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掘进机的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路敦勇 吴淼 孟惠荣 《煤矿机械》 2000年第2期46-48,共3页
介绍AM50掘进机的整机振动测试方法 ,给出了整机的振动测试结果 ,分析了掘进机在截割过程中振动过大的根源 ,为掘进机结构修改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 掘进机 振动测试 分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动态载荷识别的SWAT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路敦勇 吴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9年第4期78-81,82,共5页
本文成功地将SWAT(the Sum of Weighted Acceleration Technique)载荷识别方法由自由系统推广到了约束系统。不仅在理论上给出了证明,而且利用计算机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实例表明,该方... 本文成功地将SWAT(the Sum of Weighted Acceleration Technique)载荷识别方法由自由系统推广到了约束系统。不仅在理论上给出了证明,而且利用计算机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精度高,对噪声不敏感,最后在悬臂梁上进行了实际动态载荷的识别验证。结果表明,SW AT 方法用于约束系统的载荷识别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载荷识别 加权系数 SWAT方法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机构封闭组合与创新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林 陈亚琴 +2 位作者 赵艳红 孔凌嘉 路敦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5-677,703,共4页
串行连接和并行连接的基本机构是单自由度机构.根据机构的结构原理和组成原理,按其连接方式,提出了单自由度机构与多自由度机构的组合称为封闭式连接组合的观点,并用两自由度机构和单自由度机构的组合实例进行了说明和论证.所提出的封... 串行连接和并行连接的基本机构是单自由度机构.根据机构的结构原理和组成原理,按其连接方式,提出了单自由度机构与多自由度机构的组合称为封闭式连接组合的观点,并用两自由度机构和单自由度机构的组合实例进行了说明和论证.所提出的封闭组合方法不但增强了机构组合方法的可操作性,而且有利于机构创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设计 机构组合 封闭式组合 反馈组合 机构设计 串行连接 并行连接
下载PDF
机构组合方法的分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亚琴 路敦勇 +1 位作者 孔凌嘉 张春林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2002年第6期27-29,共3页
本文把机构的组合分为串行联接、并行联接、混合联接、封闭式联接、叠加联接组合方法 ,提出串行联接和并行联接中的基本机构是单自由度机构的概念以及用封闭式联接代替复合式联接和反馈式联接的观点。按其联接方式 ,把单自由度机构和多... 本文把机构的组合分为串行联接、并行联接、混合联接、封闭式联接、叠加联接组合方法 ,提出串行联接和并行联接中的基本机构是单自由度机构的概念以及用封闭式联接代替复合式联接和反馈式联接的观点。按其联接方式 ,把单自由度机构和多自由度机构的组合称为封闭式联接组合 ,使机构组合理论更加清晰、易懂 ,提高了机构组合方法的可操作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组合 串行联接 并行联接 封闭式联接 叠加联接 反馈联接
下载PDF
小波变换和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在金属超声检测缺陷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海燕 吴淼 +2 位作者 孙智 叶平 路敦勇 《无损检测》 2000年第2期51-54,共4页
基于金属超声检测中的缺陷脉冲回波为非稳态信号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缺陷定性分类方法。由于缺陷信号特征值的提取是模式识别的关键 ,因此提出用小波变换提取特征值 ,然后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小波变换的特征值提取结果进行定性分类 ,从而... 基于金属超声检测中的缺陷脉冲回波为非稳态信号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缺陷定性分类方法。由于缺陷信号特征值的提取是模式识别的关键 ,因此提出用小波变换提取特征值 ,然后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小波变换的特征值提取结果进行定性分类 ,从而确定缺陷类型。采用上述方法对四种不同性质的缺陷进行分析和处理 ,结果表明 ,用小波变换提取特征值的方法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分类 模式识别 金属 超声检测 小波变换
下载PDF
利用反滤波方法进行载荷谱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淼 路敦勇 +1 位作者 安伟 魏任之 《测试技术学报》 1996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利用信号分析中的反滤波方法进行载荷谱识别的基本原理,以及对滤波频谱进行平滑化和白噪化处理的两个技术问题,最后应用该方法在一悬臂梁上进行实例验证,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载荷识别 反滤波 平滑化处理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材料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赛 路敦勇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6期66-69,71,共5页
常用的材料选择方法往往忽略了材料的环境属性,从而造成许多的环境问题。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为了在设计阶段将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从机械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和环境属性四个角度对NPT3型内平动齿轮减速器的... 常用的材料选择方法往往忽略了材料的环境属性,从而造成许多的环境问题。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为了在设计阶段将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从机械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和环境属性四个角度对NPT3型内平动齿轮减速器的内齿轮输出轴进行了材料选择,得出最佳材料是QT600-3。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选择同时满足轴类和齿轮类零件要求的材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平动齿轮减速器 材料选择 模糊综合评判 绿色设计
下载PDF
Dynamic Force Identification from Responses
8
作者 路敦勇 吴淼 孟惠荣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9年第1期13-17,共5页
A uew approach, the sum of weighted acceleration technique(SWAT), is presented to identify dyuamic force applied on the mechanical system from system responses. Effective weights are a series or coefficients to symbol... A uew approach, the sum of weighted acceleration technique(SWAT), is presented to identify dyuamic force applied on the mechanical system from system responses. Effective weights are a series or coefficients to symbol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responses and excitation data. Its application is extended from free system to constraint system in tke paper. First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method is introduced and recursive least square algorith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 weights is given. Then a computer simulation example was carried out on a three degree-of-freedom coustraint system. Random force was identified usiug the method. Finally an experiment was implemented on a steel cantilever.The results or both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o identify dynamic force of constraint system by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FORCE RESPONSE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加压粉煤灰硅钙板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连科 路敦勇 《新型建筑材料》 1998年第12期11-13,共3页
普通粉煤灰硅钙板以消石灰为钙质材料,产品的抗折强度低,易折断,一般单张不能作隔断墙板,只适用于建筑吊顶。研究的加压粉煤灰硅钙板,以水泥代替消石灰,选择适宜的钙硅比,增加一道加压工序,经普通蒸养和压蒸养护,抗折强度提高... 普通粉煤灰硅钙板以消石灰为钙质材料,产品的抗折强度低,易折断,一般单张不能作隔断墙板,只适用于建筑吊顶。研究的加压粉煤灰硅钙板,以水泥代替消石灰,选择适宜的钙硅比,增加一道加压工序,经普通蒸养和压蒸养护,抗折强度提高2倍以上,扩大了该产品的应用领域,而生产成本增加不多,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介绍主要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配方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分析生产中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板 粉煤灰 加压 轻质板材 墙体材料
下载PDF
Research on Dynamic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10
作者 张春林 王光泉 路敦勇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After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human body modeling, a new dynamic model containing 5 equivalent masses has been propo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equations has been deduced too. By usi... After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human body modeling, a new dynamic model containing 5 equivalent masses has been propo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equations has been deduced too. By using this new model,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ituation of the human body under impact and vibration can be obtained. The new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ransmission functions of forces inside the human body can't be deduced by using 3-equivalent-mass model. It will find its usage in many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CHANICAL human body modeling dynamic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