秦岭属于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南北气候特征差异明显,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及干旱事件的响应,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探究该地区不同干湿环境下油松对气候因子及干旱事件响应的特点及差异,共采集秦岭中西部南北坡共4个样点的油松树轮样芯,利用树木年轮生态学的方法,分析各地油松年表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抵抗力、恢复力、恢复弹力等指标探究树木径向生长对干旱事件的应对能力,结果表明:1)在西部和北坡的3个样点,油松径向生长主要与前一年7—9月、当年5—7月的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5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在中部南坡油松径向生长主要与当年2—4月、9月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当年4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2)生长季气温升高所引发的水分亏缺,是研究区西部和北坡油松径向生长受限制的主要原因,且中部南坡油松生长受气温和干旱因子的制约要明显弱于其它3个样点;3)西部北坡油松对干旱的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及恢复弹力均弱于西部南坡及中部北坡油松。在未来对研究区树木的管理与保护工作中,应更加关注西部北坡树木生长状况,中部树木则无需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中西部 树木年轮 径向生长 对气候因子响应 干旱事件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中部针叶树与灌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晓琴 张凌楠 +4 位作者 曾小敏 王可逸 王雅波 路强强 刘晓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685-5697,共13页
为揭示黄土高原中部不同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极端干旱能力的差异,构建延安任家台林场油松、狼牙刺和黄刺玫树轮宽度年表,利用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定义极端干旱事件,计算干旱频率及强度;利用树轮宽度量化径向生长应对极... 为揭示黄土高原中部不同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极端干旱能力的差异,构建延安任家台林场油松、狼牙刺和黄刺玫树轮宽度年表,利用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定义极端干旱事件,计算干旱频率及强度;利用树轮宽度量化径向生长应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抵抗力(Rt)、恢复力(Rc)及恢复弹力(Rs)。结果表明,油松与5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显著负相关,与9月平均最高气温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11月降水和7月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狼牙刺与前一年9月平均气温,当年7月平均最高气温,8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显著负相关;黄刺玫与7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显著负相关;3个树种径向生长均与PDSI正相关。干旱程度加剧使树木抗旱性降低,导致油松、狼牙刺Rt和Rs减弱。树种间差异表现为,Rt:狼牙刺>油松,Rc:油松>狼牙刺>黄刺玫,Rt:黄刺玫>狼牙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中部 树木年轮 径向生长 极端干旱事件 恢复弹力
下载PDF
“太白七药”竹根七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赫雪锋 路强强 +7 位作者 陆云阳 刘杨 李杨 睢璐 刘彬彬 郑洪南 柳晨琳 汤海峰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研究竹根七的化学成分。方法经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竹根七70%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 目的研究竹根七的化学成分。方法经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竹根七70%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竹根七中分离得到2个多羟基呋甾皂苷、2个多羟基螺甾烷类化合物和2个烯丙基苯糖苷,分别鉴定为1β,2β,3β,4β,5β,26-hexahydroxyfurost-20(22),25(27)-dien-5,26-O-β-D-glucopyranoside(1)、tupisteroide B(2)、(25S)-5β-spirostan-1β,2β,3β,4β,5,6β-hexol(3)、(25R)-5β-spirostan-1β,2β,3β,4β,5,6β-hexol(4)、chavicolβ-D-glucopyranoside(5)和demethyleugenol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开口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则是首次在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根七 皂苷 糖苷 结构鉴定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围产前期添加保增乐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疾病预防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启勇 陈文科 +3 位作者 方星月 方仕强 路强强 吴心华 《中国乳业》 2020年第11期33-35,共3页
