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大成》风池穴配伍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裔荣 路树超 王世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3期61-63,共3页
总结《针灸大成》有关风池穴的记载,了解其定位、穴性、刺法灸法,总结分析其临床应用,其治疗作用广泛,以头风、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疾病为主,与他穴配合使用治疗伤寒、咳嗽等肺系疾病及眼科疾病较多。配穴所属经络以阳经为主,五输穴使... 总结《针灸大成》有关风池穴的记载,了解其定位、穴性、刺法灸法,总结分析其临床应用,其治疗作用广泛,以头风、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疾病为主,与他穴配合使用治疗伤寒、咳嗽等肺系疾病及眼科疾病较多。配穴所属经络以阳经为主,五输穴使用较多,配合使用最多的穴位主要有合谷、风府。发现穴位的主治作用主要根据位置及穴性,风池的作用以局部病变及与风邪相关疾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池 《针灸大成》 配伍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探讨针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思路
2
作者 刘裔荣 路树超 王世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49-52,共4页
颈源性头痛(CEH)的针药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基于文献研究,总结颈源性头痛的针药治疗方法,并从中进一步拓展针药治疗CEH思路。研究发现,CEH针刺取穴主要有风池、天柱、颈夹脊、阿是穴、风府、完骨、天牖、大椎,以局部取穴为主,所属经... 颈源性头痛(CEH)的针药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基于文献研究,总结颈源性头痛的针药治疗方法,并从中进一步拓展针药治疗CEH思路。研究发现,CEH针刺取穴主要有风池、天柱、颈夹脊、阿是穴、风府、完骨、天牖、大椎,以局部取穴为主,所属经络主要为手足少阳经、足太阳经、督脉。针刺方法主要有恢刺法、透刺、滞针、齐刺、合谷刺、苍龟探穴、排针。中药治疗主要以活血、祛风、解表的药物为主,为辛、温、甘、苦、微寒之品,多归属肺、肝、脾、胃、膀胱之经。根据研究,CEH的针刺治疗,根据经络辨证,以少阳经为主,在局部取穴的基础上,太阳、阳明及阴经腧穴可以根据辨证论治进行选择,如原穴、络穴等。方药治疗CEH的证型以瘀、寒为主,中药以活血、散寒为主,可增予和解少阳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针刺 中药 文献分析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中药从少阳论治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3
3
作者 路树超 刘裔荣 徐明珠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1期42-43,共2页
周围性面瘫又称单纯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该病以激素疗法和神经营养药物为主[1]。中医治疗以针灸和中药调理为主[2]。中医证候中属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约为84.9%[3]。《内经》曰:“风... 周围性面瘫又称单纯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该病以激素疗法和神经营养药物为主[1]。中医治疗以针灸和中药调理为主[2]。中医证候中属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约为84.9%[3]。《内经》曰:“风邪侵袭,表里刺之,服之饮汤。”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一定优势,尤其适合不宜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针刺的辨经、分期治疗已达成共识,而汤药的运用还未形成统一标准,文献报道多以活血通络为主。笔者从伤寒角度对本病的病因、病位、病机进行分析,以调和营卫、疏解少阳为治则,运用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 风寒型 周围性面瘫 柴胡桂枝汤 针刺 中药 临床体会 面神经炎
下载PDF
柴胡桂枝汤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路树超 刘晓波 +2 位作者 徐明珠 张圆媛 杨光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2期1784-1787,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探讨从少阳论治本病的科学性。方法将20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1例。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根据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瘫自身...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探讨从少阳论治本病的科学性。方法将20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1例。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根据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进行面功能评定,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患者平均针刺(14.8±3.7)次,优于对照组的(22.9±8.3)次(P<0.05);治疗组第4周、5周、6周内痊愈率分别为84.2%、95%、96%,对照组分别为32.7%、38.6%,6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第5周、6周评分≤12分的患者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汤,可以明显缩短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程,提高痊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柴胡桂枝汤 调和营卫 针药结合 少阳
下载PDF
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明珠 杨述玉 +1 位作者 黄石玺 路树超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督和胃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MHBN评分、FDI评分及ET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MHBN评分和F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HBN评分和FDI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MHBN评分和F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采用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调督和胃针法 火针 血浆内皮素水平
下载PDF