奶牛围产期是指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的这段时间。围产期由于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能量负平衡是规模化牧场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为了探索围产期奶牛疾病的预防方案,减少产后淘汰率,增加奶牛的使用年限,选取围产前期3胎以上的荷斯坦牛40头,分... 奶牛围产期是指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的这段时间。围产期由于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能量负平衡是规模化牧场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为了探索围产期奶牛疾病的预防方案,减少产后淘汰率,增加奶牛的使用年限,选取围产前期3胎以上的荷斯坦牛40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每天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保增乐30 g,对照组按照牧场正常饲喂方式进行饲喂。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奶量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淘汰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产前期每天添加30 g保增乐对于降低奶牛分娩应激,提高奶牛产奶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奶牛 生产性能 保增乐
下载PDF
高乌头中二萜生物碱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新卫 路强强 +4 位作者 周亚福 王宇超 薛文娇 陈尘 万一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78-2081,共4页
目的研究高乌头根部二萜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柱层析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再采用96孔板稀释法评价单体化合物1~6的海虾致死活性。结果从高乌头根部提取高乌甲素后... 目的研究高乌头根部二萜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柱层析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再采用96孔板稀释法评价单体化合物1~6的海虾致死活性。结果从高乌头根部提取高乌甲素后的浸膏中分离出6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10-羟基刺乌宁(1)、sepaconitine(2)、高乌甲素(3)、冉乌碱(4)、N-去乙酰高乌甲素(5)和N-去乙酰冉乌碱(6)。结论二萜生物碱是高乌头药材的主要及有效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的单晶为首次培养和报道。化合物1~6具有中等的海虾致死活性,其LC50值均小于85.7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乌头 二萜生物碱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开口箭地上部位脂溶性成分及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路强强 魏莹 +4 位作者 陈智坤 柏国清 张忠飞 万一 石新卫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80-2883,共4页
目的提取分离鉴定开口箭地上部位的脂溶性成分,并测定其抑制病原菌活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开口箭地上部位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NIST2011谱库对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体外实验... 目的提取分离鉴定开口箭地上部位的脂溶性成分,并测定其抑制病原菌活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开口箭地上部位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NIST2011谱库对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体外实验测定其对病原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活性。结果分离鉴定得到开口箭地上部位脂溶性成分68个,脂肪族醇、醛、酸、酯及直链烷烃为其主要化合物类型,相对含量较高的依次为(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24. 483%)、正己醛(21. 861%)、正十六烷酸(16. 693%)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14. 830%),脂溶性成分对大肠埃希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最小抑制浓度(MIC)为3. 125~6. 25μL/m L。结论开口箭地上部位脂溶性成分包括有脂肪族烷烃、芳烃、萜类、黄酮类等,其化合物结构类型呈现多样性,并对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箭 脂溶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园林生物质中离子液体⁃复合菌剂共降解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20
作者 路强强 赵宁 +5 位作者 张昭 陈智坤 井光花 孙晓宇 李仁娜 黄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27-4037,共11页
园林生物质的绿色高效降解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离子液体⁃生物酶作为环境友好型降解体系备受关注.通过合成1⁃丁基⁃3⁃甲基咪唑([Bmim])和1⁃乙基⁃3⁃甲基咪唑([Emim])型离子液体衍生物,比较了温和条件下各离子液体对园林生物... 园林生物质的绿色高效降解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离子液体⁃生物酶作为环境友好型降解体系备受关注.通过合成1⁃丁基⁃3⁃甲基咪唑([Bmim])和1⁃乙基⁃3⁃甲基咪唑([Emim])型离子液体衍生物,比较了温和条件下各离子液体对园林生物质的溶解再生性.结合复合微生物菌剂开展酶解试验,通过考察酶解率、纤维素酶活力、降解失重率和木质素含量变化等,筛选并构建最优降解体系组合.结果表明,两种离子液体的盐取代物对园林生物质有着较好的溶解再生性,当质量分数为70%~80%时,[Emim]型离子液体⁃复合菌剂体系的酶解率和酶活力最高.在降解末期,[Emim]Ac75%和[Emim]FeCl4·75%体系的降解失重率分别为46.9%和52.6%,均为阳性对照组的1.6倍,同时木质素含量分别减少41.7%和47.2%.[Emim]FeCl4·75%⁃复合菌剂体系对园林生物质有着更为显著的降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生物质 离子液体 复合菌剂 共降解体系 构建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