针刺结合柴胡桂枝汤加减对急性期Bell面瘫(风寒证)患者面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徐明珠 路树超 杨述玉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8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风寒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面肌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刺结合柴胡桂枝汤加...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风寒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面肌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刺结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面肌功能、面部动静态指标、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两组治疗前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波幅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均P<0.05)。两组治疗前静态D1、微笑D1、静态D2、噘嘴D2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静态D1、微笑D1、静态D2、噘嘴D2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均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均升高,内皮素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88%)不良反应,其中皮疹1例,腹泻1例。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针刺结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风寒证)较单独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面肌功能及面部动静态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内皮素,升高一氧化氮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面瘫 针刺 柴胡桂枝汤 急性期 风寒 面肌功能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腧穴数目演变看腧穴发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路树超 陈思思 +2 位作者 刘炜 王朝阳 刘清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37-1939,共3页
《黄帝内经》多篇章曾明确提出腧穴数目有365个,但屡经争论,至今仍未确定符合《黄帝内经》本意的这365穴。据笔者统计,《黄帝内经》中出现的与当今362正经穴匹配的有155个。虽然各朝代正经腧穴的数目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但仍在365左右徘... 《黄帝内经》多篇章曾明确提出腧穴数目有365个,但屡经争论,至今仍未确定符合《黄帝内经》本意的这365穴。据笔者统计,《黄帝内经》中出现的与当今362正经穴匹配的有155个。虽然各朝代正经腧穴的数目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但仍在365左右徘徊,而未被归经的奇穴或效应点的数量却迅猛增长并广泛用于临床。经络理论为腧穴的发展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也制约着腧穴的发展,了解腧穴渊源,理解腧穴涵义,完善经穴标准,有助于腧穴与经络等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腧穴 腧穴数目 腧穴涵义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刺络特色探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思思 王朝阳 +2 位作者 刘炜 路树超 刘清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12-2815,共4页
《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同时也奠定了刺络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刺络疗法是以经络、气血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一般以络脉为主要操作部位,根据季节变化、病人体质和疾病性质确定... 《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同时也奠定了刺络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刺络疗法是以经络、气血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一般以络脉为主要操作部位,根据季节变化、病人体质和疾病性质确定出血量的多少,以"见血即止"、"血变乃止"、"血尽乃止"作为出血量的分级标准。文章通过研究和分析《黄帝内经》刺络文献,总结其思路和特色,以期能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针灸术语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刺络疗法 针灸理论
原文传递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血压升高大鼠血浆乙酰胆碱及胸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环鸟苷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炜 朱陵群 +3 位作者 陈思思 路树超 唐杰 刘清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血压升高大鼠的血压及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环鸟苷酸(cGMP)传导途径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效应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电击加噪声刺激15d制...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血压升高大鼠的血压及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环鸟苷酸(cGMP)传导途径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效应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电击加噪声刺激15d制成应激性血压升高模型。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每组12只。各治疗组动物每日分别施以双侧"太冲"穴针刺不做手法、捻转补法和泻法操作。7d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Ach、胸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OS)和cGMP的含量。在造模前、造模后、针刺后分别测量动物收缩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血压明显上升(P<0.01);针刺7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压均有所降低(P<0.05,P<0.01),其中捻转泻法组较其它两个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Ach、动脉NOS和cGM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血浆Ach、动脉NO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捻转补法和泻法组的动脉cGMP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3个治疗组中,捻转泻法组Ach含量升高更明显(P<0.01),捻转补法组NOS含量以及捻转补法和泻法组cGMP含量的升高较针刺组显著(P<0.05,P<0.01)。结论:针刺捻转泻手法可以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Ach/NO/cGMP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应激性血压升高 捻转补泻 血浆乙酰胆碱 动脉一氧化氮合酶及环鸟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